第一章 直线运动学案_第1页
第一章 直线运动学案_第2页
第一章 直线运动学案_第3页
第一章 直线运动学案_第4页
第一章 直线运动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运动的描述针对练习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地球,在研究它绕太阳公转时B乒乓球,运动员在判断它的旋转方向而考虑选择合适的击球动作时C列车,在讨论它在两座城市间的运行时间时D短跑运动员,在终点裁判员判断他冲线时2(2002年上海)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

2、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3一位电脑爱好者设计了一个“猫捉老鼠”的动画游戏,如图所示,在一个边长为a的大立方体木箱内的一个顶角G上,老鼠从猫的爪间逃出,选择了一条最短的路线奔向洞口A,则老鼠选择最短路线的长度为_,从G到A的位移为_。4某同学在百米赛跑中,以6m/s的速度从起跑线冲出,经50m处的速度为8.2m/s,在他跑完全程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t=6.25s时速度为8.3m/s,最后以8.4m/s的速度冲过终点,则该同学的百米平均速度大小为_m/s。5如图所示质点甲以8m/s的速度从0点沿ox轴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从点(0,60)处开始做匀速运动,要使甲、乙在开始运动后10s在x轴相遇乙

3、的速度大小为_m/s,方向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为_。6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7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单元达标1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奥运会冠军邢

4、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2某人沿半径为50m的圆做圆周运动,已知他运动半个圆周用的时间是100s,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1m/s,1m/s Bl.6m/s,1.6m/s Clm/s,l.6m/s D1.6m/s,1m/s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 A在这一时刻之前0.ls内的位移一定是lmB从这一时刻起ls内的位移一定是l0m C从这一时刻起l0s内的位移可能是50mD如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00m路程所需的时间一定是100s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的数值开

5、始减小,则该质点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位移开始增加,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反5甲、乙、丙各乘一辆飞艇,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艇匀速上升,丙看到乙艇匀速下降,甲看到丙艇匀速上升,则甲、乙、丙三艇相对于地球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和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静止 B甲和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和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可能6物体沿直线由A运动到B,且知在A与B点的瞬时速度和AB间的平均速度均为l0km/h,A与B间的距离是20km,由此,某同

6、学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在A点、B点和AB间,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相同的B物体在经过A点和B点时,每小时的位移是10KmC因为此物体由A到B需要2h,故物体一定做的是匀速运动 D物体不一定是做匀速运动7一个物体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l0m/s2,则A每秒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都为l0m/s B相邻单位时间内平均速度差相等,都为l0m/sC3秒初的速度与2秒末的速度差为10m/s D每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速度的l0倍8如图所示为描述一个小球从水平桌面上方一点自由下落,与桌面经多次碰撞最后静止在桌面上的运动过程,则图线所示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A位移 B路程 C速度 D加速度9一物

7、体沿正东方向以8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8s,又以6m/s的速度向北匀速前进了6s,则这1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到了5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求甲、乙两站的距离为多少?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是多少?11风沙的移动会带来很多灾难,而它与风速有很大的关系森林对风有减速作用,具有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等已知两地间的风速差的平方与两地间的距离的2/3次方成正比。比例系数k,它是与森林有关的常量。若风吹到林区时的速度是v1=30m/s,要求减弱到v2=5m/s比例系数k=25

8、m/s2,则森林宽度d为多少?12一修路工在s=100m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右道口200m处,修路工恰在无论向右还是向左跑均能安全脱离危险的位置问这位置离左出口的距离是多少?他奔跑的速度至少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第二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针对练习1由于刹车,汽车以m/s的速度开始匀减速运动,若第s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则汽车前6s的位移是多少?2如图所示,在一个倾斜的长冰道上方,一群孩子排成队,每隔1s有一个小孩往下滑,一游客对者冰道上的孩子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孩子。他根据照片与实物的比例推算出乙与甲和乙与丙两孩子间的距离为12.5m和17.5m请你据此求解下列

9、问题:(g取10m/s2)(1)拍照时,最下面的小孩丁的速度是多少?(2)拍照时,在小孩甲上面的冰道上下滑的小孩不会超过几个? 3一列长为100m 的列车以vo=20m/s的正常速率运行 ,当通过1000m 长的大桥时 ,列车必须以v1=10m/s的速度运行,在减速与加速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均为 0.5m/s2,求列车因为过桥而延误的时间。4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m/s2)5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在前, 速度为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

10、500m时, 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 但要经过1800m B车才能停止。问:(1)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 若会相撞,将在何时何地发生?(2)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1.5s后加速前进,求A车的加速度多大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6甲、乙两物体在不同起点同时开始沿一直线同方向运动,如图所示。初始位置相距s=1020米,乙物体作匀速运动,v乙=25米/秒;甲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最大速度vm可达30米/秒。要想甲刚好在第240秒末赶上乙,甲在达到最大速度前得以多大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7如图是A、B两物体st图象,A、B两物体各做_运动;A、B在A出发后_s距

11、坐标原点_m处相遇;在5秒末A、B的位置分别离坐标原点_m和_m;5 s内A、B的位移各为_m和_m 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_单元达标1对于公式x=t (1),公式x=t (2)的适用条件,其正确说法是 A(1)(2)两式都可解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B(1)(2)两式都只能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C(1)式可解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D(2)式不能解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2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s内位移的大小只决定

12、于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物体运动的初速度C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D物体运动的末速度3甲、乙两汽车,速度相等,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甲在3s内前进8m停止,乙在制动后15s停止,则乙前进的距离为 A9m B18m C40m D72m4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米和秒,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4m/s 2m/s2 B0.4m/s2 C4m/s 4m/s2 D4m/s 05一物体自静止开始作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末速度变为v,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 A等于vt B等于vt C大于vt D小于vt6.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将其运

13、动时间顺次分成1:2:3的三段,则每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A1:3:5 B1:4:9 C1:8:27 D1:16:817一人从雪坡上匀加速下滑,他依次通过a、b、c三个标志旗,已知ab = 6 m,bc = 10 m,人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都等于2 s,则人过a、b、c三个标志旗的速度分别是Ava = 2 m/s,vb = 3 m/s,vc = 4 m/s Bva = 2 m/s,vb = 4 m/s,vc = 6 m/s Cva = 3 m/s,vb = 4 m/s,vc = 5 m/s Dva = 3 m/s,vb = 5 m/s,vc = 7 m/s8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14、速度达到8m/s立即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共经历时间10s,由此可以求出 A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 B汽车的平均速度 C汽车减速运动的距离 D汽车运动的总距离为40m9市区内各路口处画有停车线,当信号灯黄灯开启时司机应开始刹车,红灯开启时车不能越停车线,否则违犯交通规则。设黄灯开启3秒红灯才开启。一汽车以36km/h的速度向路口驶来,司机看到黄灯开起立即操纵汽车减速装置,经0.5s汽车才开始减速(即反应时间)设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黄灯刚亮时汽车距停车线多远开始操纵减速才不会违反交通规则?汽车停在停车线时,红灯亮了吗?10. 某医院需将一位病人从一楼用电梯送到顶楼,已知一楼与顶楼的高度差是50

15、 m。由于病情的原因,病人的加速度大小不允许超过0.50 m/s2,假设电梯的加速度可以通过电脑随意调节,电梯的速度没有限制。(1)电梯作怎样运动才能使病人从一楼到顶楼用的时间最短?(2)计算病人从一楼到顶楼所用的最短时间11乘客在地铁列车中能忍受的最大加速度是1.4 m/s2,已知两站相距560 m,求:(1)列车在这两站间的行驶时间至少是多少?(2)列车在这两站间的最大行驶速度是多少?12我国铁路上火车经过多次提速,火车的运行速度较大,而车轮与铁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又不大,所以飞驰的火车在发生险情紧急刹车后,到完全停下的制动距离是很大的据实际测定,在某一直线路段,某列火车车速为86.4km/h

16、时,制动距离为960m(设火车刹车时受到的阻力不变)(1)求紧急刹车时火车的加速度大小(2)在同一路段,该列火车的行车速度提高到108km/h时,制动距离变为多少?第三单元 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针对练习1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经过高度为1.8m的窗户历时0.2s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屋檐离窗顶有多高?2在地面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在2 s内两次通过空中的同一点A,则A点距地面的高度多大?g取10m/s23从20 m高的楼房的阳台上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重物,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运动到离抛出点15 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g取10m/s2 A1 s B

17、2 sC3 s D(2+) s4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llm/s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体冲过井口再落到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内物体的位移是4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l0m/s。,求:(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单元过关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下落的物体,它下落全程一半所用的时间和下落全程所用的时间

18、之比是AB2 C D3房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落地时,第五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为lm,则房子的高度为A4m B5m C6mD16m4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的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C各自下落1m,它们的速度相等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5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当其速度达到着地时速度的一半时,下落的高度为A B C D 6一物体以20m/s初速度竖直上抛,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19、m/s2)) A1s B2s C3s D4s7为求一塔身的高度,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影响,除了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外,还需知道中的哪一量即可求塔高A落地时的速度 B第二秒末和第一秒末的速度C最初一秒钟的位移 D最后一秒钟的位移8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 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A5 m B11.25 m C20 m D31.25 m9从某一高度相隔1 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的任一时刻( )A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20、,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10将一小球以初速度为v从地面竖直上抛后,经过4 s小球离地面高度为6 m,要使小球竖直上抛后经2 s达到相同高度,g取10 m/s2,不计阻力,则初速度v0应A大于v B小于v C等于v D无法确定11气球上系一重物,以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离地高9m时绳子断了,求:(1)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2)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多大?取g=l0m/s212小石块A自塔顶自由下落2m时,小石块B从离塔顶8m处自由下落,两块石头同时落地,求塔高是多少? (g取1

21、0m/s2)第四单元 实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1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2)使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实验原理 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利用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和纸带上点间位置的相对关系,找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相对位置,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 =可求某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并作vt图象:以速度v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从图象可以看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的大小。【例题1】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设各相邻计数点之间

22、距离分别为x1、x2、x3、x4,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x2x1= aT2 Bx4 x1=3 aT2 Cx1aT2 D与计数点2对应的速度为v2=3 实验器材: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4 探究过程(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拴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

23、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4)数据处理:用vt图像法,先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vn=(sn+sn+1)/2T求出打第n个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vt图像,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v/t。【例题2】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2s打一个点,该同学选择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测量数据如图中,单位是厘米。(1)试计算瞬时速度vB、vC、vD、vE各多大?(2)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多大?5注意事项(1)要在钩码落地处放置软垫或砂箱,防

24、止撞坏钩码。(2)要在小车到达滑轮前用手按住它或放置泡沫塑料档板,防止车掉在地上或撞坏滑轮。(3)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4)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5)小车另一端所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区别。(6)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子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计数点和计时点有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秒。6误差分析本实验中参与计算的量有x和T,因此误差来源于x和T。调好打点计时器,由于电源频率很稳定,所以打点时间误差可忽略不计在测量x时用毫米刻度尺,要

25、求眼睛正对点和刻度尺,并且有时候也并非每两计数点间逐段测量长度为x1、x2、x3,而是让刻度尺的零刻度对准第一个计数点0,分别测出各计数点1、2、3到0点的距离d1、d2、d3,此时vn=来求各点瞬时速度。【例题3】若实验中电源的频率高于正常频率,而实验者不知道,则计算出来的加速度值与正常值相比偏大还是偏小?体验新课标1(06闸北区)一个质点正在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以求得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26、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2(06浙江省第一次联考)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用的曝光时间为1/1000 s ,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20 m B10 m C6.5 cm D45 m 3(06张家港市期中)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

27、的,不可采用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4(06扬州调研)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是大齿轮,是小齿轮,是后轮。(1)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大齿轮的角速度是 rad/s。(2)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有多大,还需要测量哪些量?收到信号的时间发射信号的时间信号的内容9时10分20秒与前方障碍物相距52米9时10分30秒与前方障碍物相距32米9时10分33秒使小车以2米/秒2的加速度减速9时10分40秒与前方障碍物相距12米答: 。(3)

28、用上述量推导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 。5(06东城区期末)上海磁悬浮列车已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运营。据报道,列车从上海龙阳路车站到浦东机场车站,全程30km。列车开出后先加速,直到最高时速432km/h,然后保持最大速度行驶50s,即开始减速直到停止。假设列车启动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恒定,列车做直线运动。试由以上数据估算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北京和天津之间的距离是120km,若以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方式行驶,最高时速和加速度都相同,由北京到天津要用多少时间?6(06崇明综合测试)我国航天局宣布,我国已启动“登月工程”,2007年之前将发射绕月飞行的飞船,2010

29、年左右实现登月飞行。下面是与登月行动有关的一个问题。人类为了探测距地球约30万公里的月球,发射了一辆四轮的登月探测小车,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探测器上还装有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最多能使小车产生5米/秒2的加速度。某次探测中,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探测器因匀速前进而不能避开正前方的障碍物,此时,地球上的科学家必须对探测器进行人工遥控操作。下表是控制中心的显示屏上的数据信息:已知控制中心信号发射和接受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最少需要3秒。(1)请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求出小车的运动速度。(2)请通过

30、对上述数据分析,判断减速器是否执行了减速命令。 (3)若减速器未执行减速命令,科学家需启动另一个备用减速器。欲使小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备用减速器的加速度至少应设定为多少?高考链接1(03年江苏春季)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0 B2r,向东;r Cr,向东;r D2r,向东;2r2(06四川理综)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vt B C2vt D不能确定3(04广东9)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

31、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2)A 1.6m B 2.4m C3.2m D4.0m4(06广东)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5(00上海)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t1 t2

32、t3 t4 t5 t6 t7t1 t2 t3 t4 t5 t6 t7甲乙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6(06上海)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的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的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_。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

33、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_7(06重庆理综)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 m/s2;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 m/s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方法B中有_。因此,选择方法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试举出两条)。8(00上海高考)一

34、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与60°角的方向上,由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_倍。 n2p1p2n1BA012349(01上海)如图所示,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 = 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 = 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试根据图B求出:

35、(1)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2)汽车的速度。10(05全国理综)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 = 0.50 m,“竖直高度”h1 = 1.0 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 = 0.00080 m,“竖直高度”h2 = 0.l0 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 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11(06全国理综)天空有近似等高

36、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 = 3.0 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 = 6.0 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 km/s。12(06上海)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140 m/s,然后再减速到V220 m/s,t1 = = ; t2 = = ;t= t

37、1 + t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新信息题扫描1(06镇江市)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A3s B5s C7s D9s2(06北交大附中)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m/s的速度行驶,现在要到达前方某地时的速度也为40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先减速再加速;c先加速再减速,则Aa种方式先到达 Bb种方式先到达 Cc种方式先到达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06滨

38、州月考)一物体在AB两点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设AB长度足够长),其加速度如图所示随时间变化。设向A的加速度为正方向,从t=0开始,则物体的运动情况 A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原位置 B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A侧的某点C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B侧的某点D一直向A运动,4s末静止在偏向A侧的某点。4(06开封高中)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8m和6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在开始刹车后4s末停下 B汽车在开始刹车后5s末停下C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0m D从

39、开始刹车到停下,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0.25m5(甘肃名校06高三联考)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的阻力可忽略,g=10m/s2)A2s Bs C1s D(2-)s6(06临川一中月考)一小物块从粗糙的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0沿斜面向上运动,则 A斜面的倾角越小,物块上升的高度越大B斜面的倾角越大,物块上升的高度越大C物块的质量越小,上升的高度越大 D物块的质量越大,上升的高度越大7(06南京市第一次模拟)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

40、s2则A小球下落的最大的速度为5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8(06江苏淮阴)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A0t1, Bt1t2, Ct1t2, Dt1t2,9(06普陀区第二学期质量调研)一滑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滑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1

41、 s,则: (1)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 (2)滑块在第1次曝光时的速度大小为_m/s。10(镇江市2005-2006)某人骑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7m处以10m/s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前进,此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11(06江苏淮阴第一阶段)如图所示,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有等间距的五个点A、B、C、D、E,相邻两点间距离为L=30m。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这五个点,已知汽车(车头最前端)通过段和段所用时间分别为3s和2s。试求:(1)汽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2)汽车(车头最前端)经过E点时刻的速度v

42、E的大小。12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a=4.5m/s2飞机速度要达到v0=60m/s才能起飞,航空母舰甲板长L=289m,为使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一定速度航行以保证起飞安全,求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v是多少?(设飞机起飞对航空母舰的状态没有影响,飞机的运动可以看作匀加速运动)某同学求解过程如下:由运动学知识有 解得代入数据后得。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改正或补充。第一单元 运动的描述针对练习 1.AC 2.C 3 ; 48m/s 510;370 6.BD 7AD 单元达标 1C 2.C 3. CD 4.C 5. AC 6.D 7.

43、AB 8.A 95.2m/s 10.500m 30s 1125m 1260m; 第二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针对练习 125m 2.解析:(1)由x2-x1=at2得:a=m/s2=5m/s2 v乙m/s15m/sv丁v乙+2at=(15+2×5×1)=25m/s v甲v乙at=(15-5×1)m/s=10m/s(2)至摄象时,甲滑动的时间是t甲s=2s可知甲上面有两个孩子365s 41275m 5(1) B车开始刹车经31s在距开始刹车处810m两车相撞.(2) A车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至少为0.15m/s2时, 才能避免相撞. 6a=2.5米/秒27匀速2.5;

44、1.50;40; -3、58解析:第2s内即为第1s末至第2s末的一段时间,同理,第3s内即为第2s末至第3s末。由图象可知,第2s内和第3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沿正方向,方向相同。第2s内图线的斜率为正值,第3s内图线的斜率为负值,说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第5s内速度为负值,图线的斜率为正值,说明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8.BCD单元达标 1. CD 2. C 3. C 4. C 5. D 6. C 7.B 8BD 915m, 因停车时间为2.5s故红灯还未亮解析:汽车刹车距离为x,x=m=10m;汽车距停车线距离x/=10m+10×0.5m=15m , 因停车时间为t= (0.

45、5+)s=2.5s<3s,故红灯还未亮 10答案 (1)电梯先以允许的最大加速度0.50 m/s2加速上升,到达最大速度时,又以最大加速度0.50 m/s2减速上升,到达顶楼时速度刚好为0这样所用的时间最短(2)t = 20 sv/m.s-1v0ttt/2解析:(1)电梯先以允许的最大加速度0.50 m/s2加速上升,到达最大速度时,又以最大加速度0.50 m/s2减速上升,到达顶楼时速度刚好为0这样所用的时间最短(2)h=2× t/=2t 由以上两式可解得t= 20 s11.(1)t = 40 s,(2)v = 28 m/s解析:据题意,列车行以最大加速度a加速行驶至最大速度

46、后,又以最大加速度a减速行驶直至停止,这两个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如答图所示则:最大速度v = a t / 2 ,总位移x = v t / 2,解得:t = 40 s,v = 28 m/s12(1)0.3m/s2 (2)x2= 3×103 m解析:(1)设列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1=86.4km/h=24m/s,末速度v=0,位移x1=960m,紧急刹车时加速度为a, 由速度位移关系式得 - v12 = 2ax1 代入数据得加速度 a = -0.3m/x12 所以火车加速度大小为0.3m/s2(2)火车初速度 v2=108km/h=30m/s - v22 = 2ax22

47、 代入数据得制动距离 x2= 3×103 m第三单元 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典型例题答案针对练习 1h=3.2m解析:设屋檐离窗顶高度为h,窗户高度l=1.8m,水滴到窗顶时速度为V0,水滴经过窗户的过程,由,得即解之,得V0=8m/s水滴从屋檐到窗顶的过程:由2as=v2v02得2gh= v02-0即h=3.2m 2.15m 3.ACD 4.(1)1.2s (2)6m 单元过关 1B.C.D 2.C 3.D 4.B.C 5. B 6.A.C 7.A.D 8.B 9.C 10 11.(1)1.8s (2)14m/s12. H=12.5m解析:当小石块B开始下落时,小石块A的速度为:小石

48、块A已下落的时间为:设当小石块B开始下落t2时间后。A、B同时落地,则在t2时间内,小石块A的位移 小石块B的位移为 由题意知:xAxB=6 塔高:H=+8 以上四式联立可得:H=12.5第四单元 实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典型例题答案【例题1】解析: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即x=aT2,故x2-xl= aT2,且x4-xl=(x4-x3)+(x3-x2)+(x2-x1)=3a T2且纸带上往往因为开始的点比较密集或不清楚,取计数点是从中间清晰的点选取,即第一个计数点瞬时速度往往不等于零,因此A、B正确,C不正确同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

49、度,即vn=,故D选项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A、B、D。【例题2】解析:由图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2×0.02s=0.04s (1)由求瞬时速度的方法可得:vB=0.415m/s,vC=0.495m/svD=0.575m/s vE=0.655m/s(2)画vt图象,描点、拟合得到直线,由图象可得a=2.0m/s2 【例题3】解析:如果实验中电源的频率高于正常频率,而实验者不知道,则实验者在计算加速度时仍然按照正常频率计算,则一定会对结果造成偏差.因为f实际f正常,所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隙T=1/f有T实际T正常,打出的纸带上实际的点间距离差x实=a实·T实2,但由

50、于实验者不知道的缘故,所以在计算时要用实际的位移差x实除以正常的时间间隔T正常的二次方,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没有这么大,因此,这种情况下,计算出的加速度比真实加速度的值偏小单元达标 1.B 2.B 3.ACD 49.60 (9.60±0.05均为正确); 4.0 5.C;0.6 6. 或者 7.(1)0.39 (2)0.0935 8.(1)0 arcsin0.11 (2)7m/s 1.21m/s 9解析:(1)由图中所标纸带每段位移关系,可知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都相等。本题考虑误差原因后可近似认为x=8.0cm(2)在图21_7中的x轴作为时间轴,以纸带的宽度表示相等的时间间隔

51、T=0.1s;每段纸带最上端中点对应v轴上的速度恰好是每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n=;因此可以用纸带的长度表示每小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将纸条上端中心各点连接起来,可得到v-t图象。如图所示(3)利用图象求斜率或用x=aT2均可得小车加速度a=0.08m/s2 100.9 5体验新课标 1.ABC 2.A 3.B 4.2n 大齿轮的半径r1,小齿轮的半径r2,后轮的半径r3 5. 66.7m/s 20min 6. 解: x1=52-32=20m t1=10s v=x1/t1=2m/s x2=32-12=20m t2=10s v=x2/t2=2m/s 小车没有减速 t=x月地/c=1s

52、 t总=1+3+1=5s 9时10分39秒小车与前方障碍物相距12米 9时10分44秒小车收到信号,小车又前进了x3=v t总=10m 此时小车与前方障碍物相距x4=2m a=V2/2x4=1m/s2 备用减速器的加速度大于1米/秒2就不会与障碍物相撞了高考链接 1.B 2.B 3.C 4. 5. C 6. 7. S1,或S6 37.5,193.5 S1, S2, S3, S4, S5, S6或37.5,69.0,100.5,131.5,163.0,193.5 B 偶然 阻力空气阻力,振针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8. 0.58或/3 9.

53、(1)17m/s (2)17.9m/s 10. 63m 11.2.0×103m 12.新信息题扫描 1.BC 2.C 3.D 4.D 5.C 6.B 7.ABC 8.AD 91m/s2 0.15m/s 10人追上汽车时应满足两者位移相等。由于汽车在人前方,设自行车速度v1=4m/s,汽车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2m/s2,人经过t时间恰好追上,则有: 解得:t=7s,负值舍去7s不是本题的正确结果。实际上,上面所求是认为汽车继续反向运动再相遇的,因此,人追上汽车,应该是在汽车停下以后汽车停下经过距离为:m 人追上汽车时间: 11解:(1)段的平均速度 段的平均速度 (2)B点速度 解得12解:该同学做法是错误的。若航母匀速运动,以海水为参照物,在t时间内航空母舰和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