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常生平及绘画研究_第1页
法常生平及绘画研究_第2页
法常生平及绘画研究_第3页
法常生平及绘画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法常生平及绘画研究    尹晓航 王浩宁【摘 要】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河中,除了晋唐人物画、两宋院体画、元明清文人画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绘画风格禅宗绘画。在中国禅宗佛教绘画中,法常大师是个永远绕不开的伟大山峰,他的许多禅宗绘画创作题材涉及广泛:人物题材、山水题材、花鸟题材等,无不精通,使他在中国禅宗绘画史上被誉为蒙尘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画作在明代流入日本,艺术风格影响了日本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受到镰仓武家政权和室町幕府的喜爱与热捧。而在国内,法常的禅画艺术却遭到冷落与忽视。现今,国内对法常禅画艺术的认识与研究依然较为冷僻。而当下,对法常禅画艺

2、术的重新探究有着巨大的艺术文化意义。【关键词】法常;禅画艺术;禅宗:j221.8 文献标志码:a              :1007-0125(2020)05-0130-01在中国绘画史上,牧溪是一位奇僧,他是南宋久负盛名的禅宗画家,但关于他的生平,在历代书传中却有多种说法,且记载大都简单粗略,尤其关于生卒年岁、俗姓事迹,记载混乱,难以统一。深入认识了解法常生平事迹、追溯其绘画风格演变、为其绘画艺术价值正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紧要任务。禅宗绘画对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艺术创作创新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历史文献中对于僧法常禅

3、师生平的记载庄肃画继补遗卷上:僧法常,自号牧溪。善做龙虎、人物、芦雁、杂 画、枯淡山水,诚非雅玩,仅可供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僧法常,自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饰。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汤垕画鉴: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戏,粗恶无古法。明朱谋垔画史会要云:释法常,号牧溪,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但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流于中国日本的近代文献吴大素的松斋梅谱中也有不同的文字记录:僧法常,蜀人,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不曾设色。多用蔗查草结,又皆随笔点墨而成,

4、意思简当,不费装缀。松竹梅兰,不具形似,荷芦鹭雁,俱有高致。一日造语伤贾似道,广捕而避罪于越丘氏家。所作甚多,惟三友帐为之绝品。后世变事释,圆寂于至元(12701294年)间。江南士大夫处今存遗迹,竹差少,芦雁亦多赝本。今存遗像在武林长相寺中,有云喜爱北山。可见松斋梅谱是有较为正向的评价。以上五部全书中所有记载,为国内国外文献所记述的牧溪,基本上差不多,松斋梅谱中只多了些法常的真实生平和大约卒年,除松斋梅谱外,其他几部国外文献则对法常的一些作品多少带有一些贬斥性的评价,其中以松斋梅谱中的记载最为详细,是目前中外专家学者一致普遍认为其确凿可信的重要史料。牧溪身份虽在佛门,性格却洒脱不羁,画史中对

5、他生平的记载甚少,却都记述了一件足以影响他后半生的事件,就是他曾“造语伤贾似道”,因言获罪,随避于丘氏家直到德佑元年(175年)才在古稀之年再度露面,期间是否笔耕不辍,是否还有作品问世,无人可知。二、法常禅画艺术及影响法常的作品资料国外所存较多且较为完善,其中以日本为最。由于法常禅画艺术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其流传下来的禅画作品都在日本,日方对其研究亦较为全面和深入。传法常作品共计有百多幅,其中有师弟圣一生曾归国携去日本的观音松猿竹鹤三轴,现基本保存完好,存于日本京都大德寺内,为人们品评法常书画艺术的主要史料根据。其归纳作品如下:一、观音图轴松猿图轴竹鹤图轴三图轴,这三幅画为其经典代表。二、潇

6、湘八景图为法常山水画中的代表,现存潇湘八景只有六卷,分别命名为渔村夕照图烟寺晚钟图远浦归帆图平沙落雁图洞庭秋月图江天暮雪图以上六卷,其江天暮雪图为汉文影印本。三、六柿图栗图芙蓉图为花鸟画代表。三、結论由于中国禅宗佛教东渡后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在古代中国被忽视的法常禅宗绘画艺术却在近代日本大放异彩,影响深远,曾一度被誉为倡导日本禅画道的大师和恩人。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站在时代的背景中,以崭新的视角来审视禅宗绘画,重新认识和学习禅画艺术。希望通过对其禅画艺术的探究来拓宽我们对传统绘画认识的视野,能够为中国画创作多提供一个可切入的角度。因此,这也正是研究法常禅画艺术的最大原因。法常禅画的研究对当代我们学习创作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1吴大素.松斋梅谱m.岛田修二郎 编.广岛市立中央图书馆,1988.2庄肃.画继补遗.汤麟 编著.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元代卷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3夏文彦.图绘宝鉴.汤麟 编著.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元代卷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4汤垕.画鉴.汤麟 编著.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元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