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道德经与管理智慧》章节测试答案_第1页
智慧树知到《道德经与管理智慧》章节测试答案_第2页
智慧树知到《道德经与管理智慧》章节测试答案_第3页
智慧树知到《道德经与管理智慧》章节测试答案_第4页
智慧树知到《道德经与管理智慧》章节测试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慧树知到道德经与管理智慧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 道德经就是在讲“道德”。A.对B.错答案: 错2、 根据课程内容,“德”是“道”的一种外在表现。A.对B.错答案: 对3、 根据课程内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道”和“名”都可以讲出来,因此很容易被理解。A.对B.错答案: 错4、 根据课程内容,“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势成之”里的“势”指的是一种不平等关系。A.对B.错答案: 对5、 根据课程内容,古代四合院集中体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传统理念。A.对B.错答案: 对6、 根据课程内容,根据古代建筑原理,男生五行属 “木”,宜住东边,女生五行属“金”,宜住西边。A.对B

2、.错答案: 对7、 根据课程内容,中山装前面的五个纽扣象征着儒家“五常”里的“仁义礼智信”,属于“德”的精神层范畴。A.对B.错答案: 错8、 根据课程内容,道德经中的“道”包括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A.宇宙的奥妙B.自然万物的奥妙C.个体的奥妙D.其余各项均是答案: 其余各项均是9、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关于“道”,“术”,“法”,“器”的重要性排序,正确的是( )。A.“道”“法”“术”器”B.“道”“术”“法”器”C.“法”“道”“术”器”D.“术”“法”“道”器”答案: “道”“法”“术”器”10、 根据课程内容,古代的四合院建筑体现了道德经中“德”的( )。A.物质层B.行为层C.精

3、神层D.制度层答案: 物质层第一章1、 根据课程内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强调了意念的重要性。A.对B.错答案: 对2、 根据课程内容,道德经可按内容可分为“道”篇和“德”篇。A.对B.错答案: 对3、 根据课程内容,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可将“道”理解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不仅是时刻的问题,更是人生、宇宙的大问题。A.对B.错答案: 对4、 根据课程内容,在管理学“愿景”、“使命”与“价值观”三个概念中,“愿景”是最抽象的,接近于无。A.对B.错答案: 错5、 根据课程内容,企业可借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里的“常无”,也即什么都

4、不用做,自然会获得成功。A.对B.错答案: 错6、 根据课程内容,当人们知道“美之为美”,“善之为善”之时,也即对社会有了“美”与“恶”的意识与判断。A.对B.错答案: 对7、 根据课程内容,自动人假设人是懒惰、自利的。A.对B.错答案: 错8、 根据课程内容,“道可道非常道”可理解为( )。A.“道可”指我们支持赞同的B.“道非”指我们不支持不赞同的C.“常道”指世间的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面D.其余各项均是答案: 其余各项均是9、 根据课程内容,与“有无相生”内涵相近的是( )。A.“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B.“道可道,非常道”C.“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D.

5、“美之为美,善之为善”答案: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0、 根据课程内容,与“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内涵相近的是( )。A.“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B.“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C.“有无相生”D.“道可道,非常道”答案: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第二章1、 根据课程内容,“上善若水”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A.对B.错答案: 对2、 根据课程内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水帮助万物,但是从来都不争,拥有包容万物的胸怀。A.对B.错答案: 对3、 根据课程内容,在激

6、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理念完全不利于企业运营。A.对B.错答案: 错4、 根据课程内容,“心善渊”启示领导者不要嫉妒下属的才华与知识,而要善加利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A.对B.错答案: 对5、 根据课程内容,“与善仁”启示人们在与人合作过程中要能“吃亏”,适当、适时地让渡利益以保持合作关系,有益于实现自身目标。A.对B.错答案: 对6、 根据课程内容,“事善能”给管理者的管理建议是( )。A.独揽全部工作B.完全依照主观判断给员工分配工作C.结合员工自身长处,分配组织任务D.将工作不加区分地平均分配给员工答案: 结合员工自身长处,分配组织任务7、 根据课程内容,“言善信”给

7、管理者的管理建议是( )。A.言出必行,恪守信用B.以恶劣态度对待下属C.为下属制定难以实现的目标D.在组织出现问题时推脱责任答案: 言出必行,恪守信用8、 根据课程内容,“动善时”给管理者的管理建议不包括( )。A.在制定组织目标时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B.要在恰当的时机对员工进行奖惩C.要在恰当的时机选择组织进入或退出的市场战略D.在制定组织目标时盲目自大,仅仅依据个人猜想答案: 在制定组织目标时盲目自大,仅仅依据个人猜想9、 根据课程内容,“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给人们的启示不包括( )。A.一旦实现了目标,就要终止意志B.要知时知量地追求权势与财富C.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有权势而不知

8、肥进退让,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D.做事要有分寸,适可而止答案: 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有权势而不知肥进退让,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10、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与“功遂身退”内涵相近的是( )。A.“上善若水”B.“道可道,非常道”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D.“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答案: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第三章1、 根据课程内容,“执古之道”指可以清晰地看到、听见,实际存在的一种道德状态。A.对B.错答案:B2、根据课程内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强调看一个人有没有得失,可以通过别人来观察自己,并学会以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现在的

9、状态。A.对B.错答案:A3、 根据课程内容,“民主”可以破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朝代更替历史周期律。A.对B.错答案:A4、 根据课程内容,“善为道者”通常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A.对B.错答案:A5、 根据课程内容,“豫兮”与“犹兮若畏四邻”体现的是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A.对B.错答案:B6、 根据课程内容,“儒”、“释”、“道”是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三个主体。A.对B.错答案:A7、 根据课程内容,人们可以通过万物生长来进行“观复”。A.对B.错答案:A8、根据课程内容,下列对“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想让浑浊

10、的水变清澈,应该把它停下来,不要摇晃它B.要使一个物体能够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应该不断地去动它C.“鲶鱼效应”与“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表达意思相近D.“鲶鱼效应”与“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表达意思相近答案:D9、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关于“致虚极,守静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指做事时要心无杂念,全神贯注B.类似于佛家的禅定C.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外界影响D.内心空虚,毫无才学答案:D10、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对“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价格一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值是无法衡量的C.可以通过活到老学到老的方式使自己保值、升值D.要学习黄金的精神,第一它是珍贵

11、的,第二,它是可分割的答案:B第四章1、 根据课程内容,“唯之与阿”中“唯”一般指长辈对晚辈,“阿”一般指晚辈对长辈。A.对B.错答案:B2、 根据课程内容,“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指人们应遵循正确的、大家都认可的规律。A.对B.错答案:A3、 根据课程内容,“求仁得仁”指的是即使追求做仁义的事情,最后也不会有好的回报。A.对B.错答案:B4、根据课程内容,佛家认为三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一个人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社会也会给你回报。A.对B.错答案:A5、 根据课程内容,真正优秀的管理者是遵循“道”的,是一种永久的、长久的状态。A.对B.错答案:A6、 根据课程内容,君子“畏大人”中

12、的“大人”不包括( )。A.长官B.长者C.长辈D.身材高大的人答案:D7、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关于“众人熙熙,我独泊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人要追求别人都在追求的B.很多人都在追求的东西一定是好的C.做人要随大流,跟随别人的脚步D.做人追求的应是一种不足的、有缺的状态答案:D8、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关于“有道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道者跟普通人没有差别B.世上有道者居多C.世上普通人居多D.世上普通人与有道者一样多答案:C9、 根据课程内容,吴京拍的多部电影均大获成功,所体现的“道”不包括( )。A.运气B.把握了时代的旋律C.与国家弘扬主旋律思想一致D.体现了爱国主义与

13、世界人民大团结的精神答案:A10、根据课程内容,企业如果长期采取“广告战”策略,常常会导致其资金链断裂,进而陷入营运危机,体现了( )。A.“飘风不终朝”B.“曲则全”C.“赠人玫瑰,手有余香”D.“致虚极,守静笃”答案:A第五章1、 根据课程内容,“道”是天地间永恒的价值元素,只有具有使命感的人才能享有。A.对B.错答案:A2、 根据课程内容,“道大”是“天大”、“地大”、“人大”的基础。A.对B.错答案:A3、 根据课程内容,“不畏死”之人才可“寄天下”。A.对B.错答案:B4、 根据课程内容,“善人”可以理解为优秀的、遵循道的管理者。A.对B.错答案:A5、根据课程内容,“圣人常善救人”

14、中的“救人”可理解为公司管理者能够让员工在合适的职位上发挥其价值。A.对B.错答案:A6、 根据课程内容,“自知”比“知人”容易。A.对B.错答案:B7、 根据课程内容,企业管理者“成就”员工,而后“主宰”员工,是符合道的。A.对B.错答案:B8、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属于对道德“状态”探讨的一项是( )。A.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B.有物混成,先天地生C.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D.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答案:A9、 根据课程内容,在黄帝内经相关叙述中“真人”能够( )。A.和于阴阳,调于四时B.提携天地,把握因缘C.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D.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答案:B10、 根据课

15、程内容,管仲认为打战之前必先犒赏士兵,才能使之拼命冲锋陷阵,属于( )。A.将欲歙之,必固张之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C.将欲废之,必固兴之D.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答案:D第六章1、 根据课程内容,“德”是“道”的一种体现。A.对B.错答案:A2、 根据课程内容,道德经中的“德”与我们平常说的“社会道德”内涵相同。A.对B.错答案:B3、根据课程内容,“天地人”中的“天”可理解为一个时代,且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所要遵循的规律。A.对B.错答案:A4、 根据课程内容,屠呦呦提炼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属于无中生有型创新。A.对B.错答案:B5、 根据课程内容,中国的周易八卦是道德经“阴阳”观的典型体现。A

16、.对B.错答案:A6、根据课程内容,“多藏必厚亡”可理解为收藏越多,顶多死时陪葬品越多,俗世财物最终是带不走的。A.对B.错答案:A7、 根据课程内容,“上士闻道”,一般会( )。A.立即勤奋、努力地去践行B.将信将疑,考虑要不要去实行C.不屑一顾,哈哈大笑D.不置可否,可有可无答案:A8、 根据课程内容,“下士闻道”,一般会( )。A.立即勤奋、努力地去践行B.将信将疑,考虑要不要去实行C.不屑一顾,哈哈大笑D.不置可否,可有可无答案:C9、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关于“创新”、“创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创新是创业的前提B.创业是创新的IPOC.创业是创新的基础D.创业能够实现创新答

17、案:C10、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与“清静为天下正”内涵相近的思想是( )。A.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B.至柔驰骋至坚C.强梁者不得其死D.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答案:A第七章1、 根据课程内容,“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可理解为既要善于创建公司,又要善于守住公司。A.对B.错答案:A2、 根据课程内容,“赤子”通常具有意念专一,精力旺盛等特点。A.对B.错答案:A3、 根据课程内容,“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强调寡言少语,否则言多必失。A.对B.错答案:B4、根据课程内容,人有个人身心和谐、与组织和谐、与人和谐、与社会和谐及与自然和谐等五和。A.对B.错答案:A5、 根据课程内容,“以

18、无事取天下”意思是只要管理者清净无为,“民心”就会必然归附。A.对B.错答案:B6、 根据课程内容,“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治理国家类似于“蒸小鱼”,多搅易烂。A.对B.错答案:A7、 根据课程内容,“重积德”指坚持行善积德,必有好报。A.对B.错答案:B8、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涵相近的是( )。A.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B.善言者无瑕谪C.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D.以无事取天下答案:A9、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与“祸福相倚”意涵相近的是( )。A.以无事取天下B.万物负阴而抱阳C.善言者无瑕谪D.治大国若烹小鲜答案:B10、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关于“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道”来治理,遵循规律,那些装神弄鬼的人就不灵了B.公司所制定的制度,必须是符合规则的C.公司所制定的制度,如果是好的,就不要太经常变动D.其余各项均是答案:D第八章1、 根据课程内容,“不争之德”中的“不争”就是指凡事忍让,不争不抢。A.对B.错答案:B2、 根据课程内容,曾国藩的“慎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