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决策管理概述_第1页
经营决策管理概述_第2页
经营决策管理概述_第3页
经营决策管理概述_第4页
经营决策管理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5章章 经营决策概述经营决策概述 5.1经营决策的意义和分类5.2经营决策的程序和一般原则5.1 经营决策的意义和分类经营决策的意义和分类v经营决策的意义经营决策的意义 v经营决策的分类经营决策的分类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正确的决策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经营决策的分类经营决策的分类按照决策时间的长短分类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按决策本身的重要程度分类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类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按决策本身的不同性质分类分为采纳与否决策互斥选择决策和最优组合决策 按决策

2、解决的问题内容分类分为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建设项目决策、新增固定资产决策和更新改造决策 返回5.2 经营决策的程序和一般原则经营决策的程序和一般原则I.经营决策的一般程序经营决策的一般程序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收集有关信息提出备选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组织监督决策方案的实施和反馈 如图所示 围绕决策目标收集相关的信息 根据内外部环境确定决策目标 根据决策目标和相关信息提出各种备选方案 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选择最满意(可行)方案案 组织最满意(可行)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修订 目标 补充 方案 纠正 偏差 图图 5 5- -1 1 经营决策程序图经营决策程序图 信息反馈 继续II. 经营决策

3、的原则经营决策的原则合法性原则责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相对合理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效益性原则第六章第第6章章 经营决策常用的成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经营决策常用的成本概念及基本方法 6.1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2.2.差量成本差量成本 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方案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 。常用于反映不同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成本上发生的差别,也

4、就是由于在原来基础上因追加批量产品的生产所追加的成本数额 。继续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3.边际成本边际成本4.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是指产量(业务量)向无限小变化时,成本的变动数额。 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可见,沉没成本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继续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5.付现成本付现成本6.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指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可见,付现成本是决策不幸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

5、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 联合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 继续6.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7.可选择成本与约束性成本可选择成本与约束性成本8.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由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来决定是否发生的固定成本,称为可选择成本 。为企业经营而必须负担的,不能改变的最低限度的固定成本 。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选择成本等。那些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称为无关成本。因而在决策时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

6、约束性成本等。返回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I.边际贡献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 边际贡献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法。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比较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 。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比较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某项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比较备选方案的单位资源边际贡献额 。单位边际贡献大的产品,未必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也大 。继续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II.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可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最优方案选择的

7、方法,就是差量分析法。当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时,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收益;当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其数量差异为差量损失 。差量分析法并不严格要求哪个方案是比较方案,哪个方案是比较方案,哪个方案是被比较方案,只要遵循同一会计处理原则,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继续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III.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指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两个不同方案的总成本相等,但当高于或低于该业务量水平时不同方案就具有了不同的业务量优势区域。利用不同方案的不同业务量优势区域进行最优化方案的选择的方法,称为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继续6.2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IV.概率分析法

8、概率分析法 概率分析法就是对企业经营中的诸多因素(如产品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程度作出估计,从而把影响决策的各种现象都考虑进去,因而使决策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 第七章第第7章章 经营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经营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7.1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7.4定价决策7.5不确定型决策 7.1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I.新产品开发决策的意义新产品开发决策的意义 II.新产品是否投产的决策新产品是否投产的决策 新产品开发的决策主要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

9、格;二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结合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条件,分析企业能否达到成本。要进行产品寿命周期的分析和预测,适时开发新产品。 要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 继续7.1新产品开发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III.投产哪一种新产品的决策投产哪一种新产品的决策 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不只一种,究竟要投产哪一种新产品比较合适,也需要通过分析比较,看看投产哪种产品对企业更为有利。 返回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I.只涉及两类产品的最优组合的决策只涉及两类产品的最优组合的决策图解法图解法 确定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并用代数式表现;根据约束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图

10、式,确定产品组合的可行解区域; 在可行解区域里,确定能供目标函数得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产品最优组合。 如图所示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y 1 000 900 L1 销销售售量量约约束束产产品品甲甲 800 700 600 500 400 销销售售量量约约束束产产品品乙乙 L2 300 L3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 000 x 产品甲(件) 图图 7-1 产品乙(件) 继续7.2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产品最优组合决策的分析评价II.涉及多种产品的最优组合的决策涉及多种产品的最优组合的决策单

11、纯形法单纯形法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I.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II.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 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劳务 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或提供多少数量的劳务 如何组织和安排生产或提供劳务 i.差量分析法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指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哪个方案较优的方法。如果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则前一个方案较优;若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则后一个方案较优。但计算产量收入和差量成本的方案排列顺序必须保持一致。 v生产什么产品的决策分析 v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v半成品、联产品或

12、副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II.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ii.贡献毛益分析法 通过对比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专门方法。v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分析v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v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 7.3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生产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iii.本量利分析法在生产决策中应用本量利分析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成本分界点”(或“成本平衡点”)。所谓“成本平衡点”,就是两个被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相等情况下的业务量。找到了“成本分界点”,就可以确定在什么业务量范围内哪个方案较优。v零部件是自

13、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v选择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是否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 7.4定价决策定价决策I.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成本因素需求因素 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 政策法规因素 竞争因素科学技术因素 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7.4定价决策定价决策II.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 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定价目标以一定的投资利润率为定价目标 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 以稳定的价格为制定目标 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定价目标 7.4定价决策定价决策III.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总成本定价法收益比率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 全成本法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变动成本法

14、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7.4定价决策定价决策IV.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7.4定价决策定价决策V.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方法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方法保利定价法及其应用 保本定价法极限定价法7.4定价决策定价决策VI.定价决策的策略定价决策的策略定价策略的概念弹性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 撇油策略(先高后低策略 )渗透策略 (先低后高策略 )7.5不确定型的决策不确定型的决策 I.不确定型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不确定型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II.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决策者对未来情况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又

15、无法确定各种情况可能出现的概率,而需要作出的决策。 大中取大法(最大的收益值法或乐观分析法 )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有利情况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7.5不确定型的决策不确定型的决策II.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小中取大法(最大收益值法或悲观分析法 )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不利情况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大中取小法 (最大后悔值法或后悔值分析法 )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7.5不确定型的决策不确定型的决策II.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

16、折中决策法(适度分析法 )在确定乐观系数并计算出各方案预期价值的基础上,选择各个备选方案中预期价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的取值范围是01,如果取值接近1,则比较乐观;如果接近0,则比较悲观。决策者在确定乐观系数时,既不能过于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应当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以确定。 第第8章章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 8.1现金流量8.2货币时间价值8.3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8.4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8.1现金流量I.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出量II.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量III.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 “现金” 是广

17、义的现金,它不仅包括各种货币资金,而且还包括投资项目涉及的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具体估量各个投资方案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和时间以及逐年的净现金流量,是正确评价其投资效益的一个必要条件。 8.2货币时间价值I.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II.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III. 复利终值 IV.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资金的拥有者放弃资金的使用权而应得的报酬;对资金的借入者来说,是使用资金所应支付的成本。niPFPViPVFVnn,18.2货币时间价值复利现值 nnnnnnnFViFVPViPVFV1111niFPFVPVn,8.2货币时间价值后付年金终值 n

18、ttnnnnniAiiiiiAiAiAiAiAiAFVA11122101221011111111111niAFAFVAn,8.2货币时间价值后付年金现值 nttnnniAiAiAiAiAPVA11211111111111niAPAPVAn,8.2货币时间价值先付年金终值 0 1 2 n-1 n (年份) A A A A 0 1 2 n-1 n (年份) A A A A 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终值的关系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终值的关系 n期先付 年金终值 n期后付 年金终值 iniAFAVn1,111niAFAAniAFAVn,8.2货币时间价值先付年金现值 0 1 2 n-1 n (年份) A A A

19、 A 0 1 2 n-1 n (年份) A A A A 先先付付年年金金与与后后付付年年金金现现值值的的关关系系 n期先付 年金现值 n期后付 年金现值 iniAPAV10,1110niAPAAniAPAV,8.2货币时间价值延期年金 现值延期年金 终值 0 1 2 m m+1 m+2m+n (年份) A A A 延期年金现值的计算示意图延期年金现值的计算示意图 miAPAnmiAPAV,0 miniAPAV10,类同普通年金终值,即:niAFAFVAn,8.2货币时间价值永续年金 现值永续年金 终值iAViiAPiniiniAPiiAPnn1101111110计算公式为:所以,永续年金现值的

20、,故:时,当,其推导过程为:,因为 ,所以没有终值。n8.3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I.投资利润率(ARR )II.静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ARR= 年平均利润 / 投资总额 投资利润率方法的优点 投资利润率方法的缺点 每年净现金流入量相等的回收期计算每年净现金流入量不等的回收期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8.3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III.动态投资回收期IV.净现值(净现值(NPV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含义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评价净现值的含义净现值的计算净现值的评价8.3 长期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长期投资决策方案

21、的评价指标V.净现值率(NPVR )VI.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IRR )净现值率的含义净现值率的计算净现值率的评价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内部收益率的评价8.4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I.生产设备最优更新期的决策生产设备最优更新期的决策II. 固定资产修理和更新的决策固定资产修理和更新的决策 固定资产修理和更新的决策,是在假设维持现有生能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选择继续使用旧设备(包括对其进行大修理),还是将其淘汰而重新选择性能更优异、运行费用更低廉的新设备的决策。生产设备最优更新期的决策就是选择最佳的淘汰旧设备的时间,此时该设备的年平均成本最低。8.4几种典型的长

22、期投资决策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III.III.固定资产租赁或购买的决策固定资产租赁或购买的决策IV. 在进行固定资产租赁或购买的决策时,由于所用设备相同,即设备的生产能力与产品的销售价格相同,同时设备的运行费用也相同,因此只需比较两种方案的成本差异及成本对企业所得税所产生的影响差异即可。 第第9 9章章 全面预算全面预算9.19.1全面预算概述全面预算概述9.29.2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9.19.1全面预算概述全面预算概述I.I.全面预算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Master Budget)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

23、成本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算,并在这些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出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等预计财务报表及其附表,以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II.II.全面预算的作用全面预算的作用 明确各部门奋斗目标,控制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考核各部门的业绩 9.19.1全面预算概述全面预算概述III.III. 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全面预算的构成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 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期末产成品存货预算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9.19.1全面预算概述全面预算概述III.III. 全面预算的编制原理全面预

24、算的编制原理全面预算编制实例9.29.2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I.I.固定预算固定预算固定预算(Fixed Budget),又称静态预算(Static Budget),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活动水平,而编制的预算。 II.II.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弹性预算(Flexible Budget)就是根据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而编制不同水平的预算。 III.III. 零基预算零基预算零基预算(Zero-base Budget)就是以零为基数编制的预算。在预算编制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字为基底不考虑其以往情况如何,对每项内容都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和一定期间内资金供应

25、的实际可能作出最先进的估计,并划分决策单元,分别提出预算方案,并对每个预算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按重要程度对预算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对企业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分配,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 9.29.2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预算控制的几种形式IV.IV.滚动预算滚动预算滚动预算(Rolling Budget)也叫“永续预算(Perpetual Budget)”或“连续预算(Continuous Budget)”,它与一般预算的重要区别在于其预算期不是固定在某一期间(一般预算的预算期通常是一年,并且保持与会计年度相一致)。 第第10章章 责任会计责任会计 10.1 责任会计概述责任会计概述 10.

26、2 10.2 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10.3 10.3 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转移价格 10.1 责任会计概述责任会计概述 I.I.责任会计的意义责任会计的意义 II.II.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III.III. 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IV.IV.实施责任会计制度的基本程序实施责任会计制度的基本程序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权范围编制责任预算,确定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标准建立严密健全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实际工作业绩,编写业绩报告10.2 10.2 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不同类型责任

27、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I.I.成本中心的责任会计成本中心的责任会计成本中心所计量与考核的成本是可控成本,而不是归属于各该中心的全部成本成本中心的成本是责任成本,而不是传统的产品成本成本中心的业绩考核II.II.利润中心责任会计利润中心责任会计分部经理毛益分部经理毛益分部毛益分部毛益10.2 10.2 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不同类型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及其主要特点III.III. 投资中心责任会计投资中心责任会计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 = 经营利润 / 经营资产 剩余收益剩余收益 = 经营利润 -(经营资产规定的基准收益率) 10.3 10.3 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转移价格I.I.市

28、场价格市场价格II.II.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III.III. 经过协议的市场价格经过协议的市场价格 IV.IV.双重内部转移价格双重内部转移价格V.V.共同成本的分配共同成本的分配第第1111章章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11.1 11.1 标准成本的概述标准成本的概述11.2 11.2 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制定11.311.3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11.411.4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11.1 11.1 标准成本的概述标准成本的概述I.I.标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指根据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方案的要求,通过精确的调查、

29、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企业达到某种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用来评价当期发生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II.II.标准成本的分类标准成本的分类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III.III. 标准成本的作用标准成本的作用11.2 11.2 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制定I.I.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 II.II.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的标准用量 直接人工的标准价格 III.III.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制造

30、费用的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1.311.3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I.I.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II.II. 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二差异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的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三差异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1.411.4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I.I.标准成本法下的账户设置标准成本法下的账户设置II.II.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标准成本差

31、异处理方式标准成本差异账务处理举例标准成本差异账务处理举例III.III. 编制标准成本损益表编制标准成本损益表第第1212章章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12.1 12.1 企业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企业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12.2 12.2 企业非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企业非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12.3 12.3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12.1 12.1 企业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企业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I.I.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II.II.财务业绩指标分类财务业绩指标分类III.III. 财务业绩指标分析财务业绩指标分析 短

32、期偿债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IV.IV. 财务业绩评价的评价财务业绩评价的评价 未考虑资本成本的因素,从而导致经营利润的计算不正确 成本计算方法上存在的缺陷使得成本的确定不准确 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关注不够 缺乏知识与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 传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着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重过去财务成本、轻未来价值创造,重局部业绩、轻整体效益等方面的问题。12.2 12.2 企业非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企业非财务业绩的分析与评价I.I.非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的意义和作用非财务指标的分析评价的意义和作用II.II. 非财务业绩评价方法及指标非财务业绩评价方法及指标适时生

33、产管理制度下的业绩评价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业绩评价III.III. 非财务业绩评价的评价非财务业绩评价的评价非财务性业绩评价的优点非财务性业绩评价的不足 12.3 12.3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I.I.经典激励理论简介经典激励理论简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II.II.激励机制的具体形式激励机制的具体形式III.III. 现代激励机制的评价现代激励机制的评价现代激励机制的局限激励机制的完善第第1313章章 作业成本作业成本13.113.1作业成本计算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业成本计算法产生的时代背景13.213.2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13.31

34、3.3作业分析法作业分析法13.413.4作业成本法下的新观点作业成本法下的新观点 13.113.1作业成本计算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业成本计算法产生的时代背景I.I.技术背景技术背景II.II.社会背景社会背景III.III. 传统计算方法的不适用性传统计算方法的不适用性 13.213.2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I.I.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概念体系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概念体系II.II.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计算过程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计算过程III.III. 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比较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比较13.313.3作业分析法作业分析法I.I.作业管理观念作业管

35、理观念 II.II.作业分析法下的基本概念作业分析法下的基本概念 成本动因(Cost Drivers)成本动因与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区别和联系 业绩计量成本动因与业绩计量的关系III.III. 作业分析法作业分析法 产品分析价值链分析(Value Chain Analysis)作业分析资源分析13.413.4作业成本法下的新观点作业成本法下的新观点 I.I.新的企业观新的企业观II.II.新的成本观新的成本观第第1414章章 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 14.1 14.1 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 14.214.2战略管理会计概述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14.314.3战略管理会计在战略管理会计在2121世纪的发展世纪的发展 14.1 14.1 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与战略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