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考试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思考_第1页
高职高专学生考试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思考_第2页
高职高专学生考试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思考_第3页
高职高专学生考试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职高专学生考试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思考    杨慧琰摘 要: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点。对于高职高专类院校来说,考试在保证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整速器”作用和“导标”作用。因此,各类学院都提出要重视考试形式改革,严肃考风考纪。但高职高专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和态度可能直接影响考试的状况和成效。本文从学生角度探讨他们的考试心理状态及对策。关键词: 高职高专 考试心理 考试方式进入高职高专学习的学生一般来说学习的自觉性较弱,自控能力不强,在高中阶段往往是老师和父母比较头疼的。他们中的大

2、部分人一旦进入对学习管理不是太紧张的高职高专院校后,往往学习劲头就开始松懈下来。对待考试的态度从先前高中阶段的紧张焦虑转变为现在的心存侥幸,甚至进入干脆放弃的状态。这种状态不管是对自身的学习,还是学校教学质量都是有害无益的1。1.考试心理状态不平衡,引发多种考试问题1.1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因为成绩问题而进入现在的学校,往往对现在的学习心里是有抵触情绪的。笔者调查过新入校的大一学生,当问及你喜欢到这里来学习吗?你希望在这里能学到点什么?你对学校了解吗?类似的问题时,答案往往是令人唏嘘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父母要求或者朋友同学在同一所学校才来的,对学校特色一无所知。甚

3、至自己想读什么专业全由父母、同学做主,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处于茫然状态。这样的认知势必会使得他们的学习目标有所偏差,学习成为被动行为。没有动机的学习使得这部分学生在学校里以“混日子”为主,上课时玩手机、睡觉,一到考试前就开始想方设法找答案,考试时作弊、抄袭样样来,考试后成绩不理想时往往怪罪任课老师。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在考试中不以作弊为耻,反以为荣,毫无羞耻之心。1.2考试形式过于单一。课程考核内容、课程考核方式仍沿用传统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笔试而轻开放性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大多已习惯于笔试中的闭卷、开卷笔试,而对于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即使采用了其

4、他面试、演示考试等,又不注意和其他方式的结合,做到扬长避短,全面考核,导致学生学习单调、惧考,未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1.3考风不正,缺失诚信。但凡考试我们总能看到各种作弊现象。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高科技的作弊方式层出不穷,甚至出现qq作弊群、替考、高技术作弊等多样化形式。部分教师在监考时无视学生的考试纪律,对学生的作弊行为坐视不管,更有甚者聊天、看手机,对学生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个别任课教师提前将试题透露给学生,或指定考试范围。这样做使得有范围的学生沾沾自喜,无重点的学生心理极不平衡。对学生的考试管理时紧时松,出现考生在考场与监考

5、老师对着干,视监考老师是谁确定是否作弊,严重破坏考风考纪,造成学生诚信缺失,影响极大。2.积极调整学生心理状态,树立正确考试观念2.1鼓励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增添学习动力。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考试中的舞弊行为折射出当前功利主义当头的社会现象。一部分学生从入校起心中无理想无追求,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放松要求得过且过,以为上了大学就实现了人生目标,不会考虑怎样过好短暂的大学生活,更不会考虑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学习散漫,考试作弊,混文凭的现象比比皆是,学习风气差。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处于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阶段,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尤其重要。学校不应只培养今后工

6、作的技能,更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志向教育,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强调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正面引导,把思想教育、心理卫生教育与管理融合,避免说教形式,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找到人生方向,自觉规范行为2。2.2建构良好的考试文化,开展诚信教育。高职教育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考试方式要及时创新,寻求更开放、更科学、更合理、能充分体现各个学科特点的考试方式和内容3。强化诚信教育,学生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设立诚信银行,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深造、入党、评奖等联系起来,起到一定的影响和威慑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道德防线,把诚信考试内化为自觉行为。在校园内建构良好的考试文化,以老带新,以多带少,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对个别自制能力差,对问题的认识容易走入误区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参加考试。3.结语分析学生的考试心态,有助于教学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形式和考试方式,为高职高考院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提高出一份力。参考文献:1廖平胜,等.考试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