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省长春市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见右图)以青奥会英文名称及其视觉标志为基础,以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突出将世界闻名的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进行艺术组合,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寓意欢迎、交流的青春之门,象征欢聚、健康的青奥之家,受到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南京青奥会会徽的设计蕴涵的唯物论道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      b实践是认识

2、的来源c创新是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参考答案:a2. 漫画受贿前后告诉我们    (     ) 要树立创新意识和革命批判精神必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a    b   

3、 c    d参考答案:b3.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李约瑟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用图表做了说明。以下图表主要说明中华古代科技时间公元前6-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公元400年公元401年公元1000年公元1001年1500年比例50%62%71%58%a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b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d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参考答案:c

4、4. 这两块牌匾的内涵,主要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   (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思想   d传统文艺参考答案:c5. 网易等网站向计算机用户长期提供免费邮箱服务。但这里的“免费”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因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a属于公共物品                &#

5、160;b未用于交换因而没有价值    c使用价值不大                 d已通过广告等形式实现了价值参考答案:d6. 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观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相互借鉴 加强融合 维护文化

6、安全         b.和平相处 文化渗透 提升文化软实力c.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弘扬传统文化         d.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参考答案:d7. 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山药煎炒炸炖酱卤蒸焖都是美食,山药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痫的作用,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山药的特性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山药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呈现

7、出不同的效用人们能够利用山药的客观属性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人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使山药得到合理利用。abcd参考答案:d【考点】价值和价值观;实践的含义和特征【分析】本题考查:价值、实践的直接现实性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解答】说法错误,事物的特性具有客观性,人们不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山药的特性;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山药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效用;符合题意,人们可以将山药进行煎炒炸炖酱卤蒸焖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说明人们能够利用

8、山药的客观属性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借助实践活动使山药得到合理利用故本题选d8. 人们常说的“行要好伴,居要好邻”,说的就是不同的文化对人有不同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与人打交道的方式  评判事物的视角  改造世界的行为   a.       b.       c.         d. 参考答案:a9. 有一

9、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静止也是一种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a.     b.        c.      d.参考答案:c“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动中有

10、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错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选c。1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c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参考答案:b11. 下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c.要坚持一切从实

11、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参考答案:c12. 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贼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一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   

12、;    b       c       d参考答案:c13. 2011年1月,重庆启动一项保护重点寺观教堂的计划,预计修缮工作将投入9亿多元。   这表明   我国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3、 我国公民的信教自由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a     b     c     d 参考答案:c14.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是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反对全球化,闭关自守趋利避害,防范风险      勇敢地迎接挑战a.   &#

14、160;  b.        c.         d. 参考答案:c15. 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对政

15、治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a、          b、         c、         d、 参考答案:d16.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           

16、;     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参考答案:a17. 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

17、160;       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肯定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            b.             c.

18、              d.  参考答案:a18. 作家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   )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意识对客观对

19、象的反映具有主观性      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往往会因人而异a            b           c d参考答案:d19. 当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雷雨笼罩群山时,在嶙峋山崖的一个小缝隙里,一直小鸟蹲在窝中,一副安详闲适的样子,仿佛外面翻天覆地般的闪电雷鸣,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它,这就是宁静的真谛。下列诗句与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0、相同的是(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a.     &

21、#160;   b.            c.           d. 参考答案:c20.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这里“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指:(    )人们的主观认识应当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人们的观念必须与变化发展的实际相符合        

22、               人们的决策必须和当时实际相符合 人们的主观意识必须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a     b       c       d参考答案:b21. 参考答案:a22.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

23、。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参考答案:a23. 2011年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    开幕,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110所高校的505名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此次运动会。    a深圳    b广州   

24、c湛江    d珠海参考答案:a24. 某市在当地医院部分科室试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试行期间未发生过一起逃费、欠费的情况。在总结试行经验的基础上,该市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行“先住院后付费”模式。该市上述做法的辩证法依据是(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矛盾特殊性通过矛盾普遍性表现a.     b.     c.     d. 参考答案:b

25、试题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率先试行,然后推广”,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与题意不符。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符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本身说法不对。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25. 2012年9月举办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本届博览会以“促进非遗保  护,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非遗保护有利于            

26、0;                  (    )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趋同 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a.                b. 

27、60;           c.             d.参考答案:a26.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灾难”向“进步”转

28、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a.         b.         c.      d. 参考答案:b27.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

29、160;                        (    )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30、160;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参考答案:a28. 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在“入侵”夏威夷岛后,科基蛙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这一事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

31、  b  c    d参考答案:d二、 材料论述题(共3题,共44分)29.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表格材料所蕴涵的哲理。(12分)参考答案: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制定规划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3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历史地发展着的。(3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改委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

32、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规划的制定过程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30.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当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1962年到1972年的十年里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参考答案:(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寅初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观点由原来受到批判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证明了计划生育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