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

2、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3、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

4、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天长地久、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

5、”等词语的含义。 2、按要求预习课文,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 3、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 4、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 【教学难点】 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隽永的韵味。 【教学媒体】 原始森林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自学课文。 1、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提出疑问,做出标记。 【教

6、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祖先的摇篮”在诗中指什么? 2、媒体出示:“原始森林”画面,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 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注意诗句的停顿,随机正音。 树阴、赛跑、污染、神圣 4、读了诗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二、品读诗句,释疑感悟。 (一)学习第1节 1、带着问题轻声朗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2、指名朗读、交流。(板书:一望无边) (二)学习第2、3节,理解“美好”、“遥远的回忆” 1、自读,想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读后交流) 2、引读,理解“那回忆,多么美好,又多么遥远”一句。 3、讨论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

7、三)学习第4节。 1、自读,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2、讨论交流。(板书: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 3、师生合作读最后一节,加深体会。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联系全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呢? 2、交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和措施。(板书:天长地久不被污染)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总结 四、展开想像,学习表达。 1、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 2、指导口述“介绍天然博物馆”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 2、完成课后练习题2。 六、板书设计: 美好、遥远的回忆 天长地久 5、祖先的摇篮文

8、明的起点 (一望无边) 不被污染 天然博物馆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有帮助的人。 【设计意图】 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学生感情的变化,通过三次讨论让学生体会自己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整堂课注重朗读,突出读的指导。另外,有关雷锋的事迹还有很多,这首诗歌对他的介绍也很少,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资料收集和交流环节,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学生分析】 乐于助人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重要的一条,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教育

9、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但如何关心帮助人却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个时候我们把雷锋叔叔介绍给他们,无形中给了学生一把尺,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用具】 录音、幻灯。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雷锋照片及.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事迹。 2

10、、交流资料(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了解雷锋、介绍雷锋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课题,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二、根据识字规律,在课文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画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并借助解释或工具书学习生字。从小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同桌交流学习经验。并互相出句子词语考查对方的学习情况。养成合作交流的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4、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认为给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

11、听。 6、指名读课文。 三、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出示词语,选择词语后读句子。 锋利这把刀很锋利,所以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叔叔这个叔叔很陌生,我没有见过。 曾经我曾经在这所学校上过学。 泥泞因为刚下过雨,所以这条小路变得很泥泞。 荆棘迈进虽然生活的路上布满荆棘,但是我不害怕,我要勇敢地向前迈进。 花瓣秋天到了,花朵也慢慢地凋谢,只见一片片花瓣随风飘落下来。 晶莹他的脸上满是晶莹的泪水。 寻觅我们四处寻觅可帮助小丽的好心人。 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四、拓展识字 1、想一想你还有哪里看到过他们?关于生字你还想告诉同学什么? 2、把你想到的和这个字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告诉你身

12、边的同学吧。 五、初读课文 在识字的基础上,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谈一谈通过熟读课文之后,你对雷锋叔叔的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朗读 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3、师: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 4、你能寻找一个合作伙伴,用问答的方式来完成这道题的回答吗? 5班级讨论:问的话如何问?答的话如何答?注:学生回答时可以发言评价,也可以现场指导或语言示范。通过学生讨论,学会朗读诗歌。 6、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7、分组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8、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

13、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地朗读,通过读体会诗人感情。 三、观察诗歌规律,引导背诵 能够背诵的同学试着合上书背诵课文。 四、组织讨论,引发思考 1、今天,陶陶和丫丫也来到了我们班,她们看到大家学得热火朝天,也要加入,这不,她们给你们提了两个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吧。 (1)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1)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 2、说一说身边的好人好事。 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做? 3、组织学生形成互助小组、帮助班级中有困难的孩子和学校中有困难的同学。 由互助小组发出倡议。 倡议书:倡议全校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倡议父母一齐加入到学校的互助小组中,为了世界变得更美

14、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 调查一下在你的同学中、学校里以及你的亲戚中都有哪些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人。 第三课时 一、.实践 1、互助小组来到校外帮助清扫清扫街道,到敬老院、孤儿院帮助那些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人。 2、向过路行人宣传帮助别人的好处,让更多的人加人到互助小组中。 3、制订互助小组的长期活动计划,规定各项活动时间。 二、课后反思 1、抓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少年。 3、用孩子的行动来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组织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有利.的活动中,为净化.贡献力量。 北师大版

15、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材简说: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读一读,想一想,你与你的学生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们怎么为秋天

16、的图画增光添彩? 二、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直接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不会的可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 (三)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确定指导的重点和方法。可用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

17、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同时,通过组词语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应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对要求写的字,要认写结合,先认后写。不管是以前认的还是在本课认的,都要注意复习巩固,要求不仅在语言环境中能认,单独出现也能认。要通过组词语理解字义,通过字形分析和数笔画来记住字形,通过范写指导学生写端正,写美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本课,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四)指导写字

18、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五)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六)朗读感悟 朗读本课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首先是学生充分地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个人读、齐读。一要读正确,二要读流利,进而做到熟读成诵。 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在此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感

19、悟秋天的美好与带给人们的喜悦。教师的朗读指导,可利用范读激发情感,要避免机械抽象的技巧指导。朗读要求: 边读边想象。听老师范读或自己读,能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 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体会课文中问句所表达的语气。 在朗读中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这一要求先在小组内实践,可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然后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 美读。教师再范读,读出秋天到来时的兴奋、喜悦,描绘出秋天山野那一幅披金挂红的美丽图画。想读的学生可以小声跟读,也可以在教师范读后,再美美地读,还可做动作配合读,要充分地读。 在

20、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练习背诵。 (七)再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读,通过点拨,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 4、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5、学生选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八)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

21、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晚会会场 (九)实践活动 通过“我会读,我会画,我会做”,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把动脑动手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我会读”中的句子,联系课文、观察和想象,用图画描绘秋天。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如,制作秋天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3、全班分工合作,办个小小展览会。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

22、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朗读录音磁带。 2、汽车在潜水桥上行驶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识记生字 一、激趣导入新课 借助图画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兰兰过桥的片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 二、初读课文,引导思考 1、师:我想:好多同学都过过桥,而兰兰过的桥跟我们过的可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2、学生小声读课文。 要求: (1)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兰兰过了哪几座桥? 3、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集

23、体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学习生字、生词的情况 4、回答“兰兰过了哪几座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三、师:好。让我们先来过一过潜水桥 1、清大家先找到写“潜水桥”的段落,认真地读一读。想想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2、再读一读,让我们像兰兰那样过一过这座桥,体会体会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四、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师: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常过的桥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说“潜水桥”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砖造的。 3、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子。 师: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 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 五、师:这座特别的“潜水桥”我们已经走过了。现在,我们把这座桥的生字学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