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7.1 力学习目标:1. 通过常见的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概念。2. 知道力的单位,感受力的作用效果。3.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4. 感受力的作用相互性,并解释有关现象。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什么是力?力是 _对_的作用;其中一个是_物体,另一个是_物体。2.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_表示,它的单位是_,简称 _,符号是 _;举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为1n;手拿起一瓶矿泉水的力大约5n ,请你感受一下力的大小。3. 什么叫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有哪些种情况?4. 探究或猜想力的作用效果(1)用力捏橡皮泥. 用力压或拉弹簧;
2、用力压直尺,观察力产生什么效果?(2)阅读课本,观察图7.1-2三种情况下小铁球受到磁体的作用,说说小球的运动状态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总结一下力的作用效果_; _。5.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6. 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提示课本图7.1-3 的实验可以做一做) 。7. 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1)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_;(2)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_;(3)线段的长度表示_。二、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 力是的作用。知识点 2: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知识点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
3、图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的线段把力的、表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示出来 ,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线段的长度表示,箭头的方向表示。(1) 画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2) 一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 . 大小为 27 n 的斜向左上方的拉力,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知识点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受力物体同时一定是施力物体b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c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是同时存在的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5、 下图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的情 况 , 说 明 力 可 以 改 变 物 体的;乙图是坐在
4、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6、划船的时候,想要船向前运动应该向哪个方向划水?为什么?三、达标检测1、 如图 1 所示, (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2、如图 2 所示,你的认识是_.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bcd4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_5、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
5、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图 1 图 2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7.2 弹力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 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3.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弹力阅读课本第6 页“弹力”,利用身边的直尺、皮球、橡皮筋、纸、橡皮泥、弹簧等物体探究并回答:1. 什么叫弹性?什么叫塑性?2. 什么叫弹力?产生弹
6、力的条件是什么?3. 什么叫弹性限度?(二)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由刻度盘.弹簧 .指针 .挂钩 .外壳 .挂环构成,观察图7.2-2 实验室里的几种弹簧测力计回答:4. 弹簧测力计作用是什么?利用什么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5.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_,否则应该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_,以免损坏测力计;明确弹簧测力计分度值;图7.2-2 中右边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为什么?实际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一致为什么?。三、合作探究知识点 1:弹力概念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7、而产生的;具体地说: 弹力就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1.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支持力 .绳子的拉力都属于弹力?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知识点 2:弹簧测力计原理2. 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一同学分别在大弹簧下挂1个 .2个 .3 个.4 个完全一样的钩码,依次在下面的表格中记下弹簧受到的拉力和弹簧的长度。钩码数 / 个1 2 3 4 拉力的大小 /n 0.5 1 1.5 2 弹簧伸长 / cm 1 2 3 4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知识点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3、使用前看清、和。使用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
8、的力不许超过它的。4、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一致,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6. 将弹簧测力计倒置,手提住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将重4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提环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指针指什么位置?a.大于 4n b.等于 4n c.小于 4n d.无法确定三、达标检测1.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 压力 .支持力 .拉力都属于弹力c. 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2. 如下右图,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 分度值是 _,该弹簧测力计_(选填 “ 能”
9、 或“ 不能 ”)直接用来测力的大小需先 _,否则会使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_(选填“ 大 ” 或“ 小” )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量小于它的最小刻度值的力4、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在其两端各加5n 的水平拉力,则测力计示数为()a5n b0n c 10n d15n 5、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a偏大b不变c偏小d无法确定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
10、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7.3 重力学习目标:1. 知道重力的产生的。2.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能用g=mg 进行简单的计算。3.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应用。4. 知道重力的的作用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什么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2. 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1)钩码的质量往往都已标明,也可以用_测量,钩码受到的重力可以通过 _测得。(2)下面是某同学测得的数据钩码数1 2 3 4 5 6 质量 m/kg 0.05 0.1 0.15 0.2 0.25 0.3 重力 g/n 0.49 0.98 1.4
11、7 1.98 2.45 2.94 请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在课本第10 页图 7.3-3 中描点并连接这些点。(3)通过图像得出结论:_ 。3.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式( 公式 ):_ ;其中 g=_,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4.重力的方向怎样?举例说明这一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5.什么叫重心?质地均匀.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哪里?6.图 7.3-8“想想做做”给你什么启示?什么叫“万有引力”?三、合作探究知识点 1:重力1你能举例证明生活中重力的存在吗?如果没有重力,设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知识点 2:重力和质量的关系:2. 质量为 25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一个人的重力是450
12、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教学思路学生纠错教学思路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知识点 3:重力的方向及应用3. 阅读第 11 页的“想想议议”,通常所说的“竖直向下”中的“下”是指什么方向?4. 下面左图所示,d物块在斜面上受重力为16 牛顿,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5用自制水平仪可以检查一个水泥平台是否水平,当把它东西方向放置时,人从南向北看,发现重锤线偏在锤体的右侧,这说明水泥平台()a东高,西低 b东低,西高c南北方向一定水平 d南北方向一定不水平三、达标检测1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比公式 g mg中 g 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之比,约等于 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 n k
13、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 n2.重垂线是根据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2.如图所示的重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3.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c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4.质量是 500 g 的物体,能否用测量范围是05 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其重力?取g10 nkg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第 7 章 力(复习
14、课)学习目标:1. 查漏补缺,将本章知识形成体系。2. 进一步强化与力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归纳和总结能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力1. 力的概念:力是 _ 。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 _;用_符号表示。2. 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 _ 个的物体; 物体间必须有_ _(可以不接触) 。3. 力的作用效果:_ ; _。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_ 。4.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_、_、_。5. 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_、_、_都表示出来得方法;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_;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一定到画在物体的_上。6.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 施力物
15、体同时也是_ _,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_。( 二) 弹力1.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_性。2.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_性。3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_, 弹力的大小与 _有关。4. 弹簧测力计:a.原理是 _ 。b.使用方法:“看”:_;“调” _;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_。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三
16、)重力1.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2. 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_,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_ ,其中g=_ ; 它表示物理意义是_. 3. 重力的方向总是_。其应用有 :_ 4. 重力的作用点叫_。质地均匀规则物体的重心,在_上。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图 1 二、合作探究1. 运动员踢足球时,感到脚会痛,这一现象说明了_,脚感到痛的力施力物体是_。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是否改变(即的改变)和物体的是否改变。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
17、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c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如图1 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n。. 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 受力面积.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下图所示的图像中,能表示
18、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中画出此“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三、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8.1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阅读课本16 页最后两段,你赞成哪个观点?2. 阅读课本17 页的实验回答:实验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每次实验小车都是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实验中要求小车从同
19、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猜一猜:从斜面的顶端滑下的小车运动到不同的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哪个远?设想一下:如果小车从斜面上运动到特别光滑的水平面(没有阻力),会不会停下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怎样运动?现在你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来判断阻力的大小。 由实验可知: 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_ _,它的速度减小得_ _;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_ _运动 .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其成立条件是什么?该定律能直接用实验验证吗?三、合作探究知识点 1:牛顿第一定律1.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
20、,一定受到力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d 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正在行驶的汽车,如果作用在汽车上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那么汽车将()a、立即停下来b、先慢下来,然后停止c、做匀速直线运动d、改变运动方向1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比如说行驶中的汽车,只要把发动机关闭,车马上就停下了23在下面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填上 “ 变化 ” 或 “ 不变化 ”)小朋友荡秋千 _ _。雨点竖直匀速下落_
21、 _。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向前滑行 _。三、达标检测1. 一切物体在没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得出的。2.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的物理学家是:()a.阿基米德; b.牛顿;c.伽里略; d.以上三个都不是37.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实验中要求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来判断阻力的大小。由实验可知: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_,它的速度减小得_;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_运动 . 4.公安部门规定:高速公路上,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主要是为
22、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造成对人身的伤害( ) a.汽车加速b.汽车速度过快 c.紧急刹车 d.汽车突然启动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8.1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2. 知道什么是惯性;能正应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其成立条件是什么?该定律能直接用实验验证吗?2.什么叫惯性?先做一做下面实验,然后看看能否应用惯性知识来解释?(1)做一做拿一个小纸条放在桌边上,在纸条上压一个立
23、着放的钢笔帽,将纸条迅速抽出,观察钢笔帽会不会倒?(2)解释:钢笔帽是的当纸条迅速抽出时,由于笔帽有还要保持状态,所以笔帽不倒三、合作探究知识点 1:惯性及应用理解惯性时应注意: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惯性,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对人们的生活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3. 和同学们谈一下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启动. 刹车时身体的感受。刹车前人和车一起向前运动刹车时,人的下半身和车都了,但是由于,人的上半身还要保持向前,所以人倾倒4 看课本图8.1-4 :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锤子向凳子撞击时,锤头和锤柄一起,锤柄
24、撞到凳子受到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而停止运动,锤头由于具有继续向下运动使锤柄套紧。5. 阅读 p19“科学世界”回答:汽车座位上都有安全带,有的还安装气囊系统,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三、达标检测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人飞奔的马绊倒2、对于物体的惯性,下列正确说法是()a. 物体在静止时难于推动,说明静止物体的惯性大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易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惯性大c.作用在物
25、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得也越快,这说明物体在受力大时惯性变小d. 惯性是物体自身所具有的,与物体的静止、速度及受力无关,它是物体自身属性3、一架匀速飞行的战斗机,为能击中地面上的目标,则投弹的位置是()a. 在目标的正上方b.在飞抵目标之前c.在飞抵目标之后d.在目标的正上方,但离目标距离近些4、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有一位乘客做立定跳远,则他()a、向前跳将更远b、向后跳的更远c、向旁边跳得更远d、向前向后跳得一样远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使原来静止的物体运动以后,撤去外力,物体将不断地继续运动下去,原因是()a. 物体仍然受到一个惯性力的作用b.物体具有惯性,无外力作用时,保持
26、原来运动状态不变c.由于运动较快,受周围气流推动d. 由于质量小,速度不易减小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a.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8.2 二力平衡学习目标:1. 知道平衡状态,知道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什么叫做平衡状态?什么叫二力平衡?在物理学中
27、,人们把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_状态。 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称为,也叫平衡力。2.阅读课本 20 页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然后进行猜想性填空(1)当两个盘子里装着砝码质量相同时,玩具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大小_(相等、不相等),方向_(相同、相反),_ (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玩具小车_(平衡、不平衡)。(2)若把玩具小车转动一小角度,此时两个力_(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玩具小车_(能、不能)静止。(3)若在右边的盘子里再加一个砝码,而左边的盘子不增加砝码,此时玩具小车_。(平衡 .不平衡),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不相等),方向(
28、相同、相反)_(是、否)在同一直线上。3.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_上的两个力大小_ 、方向_ ,并且作用在_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即二力平衡。4. 阅读课本21 页“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指出下列物体所受到的平衡力?(1)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2)放在桌面上静止不动的花瓶:(3)悬挂着的吊灯(4)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合作探究:知识点 1. 二力平衡条件1. 下列各力是二力平衡的是: _ 悬挂的电灯对电线的向下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悬挂的电灯受到向下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站在地面的学生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29、。站在地面的学生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马拉车匀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和车对马的拉力。提示:本题答案不唯一,二力平衡即平衡力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完全不同的,你知道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知识点 2. 运动和力的关系:2、如果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受力不平衡,它的运动状态将总是在变化的。3、反之,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它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如果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时刻在变化,那么它所受的力一定不是平衡力。三、达标检测:1.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要作用在_ _上, _ _、_ _,并且要在 _ _上。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
30、用下,将保持_或_。2. 重力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在拉力f甲、f乙的作用下以2 米/秒和 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有( ) a f甲f乙bf甲=f乙c. f甲f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一辆重4105n 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是5 104n,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a 4105n b 5 104n c 45105n d35105n 4用手握住瓶子的颈部使其悬空,瓶子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手对瓶的摩擦力与瓶的重力平衡b手对瓶的摩擦力与手对瓶的压力平衡c手对瓶的压力与瓶颈对手的压力平衡d手对瓶颈的压力与瓶的重力平衡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静止
31、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如果有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c.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平衡d.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6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n 的重物,当物体以0.5ms 的速度匀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牛;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5103n;当物体以1.5m s的初速度加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5103n;当物体以1.5 米秒的初速度减速提升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5103n,当物体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5103n(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32、” )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8.3 摩擦力学习目标:1. 知道三种类型的摩擦现象。2.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 知道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能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相关问题。一、自主学习1.什么叫摩擦力?举出生活中有摩擦力的实例2.猜一猜: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有哪些?举出生活事例支持你的观点。3.读一读:课本23-24 页实验,领会实验过程实验通过什么方法测摩擦力的?实验原理是什么?本实验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说说
33、具体思路观察图8.3-3 所示的三次实验, 重点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4.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也有有害的。请例举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各一例。5.阅读 25 页“想想议议” ,总结一下增大摩擦有哪些方法?6.阅读 26 页“科学世界” ,总结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各举一些例说明。三、合作探究知识点 1:摩擦力的分类1.在物理学中把摩擦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两大类,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分析下面几种摩擦属于什么类型?一同学拖者一带轮的木箱匀速前进,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的木块,受到斜面给予的摩擦力骑自行车的小明同学紧急刹车后,后轮已停止转动,但自
34、行车仍然前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知识点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再次测得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减小而减小你认为该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知识点 3: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既有利于环保,也有利于全民健身。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来看,能起到增大摩擦有哪些?起到减小摩擦的有哪些?三、达标检测1 (1)为了移动笨重的箱子,常在箱子下面垫几根
35、圆棍子,这样做是为了:_ 。(2)雨后泥泞路上,是挑担走路滑得厉害还是空手走路滑得厉害是因为_ _ _ 。2某同学用手把5n 重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要使木块不下落,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是_n, 方向 _. 当人手对木块压力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3.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爬竿时,手与竿间的摩擦力是有益的b.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c.皮带上经常要打皮带蜡,这是为了减小摩擦d.刀切割什物,什物与刀之间便产生了滑动摩擦4. 用水平力去推静止在水平地面的大木箱,没有推动,其原因是()a.木箱有惯性b.推力小于木箱所受的摩
36、擦力c.木箱受到摩擦力的作用d.木箱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5滑动摩擦力在研究有关物体运动情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已经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也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有些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 带钩的长方体木块,b 带钩的正方体木块c 表面平整的长木板d 几条毛巾e 直尺f 弹簧测力计g 几支圆钢笔( 1)下表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得到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接触面压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 木板面4n 0.5n 2 木板面6n 0.75n 3 毛巾面4n 1.5
37、n 比较第1、2 次实验得出结论:_ 比较第1、3 次实验得出结论:_ (2) 因为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大小,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你用上面器材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研究。实验器材 :_(选填上面器材的字母)主要探究过程:_ 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第 8 章 运动和力(复习课)学习目标:1. 通过复习、探讨和交流进一步掌握有关物理基本规律、公式和基本概念; 2.学会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和解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现象.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牛顿第一
38、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_。实验得出得结论:_ 。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 _ 。(2)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_出来的 . (3)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_,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_的原因,而是 _。3物体 _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_。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_有关,与物体运动速度等无关。(二)二力平衡1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能保持_ 或_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_.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 _ ;不同点: _ _. ( 三
39、) 摩擦力1.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_。2.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 _方向相反。3.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_得多。4. 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_ _。该实验研究采用了_ _法。测量方法:_. 结论: a:_ ;b_. 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5.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_、_、_。6.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_、_、_.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合作探究1. 坐在汽车车箱内靠左侧车窗的乘客,车突然开动时,身体将 _ ,当汽车刹车时,身体将_,当向右转弯时,身
40、体将_ _,转弯时乘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2一本物理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有支持力。与该支持力相互平衡的力是,与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的力是。3. 当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_摩擦,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的摩擦是 _摩擦。4缝纫机脚踏板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来带动机头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服。这是利用_的方法来增大 _。5某同学用2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沿力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若仅把水平推力由2n 增大为 3n后,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
41、 分析下列各种摩擦: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a和b和c和d和7. 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
42、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一定不再做匀速直线运动9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 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 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 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n;若将 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 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 n 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9.1 压强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压力?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2. 理解压强的概念,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知道
4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观察课本29 页三幅图茫茫雪中的两个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站在滑板上的没有陷下去?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的用口器把皮肤刺破,而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沙中?由此你可以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2. 什么叫压强?公式和单位分别是什么?3.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重为3n ,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510-2m2, 计算书对桌子的压强?4.试根据压强的公式分析:用什么办法可以增大压强?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小压强?5.观察图 9.1-4 四幅图, 哪些地方是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是要减小压强?它们分别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三、合作探究知
44、识点 1:压力的概念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方向怎样?压力就是重力吗?如下图所示,请画出物块a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知识点 2.压强的计算2. 双休日,小李一家人去动物园游玩时小李给妈妈和小象拍了一张合影在拍摄现场的沙地上留下了小象和妈妈的脚印,小李发现小象的脚印还没有妈妈的脚印深如果小象的质量是2t 此时小象的触地面积约为2500cm2;妈妈的体重为500n,所穿的皮鞋每只触地面积为20cm2,请你通过计算解释这个现象(g 取 10nkg)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知识点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3.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动物体征中,能达
45、到增大压强效果的是() a骆驼有宽大的脚掌。 b 鱼有流线型的身材。 c啄木鸟有尖细的嘴。 d 泥鳅体表有光滑的粘液。三、达标检测1. 体重为 500 n 的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他及时卧在冰面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 cm2,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_ _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 _ _。2研究表明,太阳光对被照射的物体也具有力的作用,利用这一现象制成的太阳帆可以为太空飞船提供动力。设一个太阳帆的面积为1 104m2,正对太阳时受到光的压强为 9 10-4pa,则太阳帆受到光的压力为_n。3如图 2 所示,底
46、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 b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的压力 fa、fb的关系是 ( ) apa 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 fb4生活中的菜刀、剪刀的刀刃都磨得很薄,这是为了()a减小压力b. 增大压力c. 减小压强d. 增大压强5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 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cp1p2 6关于压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
47、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c、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上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因此压力就是重力7 一辆质量为50t 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 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 平方米 .一颗图钉针尖的面积是0.05 平方毫米 , 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时20n.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对墙面的压强的大小.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9.2 液体压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液体压强的存在;2.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学习过程:一、
48、自主学习1. 液体有压强吗?观察右边两幅图:左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右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容器加入水后, 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_(凸起或凹陷) ,表明水对产生了压强,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向(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产生了压强。结论 : 液体对 _和_都有压强 . 2. 观察课本图9.2-1: 不同孔喷出的水的远近可以猜想, 液体的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3. 观察图 9.2-2 的压强计构造,阅读33 页最后一段,认识压强计原理和使用方法(1)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2)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_. 原理 :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
49、的液面会形成_;越大则压强越。4. 观察图 9.2-2 左边三幅图,注意观察u型管中的高度差,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5. 如果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该如何实验?说说你的方法。6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二、合作探究知识点 1:液体压强的特点:1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 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反应出来。( 2)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图。( 3)比较图a 和图 b 可
50、以得出的结论是:。( 4)比较图a 和图 c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比较图a 和图 d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 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三、达标检测1. 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的实验,获得下表数据: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 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7 所示的实验, 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
51、与气压的关系3 20xx 年 4 月,水下考古队员从“ 南澳号 ” 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a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b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4在塑料圆筒侧面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5 所示,进表明液体压强()a与深度有关b与密度有关c与液柱粗细有关d与容器形状有关5. 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 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图 5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
52、案课题: 9.2 液体压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会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 识别连通器,并了解连通器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吗?液体内部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存在什么关系?2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3. 阅读 34-35 页“液体压强的大小”,试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4. 什么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即连通器原理) ?二、合作探究知识点 1:液体压强的公式1. 有人说, “设想在7000 千米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中,海水对你脚背的压力大小相当于1000 个人所受的重力”,海水压力真的这么大吗?试通过估算加以说明
53、。知识点 2:连通器及其原理2. 仔细观察图9.2-6 几个连通器,想想它们在生活中各有什么功能?它们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其功能的?教学思路学生纠错教学思路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知识点 3:连通器应用3. 阅读课本37 页三峡船闸最大的连通器三、达标检测1如图1 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a. 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b. 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2船闸是利用 _的原理工作的3如图2 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连,管中间有一阀门k,现甲、乙两容器内装有水, 且水面相平 当阀门
54、k 打开后,管中的水将 _, 理由是 _. 4如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9.3 大气压强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2.理解 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的大小。3.知道大气压和高度的关系;知道水的沸点和气压的关系。4.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大气有压强吗?逐一分析图9.3-1 甲乙丙各图是否受到大气的压力或压强?2. 大气压的测定:图9.3-3 托里拆利实验,当灌满水银的1 米长试管,倒插入水银槽里,放手
55、后,管内水银为什么下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降了?请你根据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760mm ,计算当时的大气压是多少pa? (3)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mm 水银柱高产生的压强=_pa。3.气压计有两种,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它们的原理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优缺点?4. 按照 41 页“想想做做”的要求,课前自制气压计,探究一下大气压和高度有没有关系?(注意:橡皮塞和瓶子、吸管的接触要做到不漏气)5. 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是多少?水的沸点和气压有什么关系?高山上为什么煮不熟饭?6. 阅读 42 页科学世界,说说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二、合作探究知识点 1:大气压的存在1. 如课本图 9.3-2 所示
56、是一个薄的空铁桶, 把盖子打开 , 在铁通内放一些水, 烧开后用盖子把开口堵住密封, 再浇上冷水。(1)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2)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知识点 2:托里拆利实验,2.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的几个问题:(1)若玻璃管内水银上方有一些空气测量结果会怎样?(2)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3)如果在做此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变化了,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4)若液体改用水,该大气压支持的水柱会是多少?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知识点 3:大气压计算3. 一同学家房顶的面积是45 平方米,大气对屋顶的压力大概有多大?相当于多重的物体压在屋顶?为什么没有压塌?知识点
57、4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4. 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 此实验说明 _。三、达标检测1.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a. 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 稍微下降一些2试管中有一段被水银柱密封的空气柱,将此试管分别如图所示旋转,若空气柱的压强为p,大气压为p0,则满足p p0 的是 ( ) a、甲b、乙c、丙d、乙和丙3. 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
58、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液c.将注射器针管中的药液注入人体 d.用抽水机抽水4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 a 1n b10n c 100n d1000n 5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 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 _。( 2
59、)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一条即可 ):_ 。6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汽不易外泄,从而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使锅内水的沸点(填“升高”或“降低”) 。四、盘点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思路学生纠错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新集中学“三为主”课堂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课题: 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习目标:1. 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一些生活现象;2. 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什么叫流体?按照课本44 页的要求做一做硬币“跳高”的实验。思考:
60、如何才能使硬币“跳”的更高?是什么力使硬币向上“跳”起来的?2.按课本 p44 图 9.4-2 的“实验”要求,再次探究;先猜想实验现象,然后验证你的猜想。3.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有什么关系?4.按课本图9.4-3 的要求,课前自己做一机翼的模型并探究,阅读课本说说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5. 液体和气体都是流体,如下图所示,水从管的a端流往 b端, a处的横截面比b处的大,在a和 b处分别装有竖直玻璃管。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以看到a处上方的细管中的液面比b处上方的细管液面高,这说明a处的压强比b处的大,而在横截面较小的 b处,水流比较集中,水的流速显然比在a处的要大。以上介绍,能说明流速和压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黔江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道法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购销合同书范本
- 鉴定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物流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amecot2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淘宝运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内勤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如何依法解除2025年的租赁合同
-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 生物 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脑动脉瘤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辽宁省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DL∕T 5362-2018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
- JBT 12530.1-2015 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评审要求
-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DZ∕T 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正式版)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JTG-T 3331-07-2024 公路膨胀土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奇点计划选拔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