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宗彝族绑神猴面具的艺术特征_第1页
浅谈师宗彝族绑神猴面具的艺术特征_第2页
浅谈师宗彝族绑神猴面具的艺术特征_第3页
浅谈师宗彝族绑神猴面具的艺术特征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师宗彝族“绑神猴”面具的艺术特征    张秋吴凡摘要:“绑神猴”是云南省师宗县大堵杂村彝族以敬神、祭祖、祈福为主要目的的新年活动,每年正月初一举行,活动中“绑神猴”面具装饰极具民俗特色。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重点探究“绑神猴”面具独特艺术特征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关键词:绑神猴;面具;艺术特征人类学对于面具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其面具的历史也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对于面具的研究往往伴随着神话、仪式、祭祀、表演等文化研究。而作为民族艺术载体的“绑神猴”面具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探寻“绑神猴”面具的艺术特征能更好的去了解以艺术为表象

2、的民俗文化活动。一、“绑神猴”活动及其面具中华文化流传下来祭祖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来祭祀先祖。而大堵雜彝族的“绑神猴”活动就是在春节举行,以祭祖和感谢猴子对祖先的帮助为主要意愿,来感恩祖先的庇佑,并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祖先崇拜、万物有灵这些观念在大堵杂彝族思想观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绑神猴”活动得以经久不衰的文化环境。而“绑神猴”面具的传承和发展是依附于“绑神猴”活动,大家追忆共同的族群历史,用神人共娱的方式,在迎福祈福中庆祝年节,通过对面具制作的记忆复现增强了传承中的族群认同。只有“借助集体记忆,借助共享的传统,借助对共同历史和遗产

3、的认识,才能保持集体认同的凝聚性”。在整个村落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于祖先的尊敬,对“猴子”演变来的祖先神的认同,使得“绑神猴”活动成为团结族群、密切族群关系以及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独特民族艺术,而“绑神猴”面具做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了解大堵杂村彝族文化的切入点。二、绑神猴面具的艺术特征“绑神猴”面具的艺术极具特色。探寻“绑神猴”面具的艺术特征能深入的了解这种艺术为表象的民俗文化内涵。(一)艺术材料的生态性由于堵杂彝族的地理生活环境,使得面具可以就地取材。根据当地的习俗,为表达对猴子的尊敬和对祖先神的敬畏,在面具的木材选择上必须带着彝语“阿奴”这两个读音,因

4、为“猴子”在彝语中叫“阿奴”,按照当地人讲述汉语中的“柳树”、“水冬瓜树”、“绿皮子树”,这三种树在彝语中都带有“阿奴”这两个读音,所以面具的选材必须是上述这三种树。面具的装饰材料为4种:通草、过山龙藤条、干草、头发。全都是可以直接取材使用的材料,头发是使用村寨里年纪大的女l生头发,而且年纪越大的头发越好,因为年龄越大就代表越长寿。剩下的材料都是可以从附近山上找到。从艺术材料的选择中可以看出大堵杂彝族“绑神猴”面具就是在它特定的空间文化下进行“土生土长”的选材。而整个面具艺术就是植根于当地的乡土社会中,依附在特殊的文化空间背景里存在。(二)艺术物象的写意性“绑神猴”面具的造型并没有完全按照猴子

5、的脸型,“它已不是原来生活中的具体物象,而是掺人了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念。”肩负艺术家身份的彝族先民要表达一种凶猛、神秘的视觉效果,一种娱神娱人的趣味。面具具有夸张的嘴巴和外露的牙齿,通过牙齿的造型让他者感受到面具的威严。同时,笔者在2018年2月13日在大堵杂村的传习所询问制作人张德才了解到,制作面具时下巴处“粑粑”状的通草芯以及长长胡子不能改变,用来表现猴子的凶猛和厉害,而且猴子越厉害越好。彝族人民用面具夸张的造型和凶狠的表情来传达出族群特殊的审美观,并表现整个祖先神的性格,祖先神越凶猛其力量就越强大,村寨的受保护程度越高,村民生活越美好。(三)艺术创作的自律性“绑神猴”面具作为节祭面具,在

6、整个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艺术载体。笔者在2018年2月14日在大堵杂村的传习所询问正在制作面具的手工艺人刘绕三了解到:面具的创作是按照传统的选材、制胚、上色、装饰四个步骤来进行,其中任何一个步骤都要按照传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能轻易改变,否则会产生不好的事情。而整个活动又离不开面具,面具作为先祖超凡力量的化身,是祖先形象化的象征。在堵杂彝族的特有文化空间背景下,彝族先民探索世界过程中形成了所特有的生活方式,“绑神猴”面具艺术就是体现在这样生活方式下的文化现象,而制作流程的相对稳定性就是在这样的特定民俗文化中进行,这种特定的文化观念就是它的自律性。(四)艺术形式的表现性色彩使“绑神猴”面具变得

7、更加生动,村民在原有的色彩基础上赋予了感情的寄托。“绑神猴”面具整体的背景颜色是洋红色,一是写实性的表示猴子的红色脸蛋,另一层面则是用以表现新年喜气吉祥的氛围。通过使用鲜艳的洋红色来寄托自身对于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想象和新的期望。纹样使“绑神猴”面具显现出自身特色,“绑神猴”面具应用的是几何纹样,是用通草芯卷成“粑粑”状的螺旋纹,根据传承人讲述:由于祖先躲避战乱时用树皮挡着脸部使得不被发现,用“粑粑”状的纹样就是来表示树皮的树纹。但随着时间的进程,大家对“粑粑”赋予了新的内涵,在节日中,村民通过“绑神猴”活动来祭祀祖先,并希望相应的得到祖先的庇佑,由于白色的通草芯的颜色及外形都像村民们日常所食用的饵块,在农耕经济为主要收入的大堵杂村,粮食既作为生存的必需品又直接关系着村民的经济收入,村民们把自身的现实需求与“粑粑状”的螺旋纹相联系,在传统的装饰纹样上寓寄了对粮食富足的美好愿景,形成了螺旋纹的通草芯与饵块之间的隐喻关系,对祈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