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_第1页
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_第2页
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_第3页
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崔晓玲摘要:目的:研究臨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在2018年12月开展研究,在2020年6月结束研究,共84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随机编号处理,编号为奇数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编号为偶数的4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联合氯吡格雷在提高

2、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的效果十分理想。关键词:心绞痛;心血管内科;临床药物治疗;氯吡格雷心绞痛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心绞痛发作时,患者会出现胸部紧缩感、疼痛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新时代,人们生活及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心绞痛患者逐年增加,医疗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种情况下,对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在2018年12月开展研究,在2020年6月结束

3、研究,共84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随机编号处理,编号为奇数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编号为偶数的4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年龄4774岁,平均(59.6±5.3)岁;患病时间3个月7年;男23例,女19例。实验组年龄4875岁,平均(59.7±5.4)岁;患病时间3个月7年;男24例,女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2 入组标准纳入标准: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本次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死亡。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常规西

4、医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d,100 mg/次;而且患者应按照每天两次的频率口服倍他乐克,2次/d,服用时间为早餐与晚上,25 mg/次;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次。氯吡格雷治疗: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2次/d,150 mg/次。两组持续治疗30 d。1.4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5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工具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则p<0.05。2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相比单一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绞痛的效果更加理想。氯吡格雷在增强血小板活性、促进凝血酶分泌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具有安全性高、药效长等优势,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少,能够有效优化心绞痛的治疗效果1。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综上所述,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联合氯吡格雷在提高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