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卷含解析)_第1页
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卷含解析)_第2页
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卷含解析)_第3页
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卷含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 小题,共 30.0 分)1.下列实验现象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所对应的应用技术不正确的是()A.B.C.D.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 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 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3.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透过玻璃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B. 部分茶叶漂浮于水面- 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C. 打开茶叶盒,闻到茶叶的香味-是分

2、子的无规则热运动D. 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蒸发吸热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为90°,反射角也为 90°B. 在深秋的早晨,车玻璃上有一层雪白的霜,是凝固现象C. 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有目镜,是利用凹透镜成像D. 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任何形状,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5. 对以下四幅与光有关的图片解释错误的是( )A.树荫间的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显微镜成像时经历了两次放大,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到微小的细胞结构D.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可以使

3、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第1页,共 17页6.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下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B.C.D.手影 平面镜成像摄影 光的反射投影 凸透镜成像倒影 光的折射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低、内能大的物体在热传递中会将自身内能传递给温度高、内能小的物体B.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经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物体放大的像C.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 热机的功率越大,它的效率就越高8.光的世界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

4、确的是()A. 雨后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C. 阳光通过凹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D. 显微镜的物镜和投影仪成像原理一样9. 小明学了物理后,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声纳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B. 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C.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深秋窗户上水雾形成在窗户的外侧10.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11.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技术不断得到

5、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紫外线拍摄地面照片发现地面火情B. 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C. 潜艇利用超声波定为水下目标D. 夜晚利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空中月亮表面上细小的物体12. 下列关于光学元件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数码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第2页,共 17页C.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D. 投影仪成像时候,物距要大于2 倍焦距13. 关于我们身边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去看,因此时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大B.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

6、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D. 利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时,放大镜离书本稍远一些,观察到字的像更大14. 对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镜相当于放大镜D.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5. 许多科学实验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若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连接电路时,

7、先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减小阻值B.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C. 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后调节粗准焦螺旋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10.0 分)16. (1) 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 _现象 (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此过程 _热量 ( 选填“吸收”或“放出” );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 温度。(2) 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_;根据乐器发声的 _,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

8、奏 ( 选填“响 度”、“音调”或“音色” )(3) 晚唐诗人高骈在 山亭夏日 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萌”的形成说明了 _;而“楼台倒影”则是 _现象(4) 蒙内 ( 蒙巴萨 内罗毕 ) 铁路是我国用中国技术,按中国标准帮肯尼亚修建的标轨铁路。列车从蒙巴萨出发,以 120?/?的速度运行 4h 后到达内罗毕,铁路全第3页,共 17页程约 _km。行驶的过程中, 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5) 小金同学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 这是利用了

9、_(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 的原理由于经常玩手机,他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 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 _视眼,应佩戴 _透镜矫正(6) 一件200kg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_kg,体积是_ 3? . ( 水的密度为 1.0 ×1033?/?) 。17. 我区圭峰山顶的“玉湖”四面环山,湖水清澈可鉴,水静如镜,山水相映,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 填“折射”或“反射” ) 的缘故;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填“实像”或“虚像”)18. 2011

10、年 11 月 3 日凌晨,神舟八号和一个月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一对组合体将携手遨游太空两周( 见图 ) (1)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是相对_ 的,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八号是_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2) 两个重达 8 吨多的庞然大物都是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运载火箭的头部涂有一种特殊材料的保护层,它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并迅速_ ( 填物态变化名称) ,吸收了大量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3) 下图乙是安装在神州八号轨道舱内的摄像机拍摄到的对接过程中的天宫一号,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_ 透镜通过摄

11、像机镜头所成的是一个_ ( 选填“正”或“倒” ) 立的像人们在观测时使用专用或自制器材,严禁肉眼直接观察,观察它们的运动要用_ ,宇航员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 ; .19.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和专用的仪器可以分辨人民币真伪如借助_ 可以观察票面线条清晰度、胶凹印、缩微文字等;用_ 照射票面,可以观察钞票纸张和油墨的荧光反应;冬天洗澡时打开的浴霸主要应用了红外线的_ 效应20.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 填“大”或“小” ) ;一块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可借助_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 ) ,观察到撞击时产生的明亮闪光。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 小题,

12、共 2.0 分)第4页,共 17页21. 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被观察的细微物体先在物镜中成一个像,这个像就相当于目镜中的物体,然后它在目镜中再次成像。?为物镜的焦点,?为12目镜的焦点,图中已画出细小物体AB 在物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以及?射?向目镜的两条光线,请你画出?在?目镜中所成的像及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12.0 分)22. 小浩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 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 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_cm(2) 小浩用蜡

13、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若实验时小浩的手指碰到了透镜靠蜡烛的一侧,光屛上 _( 选填“会”或“不会” ) 出现手指的像(3) 在图乙实验基础上,撤去光屛,在光屛的位置再放一个凸透镜,慢慢调节这个凸透镜的位置,透过这两个透镜观察蜡烛,可以观察到一个更大更清晰的像,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_(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 23. 科学家 _创立了“日心说”;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在不断地_(靠近、远离 ) 我们,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证据;宇宙探索中常用的光年是_的单位五、综合题(本大题

14、共2 小题,共20.0 分)第5页,共 17页24.2011 年 11 月 9 日 7 时 28 分,一颗航空母舰般大小的小行星以4.68 ×10 4 ?/?、即_?/?的速度与地球擦身而过,高速度使得小行星的_能极大,如果撞击地球,将导致里氏 7 级的地震和 21m高的海啸这是近35年来第一次有小行星如此接近地球,天文学家借助 _( 显微镜 / 望远镜 )观察了整个过程25.2016 年 9 月 25 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米口径射电望远镜 (简称 ?)在贵州落成启用 FAST 建成之后,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二三十年调频电台、电视、手机以及其他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会对

15、射电望远镜的观测造成干扰,以大窝凼为中心,规划了半径150 公里范围的射电天文保护区,方圆5 公里范围之内严禁设置任何无线电发射设备大窝凼不仅具有一个天然洼地可以架设望远镜,而且喀斯特地质条件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而不在表面淤积,腐蚀和损坏望远镜FAST 将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 100 倍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目前的120 纳秒提高至 30纳秒FAST 研究涉及众多高科技领域,如天线制造、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高品质无线电接收机、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超宽带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 FAST 关键技术成果可应用于诸多相关领域,如

16、大尺度结构工程、公里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大型工业机器人研制以及多波束雷达装置等(1) 电信号对射电望远镜 _ 造成干扰 ( 会、不会 )(2) 大窝凼被选为基地,地理原因是 _ (3)?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比目前提高了_ 纳秒(4) 举例说出FAST 研究涉及的领域_ 第6页,共 17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A【解析】 解: A、凸透镜成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符合题意B、试管中的水吸收热量汽化,水蒸气受热膨胀对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制成热机不符合题意C、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 、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发电机不符合

17、题意故选 A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应用于放大镜试管中的水加热汽化,水蒸气膨胀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是热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电动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 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这是发电机的原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非常相似, 重要的区别在于电动机的电路中有电源, 发电机的电路中没有电源2.【答案】 D【解析】 解: ?中.间簿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近视镜片是凹透镜,所以中间薄,边缘厚,故 A 正确;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

18、实像制成的,所以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故B 正确;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远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面,故 C正确;D .用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所以物镜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实像,故D 错误故选 D(1) 中间厚边缘簿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簿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透镜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3) 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远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面本题考查了透镜及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3.【答案】 B【解析】 解: A、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透过玻璃茶杯会看到手

19、指变粗,故 A正确;B、部分茶叶漂浮于水面-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B 错误;C、茶香飘满屋 - 是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是升华现象,故C 正确;D 、吹一吹茶水, 加快了茶水表面空气流速,使蒸发加快, 而蒸发吸热, 有降温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 B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凸透镜能使物体放大; 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第7页,共 17页 我们闻到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本题考查了物理学中的多个知识点, 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特点, 原理及应用做到灵活运用4.【答案】 D【解析】 解: A、当入射光线与镜

20、面垂直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重合,入射角为 0°,反射角也为 0°,故 A 错误;B、深秋的早晨,车玻璃上有一层雪白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 B错误;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故C 错误;D 、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任何形状,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 D。(1) 入射角和反射角均指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 物质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3) 显微镜结构均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

21、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而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观看远处物体的。(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它因素无关。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物态变化、显微镜、望远镜以及质量的定义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选项间联系较小,考查的是我们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5.【答案】 B【解析】 解: A、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阳光穿过树荫间的空隙时,光束是直的,故 A 正确;B、因为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

22、像,故B 错误;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是投影仪,这样显微镜成像时经历了两次放大,故 C 正确;D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效应进行防伪的,故D 正确故选: B(1)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3)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是投影仪;(4) 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促进钙的吸收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

23、折射、紫外线的应用等,都是基础知识6.【答案】 C【解析】 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 摄影、投影、倒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 错误;第8页,共 17页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 错误;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 正确;D 、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 错误;故选 C。7.【答案】

24、 C【解析】 解: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要有温度差,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A 错误;B、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 错误;C、固体分子间距离很小,斥力很大,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正确;D 、功率是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热机的效率的高低无关,故D 错误。故选: C。(1)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要有温度差,这样热量才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2) 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

25、放大的虚像;(3)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4) 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本题考查了对热传递基本条件、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分子动理论以及热机效率与功率的区别的理解,属于综合性题目。8.【答案】 D【解析】 解:A、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 错误;B、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B 错误;C、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而不是凹透镜,故 C错误;D 、显微镜的物镜和投影仪

26、成像原理一样,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 正确故选 D(1) 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其实质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2) 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3)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 显微镜的物镜和投影仪成像原理一样,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折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望远镜、显微镜的原理等,知识面比较广,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9.【答案】 B【解析】 解: 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定位的,故A 错误;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它会以光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故 B 正确;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 错误;D 、水雾出现在窗户的

27、内侧,这是窗户内的水蒸气遇到玻璃会液化形成的,故D 错误。故选: B。(1)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定位的;第9页,共 17页(2)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它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利用光的反射;(3) 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4) 窗户内气温高于外界气温,窗户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窗玻璃上,玻璃窗的内侧出现一层水雾。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都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0.【答案】 D【解析】 解: A、放大镜是根据当能?<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 正确;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

28、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 正确;D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而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故D 错误故选 D(1)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当 ?> 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 ?< ?< 2?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 ?<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知道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同时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难度不大11.【答案】 C【解析】 解:A、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红外线拍摄照片发现地面火情,

29、不是利用紫外线, 故 A 错误;B、验钞机通过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故B 错误;C、超声的穿透能力强,潜艇是利用超声波定位水下目标的,故C 正确;D 、放大镜和显微镜是用来观察比较小的物体的,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月亮离我们的位置是非常远的,要用望远镜来观察,故D 错误故选 C(1) 遥感卫星是利用远红外技术进行拍摄的;(2)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3) 根据超声的穿透能力强,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探测进行解答;(4) 根据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作用来解题本题考查了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望远镜的应用等, 体现了物理在科技生活中应用12.【答案】 C【解析】 解: A、数码照相

30、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 错误;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故B 错误;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则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 C 正确;D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1 倍焦距小于2 倍焦距,故D 错误。故选: C。(1) 当 ?> 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和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 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1、4) 当 2?> ?>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和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第10 页,共 17页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应用的掌握,难度不大, 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3.【答案】 D【解析】 解: A、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他距镜子的距离减小,人看到的像更清晰,但是像的大小不变故A 错误;B、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 错误;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凸透镜,故C 错误;D 、用放大镜看书时,放大镜离书本越近,字越小,离书本越远,字越大,故D 正确故选 D(1)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2、:当人靠近镜面时,所成的像离平面镜也靠近,所成的像和人大小相等不会变化;(2) 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4)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离凸透镜越远,物体的像越大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掌握规律的内容,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14.【答案】 D【解析】 解: A、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 错误;B、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33、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 B错误;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 错误;D 、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 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 因此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故D 正确。故选: D。A、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C、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

34、大的倍数。D 、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掌握正常的眼睛看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的变化情况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本题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中考的热点。15.【答案】 A【解析】 解: A、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先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减小阻值,故A 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从而造成液滴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稀释

35、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B 错误。C、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故C 错误。D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氢气,以防止生成的铜再次第11 页,共 17页被氧化,故D 错误。故选: A。(1)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先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减小阻值;(2) 根据浓硫酸稀释的操作分析。(3) 根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操作分析。(4) 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注意事项分析判断。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6.【答案】 (1) 液化放出降低(2) 音调 音色

36、(3) 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4)480运动(5) 放大镜近凹(6)2000.2【解析】(1)【分析】(1) 物质由气态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汽化放热;(2)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能进行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并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只要勤于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解答】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变成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故答案为:液化;放出;降低。(2)【分析】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乐器、不

37、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知道频率影响音调,振幅影响响度,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有关这几个概念要注意区分。【解答】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故答案为:音调;音色。(3)第12 页,共 17页【分析】(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形成影子;(2) 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实质是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光学三个学习重点,在

38、学习中要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现象正确区分。【解答】(1) “浓阴”是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2) “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水面所成的虚像,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4)【分析】?(1) 根据 ?= ? 的变形公式求出铁路的全程;?(2)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的计算和运动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解答】?= ?= 120?/? ×4? = 480?;(1) 根据 ?= ? 可得,蒙内铁路的全程:?(2) 行驶

39、的过程中, 以列车为参照物, 路旁的建筑物相对于列车来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则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的。故答案为: 480;运动。(5)【分析】(1) 透明的物体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只要是凸透镜,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线的作用和成像情况都是相同的;露珠是一个凸透镜,露珠看叶脉跟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2) 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和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与近视眼的成因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解答】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

40、镜的原理是相同的;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故答案为:放大镜;近;凹。(6)【分析】第13 页,共 17页(1)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状态无关;?(2) 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公式?= ? 求水的体积。本题考查了对质量属性的理解和密度公式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状态变化、质量不变。【解答】(1) 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200kg 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 ?= 200?水冰;?2

41、00?= 0.2?3?=?水?=。(2) 由?=? ?水?33?得水的体积:?1× 10 ?/?水故答案为: 200;0.2。17.【答案】 反射; 放大镜 ( 或凸透镜 );虚像【解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等内容。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 湖水“水清可鉴”说明湖水中出现了物体的像, 该像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物体的像;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 球形鱼缸就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或凸透镜 ) ;我们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反射;放大镜 ( 或凸透镜 ) ;虚像。18.【答案】 运动;静止;汽化;凸;倒

42、;望远镜;显微镜【解析】 解: (1) 对接的时候,神舟八号慢慢靠近天宫一号,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相对运动的,对接完成后,两者连接在一起,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则是相对静止的;(2) 运载火箭的头部涂有一种特殊材料的保护层,它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熔化后的液态物质又会迅速汽化为气态;在熔化、汽化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3) 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通过摄像机镜头所成的是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人们在观测时使用专用或自制器材,严禁肉眼直接观察,观察它们的运动要用望远镜,宇航员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显微镜;故答案为: (1) 运动;静止; (2) 汽化; (3)

43、 凸;倒;望远镜;显微镜(1)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3)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显微镜能帮助人们看到物质的微小结构,望远镜帮助人们看清远处的物体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关键看参照物的选取;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另外对六种物

44、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本题还考查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作用, 要求学生明确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第14 页,共 17页19.【答案】 放大镜;紫外线;热【解析】 解: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票面线条清晰度、胶凹印、缩微文字等以辨别人民币的真伪也可以用紫外线照射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识别钞票的真伪红外线的热效应是指红外线照射能使物质发热; 因此冬天洗澡时打开的浴霸主要应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故答案为:放大镜;紫外线;热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票面线条清晰度、胶凹印、缩微文字等辨别人们币真伪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

45、外线的化学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 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 的合成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红外线、紫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同时要了解它们的具体应用20.【答案】 大望远镜【解析】解: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3 ×10 8?/?,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 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地月间相距 3.84 ×108 ?,要观察太空岩石撞击月球,天文学家必须借助望远镜故答案为:大;望远镜。(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 3 ×10 8

4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2)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距离之外的物体按一定倍率放大,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本题考查光的传播速度和望远镜,属于基础题。21.【答案】 解:由图可知,从B 点发出的两条光线,一条光线经过光心,则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另外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经过凸透镜后会过焦点,这两个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为 B 的像;然后做出 ?的像,如图所示:【解析】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过焦点,据此作图。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22.【答案】 (1)10(2) 投影仪 不会(3) 显微镜第15 页,共 17页【解析】【分析】(1) 焦点指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而焦距即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2)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