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策略在小学小班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_第1页
“整合-策略在小学小班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_第2页
“整合-策略在小学小班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_第3页
“整合-策略在小学小班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_第4页
“整合-策略在小学小班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合-策略在小学小班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整合策略在小学小班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摘要随着农村孩子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以及教育布局的调 整,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我们学校形成了人数少的小 班。在这种自然“小班化”的形势下,小班化教育的一些优势,为我 们重组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在充分认识优 势的前提下,思考着发挥其优势,把“整合”策略在小学小班品德课 教学中进行实践探讨。关键词整合;整合策略;小班;资源中图分类号g623. 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号2095-3089(2012)01-0011-02小学品德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一门综合课程。课程的综

2、合性决定了课程设计耍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这种教育的融 合,引发了我们对“整合”的思考。“整合”这个观念当前被广泛应 用于社会经济、企业管理和资源利用各个方面。针对我校九个班级都 是自然小班这一实际,依据教育一体化和一体化教育这两种思想,我 们试着把“整合”的理念应用于小学小班品德课教学中,是理论应用 的一项尝试。在教学实践屮,我们根据小班化教学优势,试着挖掘周 边一些相关相连有益的、形象直观、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和学生已有 生活经验,把它们有机整合,形成新的教学资源指导实践在品德课教 学中,引导学生道德学习和养成,提高品德的教学效率。实践一、因材施教,整合教材资源与大班化的教学相比,小班

3、化教学的优势之一是使教学具有更强 的针对性,有利丁因材施教。小班人数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 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 力等,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关注每一个学生, 不留课堂“死角” o小班人数少,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对教学资 源的重新整合。我们周围的教育资源很多,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 脑进万家、多媒体进教室已经成为现实,也为课本教材与音像等其他 教材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可能。案例1:品德与社会的“家庭万花筒” 一课的教学中,有个 和父母共同完成编写家谱的练习。家谱?学生对此是闻所未闻。家长 也只是知道但没见过。这样的现状,如何去完成教学任

4、务?我利用电 教资源,一方面在课堂中演示了一页从网上搜寻的孔家家谱做例子, 让学生认识家谱这一事物。通过讲解及演绎,讲清编写的注意点及要 求;另一方面,我把例稿打印,人手一份带回家示范编写。一周后, 学生家谱编写完成的有模有样,有家长还和我开玩笑:“老师,您这 样一教,我和孩了都学会了拾谱了” o个别有兴趣的学生还在家长的 鼓励下,尝试着重编口己了解的家谱活动。这次编家谱活动,学生普 遍反映对亲情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案例2:我在教学品徳与社会的“生我养我的地方”吋,结 合千岛湖西园广场的水幕电影中,有淳安历史的介绍这一电教素材, 课前组织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一起去观看。学生对家乡的“秀水 节”

5、、“国际花园城市”有了新认识。课堂上,学生由衷为自己生活 在千岛湖而自豪,一股浓浓的热爱家乡、为家乡自豪之情洋溢在每个 孩子的脸庞。案例3:教学嫉妒真的要不得时,我们的一位老师,首先在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郎的故事,并将故事情节 弓i入课堂。学牛对嫉妒的危害性的认识更为深刻。名叫董璐的同学 说:“我以前见谁的成绩比我好,我就心理不愉快;谁比我差,我就 会暗暗高兴。现在我知道了,这些都是很不好的。我要与同学一起开 心、快乐说得多好,这样的认识,对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來说,已 经很不容易。通过以上种种教材的重组,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发挥学生 多种器官的功能,重视学牛的非智力因素和非理

6、性因素培养,有利于 提高小班晶德课教学效果。实践二、提高自信,整合案例资源与大班化的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的优势z二是小班化教学可以 提高孩了的自信。就因为人数少,每个学生就有更多被关注的机会。 孩子每天在学校的学习状况、行为表现、身心健康老师都了如指掌。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生活中一次次体验,老师稍作整理就是一个个 活龙活现的案例。在教学中,我们把它与教材内容整合在一起,通过 案例中活生生的人和事,走进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情感,领悟道理, 学生看到了自己地进步,增强了自信心。具体的整合及活动形式主要 有如下三种:1现场整合案例,与案例中人物面对面案例:学习品徳与社会“诚实是金” 一文吋,我充分利

7、用了 我校的张珊同学拾到一万余元钱而主动交还物主的感人事迹,把六年 级张珊同学请进课堂,组织学牛对张珊同学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位 穿着时髦的同学见张珊同学穿的很朴素,当面就提问道:“你不想有 钱吗?你拾到钱时就不想买买衣服什么的? ”张珊同学平静地说:“我 家不富裕。我想有钱。因为我有很多的事情都要用到它,如学习用品、 买件口己喜欢的衣服可是,那钱不是我的。我就不能要!”几句 简朴的话,使整个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掌声中,我们可以看到 孩子们的认同。类似的课文很多,我们只要去留意,会发现很多身边的案例,让 学牛在与案例中人物的互动中,感受到了人物的好品质,使学生受到 感染,开阔视野。让学纶清晰

8、地看到原来榜样就在我身边,原来我努 力,也能成为好样的。2实物催生案例,走进当事人世界案例:教学品徳与社会的“当冲突发牛后”课时,我在课 前要学生实物收集本学期来发生在班级中的冲突。学生的实物展示介 绍中,原先一件件我眼中不注意的破损实物,其背后的一个个案例让 我吃惊。女口:项宏兵的“三条腿凳了”原来隐藏着和一位同学的斗殴 事件;钱艳同学的“没有辫子的布娃娃”,就是一次与好友发生争执 的产物;余媛同学的“没有笔帽的钢笔”就是同学不小心踩后,不愉 快的见证等等。原來“实物”都是学生的平h行为的写照。与同学争 吵、损坏公物、挑吃挑穿和教师闹矛盾等,这些学生生活中的fi常事 件是学生天天都在过的h子

9、。这些h常生活“琐事”在无形塑造着儿 童的品性和人格。当学生讲述着这些“实物”背后的故事吋,我注意 到当事人都脸红了。我知道脸红的背后预示着什么。我更加知道,今 天学生能把“实物”后面的故事讲出来,那就是对实物事件木身的认 识有了新的提高。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 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0 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的不同见解,走进自 己的世界。小班相对充裕地吋间,让每个孩了都有自我认识、展示地 机会。在自我真实世界地展示和剖析中,学生找到了改正的勇气和自 信。3从挖掘案例中,激发学生已有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

10、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冃 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那么, 品德这门课的教学上,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成为个发现者、研究者、 探索者呢?我平时喜欢看学生的习作,在那里你能找到学生很多的真 实生活。案例: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失败怕什么” 一文时,学生在 我的启发下,发现了自己(家庭)、身边人的不怕失败的事。如包丽艳同学的“我的小荷包”、刘陈杰同学的“四个红灯笼”,就 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自己面对失败不言放弃的经历。王杰同学的“爸 爸的四次开店”、金翠颖同学的“我家的鱼排”就是两个同学向大家 叙说的家人艰苦创业的故事。这些是书本上找不到的实例,在课堂上 赢得

11、同学阵阵掌声。掌声激起讲诉者一脸的自豪。实践告诉我,从挖 学生生活掘案例为切口,激发起学生口身已有的生活体验,并引发学 生对他进行思考,这样去整合教学资源,往往能获得意外的效果!实践三、促进互动,整合活动资源与大班化的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之三是促进了师生的互 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内容需要用 动作、形体语言來表示的,小班就有足够的空间來实现。在课堂上师 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充分的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 生z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力。在互动中,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

12、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王逢贤教授在德育新论中指出:“人对道徳价值的学习以情 感一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教学在某种意 义上來讲,也是一种回归,一种对生活的回归,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 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道徳。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品徳课活动 化教学的特点,也是对生活的回归的重要形式。小班的这个优势,为 我们的实践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我的做法,用教学中的实例来列举一 二。案例1:教学“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吋,我首先在谈话揭 题后,开展的第一个活动话题就是“畅谈父母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经 历”:学生在畅谈情境中重温了亲情的温暖和感动。然后,开展了第 二次活动“看自己对

13、父母的了解”:活动内容有:(1)父母的出生年 月、工作单位及性质、最喜欢吃的水果、最爱吃的菜、最爱看的电视 节冃、最喜欢的文娱活动、最高兴的事、最烦恼的事;(2)父母和口 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情况。在学生对照反思的前提下, 开展了第三次活动“介绍自己的父母”。同学们在交流、讨论中,分 享观点,感悟亲情的温暖与博大无私。“我上个星期回家和自己的妈 妈一道洗了次衣服。在洗衣服中,我看到了妈妈龟裂双手。看着那一 道道口了,我想想平吋连一只碗都怕洗的自已 还经常和妈妈闹 别扭,我” o短短的儿句话,方翠同学两次哽咽着中断话语,她 的话也感动了其他同学。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生活是 一

14、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整合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有一 次次更新。案例2: “集体处处有规则”这课教学时,我同样设计了三次 连续的活动主题。活动一,课前游戏,再现生活活动情景。活动二, 课堂回顾游戏,在回顾中找规则,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活动三,围 绕“规则有什么用”开展课堂讨论活动。课堂讨论中,一个-向比较 调皮的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有规则一点也不好,排队打水喝,还 没轮到我就上课了!”怎么办?看似不和谐的声咅中提及的现象,我也 注意到了。我抓住这一课堂即吋生成问题,对小男孩说:“我也发现 了这一点,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男孩很不好意思 地站了起来,一声不响地站着那里,似乎

15、在等待老师的批评。我知道 现在让他开口很难,马上把问题转向全班,让同学们一起讨论,想想 解决的办法。最后方案是:打水的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喝就行了, 既节约时间,又节约了用水。我乂转向男孩说:“你同意吗?”他高 兴地点了点头。我引导到:“刚才同学们商量的结果,其实也是我们 制定的一个小规则,你说是吗?你会遵守吗?会!”他大声地回答 到。全班同学都笑了,他也摸着脑袋笑了!对规则重要性的认识就在 学生的笑声中得到了肯定和认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小班为开展活动赢得了实践和空间,但是, 我们在教学中仍要注意:设计开展一次活动并不难,要让活动成系列, 呈现给学生的不是支离破碎的经验,那就需要教师花一定的心思去注 意活动z间的联系和连续,去整合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每一个活动。只 有这样,才能很好地为道徳养成铺好路。“整合”策略在小学小班品徳课教学中的实践,我们的认识还很 粗浅。但是,发挥小班化的教学优势,更好地融合各种对学牛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