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三 主攻点之(一)一、选择题1(2019·无锡一模 ) 关于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来标记噬菌体B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C将 35S 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搅拌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D该实验表明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子代的解析:选 D 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生活,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 基培养细菌, 再用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来标记噬菌体; 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 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将 35S 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较高; 该实验表
2、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即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DNA遗传给子代的。2在 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由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 构建一个含 10 对碱基(A 有 6个)的 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 )A58B 78C82D 88解析:选 C 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 2 个订书钉, 20 个脱氧核苷酸总共需要 40 个; 一条 DNA单链需要 9 个订书钉连接,两条链共需要 18个;双链间的氢键数共有 6×24×3 24(个) ,所以共用 82 个订书钉。3(2019·苏锡常镇四市调研 ) 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
3、用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 乙两组实验,以确定 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选用 35S、32P 分别标记该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B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解析: 选 A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病毒核酸的类型是DNA还是 RNA,因此应该分别标记 DNA和 RNA特有的碱基,即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 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4、, 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 因此先将甲、 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 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 乙两组螨虫细胞 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4(2019·南京校级模拟 ) 下列关于 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B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相连的C不同 DNA分子中 (A T)/(C G)比例是不变的DDNA分子是以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排列为基本骨架解析:选 B 每个碱基上均连接一个脱氧核糖,A 错误; DNA的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5、 B正确;双链 DNA中, A T,G C,不同 DNA分子中(AT)/(C G)比例不同, C 错误; DNA分子是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为基本骨架,D错误。5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B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与 DNA重组技术的实质是相同的C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D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解析: 选 D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 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DNA重组技术的实质也是基因重组;肺炎双球菌两种类型
6、的菌落特征不同,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该体外 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6(2019·泰州一模 ) 下图是格里菲思实验部分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实验对照,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第一组小鼠不死亡,是因为肺炎双球菌的DNA和蛋白质均已变性C第二组小鼠死亡,说明有 R型细菌转化成了 S型细菌,进一步说明 S 型细菌中存在 转化因子D从第二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的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上培养,都会产生光滑菌落解析:选 C 图示是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第一组小鼠不死亡, 是因为肺
7、炎双球菌蛋白质变性; 第二组小鼠死亡, 说明 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 因子,使 R型细菌转化成了 S 型细菌;从第二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的肺炎双球菌既有 R 型细菌又有 S 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既有光滑菌落又有粗糙菌落。7(2018·苏州模拟 ) 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 OH和 OL。该 DNA 复制时, OH首先被启动,以 L 链为模板合成 H链,当 H链合成约 2/3 时, OL启动,以 H 链为模板合成 L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该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复制方式不符合半保留复制的特点B H链全部合成时, L链只合成
8、了 2/3C子链中新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目与脱氧核苷酸数目相同D若该线粒体 DNA在含 15N的培养液中复制 3 次,不含 15N 的 DNA只有两个解析:选 C 由图可知:线粒体双环状 DNA复制时,首先是 OH被启动,以 L 链为模板, 合成 H链,新 H链一边复制, 一边取代原来老的 H链,当 H链合成约 2/3 时,OL 启动, 以被取代的 H链为模板,合成新的 L链,待全部复制完成后,新的 H链和老的 L 链、新 的 L链和老的 H链各自组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 DNA分子。 该复制方式符合半保留复制的特 点; H链全部合成时, L链只合成了 1/3 ;环状子链中新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目与脱
9、氧核15 苷酸数目相同;由于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该线粒体DNA在含 15N的培养液中复制 3 次,所形成的子代 DNA都含有 15N。8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 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 胞周期, 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下列关于细胞内 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分裂结束只有一半的细胞具有放射性B第二次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4 个C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D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解析:选 B 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在间期时DNA复制
10、1 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 2 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 DNA只有 1 条链被标记。 第二次分 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 被标记的染色体是随机分配移向两极的, 所以第二次分裂得到 的子细胞被标记的个数是 24 个;经过间期 DNA复制后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每条染色 体都只有 1 条染色单体被标记。9如图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其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甲、 丙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 32P 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 标记噬
11、菌体的实验, 两组相互对照, 都是实验组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乙 (上清液 )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解析:选 B 由于亲代噬菌体已用 32P 标记,要研究该标记物出现的部位,培养大肠杆 菌的培养液不应含有 32P 标记的无机盐;单独一组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此应设置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作为相互对照;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病毒和细菌的遗传均不遵循该规律; 如果保温时间过长, 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中也会出现放射性。10(2019&
12、#183;无锡兴化三校联考 ) 在研究细胞 DNA复制时,先在低剂量 3H标记的脱氧核 苷酸培养基培养细胞, 3H 可以掺入正在复制的 DNA分子中,使其带上放射性标记。 几分钟后, 将细胞移到含有高剂量 3H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 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可以说明 DNA进行双向复制 B此过程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 T, GCC若将该 DNA进行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 D若该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 (AT)/(G C) 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1/a 解析:选 A 根据题意和
13、图形分析,中间为低放射性区域,两边为高放射性区域,说明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此过程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的A 与另一条链中的 T 配对,一条链中的 G与另一条链中的 C配对;若将该 DNA进行彻底水解, 产物 是脱氧核糖、 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 若该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 (AT)/(G C) a,则互补链 中该比值也是 a。11(2018·南通考前押题卷, 多选 )如图是用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 保温、搅拌、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和沉淀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若保温时间过长,则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C
14、若搅拌不充分,则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D该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选 AC 噬菌体的 DNA没有 S 元素,蛋白质外壳中有 S元素,所以 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 释放子代噬菌体, 使上清液的放射 性增强,沉淀物中放射性不会增强;若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 的噬菌体外壳吸附在细菌 表面, 会随细菌沉淀到试管的底部, 则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此实验只能证明 DNA是遗 传物质,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2(2019·宿迁期末,多选 )DNA熔解温度 (Tm) 是使 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
15、的温度,不同种类 DNA的 Tm值不同。下图表示 DNA分子中 (G C)含量( 占全部碱基的比例 ) 与 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 DNA分子的 Tm值与 (GC)含量呈正相关B维持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氢键和磷酸二酯键CTm值相同的 DNA分子中 (GC) 数量也相同D若 DNA分子中 (G C)/(A T)1,则 G与 C之间的氢键总数比 A与 T之间多 解析:选 ABD G、C之间形成的是三个氢键,含量越高, Tm值越大, A 正确;一条链上 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 正确; Tm 值相同的 DNA分子中 (
16、GC)数量不一定相同,与其比例有关, C错误;若 DNA分子中 (G C)/(A T) 1,则 G、C与 A、T数量相等, 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比 A与 T之间多, D正确。二、非选择题13请回答下列与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有关的问题:(1)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和交替排列构成。AC(2)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发现随着一条单链中的TG 比值增加,其 DNA分子中该比值变化是 。(3)某 DNA分子中 A T占整个 DNA分子碱基总数的 44%,其中一条链 ()上的 G占该链 碱基总数的 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 ( ) 上的G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乙
17、组培养基中加入 。第三步:培养。 在甲、 乙两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 ,在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使细胞增殖。第四步:观察。分别取出甲、乙两组培养基中的细胞,检测细胞放射性的部位。 预期结果: 甲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 ;乙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 。 实验结论: 解析: (1) 在 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2)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DNA分子中 A T、 C G,因此ACTG1即无论单链中值如何变化, DNA分子中的比值都保持不变。 (3) 已知 DNA分子中 AT 占整个 DNA分子TG碱基总数的 44%,则 链中
18、A1 T144%,又因 链中 G1 21%,所以 链中 C1 1 44% 21% 3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链中 G2 C1 35%。(4)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 苷酸,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根据后面的实验步骤及预期结果, 可知该实验最终要根据细胞 中的放射性部位来验证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所需的原料, 故乙中应加等量的 14C-核糖核苷酸和 12C-脱氧核苷酸,并且甲、乙应该都放到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 响。甲中放射性应主要在细胞核,而乙中放射性应主要在细胞质。根据实验结果可证明 DNA 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答案: (1) 脱氧核糖
19、磷酸 (2) 不变 (3)35%(4) 第二步: 等量的 14C-核糖核苷酸和 12C-脱氧核苷酸 第三步:等量的真核细胞的突变 细胞系 细胞核 细胞质 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14(2018·南通考前押题卷 ) 很多因素都会造成 DNA损伤,机体也能够对损伤的 DNA 进行修复, 当 DNA损伤较大时, 损伤部位难以直接被修复,可先进行复制再修复,如图是损伤 DNA复制后再修复的基本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过程所需的原料是 。与过程相比,转录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2) 过程中, 母链缺口的产生需要在酶的作用下切开 键;与过程相比,催化过程
20、特有的酶是 。(3) 若用 3H标记原料,经过程产生的4 条核苷酸链中,具有放射性的核苷酸链占;某损伤 DNA(损伤处由 2个胸腺嘧啶和 2个胞嘧啶形成 2 个嘧啶二聚体 )损伤前有 1 000 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 300 个,该损伤 DNA连续复制三次 ( 按图示过程进行损伤修复 ) ,在第三次复制时需要消耗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 据图可知, 这种修复方式并不能将 DNA全部修复, 如某受损伤的 DNA进行 10 次复制( 按图示过程进行损伤修复 ) ,则有损伤的 DNA 分子将占 ,这种修复过程的意义是解析: (1) 过程是 DNA复制的过程,其所需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有 AT、GC,转录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 TA、GC,所以与 DNA复制过程相比,转录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 (2) 过程是母链与子链重组的过程,母链缺口的产生需要在酶的作用下切开磷酸二酯键;过程是弥补母链缺口的过程,需 DNA 聚合酶, 过程需要解旋酶和 DNA聚合酶, 所以与过程相比, 催化过程特有的酶是解旋 酶。 (3) 由于母链与子链间的重组,没有损伤的那条母链也具有了放射性,所以,经过程 产生的 4 条核苷酸链中,具有放射性的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财产信托的合同范本
- 2025简化版餐厅转让合同模板
- 2025年箱包制品出口代理合同
- 2025工业废弃物处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表格模板-应用文档
- 2025的企业与法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模板
- 干杯创意美术课件
- 团队建设与管理期末复习大纲
- 小班消防安全主题教育
- 社交认知理论课程介绍
- 电力行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工作室股东合同协议
- 关于市中小学“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的报告
- SZDB-Z 173-2016 物业绿化养护管理规范
- 艺考全真乐理试题及答案
- 摄影人像知识篇课件
- 急救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 锅炉安装安全管理制度
- 液压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工贸企业综合应急预案
- 中国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运输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