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耳鸣患者的就医建议_第1页
对耳鸣患者的就医建议_第2页
对耳鸣患者的就医建议_第3页
对耳鸣患者的就医建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对耳鸣患者的就医建议    李宝民 北京301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委等。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介入神经血管内治疗专业。擅长头晕、搏动性耳鸣、脑缺血、脑动脉瘤出血、颈动脉和脑动脉狭窄、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治疗。获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2001年获首届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2003年获全军优秀保健个人、2011年获中央保健工作优秀个人荣誉称号。出诊时间:每周星期一下午出诊。耳鸣发病率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

2、中约占15%,甚至更多。其中进行性加重和久治不愈者也相当多,许多患者因耳鸣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我们对此非常理解和重视,近10年来我们所做的必要努力就是希望能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大家知道,耳鸣不是病,是一种主观症状;大约有十几种颅内和颅外的疾病都可以造成耳鳴。但是耳鸣有一个共性,就是它来源于人体听觉形成和传导系统,从耳朵到听神经,到脑干,到丘脑和大脑的颞叶皮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病理改变,都有可能出现异常的声响感觉,即所谓的耳鸣。所以在耳鸣治疗中,首先要在所知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检查,逐一排除和甄别不同的疾病,才能把真正的病变原因逐渐缩小到可认识的范围内,最后借鉴现在高速

3、发展的医学技术来控制病情发展或将其治愈。一般讲,耳鸣常见有血管性和神经性两种,或有搏动性和非搏动性耳鸣,以及功能性和器质性耳鸣之区别;不管是哪一类,都需要从临床和影像等方面的检查做努力和排查。由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建议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到医院耳科做常规检查,先确定有无外耳和中耳的常见病,然后对症处理即可。如果没有耳科常见问题,病情较轻,就可以继续观察,不必紧张,逐渐适应就行了,但要定期复查,避免病情加重而贻误治疗时机。如果耳鸣较严重,影响生活甚至出现焦虑等情况,则需要认真对待。要想基本搞清楚耳鸣的原发病是什么,对其全面检查大致有以下几项:耳科听力和常规检查;颞骨的ct扫描;脑mr(磁

4、共振扫描);脑mra/cta(脑动脉血管成像);脑mrv/ctv(脑静脉血管成像);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全脑和颈部dsa造影。这样可以较全面评价和排除类似于中耳炎性病变和脑肿瘤、脑动脉瘤、血管走行异常、血管狭窄、脑炎、动脉硬化、脑梗塞和其他变性疾病等绝大多数耳鸣的原因。当耳鸣的原因能被确定,就会有准确和靠谱的治疗建议供患者和医生参考并选择。由于检查的工程较大,则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尽量从临床表现分析排查病变的大致位置,在不遗漏病情的前提下减少检查的项目;但有一些是必须的,希望患者朋友能够理解与合作。总之,耳鸣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临床病症,对耳鸣的治疗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需要治疗,必须要搞清楚是何种原因引发了耳鸣,而能否治愈或许取决于原发病变对听觉神经系统损伤的程度,否则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