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issr分析 宋波+陈龙正+徐海+郑涛+袁希汉摘要:应用issr技术对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l.) roxb.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及其种间杂种f1、f2代的遗传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基因组dna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双亲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395,f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f1、f2并没有明显向双亲任何一方遗传的倾向,f2的遗传变异较大。关键词:有棱丝瓜;普通丝瓜;种间杂种;issr:s642.403.6 文献标志码:a:
2、1002-1302(2014)08-0042-03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l.) roxb.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 (l.) roem.是我国普遍种植的2个丝瓜栽培种。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在花色、花期以及果实性状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二者具有许多互补的优良性状,如普通丝瓜的果皮碰擦后或果肉烹饪后均易变褐,而有棱丝瓜的果肉在烹饪后不变色,保持翠绿,口感清香。有棱丝瓜开花对日照长度要求严格,早熟性较差,产量不高,普通丝瓜一般早熟性好,产量高,可通过种间杂交,利用彼此的优良性状对二者进行有目的的改良1-2。 目前国内外关于丝瓜种间杂交研究集中在杂交技
3、术、农艺性状等方面1-4,关于分子层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及其种间杂种f1、f2进行issr分析,从dna分子水平分析亲本及杂交后代间的遗传差异性及相似性,旨在为揭示丝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特性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材料为有棱丝瓜(p1)、有棱丝瓜×普通丝瓜(f1)、普通丝瓜(p2)、20个f2单株,共23份材料。3叶期取幼苗嫩叶,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1.2 issr分析issr反应体系共20 l。在灭菌的0.2 ml pcr薄壁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组分:双蒸水 11.8 l,10×buffer溶液 2 l,25 mmol/l m
4、gcl2溶液 2 l,2 mmol/l dntps 2.5 l,10 mmol/l 20碱基随机引物 0.5 l,taqdna聚合酶1 u,2040 ng 模板dna 1 l(以上各反应组分均购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稍加离心混匀后,在ptc-100 pcr仪中扩增。反应程序:预变性94 ,5 min;94 ,30 s,55.8 ,45 s,72 ,2 min,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4 保存。扩增产物在1.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分离1.5 h,电压为5 v/cm,0.5 g/l溴化乙锭染色,用上海培青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照分析。扩增片段的分子大小标记是 generule
5、rtm 100 bp dna ladder plus。从70个引物中筛选出重复性好、适宜于各供试材料的6个引物(issr17、issr22、issr23、issr26、issr33、issr59)进行issr分析。1.3 数据处理每个样品的扩增条带按有或无记录,有带赋值为1,无带赋值为0,按nei的方法5计算材料间的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2.1.1 双亲和杂种f1的issr分析由表1可知,6个引物在有棱丝瓜、普通丝瓜2个亲本中分别扩增出30、23条带,2个亲本的特异带分别为15、8条,各占50.0%、34.8%,因而很容易将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区别开来。6个引物在f1
6、中共扩增出35条带,其中与有棱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12条,占34.3%;与普通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8条,占22.9%。f1丢失了3条有棱丝瓜特异带,未丢失普通丝瓜特异带。从图1可看出,f1同时具有issr33-1500、issr33-1800两条双亲的互补条带,说明杂种f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2.1.2 f2群体的issr分析从表1可知,6个引物在f2群体中共扩增出2234条带,f2-14仅扩增出22条带,其中丢失8条有棱丝瓜特异带、5条普通丝瓜特异带、3条父母本共有条带。f2-2扩增出34条带,仅丢失3条有棱丝瓜特异带,并全部继承普通丝瓜的特异条带,丢失1条父母本共有条带。f2与有棱丝
7、瓜特异带相同的有512条,占扩增总带数的20.8%40.0%。f2与普通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38条,占扩增总带数的12%26.9%。f2继承父母本共有条带有1214条,说明在继承父母本共有条带上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在f2群体中并未扩增出新的条带。2.2 双亲与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比较由表2可知,有棱丝瓜、普通丝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95,表明双亲的遗传差异较大。有棱丝瓜与f1遗传相似系数为0.711,普通丝瓜与f1遗传相似系数为0.684,差异不显著。f2与有棱丝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40.737,f2与普通丝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30.763,说明f1、f2并没有明显向双亲任何一
8、方遗传的倾向。f2株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0.895,表明f2的遗传变异较大。本研究表明,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低,很好地解释了二者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原因。这一结果与夏军辉对有棱丝瓜、普通丝瓜的rapd分析结果6相一致。本研究对丝瓜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了初步的issr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f2的条带全部来源于双亲,未出现新的条带,说明在继承双亲共有条带上具有较高稳定性。从理论上讲,经过减数分裂,f2应该会产生新的条带,这可能与本试验采用的引物较少有关。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丝瓜上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能很好地运用于丝瓜分子标记研究中,这为果肉褐变
9、等分子标记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宋 波,苏小俊,陈 洁,等. 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亚种间杂交的正反交效应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08(5):139-142.2宋 波. 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分析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3袁希汉,苏小俊,高 军,等. 低温贮藏对丝瓜花粉活力和结实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8(2):122-124.4谢文军. 不同类型丝瓜杂种优势及性状遗传特性的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3.5nei m,li w h.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tudying genetic variation in t
10、erm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79,76(10):5269-5273.6夏军辉. 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摘要:应用issr技术对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l.) roxb.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及其种间杂种f1、f2代的遗传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基因组dna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
11、双亲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395,f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f1、f2并没有明显向双亲任何一方遗传的倾向,f2的遗传变异较大。关键词:有棱丝瓜;普通丝瓜;种间杂种;issr:s642.403.6 文献标志码:a:1002-1302(2014)08-0042-03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l.) roxb.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 (l.) roem.是我国普遍种植的2个丝瓜栽培种。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在花色、花期以及果实性状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二者具有许多互补的优良性状,如普通丝瓜的果皮碰擦后或果肉烹饪后均易变褐,而有棱丝瓜的果肉在烹饪后
12、不变色,保持翠绿,口感清香。有棱丝瓜开花对日照长度要求严格,早熟性较差,产量不高,普通丝瓜一般早熟性好,产量高,可通过种间杂交,利用彼此的优良性状对二者进行有目的的改良1-2。 目前国内外关于丝瓜种间杂交研究集中在杂交技术、农艺性状等方面1-4,关于分子层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及其种间杂种f1、f2进行issr分析,从dna分子水平分析亲本及杂交后代间的遗传差异性及相似性,旨在为揭示丝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特性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材料为有棱丝瓜(p1)、有棱丝瓜×普通丝瓜(f1)、普通丝瓜(p2)、20个f2单株,共23份材料。3叶期取幼苗嫩叶
13、,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1.2 issr分析issr反应体系共20 l。在灭菌的0.2 ml pcr薄壁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组分:双蒸水 11.8 l,10×buffer溶液 2 l,25 mmol/l mgcl2溶液 2 l,2 mmol/l dntps 2.5 l,10 mmol/l 20碱基随机引物 0.5 l,taqdna聚合酶1 u,2040 ng 模板dna 1 l(以上各反应组分均购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稍加离心混匀后,在ptc-100 pcr仪中扩增。反应程序:预变性94 ,5 min;94 ,30 s,55.8 ,45 s,72 ,2 min,3
14、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4 保存。扩增产物在1.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分离1.5 h,电压为5 v/cm,0.5 g/l溴化乙锭染色,用上海培青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照分析。扩增片段的分子大小标记是 generulertm 100 bp dna ladder plus。从70个引物中筛选出重复性好、适宜于各供试材料的6个引物(issr17、issr22、issr23、issr26、issr33、issr59)进行issr分析。1.3 数据处理每个样品的扩增条带按有或无记录,有带赋值为1,无带赋值为0,按nei的方法5计算材料间的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2.1.1
15、双亲和杂种f1的issr分析由表1可知,6个引物在有棱丝瓜、普通丝瓜2个亲本中分别扩增出30、23条带,2个亲本的特异带分别为15、8条,各占50.0%、34.8%,因而很容易将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区别开来。6个引物在f1中共扩增出35条带,其中与有棱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12条,占34.3%;与普通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8条,占22.9%。f1丢失了3条有棱丝瓜特异带,未丢失普通丝瓜特异带。从图1可看出,f1同时具有issr33-1500、issr33-1800两条双亲的互补条带,说明杂种f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2.1.2 f2群体的issr分析从表1可知,6个引物在f2群体中共扩增出223
16、4条带,f2-14仅扩增出22条带,其中丢失8条有棱丝瓜特异带、5条普通丝瓜特异带、3条父母本共有条带。f2-2扩增出34条带,仅丢失3条有棱丝瓜特异带,并全部继承普通丝瓜的特异条带,丢失1条父母本共有条带。f2与有棱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512条,占扩增总带数的20.8%40.0%。f2与普通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38条,占扩增总带数的12%26.9%。f2继承父母本共有条带有1214条,说明在继承父母本共有条带上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在f2群体中并未扩增出新的条带。2.2 双亲与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比较由表2可知,有棱丝瓜、普通丝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95,表明双亲的遗传差异较大。有棱丝瓜与f
17、1遗传相似系数为0.711,普通丝瓜与f1遗传相似系数为0.684,差异不显著。f2与有棱丝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40.737,f2与普通丝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30.763,说明f1、f2并没有明显向双亲任何一方遗传的倾向。f2株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0.895,表明f2的遗传变异较大。本研究表明,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低,很好地解释了二者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原因。这一结果与夏军辉对有棱丝瓜、普通丝瓜的rapd分析结果6相一致。本研究对丝瓜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了初步的issr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f2的条带全部来源于双亲,未出现新的条
18、带,说明在继承双亲共有条带上具有较高稳定性。从理论上讲,经过减数分裂,f2应该会产生新的条带,这可能与本试验采用的引物较少有关。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丝瓜上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能很好地运用于丝瓜分子标记研究中,这为果肉褐变等分子标记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宋 波,苏小俊,陈 洁,等. 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亚种间杂交的正反交效应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08(5):139-142.2宋 波. 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分析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3袁希汉,苏小俊,高 军,等. 低温贮藏对丝瓜花粉活力和结实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8(2):122-124.4谢文
19、军. 不同类型丝瓜杂种优势及性状遗传特性的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3.5nei m,li w h.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tudying genetic variation in term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79,76(10):5269-5273.6夏军辉. 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摘要:应用issr技术对有棱
20、丝瓜luffa acutangula (l.) roxb.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及其种间杂种f1、f2代的遗传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基因组dna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双亲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395,f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f1、f2并没有明显向双亲任何一方遗传的倾向,f2的遗传变异较大。关键词:有棱丝瓜;普通丝瓜;种间杂种;issr:s642.403.6 文献标志码:a:1002-1302(2014)08-0042-03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l.) roxb.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 (
21、l.) roem.是我国普遍种植的2个丝瓜栽培种。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在花色、花期以及果实性状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二者具有许多互补的优良性状,如普通丝瓜的果皮碰擦后或果肉烹饪后均易变褐,而有棱丝瓜的果肉在烹饪后不变色,保持翠绿,口感清香。有棱丝瓜开花对日照长度要求严格,早熟性较差,产量不高,普通丝瓜一般早熟性好,产量高,可通过种间杂交,利用彼此的优良性状对二者进行有目的的改良1-2。 目前国内外关于丝瓜种间杂交研究集中在杂交技术、农艺性状等方面1-4,关于分子层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及其种间杂种f1、f2进行issr分析,从dna分子水平分析亲本及杂交后代间的遗
22、传差异性及相似性,旨在为揭示丝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特性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材料为有棱丝瓜(p1)、有棱丝瓜×普通丝瓜(f1)、普通丝瓜(p2)、20个f2单株,共23份材料。3叶期取幼苗嫩叶,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1.2 issr分析issr反应体系共20 l。在灭菌的0.2 ml pcr薄壁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组分:双蒸水 11.8 l,10×buffer溶液 2 l,25 mmol/l mgcl2溶液 2 l,2 mmol/l dntps 2.5 l,10 mmol/l 20碱基随机引物 0.5 l,taqdna聚合酶1 u,2040 ng 模板
23、dna 1 l(以上各反应组分均购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稍加离心混匀后,在ptc-100 pcr仪中扩增。反应程序:预变性94 ,5 min;94 ,30 s,55.8 ,45 s,72 ,2 min,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4 保存。扩增产物在1.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分离1.5 h,电压为5 v/cm,0.5 g/l溴化乙锭染色,用上海培青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照分析。扩增片段的分子大小标记是 generulertm 100 bp dna ladder plus。从70个引物中筛选出重复性好、适宜于各供试材料的6个引物(issr17、issr22、issr23、iss
24、r26、issr33、issr59)进行issr分析。1.3 数据处理每个样品的扩增条带按有或无记录,有带赋值为1,无带赋值为0,按nei的方法5计算材料间的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2.1.1 双亲和杂种f1的issr分析由表1可知,6个引物在有棱丝瓜、普通丝瓜2个亲本中分别扩增出30、23条带,2个亲本的特异带分别为15、8条,各占50.0%、34.8%,因而很容易将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区别开来。6个引物在f1中共扩增出35条带,其中与有棱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12条,占34.3%;与普通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8条,占22.9%。f1丢失了3条有棱丝瓜特异带,未丢失普通丝瓜特
25、异带。从图1可看出,f1同时具有issr33-1500、issr33-1800两条双亲的互补条带,说明杂种f1的条带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2.1.2 f2群体的issr分析从表1可知,6个引物在f2群体中共扩增出2234条带,f2-14仅扩增出22条带,其中丢失8条有棱丝瓜特异带、5条普通丝瓜特异带、3条父母本共有条带。f2-2扩增出34条带,仅丢失3条有棱丝瓜特异带,并全部继承普通丝瓜的特异条带,丢失1条父母本共有条带。f2与有棱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512条,占扩增总带数的20.8%40.0%。f2与普通丝瓜特异带相同的有38条,占扩增总带数的12%26.9%。f2继承父母本共有条带有1214条,说明在继承父母本共有条带上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在f2群体中并未扩增出新的条带。2.2 双亲与种间杂种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比较由表2可知,有棱丝瓜、普通丝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95,表明双亲的遗传差异较大。有棱丝瓜与f1遗传相似系数为0.711,普通丝瓜与f1遗传相似系数为0.684,差异不显著。f2与有棱丝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40.737,f2与普通丝瓜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30.763,说明f1、f2并没有明显向双亲任何一方遗传的倾向。f2株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0.895,表明f2的遗传变异较大。本研究表明,有棱丝瓜与普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继发性病变监测-洞察与解读
- 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洞察与解读
- 2025广东狮山镇镇属一级公司副职领导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春安徽淮南市寿县职业中专学校职教高考教师招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国家基础地理中心招聘工作人员(北京)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贵州毕节市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招募见习人员5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医院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北沧州渤海新区北方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储备派遣制人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河北省地理集团有限公司实习岗招聘3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福建省晋江晋文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易能EDS800变频器说明书
- 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
-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2topic1复习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
- 北京市国内旅游合同书
- 公司品牌建设五年规划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居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 GB/T 39766-2021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
- GB/T 2900.50-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 GB/T 2518-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 GB/T 1689-2014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试验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