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相关说说_第1页
融资租赁相关说说_第2页
融资租赁相关说说_第3页
融资租赁相关说说_第4页
融资租赁相关说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键入文字摘 要20世纪50年代,融资租赁产生于美国,随后被许多国家接受并运用,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融资租赁于1981年被引进到我国。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金融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经营方面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融资租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未发挥应有作用。因此,探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对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从我国融资租赁业现状入手,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发展融资租赁业的紧迫性和其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接着从宏观环境和自身经营两个方面归纳出现阶段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出我国融资租赁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2、现阶段我国融资租赁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宏观环境方面有:会计制度不够健全、立法相对滞后、监管不够到位等等;自身经营方面有:整合能力和集约化程度低、模式相对单一、观念落伍、人才缺乏等等。本文针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解决如何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我国经济的快速、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关键词: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业;风险管理;租赁监管- 19 - AbstractIn 1950s financial lease was initiated in USA and now has been widely exploited in many countries. It develops

3、 quickly and vigorously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n 1981 it was introduced to our country. Due to factors of planning economic system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of management problems of enterprises themselves, financial lease does not exert its role quite well in China. Hence, its necessary to

4、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financial lease in our country and its of practical meaning to find out tactic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gets started from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lease, and with statistics regression analysis testifi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financial lease;

5、and further more deepens the study from the current state of this industry, and illustrates the urgency and fine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ing financial lease now; from two layers of macro environment and micro management, manifests the problems existing and specifies the problems in their extent of u

6、rgency and importance and then puts forward his conclusion; at last on the base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author draws out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lease in our country.Currently there are still lots of faced by the industry of financial lease in our coun

7、try.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macro environment are unsound accounting system, time lag of legislation, and ineffective supervision. The management problems are inefficient integrating ability, low intensive degree, unvaried management model, obsolete ideas, and shortage of capable human resource. Th

8、is author in this article pins at those problems and suggests how to develop the financial lease in our country so that it will contribute more to the fast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Key words: financial lease; financial lease industry; risk management; leasing supervision

9、键入文字试论融资租赁一、 绪 论(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融资租赁业是服务领域里的一种新兴产业,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作用。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融资租赁凭借其在改善投融资、促进销售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目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租赁己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全球近1/3的标的物投资是通过这一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截至2008年,全球己有120多个国家开展了融资租赁业务。20世纪80年代初,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利用外资的方式进入我

10、国,曾经为我国引进先进技术标的物、融通资金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经济政策、管理体制、信用环境以及融资租赁企业自身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一些成立较早的融资租赁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严重的欠租现象,资金周转发生困难,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各种融资方式各显其能,银行信贷、债券、股票、基金等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作为五大金融支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租赁)之一的租赁业却难觅寻踪。 作为一个经济强国,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高速的发展给融资租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暴露无疑;自身经营管理和宏观经济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也严重阻

11、碍了融资租赁的快速发展;加之我国融入WTO体系程度的加深,融资租赁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大量的外资机构正积极准备进入我国的租赁市场,这些都对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索其发展道路,对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的研究现状西方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对融资租赁也有了一定的研究。T·M·克拉克1、Shawn D. Halladay和Sudhir P. Amembal对于融资租赁的标志产生了分歧,前者以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

12、出现的租购(HirePurchase)为融资租赁的雏形,而后者以美国二战期间产生的、力量薄弱的厂家租赁政府的机械标的物为标志2。在随后的研究中,英国租赁学者Bennie H. Nunnally, James S. Schallheim与K. V. Kamath在他们的著作Corporate Lease Analysis: A Guide to Concepts and Evaluation3、Lease or Buy?:Principles for Sound Decision Making4、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Leasing中分别从融资租赁的融资功

13、能、特点、原则等对融资租赁进行介绍分析,并把融资租赁分为传统租赁和融资租赁5。其中对融资租赁做了详细的划分,如杠杆租赁(Leverage Lease)、出售回租(Sale and Lease-back)、厂商租赁(Vendor Lease)等。美国租赁专家Richard M. Contino和Tony Vlamis编写了Handbook of Equipment Leasing: A Deal Maker's Guide6,对租赁管理者的具体运作进行了详细的指导。2000年以后,关于融资租赁的研究主要集中到租赁在资本市场的应用,如上面提到的Shawn D. Halladay著的Leas

14、e Securitization7, Chris Boobyer的leasing Finance,他们对租赁债权证券化作了研究,认为租赁债权证券化属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部分,是金融创新中的又一发现,应大力发展8。到了近期,研究者们的重点更加具体化了,主要是针对具体客户进行分析和指导,如Buzz Doering所著的Should You Lease Your Next Vehicle?9,Janet Portman和Fred S. Steingold著的Leasing Space for Your Small Business,他们都针对具体市场和消费者对融资租赁作为第三大信用手段来进行分析,突

15、出了融资租赁不同于银行信用及其他信用的特点和优势10。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等其它融资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对促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宫内义彦还认为,对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发展中国家,融资租赁能发挥更大的经济促进作用11。为加快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做好法律、税收、会计制度及监管等方面工作。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最重要的。而融资租赁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和促进厂商销售有重要作用,这更是国外学者的共识。2 国内的研究现状 融资租赁在我国出现较晚,而且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所以国内有关融资租赁的研究多半是介绍租赁的基本理论和国外的经验,而与国内实践结合起来分析实际问

16、题的并不多。近几年,随着融资租赁业的相关政策环境日益完善,也有许多的研究者看到了其重要作用,开始进入实务领域的研究。虽然我国开展融资租赁的时间比较晚,但融资租赁理论研究逐步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国关于融资租赁研究的两个主要机构分别是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租赁业委员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屈延凯和裘企阳。作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的副会长和金融学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理事,屈延凯先生1984年介入融资租赁业,1989年开始兼职从事租赁行业协会工作至今,专门从事融资租赁的业务实践和理论研究有20多年的历史,直接推动和参与了与租赁业相关的合同法、租赁会计准则、监管法规

17、、税收政策的制订。他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内容广泛,几乎涉及了我国融资租赁的各个方面12。同时在2004年,作为人大财经委融资租赁法起草顾问组的顾问,他的研究成果和建议为我国租赁法规的制订以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大力支持。裘企阳对融资租赁相关的会计问题、法律界定以及经济属性都有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且不断对国外融资租赁的研究动态进行翻译介绍,同时为融资租赁的实务操作提供了详实而有效的范本。在2001年,他还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融资租赁合同)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起草过程。融资租赁理论探讨与实务操作13是其主要代表作,该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融资租赁研究较为深入系统的著作,该书从民商法的高

18、度对融资租赁的性质、功能以及各关联方的定义进行较为严密的论述;同时还从会计学的角度对融资租赁的改革以及创新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融资租赁的融资化管理实务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操作范本。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门研究融资租赁的学者较少,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对外经贸大学的史燕平教授和浙江大学的蒋振声教授。史燕平教授着重研究融资租赁业的理论框架,并且从宏观上对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在2001年,其编著的融资租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14一书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世界融资租赁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以融资租赁的历史发展为主线,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下融资租赁各种交易形式的特点,归纳出融资租赁

19、内在的规律性,阐述了租赁融资中非全额清偿方式下的经营性租赁所存在的形式上的不合逻辑性及其本质上的合逻辑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对重新准确的定位融资租赁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促进我国金融工具多元化及其各种金融工具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与畅通,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史燕平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认识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的问题,对解决微观主体如何运用融资租赁增加投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都给出了详尽而深入的解释。在2004年,蒋振声教授对中外融资租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租赁业的内在发展规律,探讨发展中国租赁业的政策建议。蒋振声教授认为:

20、融资租赁业之所以在全球持续蓬勃发展,除了国家对其在政策上的支持外,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也是其高速发展的根本内在原因。而且,与银行信用等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融资租赁具有资金用途明确、担保简单、方便、灵活等特点。另外,蒋振声教授还从微观和宏观方面详细论述了融资租赁的功能15。在法律界,刘敬东一直致力于融资租赁的研究,2006年7月,他在国际融资租赁交易中的法律问题16 一书中非常深入的对国际融资租赁的有关法律进行了研究,对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立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借鉴意义。 二、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现状(一)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历程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较晚,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

21、,该公司开始了早期的租赁业务实践,为开创我国融资租赁业打下了基础。1980年初,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公司)试办了第一批融资租赁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81年4月,中信公司与日本东方租赁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国际租赁公司,同年7月与内资机构合作成立了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这两家融资租赁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创立和融资租赁体制的建立。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1 初创阶段(1981-1983年)。1981年中国东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诞生和融资租赁体制的建立。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融资租赁公

22、司少,业务量小,主要是对融资租赁进行尝试和探索。2 快速发展阶段(1984-1987年)。成立了大量的融资租赁公司,如中国环球租赁、国际租赁、华和租赁、包装租赁、光大租赁等多个较大规模的融资租赁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期相继成立的。至1988年底,中外合资的租赁公司达到了21家,融资租赁成交额累计达到了19亿美元。这一时期,由于政府的积极推进和提供担保,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出现了初期的辉煌。3 稳步发展阶段(1988-1996年)。1988年政府职能开始转变,开始实行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各类企业开始出现分化。由于政府不再为承租企业提供担保,使得很多的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出现了大规模的欠租问题,租

23、赁公司在努力维持租赁额的同时,开始长期痛苦的清欠工作。在租赁协会的努力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截至1998年,由政府部门提供担保的欠租问题才得以解决。另一方面,金融租赁公司发展迅猛,新公司不断成立,业务量急剧扩张。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整个融资租赁业处于稳步发展阶段。4 停滞整顿阶段(1997年-2001年)。在经历了痛苦的清欠工作之后,中外合资租赁公司的投资人对中国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开始怀疑和反思。而中资融资租赁公司在经历高速的增长之后,由于不规范经营隐含的风险全面爆发,4家融资租赁公司相继倒闭,全行业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为了规范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对融资租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整顿,

24、有关租赁行业的立法、会计准则和行业监管,进入了实质性的工作阶段。5 积极准备、寻求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由于有关融资租赁业的各方面建设进一步完善,使得融资租赁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有了依据。另外,我国融资租赁业由于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变得更加成熟,我国租赁业开始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道路。(二) 我国融资租赁业目前的现状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尽管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工具,是发达国家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但在中国,融资租赁还鲜为人知。我国一般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作投资钱不够,可以找银行贷款、招商引资、或是借债或是上市。因此,很多企业没有考虑到融资租

25、赁方式。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借鉴国外经验,在我国开创了融资租赁业务。但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处于积极准备、寻求发展阶段,还不够成熟。1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总体规模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截止2006年底,经国家商务部(包括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租赁公司共有49家,其中除2家已经清算外,47家正常经营,近二十多年来,外商投资租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累计引进外资近80亿美元,成为引进外资和标的物的重要渠道,有力地支持了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电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设立注册资本金最低为1000万美金。目前,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成立的金融租赁

26、公司16家:有4家高风险的公司先后从市场退出,有2家高风险的公司停止正常经营,正在实施股权、债务重组;其他10家公司的资产总计214亿元人民币。金融租赁公司的设立注册资本金最低为5亿元人民币。2004年12月,商务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批准九家内资租赁公司为融资租赁试点企业,注册资本金根据公司成立时间分别为4000万17000万不等。2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GDP数据修正之后,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排名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位。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中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印度。相比于GDP排名,对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来

27、说融资租赁额总量的排名几乎未发生变化,仍然位于世界前列;而我国的融资租赁额总量排名第26位,与GDP水平很不相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很低。融资租赁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极不适应。3 经营状况普遍不佳,租金拖欠严重目前,我国承租企业拖欠租金的情况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为不按照租赁合同规定按时归还租金,甚至有的承租企业还故意转移有效资产,企图脱逃债务。早期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由于不能用市场的手段对承租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与控制,于是采取了要求承租人提供信用担保,以此来保障其租赁债权。而由于体制原因,许多承租人由所在地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

28、部门提供了具有国家信用性质的担保。于是,当这部分承租人因种种原因不能还租,而作为担保人的政府经常因无力履行担保义务而不替被担保的承租人偿还拖欠租金。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某些地方的执法部门无视租赁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在处理经济纠纷时任意处分租赁资产,使融资租赁公司蒙受重大损失。承租企业长期拖欠租金,使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整个公司的资产状况不良,难以开展正常的租赁业务,只好借新债还旧债,无法摆脱日益加重的债务负担。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会使金融租赁公司面临支付的信用危机,严重破坏融资租赁业的投资环境。4 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在注册资本金要求方面,我国融资租赁业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金融租赁公司

29、的最低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5亿元,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租赁公司应另有不低于5千万美元(或等值可兑换货币)的外汇资本金;中外合资租赁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千万美元;;从事融资租赁的试点公司,2001年8月31日(含)前设立的最低注册资本金应达到4000万元,2001年9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设立的最低注册资本金应达到17000万元12。从这里不难看出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强大的股东背景和多样的资金筹措方式对自身经营发展的支持。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资本金、企事业单位租赁项下的存款、商业银行贷款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等;中外合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资本金、国外股东的借款、

30、境内外银行贷款等;从事融资租赁的试点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资本金、银行借款等。由于我国租赁企业缺少足够的信用担保,金融租赁公司的同业拆借资金十分有限,所以导致目前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筹措渠道集中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尽管对金融租赁公司、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试点企业都有风险资产(含担保余额)不得超过资本总额10倍的规定,但租赁企业通常很难用尽所有的额度,因此,资金问题限制了租赁企业的发展规模。在一定意义上讲,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是充当信用中介角色,因此,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协调至关重要。而我国许多融资租赁公司存在短借长用的现象,违背了金融企业的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相匹配的原则。

31、因此这种资金来源与运用结构上的缺陷,不但不能解决租赁公司资金短缺根本性的问题,还会造成其资金周转困难,出现支付危机。(三) 我国现阶段发展融资租赁的紧迫性发展融资租赁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从微观角度看:对承租人而言,可以减少资金投入,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减少无形损耗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降低标的物技术过时风险;有利于避免利率、汇率风险,降低投资风险。对出租人而言,通过融资租赁可以获得加速折旧和投资减税好处;可以保留标的物所有权,从而安全收回投资并获利。对供货商来说,有利于扩大产品销售、开拓销售市场、减少资金回收风险。从宏观角度看:有利于国家控制投资规模和方向;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装备

32、;有利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有利于国家实现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政策。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1) 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迎来了一个重要机遇期。一方面,标的物需求旺盛将促进融资租赁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建筑、交通、电力、水利等投资需求不断增大,对工程机械和标的物的需求量将保持强劲增长。据有关方面反映,在我国工程机械的各种销售方式中,全款付清份额、分期付款份额和银行按揭份额分别约占15%, 20%和65%,融资租赁所占份额极小。而美、英等国家的工程机械销售额的65%以上是用租赁方式实现的,潜在的标的物需求给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预留

33、了较大的空间17。(2) 对融资租赁业的认识逐步提高当今社会高科技日新月异,新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常租常新、先租后买”的营销新理念已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竞争的加剧,国内一些厂商逐步认识到了融资租赁的投融资、厂商促销等功能的重要性,也已着手为开展融资租赁方面的业务而努力;而且国家也己经认识到融资租赁业在拉动内需、刺激投资等方面的杠杆作用,正积极努力的提高融资租赁业的外部环境;同时,在总结了20多年的经验与教训之后,业界及学术界对融资租赁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都为我国更好地发展融资租赁业提供了条件。(3) 入世给我国融资租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随着入世的深入,市场开放使得融资租赁的业务范

34、围得到了充分的扩大,许多银行限制将被逐步取消,租赁业服务范围更加广泛,甚至可以把融资租赁服务扩大到国际市场。市场开放,通过引进国外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促使国家改变融资租赁业混乱局面,陆续出台了有利于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给融资租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和法制环境。另一方面,外资租赁公司通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为我国培养许多融资租赁专业人才,带动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的迫切需要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急需将融资租赁作为可利用的新型融资工具。目前,银行流动性过剩与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并存。截止2008年3月末,银行存贷差已经达到140

35、7万亿元。己发放的贷款主要投向了大企业、大集团,17家银行(4家国有、12家股份制和国家开发银行)亿元以上大客户为16416户,占全部贷款客户数不足0. 5%,而贷款余额却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面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银行体系很难充分掌握信息并有效控制风险,不能充分发挥合理配置资金的作用。发展融资租赁作为融资工具,积极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是一种迫切而现实的选择。融资租赁交易中,出资人及出租人拥有的资产所有权有力地保护了其收取租金债权,这种交易安排将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机遇。 入世深入的要求随着我国入世的深入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作为金融工具和厂商标的物促销手段,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越来

36、越受到国内外金融和租赁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内融资租赁交易主体也在不断扩大,商务部于2005年3月颁布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将外商独资融资租赁公司引入市场,并将继续在有标的物制造背景的企业中开展融资租赁的试点工作,全国人大财经委融资租赁法立法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国外的融资租赁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发展已相对成熟。市场开放使得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现阶段我国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业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从国内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融资租赁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出发,融资租赁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也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推动

37、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三、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工厂”。中国国内对生产标的物的需求迅速扩大,而同期国家实行收紧银根的经济政策。融资租赁业在国内有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和盈利前景。这就同目前整个国内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缓慢、停滞不前形成明显的反差。是什么阻碍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阻碍可以归结出以下因素。(一) 我国融资租赁业宏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融资租赁有关的宏观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制度、行业监管等。国际著名租赁专家美国的阿曼波将此概括为融资租赁的四大支柱学说,即融资租赁的发展需要四个方面的支持:会计、税

38、收、法律和监管。这一学说全面、深刻地概括了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础,为各国融资租赁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重要经验,己博得国际租赁界的广泛认可。综合考察我国融资租赁的宏观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融资租赁的会计制度不健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长期以来处于并存状态,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从来没有统一过。因此会计确认随意、计量不准确,会计报告不透明,影响着租赁业的健康发展。在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出台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长期处于没有专门的会计准则阶段,对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的划分、租赁年限、残值处理、折旧计提、租金逾期、呆坏帐核销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同笔交易出租人和承租

39、人方面可能做出不同的会计处理,为融资租赁交易的正常发展带来困难。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38项替代了2001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租赁指南和租赁讲解,也替代了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融资租赁的解释。目前,我国要求上市公司实行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并鼓励其他行业实施,但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要使其得到普遍的认可还需要一段时间。 融资租赁的立法滞后从国外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来看,有关融资租赁的法律制度各不相同。西方融资租赁业较发达的国家,大多数没有专门的融资租赁法,但都有较完善的民法、商法、税法体系,对融资租赁所涉及的各种法律纠纷,或以现存的各种合同法规,或以判例来解决。发

40、展中国家则由于其国内融资租赁业的起步较晚,国内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为促进和保护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大多制定了专门的融资租赁交易法规,从整体上规范融资租赁业的管理,鼓励融资租赁业沿着健康道路发展。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是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环境下产生发展的。自1981年引进融资租赁,到1996年以前,我国没有对融资租赁的法律调整规范,仅仅是在一些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中零星地出现过“融资租赁”这一词汇。因此,在处理融资租赁问题时只能参照民法通则、原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来解决。但这些法律都是以传统租赁而不是融资租赁为对象的。因为融资租赁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交易交式,产

41、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而在其之前的法律法规又不可能有与融资租赁相关的规定。如原经济合同法对租赁合同的定义是:“出租人将财产交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一定租金,并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将承租财产返还给出租方的合同”。显然,该含义与融资租赁是完全不同的,不能适应融资租赁业的发展需要。然后融资租赁管理暂行条例出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信托咨询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及浙江省政府纷纷制定了“融资租赁业务办法”等部门性或地方性法规。96年之后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营业税的通知、关于租赁进口标的物申请纳税法的通知等法规也相继出台。由于缺乏统一的融资租

42、赁专门法律,以上法律、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融资租赁业无法可依的局面,但在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些法律、法规相互之间矛盾较多。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立法的不足。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生效,其中将融资租赁作为一个有名合同,对融资租赁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各方当事人的违约责任,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有关融资租赁的立法,对推动我国的融资租赁立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融资租赁监管不到位不管是那种形式的租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政府行政主管都设立了监管的法律、法规,对融资

43、租赁的监管主要体现在融资租赁公司的管理方面。我国融资租赁业务不但缺乏统一的归口主管部门,而且也没有类似国外的统一的行业协会,即行业自律组织。目前我国主营业务为融资租赁的租赁公司所成立的行业协会,分别为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租赁研究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其行业主管部门也相应分别为中国银监会和中国商务部。内资厂商类租赁公司组成的是地方性租赁协会,如上海租赁协会、浙江租赁协会等。融资租赁业的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中国融资租赁协会则一直没有成立,统一行业规则、加强行业交流、防范行业风险、规范行业运作的要求至今没有得到实现。由于我国融资租赁业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全国性权威管理机构,对整个行

44、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等缺乏统一的部署和安排,盲目发展,缺乏指导。目前国家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行业监管适用不同的法律,金融租赁公司和其他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受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监管,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受商务部颁布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的监管,内资租赁公司只受公司法等法律的制约。缺乏强有力的统一行业管理不利于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本应将凡涉及融资租赁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租赁公司均纳入监管的范围之内。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是在没有统一行业管理的混乱环境下诞生的,国家对租赁公司的监管不力为其违规、违法操作创造了条件,并且出租人的结构差异以及至今仍存在的市场准

45、入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 我国融资租赁业自身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整合能力、集约化经营水平低融资租赁行业缺乏能有效整合融资租赁公司、标的物供应厂商、出资方等租赁产业链的各方优势,资源互补,化解、转移、锁定风险,通过叠加控制效应,降低项目整体风险的产业链运作机制和融资租赁整体解决方案。这种现状造成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不畅、经营风险重重。融资租赁涉及贸易、金融、保险、担保、公证、运输等多个领域,关系到融资租赁的出资人、出租人、承租人、标的物供应厂商等多方利益。现有的融资租赁运作模式是融资租赁企业独食租赁的利润,也勉为其难地独立运作租赁的各个环节,大而全的运作不可避免

46、存在自己无力控制的风险,融资租赁公司也只能独自承担可能的风险。国外融资租赁业长期运行的经验表明,租赁业是一个集约化程度很高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一般采用的是小生产式的封闭分散经营管理,在经营中片面追求资金使用规模,盲目扩大租赁项目,对项目的租后管理不重视,是典型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正是集约化水平低的结果。 运行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国外尤其是融资租赁业较发达的国家,融资租赁运行方式灵活多样,开发出各种融资租赁形式,融资租赁己经进入了租赁的新产品阶段或成熟阶段。这些租赁形式分散了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了经营效率,实现了集约化资本运营。同

47、时,出租人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政策适应承租人的具体实际经营情况,从而满足承租人的需求,更好地为承租人服务。我国的租赁业运行模式单一,以简单融资租赁方式为主。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以直接租赁为主,这类业务占租赁业务的40%左右,其次是转租赁,占租赁业务的30%左右(如图3-1)。这些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租金固定、租期固定、筹资渠道固定,使承租人和出租人承担了较大的利率、汇率风险。由于出租人所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不能适应承租人的经营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创新,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获得标的物的优势不明显。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运行模式单一,业务结构失衡,使租赁公司缺乏竞争力。图3-1 融资租赁比重图 融资租赁观念落

48、伍,人才缺乏我国相当部分企业经理人对融资租赁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这一状况甚至在金融从业人员也普遍存在。而且投融资观念并没有得到重大的改变。由于融资租赁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应用科学,涉及金融、投资、贸易、科技、管理、财物以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而对业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而现在真正懂得融资租赁业务,又善于经营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这是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融资租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和交易方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化、区域化的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业必将与世界经济接轨。这无疑对我国融资租赁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资租赁业需要一大批既懂经济、管理、法律

49、、金融、外贸、财政等知识,又懂物件性能、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而我国目前从事租赁业经营管理的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必要的专门培训,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因此人才缺乏的问题尤为突出。四、 大力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建议当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针对融资租赁的融资租赁管理暂行条例和即将颁布的融资租赁法;也有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准则、法律和法规,如: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等。可以说,我国为融资租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但是,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有很多函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我国融资租赁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50、。(一) 完善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利的宏观环境,尤其是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在税收、信贷、保险、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租赁业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初期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降低了融资租赁的租金成本,提高了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积极性,而且为出租人提供了资金支持,降低了风险。与银行、证券、保险等较成熟的行业相比,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还是新兴的稚嫩行业,与其他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尚不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缺乏必要的竞争能力。另外,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融资租赁业非常需要有优惠的政策支持为其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长期以来,我国一直

51、缺乏有关融资租赁的税收优惠政策,而税收优惠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要进一步发展融资租赁业,我国就必须从税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2004年3月16日,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郭树言的主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立法程序正式启动。起草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领导。顾问小组成员有社科院民法室主任梁彗星、史燕平、裘企阳、屈延凯、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建新、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会长姜仲勤、北京天达律师事务所所长陈烽、贾维军和俞开琪等融资租赁方面的专家。这是继1999年中华

52、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融资租赁合同”专章之后,首次将融资租赁专门立法。这标志着我国的融资租赁立法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也表明了国家对我国融资租赁事业发展的重视和鼓励。从整个融资租赁行业看,融资租赁业相对于传统金融工具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应该得到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的扶持。制定一个专门的税收法律有利于这种扶持的实施,加强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立法工作,以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律法规保证租赁业的健康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是在各种制度比较完善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是在各种税收法规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目前,最迫切的工作就是完善和出台融资租赁法,代替各种层次较低的法规及内部文

53、件。作为一个融资租赁行业刚刚起步并发展的国家,只有通过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来尽量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保护融资租赁交易当事人的利益,才能更好地促进融资租赁事业的蓬勃发展。 改进监管工作(1) 逐步实现由人民银行对融资租赁业的统一管理融资租赁主要属于一种金融活动,承担此项业务的无疑应是金融机构。按照我国金融归口管理的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应是统一管理融资租赁业的行业监管部门,有关融资租赁业的审批和监督管理权应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分别归口管理,考虑到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财务状况还不够好,并且融资租赁业及各监管部门对统一的行业监管也没有做好准备,所以

54、在近期仍应维持目前这种分别归口管理的状况。同时,在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司下设立一个融资租赁处,通过该处加强与其它部门的协调工作,进一步熟悉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一旦融资租赁业财务状况好转,并且中资租赁公司和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之间可以展开直接的自由竞争,就应当改由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进行统一监管。而为了促进融资租赁业的更快发展,这种监管还应当是一种适度的监管,不能管得太死。主要的监管工作应是制定监管力度相对宽松的行业统一管理办法,严格审批工作,维持竞争秩序,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其它的工作可交由行业自律组织来做。(2) 成立统一的全国性融资租赁行业协会融资租赁的行业组织主要有中国金融学

55、会金融租赁研究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以及一些地方性租赁协会,基本上还属于纯民间组织,和行业主管没有直接的人事和经济关系。入世后政府的许多职能要弱化,将来人民银行对融资租赁业的监管会比较宽松,一些管理职能要转移给行业组织,因此必须加强行业自律,成立统一的全国性融资租赁行业协会。这一工作应先于中国人民银行对融资租赁业实行统一监管之前,以现有的租赁协会为组织基础,由人民银行牵头,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配合,尽快进行。成立后的融资租赁行业协会应主要发挥以下职能: 修改行业组织章程和各项制度; 加强行业培训和考核工作; 积极对外宣传融资租赁; 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调整与修改; 干预行业非正常

56、竞争。 政府应对融资租赁业进行准确定位政府应明确融资租赁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定位。由于融资租赁业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筹资方式,它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和自身的微观功能是其他金融方式不能替代的。融资租赁业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有效投入和技术改造、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有效手段。我国己经加入了WTO,有关进一步开放融资租赁市场的法律文件已经出台。但是,在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竞争能力弱,租赁公司规模较小,创新不足的情况下,短期内全方位地开放融资租赁市场,势必会对国内的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以致整个金融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57、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按照WTO的原则要求构建并优化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运行机制,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运行主体。同时,要积极研究WTO的有关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相关规定和例外条款,确立结构性的对外开放融资租赁市场的基本策略,有控制地、分阶段地对外开放。对己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实力雄厚的外资融资租赁企业,也不应做那种不分地区,不施加业务范围,不控制其发展规模的承诺,而应当根据国内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要,采取有步骤、有一定规模控制的开放策略。(二) 加强自身内部建设根据WTO的规则,我国在2005年已经正式开放金融租赁市场,这就意味着我国的融资租赁市场已经处于机遇与挑战兼备的环境中。一方面,市场的不断放开使融资租赁的业务范围得到充分扩大,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可以吸收外国的融资租赁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对我国目前弱小的融资租赁业带来巨大冲击。另外,外国融资租赁企业的进入,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人才的竞争,对国内融资租赁企业来说无疑压力更大。因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融资租赁企业自身要适时的调整发展策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提高竞争能力。 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1) 建立科学的融资租赁业务管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