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用电防护措施_第1页
浅谈安全用电防护措施_第2页
浅谈安全用电防护措施_第3页
浅谈安全用电防护措施_第4页
浅谈安全用电防护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刘云飞摘要:电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能源,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由于电本身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用之不当就会造成灾难。当人体遇到电击时,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时危及人的生命;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它不仅会损坏设备有时还会引起火灾、爆炸等。关键词:安全用电;安全电压;触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各种电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求,一方面也给用电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只有掌握了用电的规律,懂得了用电的基本常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电就能很

2、好的为人民服务,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体触电知识1、 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电击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电,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机体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伤害形式。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所造成的人体外伤。能够形成电伤的电流通常比较大,电伤的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2、 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一是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它取决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再就是电流流过人体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伤害越严重,最后是通过人体的部位、电流的频率和触电者的身体状况。人体

3、触电感知电流一般男性约为1.1ma,女性约为0.7ma,触电后有轻微针刺、发麻等感觉。摆脱电流一般男性约为16ma,女性约为10.5ma。致命电流,引起心室颤动电流仅为50ma左右,心室颤动短时间内就会导致死亡,通过人体的电流持续时间愈长危险性就愈大。一、 如何防护触电要做到安全用电就要熟知如何去预防来避免触电,触电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所有电气装置都必须具有防止触电的防护措施。1、 直接接触触电防护。一要有绝缘措施,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器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在绝缘结构的制造和使用中,要经常检测绝缘电阻。通过测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定

4、电气设备绝缘的好坏,以防因绝缘电阻降低或损坏而造成漏电、短路、触电等电气事故。二是屏护措施,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短路等作用。屏护装置虽然是简单装置,但为了保证其有效性,屏护装置使用的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金属材料的屏护装置必须可靠接地,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并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三是间距措施,间距是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

5、事故。不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安装方式、不同的环境所要求的间距是不同的。2、 間接接触触电防护一是it系统。it系统就是保护接地系统,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的连接起来;其安全原理是通过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但应注意漏电状态并未因保护接地而消失。it系统的字母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高阻抗接地,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二是tt系统,中性点的接地叫工作接地,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中性线,也叫工作零线。tt系统的第一个字母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tt系统的接地虽然可以大幅度降

6、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使触电危险性降低,但单凭接地的作用一般不能讲触电危险性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另外,由于故障回路串联有接地和接零,故障电流不会很大,可能不足以使保护电器动作,故障得不到迅速切除。因此,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流保护装置,并优先用前者。三是tn系统。tn系统是保护接零系统,有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tn系统中的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直接相连。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虽然保护接零也能降低漏电设备

7、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断电源。tn系统还细分为tn-s,tn-c-s,tn-c三种类型。3、 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触电一是双重绝缘,双重绝缘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工作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触电的基本绝缘,附加绝缘是在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电气设备的防触电保护分四类,o类设备是仅依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的设备,oi和i类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线相连。ii类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具备双重绝缘或加强

8、绝缘类型的安全措施。iii类设备防触电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且设备内可能出现的电压不会高于安全电压限制。二是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属于兼有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防护的安全措施。其保护原理是通过对系统中肯会作用于人体的 电压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受到限制,将触电危险性控制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对应于特低电压系列,其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选用要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三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又称漏电保护,是利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来防止电气事故的安全措施。所谓剩余电流,是指流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主回路电流瞬时值的向量

9、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人身单相触电,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和检测一相接地故障。二、 结语常见触电原因有四项,一是用电线路不合规范,二是电器操作制度不严格,三是用电设备不合要求,最后是用电不规范。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电气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再好的防护措施,不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也形同虚设,因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重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全用电,珍视生命。参考文献:1吴宗之,等.安全生产技术(2011版)(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66-109.2 gb/t 17045-2008,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s).3 gb/t 13955-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