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1分)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 .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2. (1分)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3. (1分)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
2、说法正确的是()A .微量元素氟能防治制齿,补充越多越好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4. (1分)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物8. 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 60g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 85. ( 1分)关于原子序数为 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符号为NB.属于金属元素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06. (1分)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
3、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7. (1分)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 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纯净物B.含氢、氧两种元素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8. (1分)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9. (1分)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偏高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祛码放在左盘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用量筒量取
4、水时,俯视液面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第5页(共19页)10. (1分)科学家设计了 “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卜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11. (1分)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A某化肥加熟石灰固体后研磨,有氨味B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剧烈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D某水样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产生大量泡沫A. AB. BC. C)结论该化肥是氯化俊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该无色溶液显酸性该水样属于硬
5、水D. D12. (1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高温D.装置中发生反应:C+2CuO2Cu+CO2T、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28分)13. (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
6、盐送给了红军。(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 +1价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c时最少需用g水溶解。(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 (写出1点即可)。温度七14. (6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 CO2,并模拟自然界中 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仪器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
7、(填“ m”或" n”)端通入。(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15. (6分)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 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燃烧(1) “酸浸”中使用的酸是A.HCl (填字母序号)B.H2SO4C.Na2SO4(2)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 (写出1种即可)。(3) “煨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 。16. (6分)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 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燃烧
8、(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 是 (填字母序号)。A.发光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放热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g。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 80c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 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2g。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 80c的热水中,观
9、察现象。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mi、m2、m3的大小关系是 。【任务三】调控燃烧(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 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 (至少答出2点)。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 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 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 止水夹250nli锥形逋17. (5分)某简
10、易制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其原理是通过撞击火帽触发启动装置产生热量,使产氧药块分解而持续释放氧气。(1)装置中过滤层的作用是 。(2)若产氧药块由氯酸钾(KC1O 3)和二氧化镒等组成,为得到一个人呼吸2小时所需氧气的量(折算后质量为48g),计算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 符合题意)1. (1分)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
11、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 .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解析: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不符合题意;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可以减少因燃煤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不符合题意;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有利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实 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故选:A。2. (1分)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B.塑料水
12、管D.黄金面具解析:A、大理石华表是用大理石制成的,大理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塑料水管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C、陶瓷餐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黄金面具是用黄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3. (1分)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微量元素氟能防治制齿,补充越多越好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解析: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制齿,但并不是补充越多越好,摄
13、入过多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选项说法错误;B.奶茶中含有蛋白质与食品添加剂,不能用奶茶取代水长期饮用,以防影响人体健康,选项说法错误;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但不可大量食用,以防造成人体肥胖,选项说法错误;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每天应适量摄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 (1分)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0)。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物8. 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C .相对分子质量为 60g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 8解析:A.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和
14、碳酸盐。因此正丙醇(化学式为 C3H8O)是一种有机物,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含12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 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D.正丙醇(化学式为 C3H8O)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3): (1X8) =9: 2,选 项说法错误。故选:B。5. ( 1分)关于原子序数为 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符号为NB.属于金属元素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0解析: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是氧元素。A.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O,选
15、项说法错误;B.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C.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选项说法正确;D.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o研磨花瓣B.浸取色素6. (1分)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C. 方/取用白醋D. 目检验白醋解析:A、研磨花瓣,可在研钵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将研磨后的花瓣放入烧杯中, 加入水浸泡,可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D、使用胶头
16、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7. (1分)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 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纯净物B.含氢、氧两种元素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解析:A、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富氢水中含有水、氢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 错误。B、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富氢水中含有水、氢气,水、氢气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则富氢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富氢水中含有
17、氢分子,即富氢水中含有水、氢气,与水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8. (1分)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解析: A 、 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利用的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B 、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8、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故选项错误。D 、 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属于中和反 应,故选项错误。故选: A 。9. ( 1 分)某同学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11% 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B 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D 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解析: A 、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使用了游码,砝码和葡萄糖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 、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造成实际所取的
19、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 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D 、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 C 。10. ( 1 分)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光照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和氢气
20、,化学方程式为CO2+H2Ot第催化剂02+C0+H 2。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最终生成了氧分子、氢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三种分子,选项说法错误;B.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选项说法正确;C.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可以消耗二氧化碳, 所以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1. (1分)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某化肥加熟石灰固体后研磨,有氨味该化肥是氯化俊B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剧烈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该无色溶液显酸性D某水样中滴
21、加肥皂水后振荡,产生大量泡沫该水样属于硬水A. AB. BC. CD. D解析:A、某化肥加熟石灰固体后研磨,有氨味,但该化肥不一定是氯化俊,也可能是其它钱态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于金属的种类不同、酸的种类不同,不能得出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故选项说 法错误。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则该无色溶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D、某水样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产生大量泡沫,该水样属于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o12. (1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加网罩
22、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高温D.装置中发生反应: C+2CuO 2Cu+CO2T解析:A、酒精灯加网罩能集中火焰,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故A说法正确;B、由于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气球可以收集尾气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 B说法正确;C、反应过程中,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故 C说法正确;D、由于碳和氧化铜不接触, 不能发生反应,发生的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高温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O+CuOCu+CO2,故D说法错误。故选:D。二
23、、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28分)13. (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第15页(共19页)(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 +1价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c
24、时最少需用g水溶解。(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 (写出1点即可)。13.1 J1 一0 1020 30 40 50 60 70 50温度七解析:(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 +1价的元素有钠元素和氢元素,故填:离子; Na、H;(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蒸发操作,故填:蒸发;(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1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5.8g,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c时最少需用水的质量为 1000g,故填:1000; (4)氯化钠具 有咸味,是常用的调味品,故填:做调味品。14. (6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
25、,并模拟自然界中 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仪器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 (填“ m”或" n”)端通入。第14页(共19页)(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解析:(1)装置B中仪器的名称是试管;(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f ;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
26、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二氧化碳要和水接触,CO2应从装置C的m端通入;(4)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答案为:(1)试管;(2) CaCO3+2HCl =CaCl2+H2O+CO2f ; A;(3) m;(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15. (6分)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1) “酸浸”中使用的酸是 (填字母序号)A.HClB.H2SO4C.Na2SO4(2)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 (写出1种即可)。(3) “煨烧”
27、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 。解析:(1)根据“酸浸”后为硫酸铝溶液,所以“酸浸”中使用的酸是硫酸;(2)由氧化物的概念,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氧化铝和水;高温(3)“煨烧”过程中氢氧化铝生成氧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Al (OH )3Al 2O3+3H2。;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废物再利用,节约资源。故答案为:(1) B;(2)氧化铝或水;高温(4) 2Al (OH) 3AI2O3+3H2O;分解反应;(4)废物再利用。16. (6分)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28、任务一】认识燃烧(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A.发光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放热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ig。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 80c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气,再关闭 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2g。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 8
29、0c的热水中,观察现象。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g。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m、m2、m3的大小关系是 。【任务三】调控燃烧第20页(共19页)(4)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5)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 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 (至少答出2点)。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 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 ag产物,且铁无剩余, 则a的取值范围是 。止水夹250mL锥形瓶解析:【任务一】(1)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三种物质燃烧均会发光放热,由于三者中均含有碳元素,燃烧均会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煤(含硫)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但酒精和天然气燃烧不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点燃(2)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填:点燃C2H5OH+3O22CO2+3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腔镜技术简介》课件
- 四下营养午餐教学设计及评课
- 新质生产力造纸
- 新质生产力与物流
- 韦格纳肉芽肿性巩膜炎的临床护理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思维导图课件
- 2025年家装工程合同范本
- 沈阳英语三年级试卷及答案
- 山东聊城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果园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2025年数据安全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培训试题
-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第27届联考(一模)数学试题
- (高清版)DB12∕T 934-2020 公路工程资料管理技术规程
- 《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5-2027年)实施方案》培训
- SYB创业培训全案例解析成功创业之道
- 面部筋膜培训课件
- 粉尘(铝粉)爆炸预防措施安全培训
- 乡镇保密法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