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护栏检查评估表_第1页
桥梁护栏检查评估表_第2页
桥梁护栏检查评估表_第3页
桥梁护栏检查评估表_第4页
桥梁护栏检查评估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梁护栏检查评估表桥梁名称:所在路名:跨越()所跨道路类型:基本资料养护类别养护等级设计速度 (km/h)结构类型河道等级桥下净空(m)机动车道 数检查项目检查内容防撞护栏1护栏设置桥侧护栏:是()否()中央分隔带护栏:是()否()4护栏高度5)桥侧护栏:中央分隔带护栏:2防撞等级桥侧护栏:()级 中央分隔带护栏:()级5应设賈而未设賈 护栏或等级不足 情况是()否()3护栏材质钢材()混凝土() 共他()6是()否()人行护栏1人行护栏设置是()否()5护栏高度(m)2路缘石高度(m)6栏杆净间距5)3人行道宽度(m)7主体及基础或连接受损是()否()4护栏材质钢材()混凝土()其他()8是

2、()否()桥梁横断血示意图:初步建议:备注:填表说明、名词解释和规范相关规定填表说明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市桥梁护栏升级 改造专项工作的通知(建办城201919号)精神,结合城 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和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11)等规范中关于桥梁护栏设计要求,进行桥梁护栏安全 风险检查和评估。表中,相关子项填写建议如下:1、护栏防撞等级包括 b (bm)、a (am)、sb (sbm)、sa (sam) 和ss等,主要依据竣工图纸填写,如竣工图未明确防撞等级的, 可根据护栏高度,依据现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xjtg/t d81-2017)填写;2、初步

3、建议,主要填写以下内容:1) 是否存在应设置而未设置护栏或等级不足情况;填写说明: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7.1.3、7.2.4、7.2.5、7. 2.7 和城市桥梁设计 规范(cjj 11-2011) 8.1.7、9.5.2、10. 0.8以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 6.3.4等相关条款进行判 断。2) 是否存在护栏设置高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情况;填写说明: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7. 5. 2 和城市桥梁设计规范hcjj 11-2011)9. 5. 1以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

4、2017) 6.3.4、6.3.5、6.3.6等相关条款进行判断。3) 安全评估结论;填写说明:对因设未设、防护等级、栏杆高度、栏杆间距、 人行道宽度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进行综合评价。4) 整改意见或建议。填写说明: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桥梁,提出初步整改意见和 建议,必要时安排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二' 名词解释1、护栏:护栏是一种障碍物。实际净区宽度小于计算净区 宽度,且驶出路外车辆碰撞护栏的后果比不设置护栏的后果轻时, 应考虑设置护栏。(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第 6. 1. 1)2、公路护栏:设置于公路行车道外侧或中央分隔带的一种 带状吸能结构,车辆碰

5、撞时通过自体变形或车辆爬升吸收碰撞能 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05-01-2013)第 2.0. 1)3、路侧护栏: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界限以外的护栏。(公 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第2.0.4)4、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公 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第2.0.5)5、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第2.0.7)6、半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又具

6、有一定强 度和刚度的护栏。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 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公路交通安 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第2.0.8)7、柔性护栏: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缆索护 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 量。(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第2.0.9)8、人行护栏:防止行人跌落或为使行人与车辆隔离而设置 的保障行人安全的设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第 2. 1. 17)三、规范相关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7.

7、1.3不能提供足够路侧安全净距的快速路路侧,必须设 置防撞护栏;当路基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 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必须连续设置防撞护栏。7. 2. 1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 2. 1 的规定。表7. 2.1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防撞等级碰撞条件路侧护栏中央分隔带 护栏碰撞车辆车辆质量(t)碰撞速度(km/h)碰撞角度(°)碰撞能量(kj)bbm小客车1.58020大客车10402070防撞等级碰撞条件路侧护栏中央分隔带 护栏碰撞车辆车辆质量(t)碰撞速度(km/h)碰撞角度(°)碰撞能量(kj)aam小客车1.510020大客

8、车106020160sbsbm小客车1. 510020大客车108020280sasam小客车1.510020大客车148020400ss小客车1. 510020大客车1880205207. 2.3城市道路可采用刚性或半刚性或柔性护栏,并根据实际情 况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撞等级和结构形式。7. 2.4路侧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快速路路侧护栏的防撞等级应符合表7. 2. 4-1的规定:表7. 2. 4-1快速路路侧护栏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使用条件设计速度(km/h)100、 8060一般路段、匝道ab高边坡、桥头引道、隧道洞口连接线、靠近构造物路段sba高陡坡、髙挡墙、临河路段;车辆越出路外可能

9、发生严 重事故的路段sasb临近其他快速路、人流密集区域的路段;车辆越出路外 可能发生严重二次事故的路段sssa2主干路的路侧宜设置防撞护栏。主干路路侧护栏的防撞等级应符合表7. 2. 4-2的规定;表7. 2. 4-2主干路路侧护栏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使用条件设计速度(km/h)60、5040一般路段、匝道b高边坡、桥头引道、隧道洞口连接线、靠近构造物路段ab髙陡坡、高档墙、临河路段;车辆越出路外可能发生严 重事故的路段sba临近其他快速路、人流密集区域的路段;车辆越岀路外 可能发生严重二次事故的路段sasb3次干路、支路的路侧一般不设置路侧护栏,当车辆越出路 外可能发生严重事故或二次事故的路

10、算,宜设置防撞护栏。次干 路和支路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参照主干路设置;4临近干线铁路、水库、油库、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的路段, 应对防撞护栏进行特殊设计。7.2.5中央分隔带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快速路中央分隔带的防撞等级应符合表7.2. 5-1的规定;表7. 2. 5-1快速路中央分隔带护栏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使用条件设计速度(km/h)1008060一般路段sbmambin小半径弯道、中央分隔带有桥墩及其他构造物 等特殊防护路段samsbmam2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m的主干路中央分隔带宜设置 防撞护栏。主干路中央分隔带护栏的防撞等级应符合表7. 2. 5-2 的规定。表7. 2

11、. 5-2主干路中央分隔带护栏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使用条件设计速度(km/h)60、50一般路段bm小半径弯道、中央分隔带有桥墩及其他构造物 等特殊防护路段am7. 2.7桥梁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供机动车道行驶的桥梁外侧应设置防撞护栏,桥侧护栏宜 设置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两侧分车带上,双幅式桥梁 中央分隔带护栏与桥侧护栏的防撞等级相同,单幅式桥梁中央分 隔带护栏的设置参照路基段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原则设计;2城市道路桥涵护栏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应符合表7.2.7的规定;适用条件道路类型快速路主干路设计速度(km/h)100、 8060、5040桥梁高度小于2. 5m,且桥下水深小于2

12、m或无水abb桥梁高度2. 5m6m,且桥下水深小于2m或无水sbab桥梁髙度6nt20ni,或桥下水深大于2m,或跨越或邻 近次干路、支路或人流密集区sasba桥梁高度大于20叫或跨越或邻近主干路或快速路sssasb3次干路、支路桥涵护栏防撞等级可按表7. 2. 7中设计速度为40km/h的主干路的标准选取;4临近或跨越干线铁路、水库、油库、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 的路段,桥梁护栏应确定合理的碰撞条件并进行特殊设计;5快速路与主干路的小桥、涵洞、通道应设置与路基段形式 形同的防撞护栏。7. 2.8防撞护栏的起、讫点端部应做安全性处理。7. 2.9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刚度防撞护栏的衔接处,应设置过渡

13、 段,使护栏的刚度逐渐过渡,并形成一个整体。7. 5.2人行护栏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护栏的净高不宜低于1. 10m,并不得低于0. 90ino有 跌落危险处的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 11m;当栏杆 结合花盆设置时,必须有防止花盆坠落的措施;2人行护栏不宜采用有蹬踏面的结构;3人行护栏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有跌落危险或一侧 有快速机动车通行的人行护栏的结构验算竖向活荷载不应小于 1. 2kn / m,水平向外活荷载不应小于lkn / m,两者不同时作用;桥梁、人行天桥上的人行护栏的结构验算活荷载应满足桥梁和人 行天桥的有关规范规定;6机动车道两侧的人行护栏上不应安装广告。(

14、二)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6. 0. 7桥梁横断面布置除桥面净空符合本规范第5章规定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桥梁人行道或检修道外侧必须设置人行道栏杆。2对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桥梁,当两侧无人行道时,两侧应 设检修道,其宽度宜为0. 50m0. 75m。3对桥面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上有永久性分隔带的桥 或专用非机动车的桥,其两旁的人行道或检修道缘石宜高出车行 道路面 0. 15m0. 20mo4对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桥梁,桥面为混合行车道或专 用机动车道时,人行道或检修道缘石宜高出车行道路面 0.25m0.40m。当跨越急流、大河、深谷、重要道路、铁路、主 要航道或桥面常

15、有积雪、结冰时,其缘石高度宜取较大值,外侧 应采用加强栏杆。5对快速路桥、机动车专用桥的桥面两侧应设置防撞护栏, 防撞护栏应符合本规范9. 5. 2条规定。8.1.7当高架道路桥梁的长度较长时,应考虑每隔一定距离 在中央分隔带上设置开启式护栏,设置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2km。9. 5. 1人行道或安全带外侧的栏杆高度不宜小于1. 10mo栏杆构件间最大净间距不得大于140mni,且不宜采用横线条栏杆。 栏杆结构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栏杆底座应设置锚筋,其强度应满 足本规范10. 0. 7条的要求。9. 5.2防撞护栏的设计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 施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可

16、按本规范 第10. 0. 8条规定选择。9. 5.4当桥梁跨越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铁路 干线等重要交通通道时,桥面人行道栏杆上应加防护网,护网高 度不应小于2m,护网长度宜为下穿道路的宽度并向路外延长10m。10. 0.8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可按表10. 0.8选用。表10. 0.8护栏防撞等级道路等级设计车速 (km/h)车辆驶出桥外有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级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二次重大事故 或二次特大事故快速路100、80、60sb、 sbmss主干路60sa、 sam50、40a、amsb、 sbm次干路50、 40、 30asb支路40、 30、 20ba注:1 表中a、am、b

17、、bm、sa、sb、sam、sbm、ss等均为防撞等级代号。2因桥梁线形、运行速度、桥梁高度、交通量、车辆构成和桥下环境 等因素造成更严重碰撞后果的区段,应在表10. 0.8基础上提高护栏 的防撞等级。10. 0.8条文说明:防撞护栏的设计要求可按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的规定执行。(三)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6.3.4桥梁护栏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梁柱式护栏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规定:1)护栏迎撞面应顺适、光滑、连续,无锋利的边角,金属立 柱与护栏横梁之间应满足防止车辆绊阻的宽度要求。2)车辆与护栏的位置关系如图6.3.4-lo各防

18、护等级护栏 的高度应满足下列规定:四(sb)级及以下防护等级的金属梁柱式护栏总高度不应 小于1. 10m;五(sa)级金属梁柱式护栏总高度不应小于1. 25m; 六(ss)级及以上防护等级的金属梁柱式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 5mo5)髙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桥梁不宜设置路缘石。为减少护栏 受到撞击而对桥面板产生的影响需要设置路缘石时,其高度宜控 制在510cm之间。路缘石内侧宜与横梁迎撞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内,或位于立柱和横梁迎撞面之间的适当位置。6)带有路缘石的人行道(自行车道)只能用于设计速度小于 或等于60km/h且防护等级为二(b)级的桥梁,路缘石高度宜为 15cm,不应超过20cmo路基路缘

19、石与桥梁路缘石高度不一致时, 应在其高差的20倍及以上的距离内进行过渡。设计速度大于 60km/h的桥梁,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车行道之间应设置桥梁护 栏。2混凝土护栏和组合式护栏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护栏未经试验验证,不得随意改变护栏迎撞面的截 面形状和连接方式,但其背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形状。2)各防护等级混凝土护栏的高度不应小于表6. 3. 4-3的规定值。表6. 3. 4-3混凝土护栏的高度防护等级高度(cm)二(b)70三(a)81四(sb)90五(sa)100六(ss)110七(iib)120八(ha)130注:混凝土护栏高度的基线为内侧与路面的相交线。各等级组合式护

20、栏的高度可在上述高度基础上增加locin。3) 护栏迎撞面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 5cm。4) 护栏的断面配筋量根据计算确定,并应满足现行公路钢 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中对最小配 筋率的规定。6. 3.5位于桥梁人行道的栏杆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从人行道顶面起,人行道栏杆的最小高度应为llocnio 2栏杆构件间的最大净间距不得大于14cm,且不宜采用横 线条栏杆。采用金属网状栏杆时,网状开口不应大于5cm。5兼具桥梁护栏与人行道栏杆功能的组合式栏杆应同时满 足人行道栏杆和桥梁护栏的构造要求。6. 3.6位于桥梁自行车道的栏杆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从自

21、行车道顶面起,自行车栏杆的最小高度应为140cm。2自行车道栏杆的间距、构件连接、基础固定和组合护栏等应满足本规范第6. 3. 5条的规定。(四)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6. 2.4条文说明枕梁a分设型屮央分隔帯淞凝土护栏图6-1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示例b)f(体朋中央分隔苗混卷i:护栏6. 2.8混凝土护栏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量和基础设置应通过设计计算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c30。混凝土护栏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侧混凝土护栏按构造可分为f型、单坡型等,应结合路侧危险情况、车辆构成比例和远期路面养护方案等因素选用:1) f型路侧混

22、凝土护栏构造要求如图6.2.8-1、表6. 2. 8-1 所示。可根据需要在护栏顶部设置阻坎,如图6. 2. 8-2所示。其 构造要求除h1减去20cm外,其他规格同表6. 2. 8-1 o注:图中".等应酒足表6.2.8j的规定。表6. 2. 8-1 f型混凝土护栏构造要求(单位:cm)防护等级代码hh)bb>b2三a8155.546.4& 15.8四sb9064.548.396.8五sa10074.550. 3107.8六ssno84.552. 511& 9七hb12094.554.5129.9八iia130104. 556.51310.92)单坡型路侧混凝

23、土护栏构造要求如图628-3、表6. 2. 8-2 所示。防护等级代码hff.b2a8142. 18. 114.0四sn9044.5915.5五sal(m)1 47.2id17.2六ss11049.91118.9七hb12052.61220.6八ha13055.51322.5表6. 2. «-2单坡型混凝土护栏构造要求(单位:cm)2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可采用整体式或分离式,可根据中央分隔带的宽度、构造和管线的分布加以确定。整体式或分离式 混凝土护栏按构造可分为f型和单坡型两种:1)整体式f型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构造要求如图6. 2. 8-9.表6. 2. 8-3所示。防护等级较高的路段可根据需要在护栏顶部设 置阻坎。图6. 2. 8-9卜熨中央分隔帯混從土护栏(kt寸单位:cm)表6. 2. 8-3 f型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构造要求(单位:cm)防护等级代码hh)bb,三am8155.556. 65.8四sbm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