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研究_第1页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研究_第2页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研究_第3页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研究_第4页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问题研究    郭玉娟摘  要:郭氏家酿是聊城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员。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酿酒技艺,成就了郭氏家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地位。尽管经历悠久的历史之沉淀,但在新形势下,郭氏家酿生产性保护却面临着包括生产硬件设施、传承、推广、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困境。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困境,探析有效举措。关键词: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郭氏家酿一、问题的提出:按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指各种能够被社区、群体及个人视为传统文化构成的观念

2、表达、技能、知识、表现形式、文化场所甚至是社会实践等,而与之相关的艺术品、辅助器具、文件等,也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而言,伴随悠久历史沉淀下来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之重要性也就愈加凸显。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聊城,因其交融于运河文化与黄河文化,且是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碰撞之处,故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聊城沙镇黄屯的郭氏佳酿,便是聊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郭氏家酿可追溯至一千二百年前的唐朝时期。据史书记载,被唐肃宗皇帝封为 “汾阳郡王”的郭子仪,每逢打胜仗,总要设宴犒赏三军将士。而“汾阳郡王”设宴所用之酒,则是其通过设置酿酒作坊,精选民间酿酒工匠,采用独特的酿

3、制技艺酿造而成,取名“郭府家酒”。至明初,郭子仪后代郭城响应朝政,自山西汾阳迁至东昌府沙镇屯(今沙镇),秉承祖上的传统白酒制作工艺,依靠沙镇优良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有的酿酒微生物群,开始酿制郭氏米酒,凭借酿酒工艺独特,酿出的白酒甘洌醇厚,口感独特,酒香四溢,极为当地百姓所称道。后经历代演变,便成为今日之“郭氏家酿”。如今,聊城沙镇黄屯依然矗立着一座立于1900的家族碑,碑碣楹联:“子孙振振远绍汾阳传一脉,岁月悠悠当论伏生恰同年”,记录了郭氏家族变迁及其与郭氏家酿的传承。2010年10月,郭氏家酿代表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了全国文博会,具有悠久历史的郭氏家酿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尽管如此,作为非物质文

4、化遗产的郭氏家酿之价值依然有待开发,其生产性保护更应引起关注。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保护形势。1二、郭氏家酿生产性保护之重要性: 我国的非遗保护已走过了十几年,作为手工技艺的郭氏家酿是以人为本的精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要靠人的手工创造来发挥,这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因此“生产性保护”尤为重要。(一)自然环境优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郭氏家酿,之所以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而得以完整保存,与其精湛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不无关系。聊城市著名的酿造专家张怀申,在郭氏家酿原产地所做的多项考察和多次试

5、验,得出构成郭氏家酿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于原产地绿色无污染的酿酒生态,其空气和土壤有利于郭氏家酿所需的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经过多年的选择,繁衍、淘汰,形成了一个独有的“郭氏家酿生物体系”水是酒的血液,曲是酒的骨架,郭氏家酿原产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锶、钙、钼、锌、铁、镁等,非常利于酿酒。现有的老窖池七口,窖池深度为三米,宽两米,长3米,略微呈倒梯形,利于微生物充分发酵。下为青砖和条石铺就,中间留有黄水坑,黄水坑建在中间以30cmx60cm为标准,黄水坑以一厘米厚的桐木板覆盖,窖池的四壁同样以青砖和条石所砌,底部和四周采用郭氏自家配制窖泥均匀涂抹,底部铺设厚度达

6、5,涂抹窖泥时,泥板按照顺时针方向,表面光滑无明显凸起。窖池下面土质为粘土质,窖池上方采用高约1.5米左右的缓坡性遮雨棚,这样发酵过程中有效地保留了郭氏家酿特有的香味物质。凉堂钧采用当地特有的粘土烧制的红砖铺就,中间采用酒糟灌缝,充分利用了沙镇黄屯特有的气候环境和土质特点。(二)酿酒技艺独特郭氏家酿现有酿酒技艺的形成,是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它秉承并坚持着传统的手工酿酒技术,生产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较长,完整地保存了古老的酿酒工艺,独成特色,郭氏家酿从原料的选择到制曲、发酵、蒸馏都极为讲究。它以优质有机小米、高粱米为原料,糊化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用小麦、豌豆制成高温曲,为保证酒曲的特色和质量所有

7、作曲工艺均是人工,根据季节更替和温度变化,合理调整水分和发酵日期;入窖发酵低温入窖,缓慢发酵,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装甄稳、准、细、净,薄铺轻撒,探气撤赔,缓气蒸馏,看花摘酒。此外,郭氏家酿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百年固态泥池发酵,现有的老窖池七口,内为百年古窖泥所砌,古窖池中有多年形成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酿制过程中要经过两次加生沙、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贮存三年以上,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三、郭氏家酿生产性保护之困境:尽管郭氏家酿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优越的生产环境和独特的酿酒技

8、艺也使得郭氏家酿重新受到关注,然而,受以下因素影响,郭氏家酿之生产性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困境。(一)生产所需硬件设施较差聊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散落在民间,规模较小。郭氏家酿原产地沙镇黄屯远离市区,是东昌府区,莘县,阳谷三县市交界处,郭氏家酿历史上经过几次变革,原有的酿酒作坊规模为15亩,而今变成其生产场地不足1.5亩,原有古窖池近60口,现仅存7口,现有传统蒸馏器1套,由于年代较为久远,有些已经不能正常使用。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增加,加上周围民居发展较快,遇雨天,窖池周围积水不能及时排除,长此下去,会影响古窖池的原有风貌和微生物群。为保护这一古老的工艺和家族文化,郭氏后人对原有的窖池

9、和酿酒设备在不改变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维修加固,但是由于场地面积过于狭小,无法建设匹配的给排水系统,原有的一些资料无处存放,使得这一优秀的技艺无法向世人充分展示它的光辉。 (二)传承人面临断层危险传承人没有保障性传承制度,同时缺乏社会相应的关注,致使传承人的技艺难以传承。郭氏家酿的技艺是家传技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有无数辈人的经验积累而成。生产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在日渐工业化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郭氏家酿这一传统工艺由于缺乏社会的关注和相应的保障传承制度,失去了传承的动力,年轻人不愿学,而今老技师的平均年龄已过60岁,有较高水平的青年人才比较匮乏,中青年骨干艺人出现断层。(三)产

10、品商品率低,推广受阻郭氏家酿虽具有极好的市场可开发行性,但因缺乏相应的产品市场规划,故呈现商品率较低的特点。以本地优质原粮为原料的郭氏家酿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只管保护性生产,没有专门人员对产品进行市场规划,家族式帮忙,家族式的营销,缺乏产业化的市场运作,所以知名度较低,使得这一优秀的传统工艺多年来“养在深闺人不知”,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四)地理位置成为制约郭氏家酿生产的新因素聊城市非遗产品的不均衡制约着整体发展。有的非遗产品已经做到市场化,但是还有一些优秀的非遗产品极少被人熟知。截止到2014年,聊城市已有3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寻求经济利益目标指引下,地处市区或城市边缘地带的非物质文化

11、遗产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好,而远离市区以郭氏家酿为代表的非遗工艺和产品,则缺乏相应的保障,绝少有人问津。尽管郭氏家酿所处地理位置,以优越的自然环境成就了其历史地位,但在新形势下,地理位置又成为制约郭氏家酿生产发展的新因素。乡村是非遗依附的最后土壤,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保护已成为体制外被忽略的地方。四、郭氏家酿生产性保护之举措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凸显出它的复杂性。面对诸多困境,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非遗”保护之路,对于推动聊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意义重大。(一)保护性生产的基础上合理整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在郭氏米酒原

12、址基础上,建设非物质文化体验中心,将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整合入园,建立一个集民俗旅游、绿色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以此来推动整个聊城非遗文化产业向大规模、高层次、高品位的方向发展,形成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风格。(二)建立与时代相符的郭氏家酿传承、推广机制建立与郭氏家酿陈列室,普查、搜集、抢救整理和展示相关资料,建立档案,数据库建设,编辑出版图书、画册,录制音配像,组织开展理论研讨,进行专家咨询等,维修和购置传承工具、设备、材料,整理资料及带徒授艺的等。借助郭氏家酿的图片和相关实证资料,向世人展示非遗文化文化的历史和传统工艺家族的传承。(三)成立郭氏家酿非遗文化发展基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引导是关键,2014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保护,郭氏家酿在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