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_第1页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_第2页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_第3页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效果观察    陈江涛张丽萍【摘要】 目的 观察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用于脾脏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进行脾脏切除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9例。对照组手术中采用传统止血方式即丝线打结术, 观察组手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止血,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 脾脏切除术;可吸收止血;结扎术doi:10.14163/ki.11-5547/r.201

2、6.22.196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汽车作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已日益普及, 同时因车祸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脾脏破裂现象不断增加, 严重威胁患者内脏安全与身体健康1。脾脏切除术常常作为首选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而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术中安全可靠的止血措施。因此, 手术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方式十分重要。传统上多采用常规丝线打结法于脾脏切除术中进行止血, 其止血效果尚好, 但操作时间较长, 增加了手术风险2。近年来, 医学技术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 医疗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临床上已逐渐采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进行止血, 大大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本研究对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应用效果

3、作进一步分析, 探究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本院58例接受脾脏切除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9例。观察组中男19例, 女10例, 年龄2859岁, 平均年龄(43.82±9.45)岁, 其中4例伴有高血压、9例大动脉炎、10例血栓性管炎, 6例其他;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1例, 年龄2657岁, 平均年龄(44.67±8.71)岁, 其中5例伴有高血压、11例大动脉炎、9血栓性管炎, 4例其他。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 并签订知情书, 本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通过本研究

4、, 且给予相应支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术前常规检查, 采用气管插管术进行全身麻醉, 均于术中采用将脾脏静动脉结扎的方式止血。对照组采用常规细线结扎脾脏静动脉进行止血, 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进行止血, 具体操作:先将脾动脉与脾静脉及较大的分支血管完全游离, 再将施夹钳装好弹匣后置入, 将夹口调整至对准血管后, 扣动扳机至阻力感消失, 施夹程序完成。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血率、腹腔感染、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5、, 并展开比较分析。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1 两组患者手术质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手术后, 对照组中出现腹腔感染5例、腹腔积液4例、出血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4.83%;观察组中出现腹腔感染2例、腹腔积液1例、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

6、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脾脏切除术是常见的普外科手术, 常用于治疗脾脏外伤性破裂、脾局部感染、肿瘤等病症中。脾脏切除术中通常采用机械性、化学性、热力性等措施对脾动脉、脾静脉进行闭合止血3, 其中机械性措施为外科缝合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临床逐渐采用金属夹对缝合困难的脉管进行止血, 但有学者指出4, 金属夹具有缺乏紧密度、组织破坏性强、滑脱率高等缺点, 给金属夹的临床应用带来了较大的限制。目前随着医疗技术与工艺制作技术的进步, 临床开始使用人工合成止血夹, 其可吸收止血结扎夹, 有效克服金属夹的诸多缺点, 减轻对组织的破坏、增强脉管钳夹紧密度, 加之其具有非金属性、绝缘性等

7、特征, 对电凝器的使用、x线或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均无影响, 因而得到临床广泛认可5。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可吸收止血结扎夹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 明显改善手术质量;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可吸收止血结扎夹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 预防并发症。综上所述, 脾脏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结扎夹具有止血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势,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 黄伟, 易先武.可吸收止血结扎夹在脾脏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8):1568-1570.2 李倩. 18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中出血防治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4, 42(5):531-532.3 李阿莉.可吸收结扎钉夹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价值.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34):5561-5565.4 严伟, 邓春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仅放置1枚可吸收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146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