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分析_第1页
调查报告分析_第2页
调查报告分析_第3页
调查报告分析_第4页
调查报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感恩意识与行为形成的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等等大量绵延上千年的古老成语,都是告诉我们要知恩报恩。因此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他们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对本次问卷调查具体情况的分析:一、指导思想及目的本次问卷设计指导思想是调查学生感恩意识和现状,引导感受恩情的存在价值,启发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同时通过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感恩成为一种常态的校园文化,使它成为一种氛围或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并以它为契机,提高全体师生的素养

2、,从而达到构建和谐校园,提升一方文明的目的。二、问卷的设计问卷围绕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思路设计,感恩对象调查范围逐步扩大家庭中人、学校中人至社会中人。我们相信孩子们在完成这张问卷的同时不仅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并一定会暗暗立下感恩的志向。答卷的过程就是感恩的种子发芽的过程。三、问卷内容及完成情况统计调查针对小学生,问卷采用样本信息进行分析,随机抽取了学校9个班级学生的部分学生参加,采取开卷的方式,问卷的开卷方式使结果更为接近本真,因为孩子不会故意瞒报虚报。发放132张问卷,收回答卷132张,有效答卷129份。(注:下列括号中的数字为选择该答案的学生数)1、你觉得你最需要感恩的对象是谁?A、父母

3、(116) B、老师(12) C、兄弟姐妹(1) D、同学2、你知道“父忧母难日”是什么日子吗?假如知道请简要回答它的含义。A、知道(16) B、不知道(113) 3、你知道长辈的健康状况吗?A、知道(68) B、不很清楚(56) C、不知道(5)4、你能经常与亲人沟通、交流吗?A、经常(46) B、隔一段时间(61) C、几乎没有(22)5、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A、会(70) B、能理解(52) C、不会(7)6、你的父母文化层次低或社会地位低,你会看不起父母吗?A、会(4) B、偶尔会(5) C、不会(120)7、你能为家长分担忧愁吗?A、会(66) B、偶尔会(57) C、

4、不会(6)8、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A、知道(67) B、不太清楚(50) C、下知道(12)9、你会为家长做家务活吗?A、会(93) B、偶尔会(34) C、不会(3)10、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的东西吗?A、不知道(10) B、不太清楚(77) C、知道(42)11、你怎样看待父母为孩子成长付出的辛劳?A、父母照顾孩子是理所当然的(4) B、我不想他们那样的,少点罗嗦还好(2) C、等我长大了要回报他们(123)12、你对父母发过脾气吗?A、很少发脾气(97) B、父母不按自己意愿做时会发脾气(28) C、经常对父母发脾气(4)13、父母累了你会为父母打一盆洗脚水解乏吗?A、经常会

5、(72) B、偶而会(36) C、从不(21)14、平时在家在校,父母老师是否经常教育你要懂得回报、感恩?父母:A、是的经常(28) B、有时(44) C、从来都不(7)老师:A、是的经常(89) B、有时(36) C、从来都不(4)15、你在父母生日时表达过祝福吗?A、每年都会(39) B、偶尔会(59) C、不会,我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生日(31)16、对于帮助过你的人你会心怀感激并对他(她)说一声谢谢吗?A、会(111) B、偶尔会(17) C、不会(1)17、老师作为教育你的人,他(她)开启你的智慧,开化你的蒙昧教师节时你会给你的老师送小礼物表达感恩之心吗?A、每年都会(30) B、偶尔会

6、(88) C、不会,我讨厌他们管我(11)18、有些人虽然伤害了你、欺骗了你,但他们磨练了你的心志、增进了你的智慧,对于他们你选择哪一种心态?A、心存感激(91) B、不理他们(32) C、报复(6)19、有些人关怀你给你温暖,有些人鼓励你给你力量,你会用同样的善意对待他人吗?A、会(94) B、有时会(34) C、从来不会(1)20、你知道“鸦反哺羊跪乳”吗?假如知道有何感受?A、知道并被深深感动(49) B、知道但没什么感觉(25) C、不知道(55)四、答卷情况分析及反思爱孩子,是每个父母都会做的事”。可是,爱父母,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我们整天沉浸在爱的海洋中迷失了自我,变成了“爱

7、的麻木者”,既体会不到父母长辈对我们的殷殷的深爱,更加不会尝试去理解关爱父母,有时甚至是以怨报德,做出许多不义不孝无耻的举动。孝敬父母,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这一美德没有被我们很好地继承下来以本次感恩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非常使人震惊,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数据予以证明,在129份有效答卷里:1、有113位同学不知道“父忧母难日”,所有同学不知道它的含义。2、有61位同学不清楚或不知道父母的健康情况。3、有61位同学隔一段时间与父母沟通,22位同学几乎从来不与父母沟通。4、有近60%的同学厌烦甚至恨父母的说教。5、在是否向过老师表达节日祝福时,只有30名同学表示会向老师送小礼物表达感恩之心。有1

8、1位同学很干脆的回答讨厌老师的管教,不会送小礼物祝福老师。6、有63位学生偶尔会或不会为父母分担忧愁,当问及父母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时,62位几乎半数的学生不清楚或不知道,有一位学生还特别注明妈妈最大的烦恼是找不到人打麻将。7、近70%的同学(87名)在被调查知不知道父母最喜欢的东西时选择了不知道或不清楚,有一名学生说父母最喜欢的是吃自己的剩饭菜。8、有28位学生父母不按自己的意愿做时会朝父母发脾气,4个同学经常对父母发脾气。父母劳累时只有72人会给父母打一盆洗脚水,36人偶尔会,而有21位同学从不会。对于“鸦反哺羊跪乳”的故事49位同学表示知道并被深深感动,有超过65%(80名)的同学表示不知道

9、或制导弹没有什么感觉。9、对于别人的善意只有91人会以同样的善意回报;对于别人的恶意有32位同学表示不理,而有6人选择了报复。10、当问及“平时在家在校,父母老师是否经常教育你要懂得回报、感恩时”有几乎过半的学生表示得到的教育很少,有11人说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教育。11、在所有的答案中值得乐观一点的答案是选择题第11题,在看待父母为孩子的成长付出的辛劳上,有123位同学肯定的说长大后要回报父母,只有4个同学认为父母照顾孩子是理所当然的、2个学生说我不想他们那样,少哕嗦一点好。我想没有一个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没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孩子喜欢的是什么,没有一个父母会在内心嫌弃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是父

10、母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这一切,我们的学生想过多少?感受过多少?回报过多少呢?他们常常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把父母的爱,亲人的情看成是理所当然。更有甚者,面对父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是埋怨,责难;是亠次次让父母失望,伤心!那么造成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我们的教育缺乏感恩教育通过问卷可以明显看出,感恩教育存在普遍性缺失。对于父母、亲人、师长、同学、朋友、及社会中人,孩子们的感情较为“淡薄”。他们对父母或亲人、老师十分依靠或依恋,但这种依恋不能代替感恩与尊重。多数孩子在有困难和需要的时候想到亲人,事后便无动于衷

11、。在人们传统的目光中,为孩子们做事是父母、长辈应该的,但当孩子们对这种认识根深蒂固的时候,年青时代的感恩只有在“养儿方知父母恩”时自发生成了。不少孩子对于他人的帮助缺少应有的感激与热情,更不用说创造性庆祝某一具有纪念性的日子。(二)家庭教育存在偏差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孩子的现状,家庭教育的认识偏差是最为主要原因。(1)在当前社会中,升学思想占据主流。在大多数孩子的眼里,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一个:考上大学。这种认识无疑是受其父母的影响。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父母的谆谆教诲总离不开“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将来才能有出息。”因此,孩子的眼中只有成绩,取得好成绩就是父

12、母渴望的,就是对父母的最好的报答。父母的目光也被孩子的成绩所左右,其他的诸多因素:心理的、情感的、动手操作等能力方面的因素被家长们忽视了。更有许多农村的家长的愿望更为简单,他们只希望孩子混个初中文凭,毕业后出去打工赚钱补贴家用,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对于孩子心理的、情感的等等需要从不过问和关心,也不知道怎样深入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因此存在许多教育的空白。(2)为孩子做事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是许多家庭的共识。在小学或初中就读的孩子年龄还小,他们的自理能力很差,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孩子的生活服务由父母包办了。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惯”下,我们的学生没有劳动的意识、没有感谢亲人的能力更不说感恩亲人的习惯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恩是一种习惯。”这种感恩的惯性思维没有养成,他们当然就不会有感恩的现实行为。(三)学校礼仪教育被忽略轻视许多孩子在感恩方面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学校一味追求教学质量,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忽视了对学生礼仪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学生日常见到教师如同陌生人,连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