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滇西旅游环线的交通网络分析_第1页
大滇西旅游环线的交通网络分析_第2页
大滇西旅游环线的交通网络分析_第3页
大滇西旅游环线的交通网络分析_第4页
大滇西旅游环线的交通网络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滇西旅游环线的交通网络分析    赵裕 金宝轩云南省旅游业经历4个时期,前后40年的发展,现已逐渐成熟并走向更快、更好的发展时期。2019年,云南省提出了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建设计划,推进云南省全域旅游建设。但滇西地区旅游业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部分州市旅游资源匮乏、旅游交通网络不成熟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滇西六州市主要景区和交通网络通达性的分析,揭示了大滇西旅游环线下各州市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为滇西旅游发展提供了合理建议。引言2019年4月,云南省提出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将“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保山瑞丽腾冲泸水贡山德钦”串连在一起,成为云南省滇西旅游的

2、主要环线。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建成,将会进一步拓宽云南省的旅游市场,更好地发展云南旅游的优势资源,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带动云南省经济发展。在大滇西旅游环线的背后,旅游传统六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食、住、行、游、娱、购”中,交通条件又是必备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地方旅游大发展的必要前提,交通网络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游客旅游过程中的舒适程度,影响着目的地的可达性与客流量。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交通方式的革新被视作旅游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渐受到旅游行业人士的重视。目前来说,云南省内连接各大旅游景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铁路网

3、络、高速公路网络、国道、省道和其他乡镇道路网络。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的前提下,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运用gis技术在交通网络分析中对交通路线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对交通网络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定量分析,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同时也扩大了gis的运用范围。本文以云南省提出的大滇西旅游环线作为实例,对滇西地区交通网络、旅游环线上各节点和各节点拥有的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布局特征剖析,发挥gis技术的特点,对交通网络的通行成本进行量化分析,为云南省大滇西旅游环线的规划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区概况大滇西旅

4、游环线约长1 600千米,涉及云南省滇西六州市,影响范围约9.177 8万平方千米,约占云南省总面积的1/4。大滇西旅游环线区域的地貌特点显著,生物种群丰富多样。沿途州市富有民族文化气息,在范围内有怒江第一湾、火山热海、苍山洱海等自然景观,也有松赞林寺、滇西抗战纪念馆、一国两寨等人文景观。随着近年来旅游设施的完善,滇西地区已成为包含众多经典景区和新兴景区的热门旅游地。同时,大滇西旅游环线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产业,为助力滇西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保障。图1是大滇西旅游环线区位图。(二)数据来源本文所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云南省30m×30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交通网络数据为云南省卫星

5、遥感图像上矢量化的高速公路数据、国道数据、省道数据、县道数据。收集的旅游景区数据主要来自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2019年10月更新),其中,本文选取了滇西六州市全部的5a和4a级景区,部分有人文特点、有红色教育寓意的3a级景区和部分具有当地特色、有研究价值的自然景观,共33个景点、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三)技术路线利用裁剪后的大滇西旅游环线dem数据、矢量道路数据和旅游景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主要流程包括欧式距离的计算、重分类、加权运算、成本距离分析和成本路径分析等,总体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首先,对云南省dem影像、道路数据进行裁剪,得到滇西各州市的dem影像和道路数据;

6、其次,对不同等级的交通网络数据进行欧式距离计算,并根据dem数据的坡度信息;使用重分类统一各级别交通网络数据与坡度信息的量纲。在交通网络数据的重分类时,按照高速公路通行速度为100km/h、国道通行速度为80km/h、省道通行速度为60km/h、县道通行速度为40km/h的理想状态进行重分类,将单位统一为“h”。在传统的成本距离分析时,很少考虑到因地形起伏而带来的影响。实际上,大幅度起伏的地形不但提高了通行时间,还影响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舒适感。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将地形起伏度考虑在内,把地形起伏和不同等级的交通网络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各州市等时图。以等时图为基础,各州市政府驻地作

7、为出发源点,各州市内旅游景点为终点进行成本路径分析,得到大滇西旅游环线下各州市内主要旅游线路的通行难易程度。二、数据分析(一)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4个。其中,普达措景区、松赞林景区和蓝月亮山谷景区在30分钟等时圈内,巴拉格宗景区在120分钟等时圈内,而梅里雪山景区和大滇西旅游环线的起点德钦县则在240分钟等时圈内,如图3所示。对比通行难易程度与交通网络图可以发现,尽管梅里雪山景区远于巴拉格宗景区,但因为从香格里拉市到达梅里雪山景区有国道g214西景线可以直达,所以在通行的难易程度上达到梅里雪山景区要比达到巴拉格宗景区更加容易。而松赞林景区、普达措景区没有直达

8、的国道和省道,因此要更换更多不同等级的交通网络才能达到。(二)丽江丽江境内有2个5a级景区、7个4a级景区。其中,泸沽湖景区在240分钟等时圈内,老君山国家公园在120分钟等时圈内,其余7个景区都围绕在丽江市周围,且都在30分钟等时圈内,如图4所示。对比通行难易程度与交通网络图可以发现,泸沽湖景区由于没有能直达的高速公路或国道,因此通行难度最难,其他景区都相对要低。由此可知,丽江交通网络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三)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拥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1个。其中,蝴蝶景区、南詔岛景区、崇圣寺、大理古城、巍山古城、水目山景区都在30分钟等时圈内,鸡足山景区在

9、60分钟等时圈内,沙溪古镇和新华村景区在120分钟等时圈内。大理州景区较多但相对集中,远距离的沙溪古镇和新华村景区也因为有国道g214、大丽高速可以方便通行,如图5所示。(四)保山保山景点较少,仅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和3a级景区1个,3个景区都在60分钟等时圈内,如图6所示。对比通行难易程度与交通网络图可以发现,热海景区和和顺景区位于杭瑞高速、保腾高速的沿线上,通行难度较低。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因为地处偏远区域,所以交通难行。保山地区旅游资源较少,基础设施落后。(五)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4a级景区3个,其中,梁河南甸宣抚司署景区和莫里热带雨林景区在60分钟等时圈

10、内,勐巴娜西珍奇园在30分钟等时圈内,如图7所示。对比通行难易程度与交通网络图可以发现,从芒市到梁河南甸宣抚司署比到热带雨林景区更加便利。德宏州与缅甸接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因为位于云南省最西部,经济发展缓慢,旅游业发展滞后。(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江自治州没有a级景点,但独特的自然风光锻造了石月亮、丙中洛、高黎贡山等风景壮美的自然景区。高黎贡山在30分钟等时圈内,石月亮在240分钟等时圈内,而丙中洛景区在360分钟等时圈内,如图8所示。对比通行难易程度与交通网络图发现,丙中洛虽然距离最远,但因为有省道s228和县道连接,所以通行难度并不大。相反高黎贡山景区虽然距离泸水市较近又有

11、省道s316和s228相连,但是道路崎岖,较难通行。(七)滇西地区滇西六州市在旅游资源和交通网络上各有优劣,总体表现為,州市面积大的地方道路崎岖,山高难行,虽然自然风光秀丽,但成熟的旅游景区较少,而且通行成本较高。面积小的州市民族特色浓厚,人文景点多,虽然交通便利但是景区密集,缺少长时长途旅游产品。其中,滇西六州市等时圈图如图9所示。三、结论大滇西旅游环线是罕见的“大河并流”旅游区,也是推动“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理念的重要区域,只有发展好大滇西旅游环线,才能更快地推进云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滇西地区4个5a级景区都位于节点30分钟等时圈内,并且从通行的难易程度上看也都处于易通行的线

12、路上,说明到达这4个景区的交通网络都十分发达,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涉及的3个州市相对于滇西其它州市也较为发达,旅游业发展成熟。在旅游交通方面,滇西六州市组成了大滇西旅游环线中的大环线,而各州市节点、州市政府驻地和州市内旅游景区构成了大滇西旅游环线中的小环线。大环线要通达,承担着州市之间游客流动的主要通道;小环线要通顺,除了游客往返与节点和景区交通道路要通顺,同时也要将这些道路建设成为旅游途中的文化路和景观路。具体来看,德钦是大滇西旅游环线的起点和终点,同时也是全域旅游概念式线路产品的起点,应做好连接其他主要旅游节点和昆明市的作用,优化交通网络。作为大滇西旅游环线游客主要的输入地,迪庆州应充分结合已有的景区资源,增加德钦与香格里拉市之间的通行线路,提高通行效率。首先,主动引导游客,分散游客向邻近州市和邻近景点流动,承担起始点的作用。其次,作为滇西旅游业较为成熟的丽江、大理,既要保护好现有的旅游资源,也要规划设计好现有的旅游线路,特别是要解决丽江古城与大理古城周边的交通网络复杂、客流大、游客在各景点间流动不便捷等问题。最后,对于保山、怒江、德宏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