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班级:_ 姓名:_1. 延伸阅读。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把字词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尽     才觅     指花都凋谢了不知     寻找始     岂料,想不到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3第一句中的“芳菲尽”与第二句中的“_”相呼应,运用了_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欣喜。4登山前,诗人为_而遗憾,登山后,诗人看到_又感到惊

2、奇。2. 朗读古诗江上渔者,完成练习。1把诗句补充完整。江上_,_鲈鱼美。君看_,出没_。2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móméi(1)君看一叶舟,出没(_)风波里。(2)小明今天没(_)有去上学,因为他生病了。sì shì(3)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_)的。(4)他似(_)乎有一点不高兴。dàntán(5)一个弹(_)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6)他弹(_)奏的乐曲非常好听。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渔者:_(2)但:_(3)出没:_4填一填。江上渔者的作者是_代的

3、_。反映了_,唤起人们对的注意。5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6根据诗意写诗句。(1)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_(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_3. 阅读与理解。(甲)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注释)杨花:指柳絮。才思:才华和能力。天街:京城街道。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绝胜:远远胜过。1从“不久归”可以看出,可以作为甲诗的标题的一项是()A.晚春 B.新春

4、 C.早春 D.立春2按照押韵规律,乙诗括号里的字应为“ ”,读作“ ”。()A.宫gng B.都d C.城chéng D.京jng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同是描写春景。甲诗中,“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能“解”,而且还有“才思”想象之奇,实为诗中罕见;乙诗将早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了早春景色的可爱。B.甲诗中,杨花、榆荚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是为春天增添一景,虽然不算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C.“草色遥看近却无”

5、是乙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D.乙诗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景色。4请用自己的话语写出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黄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这首诗写作者看到的诗句是: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2“九曲”是形容_,“万里”是形容_。古诗中有很多诗句都含有这样的数量词,如:_。3作者之所以想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河”是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_”,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作者

6、_的情怀。同时,“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_的气概。5.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吾:_淡墨痕:_夸:_满乾坤:_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句意:_。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_ , _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5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_,_,_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

7、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这首诗是_代诗人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心情。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_)(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_)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吞,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2)“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

8、包含了哪些含义?_8. 课内阅读。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什么?_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是从什么感觉来写春雨的?_3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两句是“_,_”。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_9. 古诗阅读。春日宋_,_。_,_。1默写古诗。2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胜日”的意思是(_),“东风面”的意思是(_)A.胜利的日子。B天气晴朗的日子。C.春天的面貌。  D东风的模样。3这首诗中

9、的()一词赞美了春天的景色。A.“万紫千红” B.“泗水滨”4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我还能写出连续的两句。_10.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_。等闲识得东风面,_。1把诗句补充完整。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咏史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3从表面上看,诗歌的第一句“胜日”指_,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_;“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_。4提到朱嘉,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中的“_?_”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11. 阅读古诗文,回答

10、问题。江郎山和韵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注释)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干:这里指接触。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_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_12.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石灰吟_,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_。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3诗句 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

11、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_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_)千锤万凿,(_)烈火焚身,(_)粉骨碎身,我(_)要留清白在人间。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13. 牛刀小试。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14.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

12、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这个小序为词中的“_”这一句作了铺垫。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幕雨子规啼。2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A_图 B_图 C_图3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_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解释词语。(1)无再少:_(2)唱黄鸡:_5下阕表达了作者_的性格。6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1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