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_第1页
论文浅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_第2页
论文浅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_第3页
论文浅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_第4页
论文浅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人在其成长的历程中,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常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活 动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但是最常见的还是在青少年阶段。这是 出于心理、生理、和客观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 是人生发展中极为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个体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 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反面存在矛盾。这一 时期的个体往往要经历较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情感两极化明显 也容易出现挫折感,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暴风骤雨" 时期、“危机时期雹 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

2、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须经历的,成为青 少年心理发展阶段的特征。青少年正处在身心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 时刻。如果这时产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它 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的性格,使信念不坚 定,意志衰退,t作、学习消极,波动大,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可能向犯罪心 理及变态心理转化。所以,逆反心理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逆反心理的实质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 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景下所产生的,与认知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 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是

3、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心理活动 。其所经历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着注 意,受教育者接触,理解这些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态度、观点与自身原有的 认识结构和态度体系加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基础上做出接受或抵制的过程。在这 一过程中,每一阶段都有可能直接发生,导致最终的逆反心理。其实质具体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方向的动机、欲望、h标和反应同时出现,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紧张 情绪、°引自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1990年出版 朱智贤1908-1991,专长儿童心理学。字伯愚,江苏赣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

4、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等。他的论著主要有儿童 心理学( 1962. 1979)。)、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 1982)、思 维发展心理学( 1986)、心理学大词典(主编,1990)等书。(-)逆反心理的结构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 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主要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 心理因素构成。认知是青少年受教育态度的基础,它为逆反心理规定了具体的逆反 对像,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方式,受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等因素。情 感是社会态度,也是逆反心理对认知信息的体验。是逆反心理发

5、展的动力。青少年 在接受教育活动中,理解掌握了有关认知信息会感到满足、充实、愉悦;对于不理 解的信息,则会表现岀疑问、焦虑、惊讶、困惑,这些情感体验是受教育者在对新 的认知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储存的认知信息和态度体系加以比较的基础上而 产生的。随着认知信息量的增加,原先的不良情绪反应如不能有效的克服,就会反 向发展,导致产生抵制有关知识信息的行为意向。意向是对青少年逆反对像的行为 反应趋向,是逆反心理转化行为的准备状态。青少年在一般的教育情况下,逆反心 理的这三个要素是一致的,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理通情不通,既道理想通了情 感上却转不过弯来,就会显示出混乱的思维。可是,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中

6、占主导 地位。(二)、逆向思维发展决定逆反心理形成青少年在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学会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诸如从原因 探求结果,由结果追溯原因。由条件推导结论,从结论寻找条件;既做正面分析又 做反面探讨。因此,青少年在顺向思维发展的同时,逆向思维也就随着产生了。逆 向思维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奠定了基础。逆向思维导致逆反心理的产 生,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界的信息超过了认知信息而产生了扭曲的对有 关知识信息予以否定的逆向思维心理驱动力,导致消极的逆反心理;另一种是习惯 与反思的思想方法在某一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了探索,为了求知,喜欢用多种观点 进行分析比较,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7、。在相同中求差异。这是有追求客观真理 的逆向思维心理驱动而产生的积极的逆反心理。(三)、逆反心理的表现结果青少年在受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的表现结果,既可能有盲冃的自发的与感性经 验相联系的逆反心理反应。也可能有经过自觉探索、深思熟虑的逆反心理反应;既 有可能与求异思维,对比联想联系的积极的正向逆反,也可能有与偏激、对抗、反 控制相联系的消极的负向逆反。又可能有外显的逆反。因此,对青少年在受教育过 程中表现出的复杂多样的逆反心理,不能横加指责,全盘否定。不能简单地斥之为 低层次的心理意识。更不能不加分析的斥之为人格反常。应实事求是地做具体分析 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评价。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造成青

8、少年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心理、生理和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也有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与童年相比,青少年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成人感”和强烈的社会独 立性。青少年感到自己不是孩子,像个大人,因而他们从心里要求改变童年期一切 依赖成人的状况,要求像成人一样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些活动。这表现了青 少年开始尝试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徳标准分析社会。这种社会独立 性使青少年的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但是许多的教冇者及家长却看不见这些来 自青少年心理的变化,仍然认为青少年是幼稚的,对他们发展起来的成人感和强烈 的独立意

9、识看不到或估计不足。教师认为学生不听话,学生也认为教师不尊重他, 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独立意识不断的增 强,常会过分强调自我,好奇心盛,偏激固执等。青少年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 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 不断增强。它是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二)、青少年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 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认知的偏差度 较大,认知上容易产生片面性。许多青少年在遭受失败之后显得意志薄弱,自暴自 弃,对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置之

10、不理。这是因为青少年的自尊心较强,有是乂不能正 确的维护自己的尊严,常常将教育者的劝说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 己自尊心的伤害,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既而产生了逆反心理。(三)、学校、家庭、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首先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青少年原有的个人需要。在学生还没有产生自觉的 学习需要之前,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 的要求造成困难。其次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青 少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强烈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对于这 个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要认为只是出于好心,要求乂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 样向学生提

11、出,学生总是应该而且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做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 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其三是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 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青少年实际 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只凭主观臆测就这样或那样的处理,对学生釆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就采取过激的行为,如罚站、辱骂,甚至出手打人等,很容易挫 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其四是教育者的教学方法生硬、呆板,没 有作到因材施教。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认为自己如何努力,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与教师的敌对情 绪也就产生了。最后,

12、教育者的言行不一致。正所谓言传身教,教育者将教育信息 及社会规范传达给学生的途径有两个方式:一是用语言。二是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这一点是更为重要的。如果教育者说一套,做一套,教育就很难发挥作用。这样更 会大大的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对一些正面的教育信息也会 产生逆反心理。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之中,社会、家庭中的许多不良因 素也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 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 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 反心理。社会因素的

13、影响更加复杂广泛,内容、形态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为普遍 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及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 体等。可见,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索的影响,会使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 逆反心理定势,这也是教育者所不能也不应忽视的。(四)、不正确舆论氛围的影响最后,错误的舆论氛围既能给青少年认识活动造成困难,也能使他们同其他人 的人际关系和所采取的行动带来不利的影响。众所周知,舆论的导向作用是十分巨 大的,正所谓:“众口砾金之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对事物 的认知很容易受外界舆论的引导。如有的学生将尊敬师长看成是“溜须拍马二把向 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

14、打小报告必出卖朋友这种心理在个别学生中 存在,还不能起到不良的影响。但是一旦这种心理在一个团队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舆 论氛围,就会导致学生的认知障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给教师、学校、家长的教 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当然,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重而复杂的。是因时因地而改变的。教 育者必须运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这个问题,而不是只注意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三'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疏导及解决方法严格来讲,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现象。它的效用如其它心理效应一样,分为正 效应、负效应。而我们这里所要探讨的正是能够给青少年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的 负效应,也就是负向逆反。解决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应遵循两个原则:首先

15、是要准确 判断是不是逆反心理。许多家长、教育考在教育青少年的时候,往往不进行事先的调查,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指责。一旦遇到顶撞,便认为这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作 怪,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其实,青少年的情绪等方面存在着不稳定性,一时冲突 失控也在所难免,不应视为逆反心理。其次,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逆反心理的产 生总有一种主导因索,抓不住主导因素,而教育者仅凭经验及直觉是很难解决问题 的。更不能以简单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疏导与解决方法有很多,教育者不可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应 作到因地制宜。遵循以上的两点原则,归纳如下;(-)、运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与积极作用教育者应大胆的运用逆向思维,通过经

16、常的逆向思维,进行逆向论证、提高学 生的鉴别能力。如有意识的选取一些错误观点让学生讨论,可以使学生得出正确的 结论,发挥逆向思维的积极意义。也应注意到,青少年逆反心理中存在着打破常规 勇于创新、反对束缚的可贵精神。教育者应看到这宝贵的一点,加以合理的利用而 不能简单的认为一旦是逆反心理就一定不对,扼杀了青少年的创造力。教育者也可 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中反思自己,来帮助我们改进教育方式及方法。(二) 、了解青少年心态,改变教育方式,实现教育艺术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把握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和心理状态。利用学生的内在 的心理需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发挥集体活动对每位学生的教育、评价和激 励作用,是造

17、成积极心里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心理产生的有效途径。与此同 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捕捉教育时机,以优良的教育艺术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教育者,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经常从学生的行 为情绪反应来了解其心态变化,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契机。教育是一 门艺术,教育的作用是靠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实现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基说过:“教育者不应该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某些公正性的条条办事的判官”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教育者要正确对待,因材施教,把握适合于学生 的多种教育方法,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是增进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促进逆反 心理正向发展的重要基础

18、。(三) 、重视交流,努力控制逆反心理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消极逆反心态的特点与成因,教师要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疏 导。适应当代青少年的特点,采取双向交流,民主研讨的自我教育方式。教育者不 应总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而要与被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双向交流。作到这一点,教苏霍姆林斯基( 19181970)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写有给教师的一口条建议、把整个心 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箸。育者首先应当与被教育者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使之互相信赖。同时教育者要对青 少年信任,激发自信,鼓励其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鼓励学生 自己动手,探索其好奇的事物。使学生在自信、自由、平等的氛围下逐渐消除逆反 心理。(四)、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家庭,要着重努力与社会各方面力量紧密配合,尽力消除来自学校,社 会的消极舆论及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作为家庭,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 孩子的心声,努力的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作为学校,积极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