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方法简介2012_第1页
地质填图方法简介2012_第2页
地质填图方法简介2012_第3页
地质填图方法简介2012_第4页
地质填图方法简介20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地质填图目的一、地质填图目的二、填图工作一些基本要求三、填图路线布置原则和方法1 1穿越法:穿越法:垂直垂直地层走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按一定的间隔横穿整个调查地层走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按一定的间隔横穿整个调查区,研究地质剖面,标定地质界线。路线之间的地质界线则用插法或区,研究地质剖面,标定地质界线。路线之间的地质界线则用插法或“V”V”字字形法则来填绘。形法则来填绘。 PCDCSDCPsDC优点优点:(1) 易查明地层层序,接触关系,易查明地层层序,接触关系,(2) 清晰判明岩相纵向的变化和地质构造基本特点,清晰判明岩相纵向的变化和地质构造基本特点,(3) 工作量较少,所获地质信息丰富。工

2、作量较少,所获地质信息丰富。缺点缺点:(1) 路线之间的地质界线,不能直接观测到,连接的地质界线可能路线之间的地质界线,不能直接观测到,连接的地质界线可能 与实际有出入;与实际有出入;(2) 沿走向岩相和地层厚度的变化不易查清,可能漏掉主要的小地沿走向岩相和地层厚度的变化不易查清,可能漏掉主要的小地 质体、矿点、横断层等。质体、矿点、横断层等。(3) 填图比例越小,路线间距越大,上述缺点越明显。填图比例越小,路线间距越大,上述缺点越明显。SDC优点:优点:细致观测地质体的横细致观测地质体的横向变化;准确地填绘向变化;准确地填绘地质界线。地质界线。工作效率低,多用于工作效率低,多用于大比例尺,如

3、矿区的大比例尺,如矿区的填图。填图。(1)实际工作中,两种路线常配合使用。如在穿越路线上,为)实际工作中,两种路线常配合使用。如在穿越路线上,为确定接触关系或横向变化等,常向路线两侧作短距离的追索;在确定接触关系或横向变化等,常向路线两侧作短距离的追索;在追索路线上,也须经常穿越走向以了解地质体纵向上的变化。追索路线上,也须经常穿越走向以了解地质体纵向上的变化。(2)两方法都是相对于地质构造走向线而言的。其布置是以预)两方法都是相对于地质构造走向线而言的。其布置是以预期要解决的地质任务为根据的。这个前提下,还必须考虑自然地期要解决的地质任务为根据的。这个前提下,还必须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如逾越情

4、况)、露头情况等因素。理条件(如逾越情况)、露头情况等因素。 总之观测路线的布置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多变,以满足调查总之观测路线的布置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多变,以满足调查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又能发挥最佳效率。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又能发挥最佳效率。 每一条观测路线的布每一条观测路线的布置都应有既定的目的和任务。一般地说,经过初步踏勘,每条路置都应有既定的目的和任务。一般地说,经过初步踏勘,每条路线的内容都是预先设计的。线的内容都是预先设计的。四、填图观测点布置原则和标测方法原则:观测点的布置能有效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原则:观测点的布置能有效控制各种地质界线。(1) (1) 布置在填图单位的界线上、标志层、

5、化石层,岩性和岩相明布置在填图单位的界线上、标志层、化石层,岩性和岩相明显变化的地方;显变化的地方;(2) (2) 矿化现象、蚀变带、矿体;矿化现象、蚀变带、矿体;(3) (3) 褶皱轴部及转折端,断层及节理的岩层产状急剧变化处;褶皱轴部及转折端,断层及节理的岩层产状急剧变化处;(4) (4) 河流冲沟切割的剖面和采石场等人工露头处。此外,还有水河流冲沟切割的剖面和采石场等人工露头处。此外,还有水文、地貌、风景、出土文物地点等位置上,切忌机械地等距文、地貌、风景、出土文物地点等位置上,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离布点。断层角砾岩断层角砾岩五通组顶部粘土岩和砂岩五通组顶部粘土岩和砂岩金陵组生物灰岩金

6、陵组生物灰岩梁山煤线梁山煤线C2cP2q枢纽枢纽下降泉下降泉观测点标定:观测点标定:地形图上标定观测点的位置必须要求准地形图上标定观测点的位置必须要求准确,不能超过填图精度要求的允许误差确,不能超过填图精度要求的允许误差 ( (即不得超过即不得超过1mm)1mm)。三种定点方法:三种定点方法:(1 1)目测法)目测法: : 目估点位,按比例在地形图上定出点位。目估点位,按比例在地形图上定出点位。(2) (2) 后方交汇后方交汇: : 用前方已知参照物点的方位来交汇未知点的位用前方已知参照物点的方位来交汇未知点的位置置1/5万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暂行要求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暂行要求规定:规定:(1)

7、基岩区线距为基岩区线距为400800m,点距,点距300500m。(2) 标定直径大于标定直径大于10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50m,长度大于,长度大于 50m的线性地质体;长度大于的线性地质体;长度大于250m的断裂、褶皱构造。小于的断裂、褶皱构造。小于 上述规模,但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可适当放大或归并表示。上述规模,但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可适当放大或归并表示。 (3) 基岩区内,面积小于基岩区内,面积小于0.5km2和沟谷中宽度小于和沟谷中宽度小于100m第四系,第四系, 在图上仍按基岩填绘。大片第四系覆盖者,在物化探工作的基在图上仍按基岩填绘。大片第四系覆盖者,在

8、物化探工作的基 础上,可酌情布置工程予以揭露。础上,可酌情布置工程予以揭露。(4) 分层界线,接触带,化石层、标志层和矿化标志等,分层界线,接触带,化石层、标志层和矿化标志等,其标定误其标定误 差不得大于差不得大于50m。路线地质观测的一般观测程序:路线地质观测的一般观测程序:(1)标定观测点的位置;)标定观测点的位置;(2)研究与描述露头地质特征和地貌;)研究与描述露头地质特征和地貌;(3)测量地质体的产状要素及其构造要素;)测量地质体的产状要素及其构造要素;(4)采集标本和各种样品;)采集标本和各种样品;(5)追索与填绘地质界线;)追索与填绘地质界线;(6)沿前进方向进行路线观测和描述,并

9、绘制)沿前进方向进行路线观测和描述,并绘制 路线地质剖面图。路线地质剖面图。地质观测点的描述内容地质观测点的描述内容(1)日期、天气情况;)日期、天气情况;(2)观测路线;)观测路线;(3)人员分工;)人员分工;(4)观测点的编号;调查区统一的编号注明。)观测点的编号;调查区统一的编号注明。(5)点位及高程;)点位及高程;(6)点性或目的;)点性或目的;(7)露头情况;)露头情况;(8)地貌特征;)地貌特征;(9)岩性描述;)岩性描述;(10)沿途描述和路线小结。)沿途描述和路线小结。(2)(2)路线地质路线地质图图(3) (3) 地质素描地质素描(3) (3) 地质摄影地质摄影CDSDCCD

10、SDPC地质素描图地质素描图采集的样品种类:采集的样品种类:地层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矿石标本、地层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矿石标本、构造标本、岩组分析、定向标本和硅酸盐分析(全岩分分析)样构造标本、岩组分析、定向标本和硅酸盐分析(全岩分分析)样品,粉鉴定样品,同位素地质年龄样品、人工重砂样品及古地磁品,粉鉴定样品,同位素地质年龄样品、人工重砂样品及古地磁样品。样品。样品采集目的应明确样品采集目的应明确、标本应具代表性和真实性,岩石应十分新、标本应具代表性和真实性,岩石应十分新鲜,没有次生破坏或混入物。鲜,没有次生破坏或混入物。样品的规格:样品的规格:9X6X3cm3;供鉴定用的标本以能

11、反映实际情况和;供鉴定用的标本以能反映实际情况和满足切制片,薄片以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不小于满足切制片,薄片以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不小于6X4X3cm3;对于矿物晶体,化石和构造标本规格不限。;对于矿物晶体,化石和构造标本规格不限。标本登记:标本登记:标本上编号,记录本上应记明采关位置和编号。送实标本上编号,记录本上应记明采关位置和编号。送实验室的岩矿样品,应附剖面或柱状图。送出的样品应留副样,以验室的岩矿样品,应附剖面或柱状图。送出的样品应留副样,以便核对鉴定成果。便核对鉴定成果。1.系与系之间的界线系与系之间的界线2.连接附近相同的界线点连接附近相同的界线点3.遵循遵循“V”字形法则字形法则PC填图基本操作填图基本操作CPCPD3wD3wS1fS1fD3wD3wS1fS1fD3wS1fD3wD3wS1fS1fu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关于关于“V V”字形法则字形法则弯曲方向弯曲方向相同相同曲率:曲率:地形线地形线 地层界线地层界线相反相同相反相同u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u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相同相同相同相同相同相反相同相反 倾斜岩层倾斜岩层 “V”形法则形法则1. 岩层倾向与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相反:地面坡向相反: 露头线与等高露头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