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019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人正常说话时的发声体为()a嘴唇b舌头c牙齿d声带zsd>>声音的产生nd>>易【考点】91:声音的产生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解答】解: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明确声音产生靠振动,确定发声体可解答此题。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液体能够发声b将音叉放入水中
2、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液体传声更快c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是声音的音调在不断降低zsd>>声音的产生nd>>较易【考点】91:声音的产生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转换法来研究物理现象。【解答】解:(1)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目的是为了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ab错误,c正确;(2)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声音的响度,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由于声
3、音的响度在不断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二是转换法在物理学研究当中的有效运用。3如图所示,一只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zsd>>声音的传播条件nd>>易【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真空铃实验)中,采取了理想实验法,即通过不断抽气来减少介
4、质(空气),再根据声音的大小变化来分析得出结论;声音会逐渐减小,直到听不见声音,但能可见电铃振动。【解答】解:a、在抽气的过程中,介质减少,但电铃仍在振动;故a错误;b、随着不断抽气,介质减少,故会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故b正确;c、由于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故电铃的声音逐渐减小;故c错误;d、随着不断抽气,介质减少,故会只见电铃仍振动,但听不到声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真空铃实验,采用了理想法的研究思路。4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b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c声音的传播
5、速度将比光速快d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zsd>>声速nd>>较易【考点】93:声速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当声音的传播速度增大时,传播相同的距离,声音传播时间变短。【解答】解:a、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声速增大),在传播相同的距离时,声音的传播时间变短,所以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变短了,故a正确;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大于500m/s,所以打雷时还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故b错误;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
6、08m/s,大于500m/s,声音的传播速度仍然比光速慢,故c错误;d、由于太空中是真空,所以宇航员在太空要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与声音的传播快慢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速为背景,用变化后的声速与现实情况相对比,然后分析将会出现的情景,考查了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5在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发令员的枪声才计时,他记录的运动员成绩为13.69s,则运动员的真实成绩为(当时气温15,声速为340m/s)()a13.69sb13.98sc13.40sd14.08szsd>>声速nd>>较易【考点】93:声速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7、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光速远大于声速,终点计时员的计时要以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若以听到枪声计时,其成绩要好于真实时间。【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声音传到终点时运动员已经开始起跑,根据v,则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需要的时间:t;所以真实成绩是计时时间加上声音100米传播的时间,即:13.69s+0.29s13.98s;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声速和光速的了解,知道光速大于声速,百米比赛计时不能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计时比较准确。6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v3,它们之间
8、的大小关系是()av1v2v3bv3v2v1cv1v2v3dv1v2v3zs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nd>>易【考点】9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2)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解答】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在固体(钢铁)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水)中,在气体(空气)中最慢;故b选项的v3v2v1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
9、是一道基础题。7三国时期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常常是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b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土地振动c马蹄声在空气中传播比在土地中快d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zs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nd>>易【考点】9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解答】解:a、士兵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声音可以沿地面传播,所以a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土地振动,所以b正确
10、;c、士兵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声音是通过土地固体传过来的,其原因是固体能传声,且比空气传声速度快,所以c错误;d、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所以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的掌握情况。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zs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nd>>较易【考点】91:声音的产生;9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9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
11、有【分析】(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气体最慢,同一介质还与温度有关;(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都有关,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结合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知识。9当飞机降落时,空中小
12、姐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b保持身体的平衡c减少噪音d防止呕吐zsd>>人耳的构成nd>>易【考点】98:人耳的构成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
13、衡,防止击穿鼓膜。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zsd>>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nd>>较易【考点】91:声音的产生;93:声速;99: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
14、传声,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解答】解:a、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人耳才可能听到,故a错误;b、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b正确;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c错误;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只要振动频率在此范围,就可以发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声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属于记忆性知识考
15、查,比较基础。11大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命运、田园、英雄等,有些作品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你认为合理的是()a他是把所作的曲子演奏给朋友们听,朋友们把感受通过文字告诉他,指导他创作b他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演奏的声音c自从他耳聋后,就随随便便作曲了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zsd>>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nd>>易【考点】9a: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骨传声原理是通过头骨和额骨传导声音。【解答】解:大音乐家贝多芬耳聋以后创作作品主要是利用颌骨传导声音。且骨传导的效果优于空气。故a、c、d错误。故选:b。【
1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骨传声,以及骨传导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2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到听神经的d饼干太干了zsd>>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nd>>易【考点】9a: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而且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还要快一些,传播效果也要好一些。【解答】解:自己吃饼干时发出声音是经过头部骨骼直接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的,自己的耳朵听起来就觉得声响较大。你旁边的同学往往却听
17、不到明显的声音,是因为食物发出的破裂声经过空气传到你的同学耳朵的过程中,在空气中就会损失一部分,且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差,所以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abd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骨传声和骨传导的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3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a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d是一种条件反射zsd>>双耳效应nd>>易【考点】9b:双耳效应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
18、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不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双耳就能根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解答】解: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是因为双耳效应,不是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耳朵有特异功能,也不是一种条件反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双耳效应概念的理解和生活中盲人的双耳效应的了解。14在电视剧中,双目失明的武林高手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
19、为()a他有特异功能b他是根据回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c他的眼睛根本没有失明d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判断声波传来的方位zsd>>双耳效应nd>>易【考点】9b:双耳效应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解答此题时,主要是理解双耳效应的概念,所谓的双耳效应就是: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不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双耳就能根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解答】解: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主要是因为声音传到武侠者的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他用耳朵判断声源方
20、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故a、b、c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双耳效应概念的理解和生活中盲人的双耳效应的了解。15动物活动时常常忘不了竖起耳朵,并且不断转动着头部,这是因为()a向其它动物示威b判断声源的方向c动物的一种习惯d赶小虫zsd>>双耳效应nd>>易【考点】9b:双耳效应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人(或动物)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就不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双耳就能根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利用双耳效应
21、来确定物体的方位。【解答】解:当动物在外活动时,如果有声音常常会竖起耳朵并不时的转动着方向,这样做可以声音使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不同,声音的强弱也不同,动物根据这些差异,来确定发声物体的位置,从而可以做出防卫措施。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双耳效应的概念和应用,属于基础知识。二、填空题16赛道上的小明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奋力冲刺,“加油”声是由同学们的声带_产生的,冲向终点的小明相对于看台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zsd>>声音的产生nd>>较易【考点】5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91:声音的产生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判
22、断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明听到空中传来同学们的加油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2)比赛中冲向终点的小明相对于看台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小明是运动的。故答案为:振动;运动。【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以及运动的相对性难度不大。17小明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时,用如图所示器材做实验。当他敲击音叉时,发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物体在_。在物理学中,这种将一种不容易观察的现象变为另一种容易观察的现象的方法叫_法。zsd>>声音的产生nd>>较易【考点】91:声音的产生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
23、动产生的;(2)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解答】解:(1)如图,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发出声音,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乒乓球的振动而得知音叉的振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故答案为:振动;转换。【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解答。注意转换法是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18如图所示,在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
24、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变大/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推理法,所以根据本实验_(能/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zsd>>声音的传播条件nd>>较易【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当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播声音所需要的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所以声音逐渐变小;反之,声音将逐渐变大;由于玻璃罩内无法获得真空,所以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只能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实验结论。故答案为:变小;不能;【点评】知道并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解决该题的关
25、键。19声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速度为340m/s,读作_,其意义是_。zsd>>声速nd>>易【考点】93:声速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速度的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解答】解: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读作三百四十米每秒,它的物理意义是:声音在空气中每秒钟前进的距离为340米。故答案为:三百四十米每秒;声音每秒通过的路程为340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0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_m/s人在岸边走过时,会吓跑水中的鱼,说明声音能在_中传播,月球上
26、“死寂无声”是因为_。zsd>>声速nd>>较易【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93:声速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声音传播需要靠介质,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解答】解:(1)当空气温度是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2)人在岸边走时,会把水中的鱼吓跑,是因为人发出的声音经水(液体)传播到鱼,鱼听到后被吓跑,此现象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3)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会“死寂无声”。故答案为:340;水;月球上是真空。【点评】此题重要考查声速和声音传播的条件,是基础知识,必须掌握。
27、21在一根装满水的较长的钢管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_次敲击声,其中第一声是从_中传来的。zs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nd>>较易【考点】9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解答】解:在一根装满水的较长的钢管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水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所以会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声是从钢管中传来的,最后一声是从空气中传来的。故答案为:三;钢管。【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分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2温度一
28、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相同/不同)的。空气中的声速是_m/s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钢管/空气)传来的。zsd>>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nd>>中【考点】93:声速;9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9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340m/s;(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解答】解: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温度一定时,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
29、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所以能够听到两次声音;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故答案为:不同;340;钢管。【点评】主要考查了声音分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3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耳中的_张开,使鼓膜内外的_保持平衡,从而防止对耳的损伤。zsd>>人耳的构成nd>>较易【考点】98:人耳的构成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巨大的声音能量很大,会对人的耳膜造成伤害,如果耳膜两边有较大的压强差,耳膜会受到严重伤害;【解答】解: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故答案为:咽鼓管;气压。【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耳膜内外压强相等(因为内部连通),避免对耳膜造成损伤。24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和平九年制学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月考地理及答案(八)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材料物理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与父母合同范例
- 内控制度合同范例
- 产品委托宣传合同范例
- 110联网报警合同范例
- 写字街租赁合同范例
- 中介公司土地代理合同范例
- 2025-2030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房建技术员施工员考试参考题库(含各题型)
- 建筑物理-采光设计课件
- DB32-T 2355-2022 综合交通建设试验检测用表编制规范(修)
- 八年级体育教案(全册)
- 2022新高考卷小说《江上》 答案+评点
- 装配式挡墙专项施工方案
- 年成都远洋太古里案例解析(p)PPT课件
- 知识产权战略案例分析
- 沪科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数单元综合测试卷解析
- 污水厂设备管理培训(共110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