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4页_第1页
播音与主持4页_第2页
播音与主持4页_第3页
播音与主持4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专升本) 2012-2013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2.8) 播音与主持主讲教师:高珊学习中心: 专业: 姓 名: 学 号: 成绩:_一 、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从普通话“声调”角度谈改善地方音的语音面貌的方法与技巧。2、论播音艺术“枣核型”吐字归音技巧的运用。3、论文艺作品演播中的“音断意连,声断气连”。4、论播音吐字发声训练中的声音记忆与感觉记忆。5、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化谈播音艺术的再创造。6、从吐字发声角度谈播音主持艺术向民族说唱艺术的借鉴。7、在听觉中寻求“视像”论“情景再现”。8、论播音艺术的审美层次。9、从受众角度谈新闻播音

2、的重音把握。10、目中无人,心中有人新闻播音对象感的心理学阐释。二、论文写作要求论文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2、正文:正文是论文 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1)。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

3、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 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3、不接受纸质论文。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广播“无声”语言的运用“声音”是广播新闻“特点”与“优势”的体

4、现,运用好“声音”,尤其是“现场声”,无疑是一件广播新闻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然而,许多人注意到了广播新闻“有声”语言的运用,往往却忽视了广播新闻“无声”语言的运用!一次我采访一位已经牺牲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他的妻子和同事在说到他的事迹时,又呆滞的沉默,也有情感的爆发爆发在诉说过程中,为了抑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在说过程中,有哽咽的沉默,用无声方式报的对亲人失去亲人的苦痛的思念按照常规剪辑思维方式,在制作这种广播新闻时,几乎都会将其中静默无声的过程删掉,只出其中“有声”的现场声音我在写作编辑这件广播新闻作品的过程中,在常规与创新、又是雨无声中思考和选择,保留了其中几段“无声”语言,结果播出效果非常

5、好,在例行新闻评比中,被资深同事评价为“创新”手法:“此时无声胜有声!”尽管其中保留的几段空白无声过程让人压抑,但却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新闻当事人的心情,也让听众情感融入到无声的悲痛之中,也是一种“音外之意”的传递与渲染!“无声”也是“语言” !这看似矛盾和对立的两个词汇,在广播语言的运用中确实有“独到的韵味” !传统观念总认为,广播就是声音的运用,怎么能“无声”呢?其实,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早已向我们介绍过“无声”的妙处,那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境、特定的新闻事件中,广播新闻“无声”语言的运用是有其意想不到的韵味、价值和意义。比如文章前面提到的当事人对

6、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的表达,“有声”语言固然是一种手段,但 “无声”的语言的运用更有感染力,也自有“有声”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后来还在一些不同类型的广播新闻作品中,我更加慎重地斟酌筛选无声语言运用,也都受到了理想的效果。“无声”语言毕竟有其特殊性,在对“无声”语言的运用上,要注意几点。一、广播“无声”语言的运用必须与特定环境、特定事件相映称,必须是在“有声”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人悲伤难以抑制时,中间的哽咽(停顿)与静默都是用心在表白;人在重大事件来临前的忽然沉默(这时候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就是用“地上掉一根针也听得到”来形容,影视作品就是用放大的钟表滴答声来衬托),这些都是艺术的、符合生活逻辑的事!广播要表现这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心情用什么呢?“无声”语言无疑是一个重要手段!二、广播“无声”语言不等于“空白”语言,不等于没有意义!“无声”语言也是一种“语言”,他是在事件的大背景下当事人一种心理表白,他是语言被心情压制,有话说不出来,它不是毫无意义的“空白”;广播运用“无声”语言,必有其特定的环境与心情,这才是广播“无声”语言的意义,因此,必须谨慎使用“无声”语言。三、广播“无声”语言的运用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