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习题及答案学习教案_第1页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学习教案_第2页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学习教案_第3页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学习教案_第4页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热力学习题热力学习题(xt)及答案及答案第一页,共17页。a%TTT2037375121 d过冷水结冰是自发(zf)过程则:S(总)0;有序性增加则:S(系统)0;8.在等温等压下发生不可逆电池(dinch)反应,其计算公式为:1)2)3)/;SHT ;/ THGS)(TQS/实4)以上三种都不是 (2)第1页/共16页第二页,共17页。(B) AB的内能(ni nn)变化 ;(C) CA的内能(ni nn)变化(D) CB的内能(ni nn)变化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为等温过程,BC等压过程,CA为绝热过程,那么曲边梯形ACca的面积表示的功等于: (A) B

2、C的内能变化 ; (C)10.常压下 10 H2O(l)变成10的冰,该过程中Gibbs自由能和焓的变化是: 1) 2)3) 4) ;0, 0HG0,0HG;0,0HG0,0HG(4)第2页/共16页第三页,共17页。11下列计算熵变公式(gngsh)中,哪个是错误的:12在 -10、101.325kPa下,1mol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下列(xili)哪个公式可以适用: (A)水在25、可逆蒸发(zhngf)为水蒸气: S = H/T ; (B)任意可逆过程:dS = (Q/dT)R ; (C)环境的熵变: dSSur =- Qsys/T; (D)在等温等压下,可逆电池反应: S = H/T

3、(A) U = TS; (B) S =(H - G)/T ; (C) H = TS + Vp; (D) GT,p = 0。(D)(B)第3页/共16页第四页,共17页。(A) 恒压过程(guchng) ; (B) 绝热过程(guchng) ; (C) 恒温过程(guchng) ; (D) 可逆相变过程(guchng) 。13、 S = H/T适合于下列过程(guchng)中的哪一个?(D)第4页/共16页第五页,共17页。U1=U2,H1=H2,G1=G22.封闭系统,W=0时,下列过程中U、 H、 S、 A、 G何者必为零。a.绝热密闭刚性(n xn)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b.某物质的恒温

4、、恒压可逆相变过程c.系统所经历的任一不可逆循环过程UG全部(qunb)第5页/共16页第六页,共17页。1. 关于公式GT,pWR的下列说法(shuf)是否正确?为什么? (2) “等温等压下只有(zhyu)体系对外做非体积功时G才降低”;(1) “体系从 A 态到 B 态不论进行(jnxng)什么过程 G 值为定值且一定等于W”;答:(1)不对,只有在 T,p 一定的可逆过程中,体系的GT,p才等于WR;在其它条件下,不可逆过程中GT,p不等于WR。(2) 不对,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是状态函数,假如GBGA,则由A至B的等温等压过程是自发的,但不论在实际过程中体系是否对外作非体积功,体系自由

5、能都是降低的。 第6页/共16页第七页,共17页。2. 263K 的过冷水(lngshu)结成 263K 的冰,S0,与熵增加原理相矛盾吗?为什么?答:并不矛盾,熵增加原理适用条件是孤立体系或绝热体系,而上述过程并不具备(jbi)这个特定条件,体系与环境间有热交换,不是孤立体系或绝热体系,S 可以小于零。而总熵会大于零的。 第7页/共16页第八页,共17页。3指出下列各过程(guchng)中,物系的U、H、S、A、G中何者为零?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理想气体由(p1,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T2)状态; H2和Cl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 0、p

6、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 (1) U = H = 0; (2) H = 0; (4) U = 0; (3) S = 0; (5) G = 0; (6) U、H、S、A、G都为 0。 第8页/共16页第九页,共17页。四.计算题1mol 理想气体(CV,m=2.5R)在300K,101kPa下恒熵压缩 到4101kPa,再恒容升温到500K,最后恒压降温至 400K,求整个(zhngg)过程的W、S、A及 G。 已知Sm(300K)=20JK-1mol-1T1=300KP1=101.3kPaT2P2=405.3kPaT3=500KP3T4=400KP4= P3S1=0V=0p

7、=0第9页/共16页第十页,共17页。解:K.KppTT.844543004114111212 kPaPaTTppp6 .4548 .4455003 .40523234 14114114 KJ.ppnRlnTTlnnCS-,mp 1114891511420 KJ.KJ.SSS JSTSTTS3561144 JJTTnCTSUAm,V172335614 JJTTnCTSHGm,p255435614 JTTnRTTnCVVpTTnCWWWWm,Vm,V38620341214412321 第10页/共16页第十一页,共17页。12第11页/共16页第十二页,共17页。13A(l)T1=310Kp1=

8、81.06kPaA(l)T2=360Kp2=p1A(g)T3=T2p3=p2A(g)T4=380Kp4=50.6625kPaH1=Cp,m(l)(T2T1)=75(360310)Jmol-1=3750 Jmol-1H2= vapHm=40kJ mol-1 1380263123674103043 molJdTmolJ )K/T(dT)g(CHKKTTm, pHm = H1 + H2 + H3=44.42kJmol-1(pV)=p4V4p1V1 p4V4=nRT4=3.159 103 Jmol-1U= H (pV)=41.265kJmol-1 S1= Cp,m(l)ln(T2/T1)=11.215

9、 Jmol-1K-1 S2= vapHm /T2=111.111Jmol-1K-1123第12页/共16页第十三页,共17页。14 43433TTm,ppplnRdTTCS 1111433423473051030 KmolJ.KmolJpplnRTTTTln S m= S1 + S2+ S3=128.06Jmol-1K-1S4= Sm(g,380K)+S(p p4) = Sm (g,380K) +Rln(p /p4)=180.00Jmol-1K-1S1=S4- Sm =51.91Jmol-1K-1 (TSm)=T4S4T1S1=52.299Jmol-1Gm= Hm- (TSm)=-7.875k

10、Jmol-1Am= Um- (TSm)=-11.034kJmol-1第13页/共16页第十四页,共17页。15销钉p(环) = 101.325 kPaA2 mol400 K1013.25 kPa1013.25 kPa400 K2 molB绝热活塞固定导热隔板如图所示,一带活塞 (无质量,绝热)的绝热汽缸中放有一固定导热良好刚性隔板( bn),此隔板( bn)将气缸分成左,右两室并分别放入 A, B 两种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用销钉固定,当销钉去掉后,活塞移动。当系统达平衡时,求此过程的 W、H 和S。A(g)与B(g)的 Cv,m= 3R/2。 解:T pA2 molT 101.325 kPa2

11、 molB分析:(1)过程绝热。(2)A 气体(qt)体积不变。 (3)A 气体(qt)和 B 气体(qt)处于热平衡。A2 mol400 K1013.25 kPa1013.25 kPa400 K2 molB第14页/共16页第十五页,共17页。16WWQUUUBA J.J)(.)KT(RUW 564489400310314864006 )pRTnpRTn(p)KT()B(Cn)KT()A(CnBexBexm,VBm,VA11400400 (K) 3108024006 TRRT)KT(R)KJ.J.ln.ln.pplnRnTTln)CC(npplnRnTTlnCnTTlnCnSSSBm,pm,VBBm,pBm,VABA-12112211212( 33213251012510133148240031031488 (J) 6 .7482)400310(254, KKRTnCHHHmpBA第15页/共16页第十六页,共17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会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