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 10128学 号: 200910706036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我国出口信贷体制的调整策略研究学生姓名:刘欣蕊学 院:管理学院系 别:经济系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级:国贸09-1班指导教师:韩炜宏 副教授二一三年六月摘 要出口信贷是在国际贸易组织框架下,国际上通用的支持出口贸易的措施,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出口信贷机构,随着现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出口信贷作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相互交叉的一个重要经济领域,已成为扩大出口的有力手段。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面临各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出口信贷作为支持与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有力手段
2、,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世界各国与世贸组织的一些相关规定,加之我国出口信贷发展迅速但体制却不完善的发展模式,以及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出口的扩大及健康发展。本文通过运用比较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出口信贷的发展历史、运行原理、管理体制及发达国家的信贷体质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现行出口信贷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在目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下,所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深入探讨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重要性。关键词:出口信贷;发展模式;调整策略AbstractThe export credit is a method in the WTO framework
3、, which is taken by government to support the export activities. Till now, not less than 70 countries and areas have established their exporting financing institu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y, the export credit, which is in the intercross field between internatio
4、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has been a forceful method to enlarge the export. After China joins the WTO, foreign trade develop very fast. Export credit as the powerful means to support and promote China's export trade and it also plays a vital role when China faces the opportunities a
5、nd challenges. Som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WTO and the uncompleted developing mode of Chinese export credit system has been found. Many problems exist at the process of export credit system. All of these are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s and the expansion. In t
6、his paper, author us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t makes proceed from the export credits history, principle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redit physique, to analysis current problems in China's export credit system, and puts
7、 forward to some necessary measures in the current worlds economic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of Chinese export credit system. Keywords:export credit; development model; adjustment strategy 目 录引言1第一章 出口信贷相关概念基本理论2 1.1 出口信贷的概念及特征2 1.2 出口信贷的
8、产生与发展3 1.3 出口信贷的方式4 1.3.1 出口卖方信贷4 1.3.2 出口买方信贷4 1.4 我国出口信贷的运行原理5第二章 我国出口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7 2.1 我国出口信贷的发展情况7 2.2 我国出口信贷的国际化7 2.3 我国出口信贷存在问题及分析8 2.3.1 我国出口信贷内部结构不合理8 2.3.2 我国出口信贷发展模式不合理9 2.3.3 我国出口信贷缺乏立法保证10 2.3.4 我国出口信贷业务融资渠道单一11 2.3.5 我国出口企业信贷意识薄弱11第三章 发达国家出口信贷运行体系的经验12 3.1 英国出口信贷担保署12 3.1.1 ECGD担保的分类12 3.
9、1.2 ECGD的保险服务12 3.1.3 ECGD的金融支持服务12 3.2 美国农产品信贷公司13 3.2.1 出口信贷保证计划13 3.2.2 供应商信贷担保计划13 3.2.3 设施信贷担保计划13 3.3 对我国的启示14第四章 我国现阶段出口信贷的调整策略15 4.1 实际操作中调整对策的可行性问题15 4.2 我国出口信贷的调整对策15 4.2.1 我国出口信贷结构需要优化15 4.2.1 我国出口信贷发展模式需要转变15 4.2.3 我国出口信贷法律体制有待健全15 4.2.4 我国出口信贷的融资渠道需要拓宽16 4.2.5 我国出口信贷意识有待加强16结论18参考文献19谢辞
10、20引 言1.选题的背景出口信贷,作为国家出口贸易的内在动力之一,在国际贸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进出口量急剧剧增,尤其是出口方面,特别是原材料与半成品的出口,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伴随着较快的贸易增长趋势,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着增长缓慢,原动力不足,结构不合理,贸易壁垒,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尤其出口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2.选题的意义现阶段,我国的出口信贷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出口信贷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合理、运行机制单一,致使有些信贷政策或实施机制只存在于理论上,没有切实的具体可行性。
11、其次,企业本身对出口信贷的认识不足,造成了信贷意识的薄弱,利用率低,回报低,无回报以及亏损的现象。再次,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出口信贷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尤其在体制与发展模式上,落后于国际标准,与有关发达国家之间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针对以上我国出口信贷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的出口信贷体制及发展模式作出了全面的分析。并对照国外先进的信贷体制和运转模式,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的经验,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着手,做出可行性的调整策略和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完善我国出口信贷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从而使我国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3.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本文通过对出口信贷的概念和运
12、行原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我国出口信贷的现状,并提出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调整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分析理论,还举例国外先进的信贷体系和机制,分析我国出口信贷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我国和国际上的信贷政策和市场要求的基础上,给出实际可行的调整策略。第1章 出口信贷相关概念基本理论1.1 出口信贷的概念及特征出口信贷作为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指出口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商品、技术乃至于资本的出口,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所采取的对本国出口给予利息补贴的一种信贷方式。单从简单的定义上来看,显然不能全面的说明出口信贷的范畴。
13、我们先来看当前的几种不同理解的出口信贷,再总结特征,综合概括出口信贷的概念。一种认为出口信贷只是国家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对工程项目和大型的机器设备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向国内的出口商或者国外的进口商提供优惠的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这种说法显然过于片面狭窄,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定性了出口信贷的经济金融性质。一种认为出口信贷是一国政府通过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出口商提供贷款,同样分类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两种,但是从性质上看来就不容易分得清是政府为了扩大出口的措施还是一种金融手段,这样便容易造成认识的模糊。另一种认为出口信贷是政府为了支持和鼓励本国的出口贸易,在世界市场上提高竞争力,对出口商给予补贴,提供担
14、保,并且还鼓励本国商业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者外国进口商予以资金便利,以便于缓解双方的资金周转与支付问题。这种理解比之前的说法,要全面一些,不局限于大型机器设备,工程项目的出口,泛指了本国的常规性出口贸易,显然要科学一些。但是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和有些国家对于出口信贷的定义,硬性的规定了与出口信贷相对应的反补贴条款,所以在此定义上,就要明确区分出口信贷与补贴、反补贴的范围。以上几种对出口信贷定义的概括,都不是太全面和清晰,但各自都从某一个方面对出口信贷作了一定程度的解释。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统一的标准概念。在此,我概括出几点出口信贷的主要特征,在前面我国出口信贷的定义的基础上加以理
15、解和释义。通过以上几个不同侧重的出口信贷定义,我总结出出口信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出口信贷的主体是出口国的政府。出口商所在的国家作为主体,为其本身或是为国外进口商提供的便利才可称为出口信贷。2.出口国政府提供出口信贷的目的是为了支持或是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3.出口信贷主要以提供贷款的方式发生的。4.提供便利的对象是本国出口商、外国的进口商或银行。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总结出出口信贷的定义:出口信贷是指出口国为了支持本国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金融服务,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
16、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1.2 出口信贷的产生与发展出口信贷源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是最早成立出口信贷机构的国家,其在1919年成立了出口信贷担保局,出口担保局的功能是为英国的出口商提供保险和担保,充分利用银行的胜资能力,为英国夺取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二战之前,是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和国际贸易不断扩大的时期,出口信贷业务在资本主义国家间占据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扩大市场增加本国产品的出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不同的出口信贷手段,并辅以优惠的政策。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支持的有利于扩大出口的
17、政策中,出口信贷以自身的绝对优势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大部分工业国都成立了自己的出口信贷机构。这时的出口信贷机构在发展中国家也渐渐的萌芽了。我国的出口信贷始于1980年,办理机构是中国银行,那时的主要业务是出口卖方信贷,直到1983年我国才开始出现出口买方信贷业务。1985年年末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由中国人们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着手试办,但正式开办是在1989年,由政府委托陵公司办理的机电产品出口信用保险业务。1994年7月1日专门负责办理出口信贷的政策性银行,即中国进出口银行正式开业,对我国的出口信贷业务而言是里程碑性的成就,从而改变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长久混淆的局面。目前,我国出口信贷项目
18、增长迅速,已有超过百亿元的信贷金额,有利于我国大型设备与机电产品等物资的出口。1.3 出口信贷的方式 根据信贷对象的划分,出口信贷被分为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两种形式。1.3.1 出口卖方信贷 出口卖方信贷是出口国为了支持本国的成套设备、机电产品、对外工程承包等资本性货物和服务的出口,由出口国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的中长期融资便利。使用卖方信贷,进口商须在订货时交付一定数额的定金,但必须是以现汇的方式,具体的金额是由购买的商品决定的。例如:表1-1 出口卖方信贷在运行过程中的表现项目成套设备机电产品船舶定金不低于15%不低于15%不低于20%余款全部交货或者工程完工后陆续偿还,一般都是是每半年偿还
19、一次。优点 进口方不用亲自筹资就可以延期付款,暂时支付困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缺点是出口商通常会把向银行支付的管理费、保险费、贷款利息等都加入货价内,致使进口商很难了解真实的贷款成本。资料来源:自己整理得出承包商(即成套设备的出口商或者EPC项目的承包商)是出口卖方信贷的借款人。承包商负责偿还出口卖方信贷的贷款利息,这部分是承包商在工程合同内容以外的开销,假如还贷的时间较长的话,就会在总成本中产生相当大的一笔费用。举例说明,某个公司承包的水电站项目,业主计划分十年支付合同的款项,那么在总的成本中,利息就占了大约28,因此,在报价时,就要对这部分费用做好细致的预算并研究出锁定风险的方法。出口卖方信
20、贷利息的补偿方法通常是通过将利息包括在合同总价中,这就使企业在计算和对外谈判上减少了许多的难度。1.3.2 出口买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是由出口国的金融机构向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的信用保险和贷款服务,用来支付进口货物款项的一种信贷方式。由出口方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进口商,出口方金融机构通常需要向进口方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如由出口方金融机构贷款给进口方金融机构,再由进口方金融机构贷给进口商的,则进口方金融机构要负责向出口方金融机构清偿贷款。出口买方信贷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出口信贷方式。它的实际借款人是进口商或业主,它还可以是进口方银行,进口方银行作为转贷行会出面与银团或者贷款行签订融资合同,之后再转
21、贷给卖方业主。出口买方信贷的主要特点是将还贷的风险和项目融资的责任从承包商身上移开,因此这种融资方式才更加受承包商的青睐。然而这种融资方式也是有缺陷的,不论是买方政府还是卖方政府在买方信贷中都必须加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批程序难度。譬如某公司几乎在同一时期启动了的三个大型的项目,其中一个采用的是卖方信贷的融资模式,其他两个都采用买方信贷的融资方式,那个采用卖方信贷的项目的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另外两个采用买方信贷的项目,其中一个项目的批准和融资协议的生效就花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而另一个的全部审批手续一直未完成,两个项目虽然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情况,但显而易见的不同情况也会造成巨大的差异,所
22、以绝不可一概而论。因此,相对于卖方信贷而言买方信贷,无论是对进口商还是对出口商,都有着更加优惠的银行信用条件,所以在国家鼓励支持的出口信贷中,买方信贷模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实际上,从20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在国际金融领域中买方信贷模式就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且远远地超过了卖方信贷模式。虽然,在出口信贷模式中买方信贷已经十分成熟,但也不可以完全忽略卖方信贷的优点,原因是作为一种初级的出口信贷方式卖方信贷手续相对简单,牵扯的关系面也较少,尤其是对出口信贷正处于初级阶段的国家而言,例如我国,卖方信贷仍然有较大的使用价值,所以说信贷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1.4 我国出口信贷的运行原理我国出口信贷的运行机制简
23、单,但是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关系复杂多变。在单一的以出口信贷为基础的出口贸易中,出口信贷是贯穿于始终的。在贸易产生之前,就要做好准备,确定是否是以出口信贷作为贸易基础,这是最为根本的。在贸易的初始阶段,要根据支付方式确定具体的信贷形式,与进口商达成一致,做好协商。于此同时,还要考虑对外环境中的各个因素与内部实施中的问题,在做好全面的款项准备与准备措施后,可以保证信贷的顺利运转,以致促成贸易的完成。在出口信贷下出口贸易的进行,参与者有政府、金融机构、出口商、进口商,有时还有金融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等。在整个过程中,金融机构一般为银行,银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相关政策的要求下,对银行做出担保或是鼓
24、励,有时是直接的款项支持,银行在根据出口商的要求,在外部条件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做出是否放贷的决定,然后根据出口贸易的相关条件,有效单据等,联系进口商或是出口商,再根据实际的支付条件予以放贷。整个过程运行行的主体是银行,但给予支持和保证的是出口国政府,对信贷进行跟踪与促进的是进出口商,被放贷主体是被动接受的,负责的是制作符合要求的单据与手续及后续工作。如果出口信贷使用的是信用保险,则需要金融担保机构、保险机构、进口国政府的参与。第2章 我国出口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1 我国出口信贷的发展情况表2-1 我国出口信贷发展过程一览表发展过程时间内容第一阶段1980-1994年 我国最早的出口信贷业务(
25、出口卖方信贷业务)于1980年正式开办,目的是为我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出口单位发放低利率的政策性贷款。中国银行于1983年开始试办买方信贷业务,主要对购买我国机电产品的外国进口商发放贷款。第二阶段1994-2001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994年成立,它是负责办理出口信贷业务的政策性银行,而且实现了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分离。特别是在2001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逐步向该公司转移。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现今,出口信贷融资业务的办理除官方的专门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外,还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发展银行等商业性银行。这些银
26、行都是为促进我国资本性货物如船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服务的。之后由于出口信贷种类及形式发展的多样化,又相继出现了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专业化的信贷组织机构。资料来源:自己整理得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信贷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从一开始的单一银行,发展到现在的多银行,多金融机构,在大的政策下,由银行做主要的载体,具有发展广,延伸远,信贷单位集中,利于政策的统一实施,操作方便,信息收集及时,便于管理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现阶段我国出口信贷的健康发展。2.2 我国出口信贷的国际化入世后,我国出口信贷直接进入国际舞台,参与世界性的金融活动,这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
27、战。在与国际上的金融机构接触时,交流借鉴他们先进的经验机制,发展模式,法律体系的同时,也面临着他们带来的挑战。在交流和自我运行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法律的挑战。我国的经济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因其是根据我国的体制和国情制定的,是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所以,在本身有别,加之涉及到了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便会产生原有法律和衍生法律冲突;其次,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也会导致我国的信贷与国外信贷不能有效接轨,运行不畅,甚至不能运行;再次,在自我效率上,不能高效的运作,导致在对外贸易中,盈亏不平衡,发展艰难;最后,还有其他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贸易壁垒,战争等。2.3 我国出口信贷存在问题及分析由于我国的历史问题和各项
28、方针政策,出口信贷的运行体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1 我国出口信贷内部结构不合理2.3.1.1 出口信贷结构的组成不合理我们先来看央行2011年信贷收支统计中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按部门分类)见表2-2,从表2-2中不难发现,在大的方面我国出口信贷的收入即来源方项目的资金总额等于支出即运用方项目的资金总额,说明在资金运用上需求量是大于等于供给量的,这便直接造成高需求与低供给,高利用率与低流量之间的矛盾,从而直接导致资金的供给不能满足信贷高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出口信贷的来源方项目主要由存款和外汇买卖构成,同业往来和其他项所占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一左右,这说明
29、出口信贷的来源主要还是靠自己供给,而非自我的有效利用,即出口信贷回报率低,且在现实贸易中,存在信贷利率优惠程度低,运转不灵活的现象。2.3.1.2 出口信贷的结构的利用不合理同样从表2-2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外汇信贷的支出项中,大部分是用于境内的,说明我国出口信贷的运转主要集中在出口卖方信贷,并且大部分又为直接信贷,票据融资仅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由此可看出我国出口信贷的利用结构是以直接货币投资做基础的单纯信贷方式为主,小部分的票据金融和保险信贷方式为辅组成的。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的发展正在以票据和金融服务逐渐替代货币的方式进行,这是货币进化的高级形式,然而我国出口信贷的利用方式正
30、好是以货币为主,其他为辅,这样既没有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也没有与先进的市场运行机制接轨,在自我的运行过程中,这种粗放型低效率的发展方式本身就与高利用、快发展的实际要求背道而驰。我国金融机构的外汇信贷收支表(按部门分类)Sources & Uses of Credit Fund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by Sectors)单位:亿美元 Unit: 100 Million US Dollars项目 Item2011.07 2011.08 2011.09 2011.10 2011.11 2011.12 来源方项目 一、各项存款 2476.65 2561.11
31、2556.51 2626.15 2667.55 2750.88 1.住户存款 523.94 537.71 555.32 567.43 592.33 620.70 (1)活期及临时性存款185.03 197.94 221.98 225.78 237.21 254.20 (2)定期及其他存款 338.90 339.77 333.34 341.65 355.12 366.50 2.非金融企业存款 1557.54 1594.20 1577.21 1590.88 1620.27 1662.72 (1)活期及临时性存款 988.99 980.13 953.80 991.15 1016.13 1029.77
32、 (2)定期及其他存款 568.55 614.07 623.41 599.73 604.14 632.95 3.其他存款 395.17 429.20 423.98 467.84 454.95 467.46 二、外汇买卖 3025.31 3120.56 3155.35 3273.92 3254.65 3199.14 三、同业往来(来源方) 650.15 687.47 644.61 651.37 653.70 663.48 其中:境外同业往来 487.44 449.30 462.75 462.12 465.99 470.41 四、其他 1022.21 839.31 822.26 790.98 75
33、0.39 795.48 资金来源总计 Total Funds Sources7174.32 7208.45 7178.74 7342.42 7326.28 7408.98 运用方项目 一、各项贷款 5019.68 5078.30 5238.87 5304.21 5311.89 5387.45 (一)境内贷款3672.63 3732.23 3834.37 3872.69 3842.89 3882.67 1.住户贷款 7.82 8.87 9.33 9.90 9.52 9.68 其中:消费性贷款 7.82 8.87 9.33 9.90 9.51 9.68 短期消费性贷款 6.96 7.92 7.95
34、 8.49 8.11 8.31 中长期消费性贷款0.86 0.95 1.39 1.41 1.40 1.37 2.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3664.81 3723.35 3825.04 3862.78 3833.38 3872.99 (1)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 2144.65 2172.49 2269.71 2280.76 2258.12 2273.35 短期贷款 2139.04 2166.65 2263.64 2274.87 2253.45 2268.74 票据融资5.61 5.84 6.07 5.89 4.67 4.61 (2)中长期贷款 1495.01 1525.11 1531.98 155
35、9.46 1552.24 1576.18 (3)其他贷款 25.15 25.75 23.35 22.57 23.03 23.46 (二)境外贷款1347.05 1346.07 1404.49 1431.52 1469.00 1504.78 二、有价证券502.88 471.34 458.07 467.36 450.58 449.78 三、股权及其他投资 231.96 236.23 243.23 248.21 243.77 245.36 四、同业往来(运用方)1419.79 1422.57 1238.58 1322.65 1320.04 1326.38 其中:境外同业往来 564.96 608.
36、38 463.44 577.81 616.58 828.05 资金运用总计 Total Funds Use7174.32 7208.45 7178.74 7342.42 7326.28 7408.98 表2-2 我国金融机构的外汇信贷收支表(按部门分类) 数据来源:经济学资源数据库2.3.2 我国出口信贷发展模式不合理从第一章关于出口信贷的概念及对我国出口信贷的理解与定位的描述中,可知道出口信贷本身就是在出口国政府的支持下产生和运营的,所以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政策性,虽然后来的发展逐渐进行了金融化运行模式的转变,但这种转变缓慢且没有成效。再来看表2-2,在之前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出口信贷
37、的内部结构不合理,那么在运行上,表现出的便是我国出口信贷发展模式的不合理。2.3.2.1 我国出口信贷的发展主要是政策性的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出口信贷的参与机构从政策性银行逐渐转变为有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在政策上的倾斜使得这些机构得以更好地运营和参与出口信贷业务,但从对市场的分析来看,这些机构都缺乏运行信贷的内在动力。因为在信贷的模块里,收入主要是从存款和外汇买卖中获取,在支出方面,则主要用于住户的贷款和外汇交易,所以在信贷体系下真正运行的其实是其他金融项,这在无形中就将出口信贷架空了,更别说从实际上的发展了。2.3.2.2 我国出口信贷没有科学的利率机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出口信贷从单
38、一的货币信贷逐渐发展了出口信用保险、福费廷、混合信贷等多种渠道的信贷方式,但在增大扩展面的同时,却忽略了效率问题。把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归结到一起,就是我国出口信贷的利率不合理,没有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且利用回报率太低。我国的出口信贷的利率优惠程度不够,并且时高时低,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利率机制。从而导致我国的出口信贷没有一个合理的基准利率,没有灵活的利率运作方式,也没有与汇率及时沟通等问题便呈现出来了。2.3.3 我国出口信贷缺乏立法保证2.3.3.1 我国出口信贷的法制体系不完善虽然在第一章,我们讨论了关于出口信贷的概念及对比分析后所得的定义,但是准确的出口信贷定义是没有的。在法律上,没有一个明
39、显的范围是关于出口信贷的,只是在经济法和个别法律规章中涉及到一些,并没有系统化、标准化的法律体系,这也是我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出口信贷贸易总是出问题的直接原因。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出口信贷有时会与国际经济条款相冲突,有时会与相关国家的法律体制产生矛盾,尤其在我国出口信贷是不是属于补贴与反补贴范围内的问题。不管外国的条款是否合理,对于出口信贷的性质,我们首先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位,也没有对补贴做出准确的解释。2.3.3.2 我国出口信贷法治意识薄弱现在,我们将出口信贷的机构归为一个整体,便包含了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及其他相关组织机构。在整个环节中,他们的法律意识不足,对自己也没有一
40、个准确的定位,更没有用法律手段把自身与业务区分、规范起来的意识,所以才会产生节节松散现状。每次只有在运行中产生了问题或是发生了纠纷,才回过头来找解决办法,这正是法律意识薄弱的直接表现。2.3.4 我国出口信贷业务融资渠道单一我国出口信贷业务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但政府的资金毕竟有限,资金往往不能到位,为了满足资金的需求,它们只能向中国人民银行融资和发行金融债券。目前,这两种方式筹集到的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一半以上,增加了出口信贷的融资成本,且资金不能得到长期有效利用。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2.3.5 我国出口企业信贷意识薄弱在这里,我们把我国出口信贷企业单独列
41、出来,做一分析。在整个出口信贷贸易中,我国出口企业虽是被动的接受者,但却是关键所在。一笔出口信贷贸易的发生,必须要有最原始的触动力,但是我国的企业大部分都缺少专业的人才,对出口信贷政策认识不足,对出口信贷的业务流程更是知之甚少,在国际贸易中也缺少规避风险的能力。因此,导致了企业的投资意识淡薄,造成出口信贷业务增长缓慢,信贷业务量少,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信贷业务的广泛开展,从而不能在大的基数上去总结经验,摸索思路,提高效益。第3章 发达国家出口信贷运行体系的经验3.1 英国出口信贷担保署英国出口信贷担保署,简称ECGD,成立于1919年,是英国唯一一个促进出口贸易的政府部门,以鼓励当时被认为
42、是高风险的东欧地区的出口,从而扩大英国的出口贸易,它的主要职能是为英国的出口公司提供金融支持服务和出口信用保险。ECGD的运作方式主要是从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和提供优惠的金融服务这两个主要的贸易促进手段来对出口贸易领域给予支持。1991年英国的出口担保和海外投资法规定了ECGD的权力,ECGD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出口信用担保,二是对海外进行投资和提供金融保险。3.1.1 ECGD担保的分类目前,ECGD对出口商提供三类担保: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信用担保,也称为卖方信用保险;向为本国出口商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也称为卖方信用融资担保;向为海外进口商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也称为
43、买方信用融资担保。并且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ECGD为每一种担保形式都建立了完整的应用程序和管理机制。3.1.2 ECGD的保险服务在保险服务方面,ECGD是利用大多数同样购买保险的被保人的保金来弥补不幸遭遇到风险的被保人的损失。这就是一般商业保险人的运作原理,不同的是ECGD不是用来创造利润。在提供保险时,ECGD分出了综合保险条款和特定保险条款,并且这两条条款在法律的角度看来是一种保险而不是担保。3.1.3 ECGD的金融支持服务ECGD采取多种不同的金融手段支持出口贸易。卖方信贷融资担保,即卖方从ECGD手中得到的一种信用保险,以利于ECGD的银行为卖方的出口贸易筹得融资,并且因为这种保险
44、,银行才使自己的贷款获得安全保障。这种保险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转让方式,即在 ECGD正式同意的前提下 ,转让被保单担保的全部交易项下的权利给银行。另一种是直接银行担保方式,即由信用险保险人直接向银行出具担保,将卖方保单项下的权利转让给银行。以上两种金融支持的服务都有特定的生效条款与固定的流程,还有专门对应的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证。除此之外,ECGD在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还做出了其他方面的细节规定与自我运行机制,甚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我发展的运行模式,在不同的角度和程度上对各方当事人做了不同规定,不同程度上保证了当事人权利。在赔偿方面ECGD也有一套完整全面的体系。3.2 美国农产品信贷公
45、司美国作为世界上出口信贷担保最多的国家,于1993年成立了美国农产品信贷公司,简称CCC,是隶属于美国农业部的国有政策性金融公司。它的宗旨是实施多项农产品计划开拓国际市场。CCC实施的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政策主要有一下几种:3.2.1出口信贷保证计划1982年短期出口信贷项目开始运行,适范围是3年以下的私人贷款,后来出台了中期出口信贷保证项目作为其补充,贷款期限为3到6年。农业部对外农业局负责运作这两个信贷担保计划,商品信贷公司为其提供信贷担保,主要用以鼓励美国私营部门为外国进口商在赊销付款条件下购买美国农产品时筹措资金。两项担保计划提供担保的对象只有进口商所欠贷款和利息,并不向海外进口商直接提
46、供资金,还要求进口方必须是农产品,这种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贷款的风险。3.2.2供应商信贷担保计划供应商信贷担保计划是美国为鼓励出口商为那些在没有CCC支付担保就难以提供商业融资的地区提供信用担保,以利于美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审批单位是美国海外农业局,CCC只负责具体执行。3.2.3设施信贷担保计划美国于1997年7月开始实施设施担保计划,它的运作机构是农业部国外农业局。这项计划提供的信贷担保类型限于对美国出口的资本和服务,并且将这种资本和服务严格限制以用于改善新兴市场的农业设施。例如: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和处理的设施。在CCC整个存在与运行模式中,有政府强力的支持,健全的法律体系,良好的配合与
47、监督机制,明确的计划性与实施条理性,现实可行性较强。3.3 对我国的启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进出口贸易量不断增大,出口信贷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出口信贷起步晚结构单一,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想要赶上国际步伐,我国必须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首先,完善我国出口信贷体制。可以借鉴的美国的“集合”模式,即银行将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信贷融资都融入到自己的业务中,这样有利于两项业务的协调,便于执行国家的出口信贷政策。其次,改善出口现代业务。我国应为出口信贷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完善中长期信用保险业务和非金融担保业务等。再次,发展我国农产品出口信贷。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的
48、出口,我国应建立健全农产品信用担保机构、专项信贷担保制度,完善农产品出口金融支持体系。第四章 我国现阶段出口信贷的调整策略4.1实际操作中调整对策的可行性问题我国目前的出口信贷贸易,实际的操作性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施政策,调整策略时,应当把遵循现实操作性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从以往的出口信贷研究中,可知对出口信贷策略的实际可行性与操作性的涉及并不多,因此大多的调整策略只局限在理论上,对现实的指导性并不强。4.2 我国出口信贷的调整对策4.2.1我国出口信贷结构需要优化我国出口信贷之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各种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出口信贷组成结构不合理。所以,为了从
49、根本上解决各种不利因素,就要先从解决内在因素着手。在现今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口信贷的发展应该跟随市场趋势和国际化,我国出口信贷的组成结构应该从单一的货币信贷方式为主,转向以多种信贷方式并存的组织结构,如货币信贷、信用保险、福费廷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应设立非货币信贷的操作机构,专门从事非货币信贷业务的操作和推广,从而减轻了货币信贷部门的负担,避免了必要的错误。这样,才能把每一种业务都做的更专业,更优化。4.2.2我国出口信贷发展模式需要转变现在我国出口信贷的发展主要是靠政策的支持与推动,自我运行效率和自我能动性有待提高。在我国出口运行发展渠道少的现状下,就需要转变以我国财政部支持为主,
50、以货币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收入为辅的发展模式。只有把发展的内在力转化为自我营运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结构,才能掌握主动权。在市场经济下,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和激励作用,以自我发展为主干,政策支持为优势,把我国出口信贷业务融入国际市场,改变吃公粮,靠国家的落后方式,与时俱进,才能得到真正发展。4.2.3我国出口信贷法律体制有待健全从西方发达国家出口信贷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先立法,再设立运行机构的,这样做有利于出口信贷机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使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信贷市场。出口信贷法律体制在一个国家的出口信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中国,一个拥有十年
51、出口信贷历史的国家,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份专门的法律文件,这对一个政治经济大国来说是十分不正常的,也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属于中国且适合国情的出口信贷法律体系,对出口信贷进行全方面的规划,将这个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借鉴他国成熟的法律条文,有针对性地国际化,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出口信贷法律体制。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解决运行中发生的纠纷;建立健全完善、稳定的管理体制,增强企业的运行效率,还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4.2.4我国出口信贷的融资渠道需要拓宽为促进我国出口信贷体制的运行,政府应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我国应建立出口信贷资金补充机制,用以扩大出口信贷的资金规模。也可以利用我
52、国的外汇储备,从中取出一部分资金,弥补出口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利于出口信贷的顺利运行。此外,国家也可以在税收政策上对出口信贷机构予以优惠,减轻出口信贷的负担,以增强出口信贷机构的发展能力。但是,由于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小企业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步,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从而导致我国政府对政策性贸易的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出口信贷体系作用的发挥。因而,我们必须拓宽出口信贷的融资渠道,立足本国国情,同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如:考虑利用较为稳定的邮政储蓄存款、设立专项资金、发行国际债券、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允许出口信贷机构上市融资等。4.2.5我国出口信贷意识有待加强对于出口信贷的意识
53、,要从两个方面来调整。一方面是参与者要有出口信贷意识,即政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信贷业务的宣传与推广,使进出口商提高对出口信贷的认知水平,充分了解信贷贸易的优势,主动进行出口信贷项下的进出口贸易。另一方面,对于出口信贷本身,应该把其定性为一种金融方式下的对外贸易手段,不应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补贴手段或者投机性的贸易竞争方式。综上所述,我国出口信贷体制正处于逐步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在世界性的贸易群体中,我国出口信贷贸易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虽然发展迅速,但本身存在的问题和进入世界经济舞台后的种种矛盾也日趋显现,所以,要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只有不断加强自我体制的优化、融资渠道的扩展、运行机制灵活运用、法律体系的健全,加之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和有针对性规范,把调整策略定位在一个可行性和操作性为前提的高度,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的确保我国出口信贷健康快速的发展。结 论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WTO的挑战。如何才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走上世界经济的舞台,是现今中国面临最大的经济难题。本文从出口信贷体制着手,全面分析了它的含义、特征,及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发达国家成功的运行体制,并且针对我国出口信贷体制存在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款大衣穿搭规定
-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传播策略研究
- 2025中信银行长沙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含答案
- 审计法规遵守规范
- 企业如何规划员工的绩效目标和任务
- 企业如何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
- 农业区划规划设计与实施
- 种植容易干燥的盆栽植物有哪些
- 考研英语听力技巧和方法的提高
-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青光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 西安殡葬管理办法
- 2024年内蒙古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学校后勤工作管理培训
- 电信营业员聘用合同范本
- 减糖与健康口腔课件
- 饿了么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机制研究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祖国 我为您自豪》教学设计
- 消防维保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 品牌沙龙活动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