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应急管理制和应急预案学习教案_第1页
标本采集应急管理制和应急预案学习教案_第2页
标本采集应急管理制和应急预案学习教案_第3页
标本采集应急管理制和应急预案学习教案_第4页
标本采集应急管理制和应急预案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标本采集标本采集(cij)应急管理制和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制和应急预案第一页,共27页。第1页/共26页第二页,共27页。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由医护人员行相关(xinggun)操作留取标本。第2页/共26页第三页,共27页。洁净专用粪杯送检。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的从表面(biomin)、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及时送检。第3页/共26页第四页,共27页。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

2、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扩张器暴露(bol)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第4页/共26页第五页,共27页。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ci yn)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痰液极少者可用溶液雾化吸入导痰。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第5页/共26页第六页,共27页。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ln chun)医师

3、按相应操作采集。第6页/共26页第七页,共27页。本采集量不足,管内剩余真空的存在造成血球破裂;用注射器采血转装于采血管时,未卸下注射器针头(血样在一定(ydng)压力下,通过狭小的通道受到挤压,血细胞变形或破裂);在摇匀抗凝剂,抗凝管摇匀方式错误或幅度太大(血样冲击力过大,破坏血球);使用干粉剂采血管时,不及时摇匀(其溶解接触面不均衡,介面温度过高,出现溶解热和反应热)。第7页/共26页第八页,共27页。采血时,分装量超过采血管(xugun)额定量;抗凝管没有摇匀或未及时摇匀、摇匀方式错误;血液粘度高的病人,选择采血针型号过小,采血速度过慢;异常的开塞操作(即水剂的抗凝剂常吸附在丁基胶塞上)

4、,异常开塞后胶塞会带走部分预加的抗凝剂,导致抗凝剂剂量不足;由于患者疾病或自身因素造成血管(xugun)条件不理想,致使抽血时间过长而导致血液凝固;多项采血时将血常规标本放在最后,导致拔针后针管内的血液返入试管,造成血量过多而凝固;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第8页/共26页第九页,共27页。、采血量过少护士对检验相关业务和一些新开展业务不熟,造成对标本采集的容器选择和采血量缺乏正确的认识。n4)标本与LIS系统扫码不相符护士处理检验医嘱时未认真履行查对制度,造成标本容器上条码与患者姓名不相符;护士扫码未保存医嘱,造成实验室无法接受标本。第9页/共26页第十页,共27页。条码张贴在血液标本,护士处理检

5、验医嘱时未认真履行查对制度,采集后的标本未与采集后检验汇总单进行一一核对,造成实验室无法接受(jishu)标本。n6)输液侧采集标本护士对标本采集要求不熟,造成标本采集时从患者输液侧采集标本。第10页/共26页第十一页,共27页。采集前未告诉患者明确的禁食时间及禁食内容以及饮食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患者在采集标本前未空腹或者进食高脂食物。n8)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护士对标本未引起足够(zgu)的认识,导致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第11页/共26页第十二页,共27页。量标本时,采血完毕后开启管塞片刻,放出管内多余真空;特殊情况需注射器采血分装于采血管(xugun)时,应卸下针头,开塞后沿管壁缓慢

6、注入;颠倒180度摇匀,尽量减小血样冲击力;及时摇匀58次。对于一些血管(xugun)条件不理想的患者,临床科室要重视,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护理部经常组织技术操作训练,以促进和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第12页/共26页第十三页,共27页。需分装血样时,应以采血管额定量为准;及时轻轻颠倒180度,摇匀58次;选择适宜的采血针,或采血量大时边采集边摇匀;需开塞操作(cozu)时,先将采血管底部向下轻敲或将其适当甩一甩,使得吸附在胶塞上的抗凝剂沿管壁滑下,开塞操作(cozu)完毕后,合上胶塞颠倒180度,摇匀58次。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对于一些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患者,科室要重

7、视,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第13页/共26页第十四页,共27页。习和培训临床应将检验分析的意义、标本收集的规程等列入护理(hl)“三基”培训的内容中去,尤其对一些新开展的特殊检验项目实验室进行专题讲座,使血液标本的采集更规范。确保检验前标本的采集质量,并不断建立和健全标本采集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要求,使护理(hl)质量和检验质量得到同步提高。第14页/共26页第十五页,共27页。做好“三查七对”,加强工作责任心;采血前再次认真查对医嘱与标本容器是否相符。n5)加强对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jinkng)宣教力度在对患者进行健康(jinkng)宣教时,正确指导患者做好检验标本留

8、取前的准备,把留取标本的注意事项讲解清楚。第15页/共26页第十六页,共27页。加了实验室和下一班护士的工作量,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因此,血液标本的质量问题是检验和护理工作质量控制(kngzh)的薄弱环节,应引起临床护士的高度重视,减少和杜绝不合格血液标本,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标本质量以保证实验室更好的为临床服务。第16页/共26页第十七页,共27页。错误时,若血标本未送至输血科,及时找出血标本,并毁弃。n2若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由护士至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收回,毁弃。n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

9、单上签全名。n4由护士将血标本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黑队无误后,交予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第17页/共26页第十八页,共27页。错误-回收血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将血标本送输血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第18页/共26页第十九页,共27页。再放回标本管内作为标本送检。n2立即对被污染物,如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n3.重新选取(xunq)标本管,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标本的重要性,取

10、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谅解。n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重新按累抽取血标本,并由送至检验科。第19页/共26页第二十页,共27页。收送检-消毒处理被污染物-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血标本的原因-取得(qd)患者谅解-重新抽取血标本-及时送检第20页/共26页第二十一页,共27页。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护士重新打印标本标签,再次留取血标本。n2.严禁将因出现凝集而拒收的血标本在挑出血凝块之后重新送检。n3.为患者解释(jish)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注意防止血标本再次凝血活溶血,留取血标本。n4.及时由专人将血标本送检第21页/共26页第二十二页,共27页。凝血-重新

11、留取血标本-向患者解释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再次留取血标本-及时送检第22页/共26页第二十三页,共27页。向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先协助患者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血的污染(wrn)n3.选择清洁、无吸水、防渗漏、一次性的专用容器,留取合适标本n4.包含病人姓名及特定编码的标签应贴容器上,不可贴在盖上n5.及时由专人将标本送检第23页/共26页第二十四页,共27页。找出被拒收原因-重新留取(li q)标本-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选择专用容器-留取(li q)标本-正确贴标签-及时送检第24页/共26页第二十五页,共27页。 谢谢(xi xie)WPS Office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gunfng)微博kingsoftwps第25页/共26页第二十六页,共27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会计学。使用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