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化学平衡图像的分类突破(对应学生用书第 145 页)试题背景分析化学平衡的图像是全国卷命题的热点,主要以n卷非选择题为主。 图像中蕴含着丰富的 信息,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命题形式灵活,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特 点,明确反应条件,认真分析图像,充分挖掘蕴含的信息,紧扣化学原理,找准切入点解决问题。速率一压强(或温度)图像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图中交点是平衡状态,压强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正向移动。1 解题思路读题明确图像耍描述的含文或苕考查方程式的特 点* 了解题目耍求解决的问题。看图一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
2、判断分析曲线变化趋势及苴原因,联想相关知识解F答问题。结论一根据要求选出或写出正确答案 a2.解题步骤目像1想规律11作审耳断*一看面纵、横坐标的意义)一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J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联想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条件对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利用原理结合图像分析图像中所代表反应I速率变化或化学平衡的线,作岀判断I类佥试题分类探究2对点训练1.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反应:2A(s) +汕;刃曲+ D(g)(正反应为吸热反 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3、( )【导学号:95160232 向移动,相交点右边压强增大, 平衡被破坏,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气体物 质的量增大的反应;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可逆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Nb(g) + 和2lL(g) H0,为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B 符合;4NH3(g) + 5Q1胳防+ 6fO(g)H0,为吸热反应,但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D 不符合。C 根据化学反应特点,升温平衡向正向移动,动,v逆v正。2. (2018 西安模拟)现有下列两个图像:但v正、v逆均增大,加压平衡向逆向移NA3 35 5吋间F 列反应中符合上
4、述图像的是(N2(g) +3(g)A.H04NH(g) + 502(g)4NO(g) + 6HaO(g)HTI,升高温度,aA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图乙中,pip2,增大压强,aA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 应。3若纵坐标表示 A 的百分含量,则甲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乙中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 的反应。对点训练3. (2017 郑州一模)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 N2(g)和 O(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 反应:N2(g)+Qi 胆 2亚。如图中曲线 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 N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 化,曲线 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 N2的浓
5、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改变反应物的 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95160233】A. 曲线 a 和曲线 b 表示该反应可能在相同温度下进行B. 曲线 b 对应的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是加入了催化剂C. 温度 T 下,该反应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1IAf尸一1分析反应由开始(起始物质相同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的长短可推知反应条件的变化。若为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甲中T2T1。若为压强变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乙中PlP2。如图丙中a使用屮乙5由(Ti,pi)和(Ti,p2)两条曲线可以看出:温度相同(Ti),但压强为p2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即反应速率大,所以p2pi;压强较大(即压
6、强为 时对应的w(B)较大,亠1 3 J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a+bT2;温度较高(即温度为Ti)时对应的w(B)较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0C 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压强对反应限度无影响,则曲线a、b 对应的反应只能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的反应,A 项错误;两种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不同,说明反应的限度不同,则改变的条件不是加入了催化剂,B 项错误;容器体积不变,反应体系中的物质全部为气体,故平衡前后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 项正确;根据三段式可求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g)+Q(g)2NO(g)起始/
7、(molCo转化/(mol2(Co-Ci)平衡/(mol2(CoCi)平衡常数2CoCi2Ci,D 项错误。4.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A(g) + bm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 pj 下,混合气体中 B 的质量分数w(B)F列判断正确的是()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导学号:95160234】A.p1c,B.pep?,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T1Ta,p1p2,a+bc,cC(g)在不6IM3I解答这类图像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恒温线或恒压线图像以反应 A(g)+E11乙7(1)“定一议二”原则:可通过分析相同温度下不同压强时反应物A 的转化率大小来
8、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与产物气体物质间的系数的大小关系。如甲中任取一条温度曲线研究,压强增大,aA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乙中任取横坐标一点作横坐标垂直线,也能得出结论。(2)通过分析相同压强下不同温度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的热效应。 如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在甲中作垂直线,乙中任取一曲线,即能分析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对点训练备选习魅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出次【紹,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 一定为气体B. B 一定为气体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
9、. 若正反应的 H0,则TQT2B 由题图可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说明反应物中气体的系数之和大于2,故可推知 B 一定为气体,A 为气态或非气态,A 项错误,B 项正确;因不知Ti、T2的大小,故无法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C 项错误;若正反应的H0,则升高温度,C%减小,故应有Ti0,且平衡体系的总质量(m总)与总物质的量(n总)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95160235】8A 温度:T1T29B. 平衡常数:K(a) =K(b)VaD.,m总当一n总=30 g/mol 时,n(HF) :n(HF)2 = 2:1由题给信息知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
10、大的吸热反应,从图像可以看出,当压强不变时,由m总T1到T2,石增大,说明n总减小,平衡左移,即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由n总、Ti到Ta为降低温度的过程,即T1T2, A 项错误;由于T1温度较高,升高温度平衡右移,故温度为T1时的平衡常数大于温度为T2时的平衡常数,再结合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知,C 项正确;K(b)K(a) =K(c) , B 项错误;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VbVa,m、设 HF 为xmol , (HF)2为ymol,当一=30 g/moln总时,有罟=30,解得x=y,即n(HF) :n(HF)2 = 1 : 1, D 项错误。6.(2017 全国n卷,
11、节选)正丁烷(C4HW)脱氢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4Ho(g)=C4H(g)+H2(g)H已知:C4Hw(g) + 2c2(g)=C4H3(g) + ”09)21-丁烯的3()(1 400 500 fiTM)7nO(X)甜6040201孝羞握*1H2= 119 kJ mol1 H2(g)+2Q(g)=H2O(g)1= 242 kJ mol_kJ- mol1。如图是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_ 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填标号)。A.升高温度反应的H为_系图,x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解析】由盖斯定律可知,式=式一式,即H=
12、H2 H= 119 kJ/mol(242 kJ/mol) = 123 kJ/mol。由图可知,同温下,xMPa 时丁烯的平衡产率高于0.1 MPa时的,根据压强减小平衡向右移动可知,x小于 0.1。欲提高丁烯的平衡产率,应使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使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压强的方法使平衡向右移动,所以AD 选项正确。【答案】 123 小于 AD7 .煤气化的一种方法是在气化炉中给煤炭加氢,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s) +10112H2M Cl【4(g)。在VL 的密闭容器中投入amol 碳(足量),同时通入 2amol
13、 控制条 件使其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碳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060504020hL碳的平衝转比率酬-12D0K1 1(M K1 WO K-900 KROOK9A.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在 4 MPa、1 200 K 时,图中 X 点v(Hh)正v(H2)逆VC.在 5 MPa、800 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raD. 工业上维持 6 MPa、1 000 K 而不采用 10 MPa、1 000 K,主要是因为前者碳的转化 率高A A 项,由图观察,温度越高,碳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B 项,X 点是未平衡时,
14、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错误;C项,此时碳转化率为 50%起始物质的量 /(mol)a2a0转化物质的量 /(mol) 0.5a a0.5a平衡物质的量 /(mol) 0.5a a0.5a0.5aVK=La2mo10.5V ,La-mol-1错误;D 项,该选择的原因是两者转化率相差不C(s) + 2H2(g)CH(g)大,但压强增大对设备要求高,能量需求大,错误。I类型41几种特殊图像的分析(1)对于化学反应 nA(g) + nR :谊始,则v正v逆; M 点为刚达到的平衡点。(C%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H0opC(g) +qD(g) , M 点前,表示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开M
15、 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曽大01213对于化学反应mA(g) +叶:話pC(g) +qD(g),L 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左上方(E 点),A%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中的 A% E 点必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对aA(g) +bkcC(g) , C 的平衡体积分数(C%)与n(B)的关系:平衡状态,所以,E 点v正v逆;则右下方(F 点)v正V逆。对于反应 3A(g) +E 电 X。14当n(B) :n(A) =a:b时,C%t 大。对点训练8. (2018 成都七中月考)在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X 和 1 mol Y,发生反应:2X(g) +1人匕“的
16、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口,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导学A.Q点时,Y 的转化率最大B.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C.W点 X 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 X 的正反应速率D. 平衡时,再从开始到Q点是正向建立平衡的过程,转化率逐渐增大,Q点到M点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X 的转化率降低,Q点最大,A 正确;分析图像,X 的体积分数先减小到最低,这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后增大,这是平衡的移动过程,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温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B 错误;M点温度高,故反应速率快,C 错误;平衡时再充入 Y,平衡右移,n(Z)增大但n(Y)也增大,故 Z 的体积分数不一定增大,D 错误。95160236】159.(2018 青岛模拟)TC 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K 匚 H0,按照不同配比充入 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A、B 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0 I 24c(BU(mol L_,)A.T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4B. c 点没有达到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废丙酮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彩印编织袋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中国气体燃料项目投资计划书
- 唐山市人民医院护理教学国际交流考核
- 矿用涂层复合钢管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对航空维修市场的影响报告
- 2025年中国氯化物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报告
- 中国废酸回收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生物基琥珀酸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
- 中国蛇伤救治指南2024
- 父母出资写协议书
- (新版)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医对高脂血症认识与防治课件
- 一二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 勤劳的小蜜蜂课件
- 2025-2030中国脱硝催化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水手船员考试题及答案
- GB/T 45356-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丙烯(PP)管道系统
- 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