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 9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全国卷 年份 题号 考点分布 化学反应速率及 其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及其影 响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及 有关计算 I 2018 28 2017 28 2016 27 II 2018 27 2017 27 2016 27 III 2018 28 2017 28 2016 27 北京卷 2018 27 天津卷 2018 10 江苏卷 2018 15 19年高考就分析 客观题一般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测定方法等;主观题仍会以化工流程为载体,以图像形式考查 反应速率、平衡状态、平衡常数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并可能会涉及反应方向的判定及利用平衡知识解释实 际问题等。 考点一
2、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 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对于反应 nA(g) + nB(g)=cC(g) + dD(g) (2) 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存 在如下关系:v(A) : v(B) : v(C) : v(D) = m: n : c : d。 (3)注意事项 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 (1)计算公式:v(B) = A:(B) n(B) V- 2 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 2.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 温度:因为任何反应均伴随着热
3、效应,所以只要温度改变,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如升温, v正和v逆均增 大,但v吸增大程度大。 (2)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 (3) 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正反应(或逆反应)速率立即增大,逆反应(或正反应)速率瞬时不变,随 后增大。 (4) 改变压强可以改变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物 质浓度产生的。无气体的反应,压强变化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纯液体和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它们的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固体颗粒的大小导致接触面 的大小发生变化,故影响反应速 率。 3. 稀有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恒
4、容:充入“惰性气体”引起 ,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一-反应速率不变。 (2) 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引起 ,体积增大引起,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引起,反应速率减小。 【典例 1】【2018 全国 3】三氯氢硅(SiHCl 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 SiHCl 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 (HSiO) 2O 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_ 。 (2) SiHCl 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1 2SiHCl 3(g) =SiH2Cl2(g)+ SiCl 4(g) Hi=48 kJ mol -1 3SiH2
5、Cl2(g) =SiH4(g)+2SiHCI 3 (g) H2=-30 kJ mol 则反应 4SiHCl3(g) =SiH4(g)+ 3SiCl 4(g)的 H= _ kJ - mol -1。 (3) 对于反应 2SiHCl3(g) =SiH2Cl2(g)+SiCI 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 323 K 和 3 343 K 时 SiHCl 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4 _ 在 343 K 下:要提高 SiHCl 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 的措施有 _ 2 k 正炀叫呼戶叫,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
6、量分数,计算 a 处逆= _ (保留 1 位小数)。 【答案】2SiHCl 3+3H2O (HSiO) 2O+6HCI 114 22 0.02 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 压强(浓度) 大于 1.3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主葵包括反应与能量以换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的 相关内容只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利用平衡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村 详解:(1)根据题目表述,三氯氢硅和水萎气反应得方程式为:SStHCh+JHiOKHSiQjO&HCl. (2)将第一个方程式扩大3倍,再与第二个方程式相加就可以得劃第三个反应的恰变,所以恰变为48仔弋- 30)=1141 j
7、-mol1c (3由图示,温度越高反应越快,达到平衡用得时间就越少,所以曲线 a 代表 343K 的反应。从图中读 出,平衡以后反应转化率为 22%。设初始加入的三氯氢硅的浓度为 1mol/L ,得到: 2SiHCl 3 SiH 2CI2 + SiCl 4 起始: 1 0 0 反应: 0.22 0.11 0.11 (转化率为 22% 平衡: 0.78 0.11 0.11 K343 K = _ (保留 2 位小数)。 比较 a、b 处反应速率大小:u a _ 。反应速率 u = u正-u逆 平衡常数 5 所以平衡常数 2 2 K=0.11 - 0.78 =0.02。 温度不变,提高三氯氢硅转化率
8、的方法可以是将产物从体系分离 (两边物质的量相等,压强不影响平衡) 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就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 、加入更高 效的催化剂(改进催化剂)。6 a、b 两点的转化率相等,可以认为各物质的浓度对应相等,而 Vb。根据题目表述得到 :丄一 :招 r : r.;,当反应达平衡时 二二飞, 7 t 2 匚一匚匚二卫二:=1 :一用:.,所以 3 “瓷; ,实际就是平衡常数 K 值,所以 匕 k 世 0.02 。 a 点时,转化率为 20%所以计算出: 2SiHCl 3 - SiH 2CI2 + SiCl 4 起始: 1 0 0 反应: 0.2 0.1
9、 0.1 (转化率为 20% 平衡: 0.8 0.1 0.1 V v v =kx =0.02x24 = 0 所以-: =0.8 ; 才=片=0.1 ;所以 I , - . mm 11 1 点睛:题目的最后一问的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实际题目希望学生能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应该等于正逆 反应的速率常数的比值。要考虑到速率常数也是常数,应该与温度相关,所以不能利用 b 点数据进行计算 或判断。 【典例 2】【2018 北京】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 反应川:S(s)+O2(g) SO(g) H3=-297 kJ mol 反应n的热化学方程式: _ HSO
10、 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 示。 a 点的温度更高,所以速率更快,即 va (2)对反应n,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 下: (1)反应I: 2fSQ(l) =2SQ(g)+2H 2O(g)+O2(g) H=+551 kJ mol 7 P2 _ P 1 (填“”或“V”),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 _ 。 (3) 1可以作为水溶液中 SQ 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 ii 补充完整。 i . SQ+4I+4H+=SJ +2I2+2HQ ii . 12+2H2Q+ _ _ + _ +2 I _ (4) 探究 i、ii 反应速率与 SQ 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
11、:分别将 18 mL SQ2饱和溶液加入到 2 mL 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 (已知:丨2易溶解在 KI溶液中) 序号 A B C D 试剂组成 0.4 m ol L t KI 1 a mol L KI 1 0.2 mol L SQ 1 0.2 mol L HSQ 0.2 mol L 1 KI 0.0002 mol I 2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 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 浊较 A 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 变 成黄色,出现浑浊较 A 快 B 是 A 的对比实验,贝 U a= _ 。 比较 A、B C,可得出的结论是 _ 。 实验表明,SQ 的歧化反应速率 DA
12、,结合 i、ii 反应速率解释原因: _ 。 【答案】3SQ(g)+2H 2Q (g) =2HaSQ (l)+S(s) H2=-254 kJ mol-1 反应n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 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 H2SQ 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 SQ 的物 质的量分数增大 SQ 2 SQ 42- 4H + 0.4 I -是 SQ 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 用,但日+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反应 ii 比 i 快;D 中由反应 ii 产生的 H 使反应 i 加快 【解析】分析:(1)应用盖斯定律结合反应H分析。 (2) 采用定一议二巧去,根抿温度相同
13、时,压强与比玄)4物质的量分数判断。 (3) 依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反应i+反应五消去得总反应。 (4) 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 详解:(1 )根据过程,反应 II为 SQ 催化歧化生成 H2SQ 和 S,反应为 3SQ+2HQ=2HSQ+S。应用盖斯定律, 更5三于豪弓玄= 8 反应 1+ 反应 III 得,2fSQ (I ) +S( s) =3SQ (g) +2H0(g) H=A H + A HH= (+551kJ/mol ) + (-297kJ/mol ) (2)在横坐标上任取一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可见温度相同时, 应 II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
14、应方向移动, 小, H2SQ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则 P2 .pi。 (3)反应 II的总反应为 3SQ+2H2O=2HSQ+S, 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 . + 2- - 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总反应-反应 i ) - 2 得,反应 ii 的离子方程式为 12+2H2O+S&4H+SQ +21。 (4B 是 A 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 比 A 多加了 0.2mol/LH 2SQ,A 与 B 中 KI浓度应相等,则 a=0.4。 对比 A 与 B,加入 廿可以加快 SQ 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 B 与 C,单独廿不能催化 SQ 的歧化反应;比较 A、 B、C,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
15、SQ 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 M 可以加快歧化反 应速率。 对比 D 和 A,D 中加入 KI的浓度小于 A,D 中多加了丨2,反应 i 消耗 H+和 I-,反应 ii 中消耗 I 2, D 中“溶 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 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 A 快”,反应速率 D .A,由此可见,反应 ii 比反应 i 速率快, 反应 ii 产生 H+ c (H+)增大,从而反应 i 加快。 点睛:本题以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为载体,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 图像的分析、方程式的书写、控制变量法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
16、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题技法】 解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题目的解题步骤 (1) 审清题干:看清题目要求是“浓度”“压强”还是“温度” “催化剂”。 (2) 审清条件:分清是“恒温恒压”还是“恒温恒容”,或其他限制条件。 (3) 依据条件,进行判断: 增大浓度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增加固体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引起容器的体积发生变化同时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 考点二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1.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指导思想:选定反应中的“变量”,即随反应进行而变化的量,当“变量”不再变化时,反应已达平衡。 正=v逆 (1) 直接判断依据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
17、质量不变 I 各组分的含量(W、0 )不变=+254kJ/mol,反应 I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SQ (g) +2HQ (g) =2H2SQ (I ) +S (s) A H=-254kJ/moI。 P2时 HSQ 物质的量分数大于 pi时;反 HSQ 物质的量增加,体系总物质的量减 SQ 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 9 (2) 间接判断依据 对于有有色气体存在的反应体系,如 2NO(g) 、. 、NQ(g)等,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则反应已 达平衡状态。 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的反应,如 N2(g) + 3H2(g)冋温化剂压 2NH(g),若反 应体系的压强
18、不再发生变化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注意: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如: 2HI(g) i H2(g) + 2(g), 反应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体系的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故体系压强、气体的物 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均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2. 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 【典例 3】【2018 江苏】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 2SO(g)+ O 2(g) 2SG(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 2S1 容器二 容器 3 反应溢度FK
19、 p 700 n SOO 反应物投只址 2 mol SO; J mol 0; 4 liiol SOj 2 niol SO; J mol O; 平衡 uECSOjX mobL Ts ! 平衢 dSO uwbL1 c2 巧 孚衡体裂息压91 p/Pa Pi 阿 物质的平衡转化率a aj(SO3) 毎(SO J aSO,) 平術常数A F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i V2,C2 Ks, p2 2p3 C. Vi a 3(SO2 ) D. C2 2 C3, a 2(SQ )+ a 3(SQ )vn増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o2ci, pa松(SOj) b容器1和容 器2温度相同Ki=d 餵3
20、相当于在容器1达至怦衝后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仍沏,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0寸pi,聘(SCh) di (SO), 详解:对比容器的特点,将容器 1 和容器 2 对比,将容器 1 和容器 3 对比。容器 2 中加入 4molSQ 等效于在 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投入量为 4molSQ 和 2molQ,容器 2 中起始反应物物质的量为容器 1 的两倍,容器 2 相当 于在容器 1 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 C2 2C1, P2 2p1, a 1 ( SO) +a 2 ( SO) 1,容器
21、1 和容器 2 温 度相同,K=K2 ;容器 3 相当于在容器 1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 率加快,U 3 U 1, 升高 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 C C1, P P1, a 3 ( SQ) V a 1 ( SQ), K K1。根据上述分析,A 项, u 2 u 1, C2 2C1, A 项错误;B 项,K3 K1, P2 2p1, P3 P1,贝y P2 2p3, B 项错误;C 项,U 3 u 1, a 3 (SQ) a 1 (SQ), C 项正确;D 项,C2 2C1, C3 C1,贝 U C2 2C3, a 1 (SQ) +a 2 (SQ) 1 , a 3 (
22、SQ) a 1 ( SQ),贝 U a 2 ( SQ) +a 3 ( SQ) 1 , D 项正确;答案选 C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解题时巧妙设计中间状态,利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 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 如容器 2 先设计其完全等效平衡的起始态为 4molSQ 和 2molQ2, 4molSC2和 2molQ 为两倍容器 1 中物质的量,起始物质的量成倍变化时相当于增大压强。 考点三化学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 1.化学平衡计算中常用公式 pC(g) + 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计算的表达式为 (1) 化学平衡常数K= 3(讣* Cn(D!(式中的浓度是指
23、平衡状态的浓度 C (A) C (B) (2) 转化率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nA(g) + n B( g) Q= cP(C) cq(D) m n C(A) - C (B) (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时刻的浓度 转化率a 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 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 (或质量、浓度 (或质量、浓度 X 100% 11 2.化学方程式变化计算平衡常数 (1) 化学方程式中各计量数扩大一倍, 则平衡常数为原来的平方。 例如: 1 N2O4 2NQ 的平衡常数为K,三 NQ 的平衡常数为 贝 U K = K2。 12 (2) 正反应的平衡常数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3) 几个可逆反应方程式相加,得总方
24、程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反应平衡常数之积。 3. 平衡常数的应用 (1) 根据平衡常数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平衡常数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平衡后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浓度 越小。 (2) 利用K与Q的关系判断反应所处状态 Q= K,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Qv(第二步反应) B. 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 NO C. 第二步中 NO 与 NO 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 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答案】O 53.1 30.0 6.0 X 10 2大于 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 NO 二聚为放热反应,温 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 13.4 A
25、C 【解析】分析:(1)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转化为氣化产物判断; (2)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根 15 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计算; 根据温度对压强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 根据五氧化二氮完全井解时的压强计算岀二氧化氮,氧气的压强,然后再根擔二氧化氤轉化的方程式计 算平衡时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的压强。 (3) 根据三步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 详解:(1)氯气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氧化剂,硝酸银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会升高,所以氧化产物是氧气, 分子式为 O2; (2 已知: i、 2MQ(g) = 2NzC4(g)+O 2(g) H=-4.4kJ/mol ii、 2NO(g) = N2O4(g) =- 55
26、.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i+ 2ii 即得到 NO5(g) = 2NQ(g)+1/2O 2(g) H = + 53.1kJ/mol ; 根据方程式可知氧气与消耗五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2 ,又因为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 所以消 耗五氧化二氮减少的压强是 2.9kPa X 2= 5.8kPa,则此时五氧化二氮的压强是 35.8kPa 5.8kPa = 30.0kPa , 3 一 2 一 1 因此此时反应速率 v= 2.0 X 10 一 X30= 6.0 X 10 一 (kPa - min ); 由于温度升高,容器容积不变,总压强提高,且二氧化氮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
27、左移,体系 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所以若提高反应温度至 35C,则 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 (35 C )大于 第三步 NO+NO3T 2NQ 快反应 15 63.1 kPa 。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时的压强是 63.1kPa ,根据方程式可知完全分解时最初生成的二氧 化氮的压强是 35.8kPa X 2= 71.6 kPa,氧气是 35.8kPa - 2= 17.9 kPa,总压强应该是 71.6 kPa+17.9 kPa =89.5 kPa,平衡后压强减少了 89.5 kPa 63.1kPa = 26.4kPa,所以根据方程式 2NQ(g) - N2Q(g)可知
28、 平衡时四氧化二氮对应的压强是 26.4kPa ,二氧化氮对应的压强是 71.6 kPa 26.4kPa X 2= 18.8kPa,则反 18 8- Kn = kPa n 13.4/cPa 应的平衡常数 。 (3) A、第一步反应快,所以第一步的逆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的逆反应速率, A 正确; B、 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可知中间产物还有 NQ B 错误; C、 根据第二步反应生成物中有 NQ 可知 NQ 与 NQ 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 正确; D、 第三步反应快,所以第三步反应的活化能较低, D 错误。答案选 AG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侧重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有关分析与计算,
29、题目难度较大。 试题设计新颖,陌生感强,计算量较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压强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是解答的难点,注意 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角度去理解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和表中数据的灵 活应用。也可以直接把压强看作是物质的量利用三段式计算。 【典例 5】【2018 全国 2】CH4-CQ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 CO 和 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 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 CH-CQ 催化重整反应为: CH(g)+CO2(g)=2CO(g)+2H 2(g)。 _ 1 已知:C(s)+2H2(g)=CH4(g) H=-75 kJ mol- 1 C(s)+O2
30、(g)=CO2(g) H=-394 kJ mol- 1 C(s)+1/2O 2(g)=CO(g) H=-111 kJ mol-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 H= _ kJ mol -1。有利于提高 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_ (填标号)。 A.高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2 L 的容器中加入 2 mol CH 4、1 mol CO 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是 50%其平衡常数为 _ mol2L-2。 (2) 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消碳反应 CH(g)=C
31、(s)+2H 2(g) CQ(g)+C(s)=2CO(g) 16 -1 H(kJ mol ) 75 172 活化能/(kJ mol ) 催化剂 X 33 91 催化剂 Y 43 72 由上表判断,催化剂 X_Y (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 _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17 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 A. K积、K消均增加 B v积减小,v消增加 C. K积减小,K消增加 D . 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 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 v=k p(CH) p(CO2) -0.5 ( k为速率常数)
32、。在 p(CH4)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 pa(CQ)、pb(CC2)、pc(CO2)从大到小的 顺序为_ 。 1 【答案】247 A 劣于 相对于催化剂 X,催化剂 Y 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 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 AD pc(CQ)、pb(CC2)、pa(CO2) 【解析】分析:根據盖斯定律计亶;根1E反应特点结合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解答,根18转化 率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 (2)根据活化能对反应的影响分析,根据反应熱结合温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汰及图像曲线变化逍势解答 根擔反应速率方程式分析影响其因素结合團像解答
33、 详解:(1)已知: 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 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 _ 填标号) 700 500 550 600 650 g 4 (芒/恒憾0J2 0.08 0,04 0 4 8 12 J6 反应时何/min 18 C(s)+2H2(g)=CH4(g) C(s)+O2(g)=CO2(g) C(s)+1/2O 2(g)=CO(g)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x 2一即得到该催化重整反应 CH4(g)+CO2(g)=2CO(g)+2H 2(g)的 H= + 247 kJ mol-1。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有利于提高 CH 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低压,答案选 A 某温度下,在体积
34、为 2 L 的容器中加入 2 mol CH4、1 mol CO 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 CO 的 转化率是 50%根据方程式可知 CH4(g)+CO2(g)=2CO(g)+2H 2(g) 起始浓度(mol/L ) 1 0.5 0 0 转化浓度( mol/L ) 0.25 0.25 0.5 0.5 平衡浓度( mol/L ) 0.75 0.25 0.5 0.5 0.52 x 052 _ 1 所以其平衡常数为 厲:乩 -mol2 L-2O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相对于催化剂 X,催化剂 Y 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 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所以催化剂 X
35、 劣于 Y。A.正反应均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进行,因此 K积、K消均增加,A 正确;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增大, B 错误;C.根据 A 中分析可知 选项 C 错误;D.积碳量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升高温度积碳量降低, 这说明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 D 正确。答案选 ADb 根据反应速率方程式可知在 p(CH4)定时,生成速率随p(CQ)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根据图像可知 pa(CC2)、 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Pc(CQ)、pb(CO2)、pa(CO2)。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化学计算等知识。图像分析是解
36、答 的易错点和难点,注意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的答题技巧,看图像时:一看面: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然后根据图象中呈现的关系、题给信息和 所学知识相结合,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解答。 【典例 6】【2018 天津】CO 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 CQ 可以被 NaOH 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 pH=13, CO 主要转化为 (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 2 7 11 c(HCO-) : c(CO3-)=2 : 1,溶液 pH= _ 0 (室温下, HCO 的 K1=4x 10- ; Ka=5x 10-) (2)
37、CO 与 CH 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雇腳1 H=- 75 kJ mol -1 H=- 394 kJ mol H=-111 kJ mol 19 CH4(g)+ CO 2(g) 2CO (g)+ 2H 2(g) 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 H C=O H H 虫 O(CO) 20 键能/kJ mol -1 413 745 436 1075 则该反应的 H=_ 。分别在 VL 恒温密闭容器 A (恒容)、B (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 CH4 和 CO 各 1 mol 的混合气体。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 _ (填“A”或“B ”)。 按一定体积比
38、加入 CH 和 CQ,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 CO 和 Hz 产率的影响如图 3 所示。此反应优选温 度为 900 C的原因是 _ 。 含Aid,的舟孑就体 R4 (3) O 辅助的 AICO 电池工作原理如图 4 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 CO,电池反应产物 Al2(C2O)3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_ 。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6Q+6e=6C2 - 2- 6CO+6C2 =3C2C4 反应过程中 Q 的作用是 _ 。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 _ 。 【答案】COs2- 10 +120 kJ mol-1 B 900 C 时,合成气产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大,但 能耗升高,经济效益降低。 AI - 3e-=AI3+ (或 2AI - 6e- =2AI3+) 催化剂 2AI+6CO 2=AI 2(C2O4) s 【解析】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京东授权合同范例
- 2024年精密箱体系统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做美容合伙合同范例
- 清明节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总结模版
- 医疗行业中的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解决方案
- 公司股权出让合同范例
- 从零开始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商业信任体系
- 健康产业下的医护职业发展前景
- 中英文设备合同范例
- 医疗器械生产中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 肿瘤免疫治疗靶点发现与验证2025年新药研发案例研究报告
- 北京民政局离婚协议书
- 北京市朝阳区区管企业年轻人才“培优”计划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第19课《紫藤萝瀑布》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中园高考数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 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近五年辽宁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2024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长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369-2025吸收性卫生用纸制品及原材料消臭效果评价方法
- 自律赢得人生拼搏铸就辉煌!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励志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