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555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555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555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555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分析    赵冬梅摘 要 目的:探究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的因素。方法:555例病人据hba1c水平分为a组(4%6%),b组(6%7%),c组(7%8%),d组(8%9%),e组(>9%);spss 13.0统计分析hba1c水平影响因素。结果:年龄、腰臀比、bmi、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c、ldl-c、fpg均是hba1c的影响因素(p<0.01)。以hba1c控制与否研究显示,tg、fpg对hba1c影响最大(p<0.01)。结论:hba1c水平可能受多

2、种因素影响,受fpg及tg水平影响最大,调节fpg水平及控制tg水平是阻止2型糖尿病进展的关键。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甘油三酯 影响因素:r587.1 :a :1006-1533(2014)22-0055-03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血液中的浓度稳定,不受偶尔一次空腹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空腹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是判断糖尿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评价糖尿病血糖控制或糖尿病进展的金标准1。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筛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析可能影响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入选标准:2007年

3、1月-2012年1月上海市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55例,诊断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2。排除1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有较为严重的基础病史如心功能衰竭、恶性肿瘤、肝肾功能异常等。555例患者男性185例占33.3%,女性370例占66.7%;年龄1875岁,平均(65.7±8.4)岁。hba1c水平分布于6%8%的占65.6%,是社区2型糖尿病hba1c水平的主要构成人群3。研究方法根据患者hba1c水平分为五组:a组(hba1c控制正常组)60例,hba1c水平4%6%;b组(hba1c控制理想组)189例,hba1c水平6%7%;c组(hba1c

4、控制一般组)175例,hba1c水平7%8%;d组(hba1c控制不理想组)77例,hba1c水平8%9%;e组54人,hba1c>9%。详细记录患者近3个月的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日本爱科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试剂);空腹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上海华臣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试剂);hdl-c、ldl-c测定采用匀相法(日本积水株式会社试剂)。统计分析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加标准差()表示,各组间基线资料

5、方差齐性为t检验。对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的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双侧检验,=0.05。研究结果hba1c的独立影响因素以hba1c 4%6%为标准,结果显示,tg、fpg相对于a组均显著升高,贯穿了hba1c所有分层组,且随着hba1c水平的增加而呈递增式增加。当hba1c>8%时,hba1c异常组tg水平显著高于a组(p7%时,hba1c异常组fpg显著高于a组(p8%时与a组比较才有差异(p7%时与a组才有差异(p<0.05),因此ldl-c、hdl-c在hba1c超过7%以上时可能是hba1c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表1、2)。hba1c分组影响因素的pearson相关

6、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a组中hba1c与年龄、体重、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tg、hdl-c、fpg呈正相关(p0.05);b组中hba1c水平与腰臀比、舒张压、tc、tg、hdl-c、ldl-c、fpg正相关(p0.05);c组中hba1c水平与身高、bmi、收缩压、舒张压、tg、ldl-c、fpg呈正相关(p0.05);d组中hba1c水平与臀围、舒张压、tg、hdl-c、ldl-c、fpg呈正相关(p0.05);e组中hba1c水平与臀围、腰臀比、tc、tg、ldl-c、fpg呈正相关(p0.05,表3)。讨论本研究以hba1c 4%6%为标准,分析影响其水平的因素,结果

7、显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是tg、hdl-c、ldl-c、fpg,其中tg、fpg是贯穿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所有分层的独立因素。2型糖尿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导致tg分解代谢障碍。tg具有一定的“脂毒性”,一方面进一步导致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糖的增加,从而促进hba1c水平增加;另外一方面胰腺细胞tg堆积所造成的毒性,引起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减少,使hba1c水平增加。分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舒张压、hdl-c、fpg是hba1c处于4%6%水平的影响因素(p0.01);hba1c 6%7%时,腰臀比、舒张压、tc、hdl-c、fpg则有影响(p0.01);hba

8、1c 7%8%时,bmi、收缩压、舒张压、fpg最为有影响(p0.01);hba1c 8%9%时,舒张压、tg、hdl-c、ldl-c、fpg对hba1c影响较大(p0.01);hba1c >9%时,腰臀比、tc、tg、ldl-c、fpg有重要影响(p0.01)。这提示我们,在不同hba1c分层时,需要关注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其中腰臀比、血压、血脂、空腹血糖是所有分层均应该关注的因素。此研究与张培红4等在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得出的影响血糖控制效果的因素有舒张压、体质指数、tg的结论相一致。与庄宁5等报道的糖化血红蛋白受病程、腰臀围、fpg、2 hpg、ldl-c

9、等影响的结果也较为一致。本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受体重、腰臀比、血压、血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佳组与控制正常组比较受空腹血糖、血脂影响更大,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应只从控制血糖着手,更应从控制体重、有效降压、调脂等多途径干预。在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开展糖尿病宣教,做好糖尿病三级预防,对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要根据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评估干预和治疗,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减少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sacks db, bruns de, goldstein de, et al.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laboratory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j. clin chem, 2002, 48(3): 436-472.陆再英, 钟南山. 内科学m. 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778-779.杨群娣, 李锐, 阮晔, 等. 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0, 27(6): 3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