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_第1页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_第2页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_第3页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    殷永军摘要:随着中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新型农业主体应运而生,如何搞好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是关系到新型农业主体健康有续发展的大事。关键词:农机维修网点;供给侧;新型农业主体:f3233:adoi:10.14031/ki.njwx.2017.06.017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在“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大农村涌现出新型的农业主体,带领着广大农民进行供给侧改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伊通县2016年末新型农业主体组织760户,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基础条件。在国家强农、富农政

2、策感召下,国家补贴和地方累加补贴,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每年全县有近1000台(套)的先进适用的农机具进入农户家中,农业机械装备拥有量迅速增长,但是,存在着作业期服务人员不够、经验不足、技术有限的局限性。虽然全县各乡镇都有修理网点若干个,但都是传统的小型维修点,大部分只能修理手扶拖拉机、小型四轮拖拉机以及35马力以下农机具。新购置的80马力以上拖拉机、收获机、免耕播种机却不能很好的维护与保养,农机维修从业人员老龄化、素质低,设备落后,维修质量差和管理滞后问题突出。如何科学管理农机维修网点,提高维修质量,建立健全维修行业标准,促进新型农业主体事业发展,全面实现全程机械化水平值得探索和研究。伊通

3、县现有农机维修网点68个,遍布在15个乡镇,固定资产850万元,设备资产92万元,从业人员92人,已办维修技术等级证高级3人,中级20人,初级19人,有证人员占总数的45%,每年维修农机具25 000台(套),创收利润260万元。1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农机维修网点设备简陋,经营规模小,配件不足,设备陈旧老化;不想投入资金更新改进设备,提高设备技术含量,导致一些维修点无专业修理设备或设备老化。有70%的维修点开在公路旁和街面上,兼营配件,经营规模小,一个维修人员或是夫妻店,年龄偏大,只有一些简单的拆卸工具,如电焊机、砂轮机、气泵等。店内销售配件,露天搞维修,配件随地放,配件洁净度没有保

4、障,在维修中采用传统方法,工作效率低,不能达到高标准的要求。(2)农机维修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低。从业人员文化低、素质差,这是普遍现象,靠经验吃饭,有的是以前的拖拉机手,通过认师傅,学习几年,掌握基本修理知识或自己摸索修理,掌握农机维修理论和机械常识少,特别是近几年新购进大型拖拉机、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秸秆打包机等新型机具更是不懂其机械常识,这些人员中初级修理工多,高级维修工少。实际操作技能不高,维修不规范,没有检测设备,对维修质量只能靠眼看、耳听、手上的感觉进行判断,修理质量无法保障,返修率高。(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增多,如液压仿形技术的发展、液压无级变速、液

5、压控制方向、电子监控、电路配线、链条传递等装置,对这些装置的故障,新接触的维修人员根本无法维修,所以农機维修人员跟不上产品的技术更新步伐。修理行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标准,是造成基层农机维修企业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农机主管部门对维修网点疏于管理,造成农机维修行业自由进出,维修网点转型升级处于被动局面。2维修网点转型升级,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发展(1)端正态度,提高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条例”等法规。对维修网点提出规范和要求,农机主管部门是维修网点的领导和业务主管者,应当负责任做好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工作,这是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型农业主体向规模化

6、、合理使用机械化的需要,是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充分发挥机械化作用的需要。同时,提高认识,立足大农业、大农机的农机化发展思路,克服对农机维修管理上的松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利用技术手段树立维修网点的“质量第一,服务至上”宗旨,为农机化的发展保驾护航。(2)加强培训,提高技能。从业人员文化低,理论基础差等实际情况,应参照法律法规精神,从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没有技术等级证的人员,利用阳光工程,春风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财政扶持机会,安排他们到相应的培训班学习,提高技术等级,从业人员通过考核,应按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农机修理工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考核,着重考核使用工具、

7、量具、发动机检测仪及设备水平的判断和使用,着重学习发动机、电路、液压等系统基础理论的学习,对理论和操作合格者,颁发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要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农机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机维修培养出更多、更实用的人才。(3)转型升级,更新设备。新的农机具使用35年后出现故障率较多,发动机功率下降,传动部分间隙调整,液压传递,电子监控调试,易损件更换,以及号保养。小型的修理网点满足不了新的农机具的维修需求,结合新型农业主体的成立,配备修理设备,具备修理多缸发动机的能力,大中型拖拉机断腰拆装,联合收割机、割台、拾禾、扒皮组件的拆装。争取将农机维修行政许可所需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着力改善农机维修设备条件,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