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周末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人曰:“何不试之以足?”_2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2. 文言文阅读。(甲)田真哭荆京兆(zhào)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z),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
2、zhuó),所以憔悴(qiáo cuì),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注释) 京兆:京城地区。生赀:财产。破:劈开。斫:砍。憔悴:枯萎,凋零。悲不自胜:悲伤得自己受不了,形容极度悲伤。胜:承受,控制。荣茂:繁荣茂盛。孝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家庭。(乙)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gng),漉豉以为汁。萁(qí)向釜(f)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 持:用来。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豉以为汁: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3、。萁:豆秸,即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然:同“燃”,燃烧。本:原本,本来。煎:熬煮,这里指迫害。何:何必。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皆平均 _(2)惟堂前一株紫荆树 _(3)其树即枯死 _(4)不复解树 _2结合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1)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_(2)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_3对于(甲)(乙)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这则故事通过主人家堂前紫荆树的前后变化说明兄弟团结、家庭和睦的重要性。B.(乙)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兄弟,用萁煮豆来比喻兄弟相残,表
4、达了作者的不满和悲愤之情。C.(乙)中“本是同根生”与(甲)中的“树本同株”意思相近。D.(甲)(乙)两部分内容都表现了兄弟相争、骨肉相残,都说明了人不如事物团结的道理。3.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好书画_ 今乃掉尾而斗_处士笑而然之_ 谬矣_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_)A(杜处
5、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_4说说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_4. 阅读短文。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使弈秋诲二人弈 _ (2)非然也 _(3)思援弓缴而射之 _ (4)为是其智弗若与
6、; _2写出下列句中“之”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 (2)一人虽听之 _(3)思援弓缴而射之 _ (4)虽与之俱学 _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思援/弓缴/而射之。C.为/是其智/弗若与 D.通国/之善/弈者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_5本文学弈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7、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 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
8、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6. 文言文阅读。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留下了下面的语段。让我们来读一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1(理解字词)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忆昔去年春(_) A从前 &
9、#160; B错过 C傍晚(2)江边曾会君(_) A君主 B君子 C这里指子期(3)此曲终兮不复弹(_) A终于 B终归 C结束2(提取信息)用“ ”画出最能表现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句子。3(问题探究)文中能够说明“此曲终兮不复弹”和“子期不在对谁弹”的原因的句子是( )A.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B.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C.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D.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4(个性感悟)读了语段,你体会到了什么?_7. 文言文阅读。塞
10、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_) 此独以跛之故(_)2翻译下列的句子。近塞之人,死者十九。_3这则寓言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_8. 阅读嗟来之食,完成习题。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
11、,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摘自礼记·檀弓下注:黔敖:春秋时齐国一富翁。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拖着疲惫不稳的脚步。贸贸然:眼不明亮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奉:捧。从而谢:黔敖追上去表示道歉。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微与:小事情啊!微,细小。与,句末语气助词。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黔敖为食于路 (_) (2)以待饿者而食之 (_)(3)嗟!来食 (_) (4)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_)(4)以至于斯也 (_)&
12、#160; (6)可去 (_)(7)其谢也 (_)2翻译下列句子。(1)嗟!来食!_(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_(3)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_3这个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为论据使用?用来证明什么?_4你对曾子的话如何理解?_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他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心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有意思啊!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啊!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1本段
13、文字出自课文_,作者_,被称为“_艺术家”。2请在文中的“”里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3读了短文,我明白了下列词语的意思。门道:_。置之不理:_。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谢太傅:晋朝的谢安。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俄而:不久,不一会儿。何所似:像什么。胡儿:谢朗,谢安哥哥的长子。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因:凭借。即:是。无奕
14、女:指谢道韫。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会)B.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 (为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2下列语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B.撒盐空中差可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C.俄而雪骤。(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3下列是对这篇文言文主题的概括,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狐假虎
15、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食:吃。子:你。无敢:不该。长(zhng):为首领,执掌。逆:违背。以为:认为是信:诚实。走:逃跑。遂:于是。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虎求百兽而食之(_)A要求,请求B寻求,寻找C帮助(2)虎以为然(_) A正确,对 B这样 C然而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正确的解释。A它们,指代百兽B它,指代老虎C它,指代
16、狐狸 D它们,指代老虎和狐狸(1)虎求百兽而食之(_)(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_)(3)兽见之皆走 (_)3下面对句子“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 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 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4这则寓言讽刺了_的人。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_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危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
17、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理解文中加点的字。(1)引:_(2)且:_(3)遂:_(4)亡:_2下面句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1)一人饮之有余(_)(2)吾能为之足(_)3翻译文中画线句。_4请用一个成语作为本文标题并写在文前的横线上。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益?_6请试着用古汉语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13.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用自己的话说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_2从锺子期发自内心的赞
18、叹中,我们可以看出伯牙琴技_,锺子期欣赏水平_。3后人经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高山流水”比喻_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宋濂嗜学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注释)余:我;宋濂自称。嗜:喜爱。致:买。假:借。手自:亲手。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走:快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因得:于是能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余幼时即嗜学。_录毕,走送之。_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句话的意思是_。3用“”标出最能表现作者读书勤奋、抄书艰苦的语句。4文中宋濂的事例说明()。A.安贫乐道、喜爱读书,是生活的支柱。B.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绿化养护技术规范
- 内容推广方案
- 从细节做起学好礼仪
- 2025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运营管理部社会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财产保险赔付规定
- 医院废物资源化处理方案制定设计
- 市场分析实践指南
- 石油工程质量验收规定
- 2025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餐饮行业部SOP运营管理手册
- 拼音卡片(四线三格)
- DB11∕T 2000-2022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检测题2 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护理学科建设
- 第二单元(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东航校招的在线测评题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人教版培智一年级(上)生活语文教案
- 乡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