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汇集班级:_ 姓名:_1.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诸儿竞走取之(_)人问之(_)取之,信然(_)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 )作用。A.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B.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C.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3翻译句子:(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2)取之信然。译:_。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
2、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A.信服 B.征服 C.服从5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2. 文言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选自战国策·楚策一)(注释)求:寻求,寻找。长:同“掌”,掌管。逆:违抗。走:跑,逃跑。1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汝”的意思是_;本则寓言中与“汝”意思相同的一个字是_。2用自己的话写出
3、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3读了这个故事,你是如何评价狐狸的?写在下面横线上。_4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成语“_”的由来。3. 文言文阅读。1明义法师之鸠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屏bng 居乡里。一日晨起,行径中,见鸠雏chú堕地,携而归,躬自哺b饲sì。两月乃能飞。日则纵飞林间,夜则投宿法师屏píng几j间。是岁十月,明义法师之徒惠月主掌庆善寺,迎其师归。至暮鸠返,室寂无人矣,不见法师,旋室而匝z,悲鸣不已。守舍者怜之,谓曰:“吾送汝归法师处。”明日,笼而行,适法师处。自是不复飞出,日与法师为伴,以手抚摸皆不动,然他人近之,辄惊起。呜呼!孰谓禽兽无情乎?字词解
4、释:屏居:_ 径:_ 携:_ 躬自:_ 匝:_ 已:_ 适:_ 孰谓:_ 2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乡里。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è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良狗则数得兽矣。狩猎之获,常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字词解释:故:_ 恶:_ 无以:_ 疾耕: _ 数: _
5、160; 逾:_ 然:_3华隆因犬获救华huà 隆好猎,畜一犬,号曰“的dì 尾”,每出必从。一日,隆至江边,为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奋而咋zé 蛇,蛇死焉。而隆僵仆于地,不省xng 人事。犬疾走至家,嗥háo吠不止。举家怪之,因随犬往,见隆闷mèn 绝委地。车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日不食。自此爱怜,如同亲戚焉。字词解释:畜:_ 从:_ 为:_ 咋:_ 仆:_ 疾:_
6、0;举:_ 因:_乃:_ 4乌鸦喜谀yú1 粤yuè西桂林,近有荒村,多树木,上多栖q乌鸦。2 一犬翘qiáo首枝头,乌鸦食其上。犬欲缘木上之,恨无何,伏地喃nán喃,仰视注目以待,3 颂曰:“乌兄,久慕高风,未亲雅教,素仰雅曲,如赐一曲,尤慰平生,心亦足矣。”4 鸦听之,喜不自胜,伸腰展翅,wi数声,食尽堕犬口中。5 犬曰:“雅曲已聆,心愿已足,蒙赐佳味,终身铭德。”6 鸦讶yà曰:“非闻曲之为,乃欲吾口中食耶yé!”悔之莫及!字词解释:栖:_ 翘qiáo首:_
7、60;缘:_ 恨: _ 喃nán喃: _ 颂:_ 高: _ 素: _胜:_ 堕:_ 聆:_ 蒙:_ 铭:_耶:_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枫叶父自山中归,拾红叶一片,以示其子。子曰:“树叶皆绿,至秋则黄。何有红叶?”父曰:“此枫叶也。经霜则红。”子不信。明日父携子,至山中,观红叶。但见红叶满林,鲜艳如染。子大喜。父曰:“事须亲见而始信之,凡人皆然,不独汝也。(注)示:给看。皆:都。何:为什么?携:带着。凡
8、:所有。1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2儿子随父亲在山中看到的红叶是什么样子的?请用“_”画出来。3与“事须亲见而始信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集思广益,多见多闻。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昪事徐温甚孝谨,温尝骂其诸子不如昪,诸子颇不能容,而知训尤甚,尝召昪饮酒,伏剑士欲害之,行酒吏刁彦能觉之,酒至昪,以手爪掐之,
9、昪悟起走,乃免。后昪自润州入觐,知训与饮于山光寺,又欲害之,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知训以剑授刁彦能,使追杀之,及于中途而还,绐以不及,由是得免。后昪贵,以彦能为抚州节度使。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及昪秉政,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盛暑未尝张盖、操扇,左右进盖,必却之,曰:“士众尚多暴露,我何用此?”以故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武义元年,拜左仆射,参知政事。温行军司马徐玠数劝温以己子代昪,温遣子知询入广陵,谋代昪秉政。会温病卒,知询奔还金陵,玠反为昪谋,诬知询以罪,以知
10、询为右统军。昪照鉴见白须,顾其吏周宗叹曰:“功业已就,而吾老矣,奈何?”宗知其意,驰诣广陵见宋齐丘,谋禅代。齐丘以为未可,请斩宗以谢吴人,昪黜宗为池州刺史。五年,昪封齐王。已而闽、越诸国皆遣使劝进,昪谓人望已归。天祚三年,建齐国,以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徐氏诸子请昪复姓,昪谦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议百官,百官皆请,然后复姓李氏,改名曰昪。七年,昪卒,年五十六,谥曰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陵曰永陵。子景立。(选自新五代史)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其状貌 奇:认为奇特B.伏剑士欲害之 伏:倒下C.绐以不及 及
11、:赶得上,追得上D.请斩宗以谢吴人 谢:谢罪2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杨氏诸子不能容B.及于中途而还C.而吴人颇已归昪D.而吾老矣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_(2) 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_4简要分析李昪为什么能够建立齐国。 _6. 阅读训练。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
12、,而敢独止?”巨伯日:“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7。选自 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东汉人。远;从远方。疾:病。值:恰逢。语(yù):告诉。相视:看望,照顾。令:使,让。败义:损害道义。耶(yé):表疑问,相当于“吗”“呢”。既:已经。一:全,整个。独止:一个人留下。委;舍弃,抛弃。相谓:相互议论。入:侵犯。班军:回师,撤军。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今死矣,子可去(离开)B.贼既至(既然)C.一郡并获全(全)D.遂班军而还(撤军)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友
13、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_3翻译加点字词。(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_(2)贼既至_(3)不忍委之_4“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荀巨伯这句话体现的美德吗?_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滥竿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说(yuè):同“悦”,高兴。廪(I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4、60;齐宣王使人吹竽_用。派。让。请为王吹竽_请求。敬辞。邀约。好一一听之_喜好。常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_”的句子。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注释:株:树桩。释:放下耒(li):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冀:希望。1结合上下文和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1)兔走触株。(a离开;b跑) (2)因释其来而守株。(a于是;b因为)2下面与“折颈而死”的“而”意思相同的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 B.而身为宋国笑3写出
15、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_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_9. 读徐孺子赏月,完成练习。徐孺子赏月(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注释)尝:曾经。戏:玩耍。邪:文言疑问词,有时也作“耶”。瞳子:瞳仁。1理解字义。(1)“人语之曰”中“之”指的是_。(2)“无此,必不明”中“此”指的是_。2与译文“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加明亮呢”意思相同的一句是:_3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A.不正面直接回答,而是借助“眼有瞳仁”来回答。 B.顺水推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C.回答问题委婉,起到了
16、含沙射影的作用。4我觉得徐孺子是一个_的孩子。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选择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D.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2“足跌没水中”中的“没”的读音是( )A.méi B.mò3“足跌没水中”的意思
17、是( )A.把脚伸进了水里。B.脚上的鞋子掉进水里不见了。C.站在水里,水没过了脚。D.失足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4当小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弃去”,司马光的表现是“_”(用原文填空)。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_的孩子。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注)炳烛:点燃蜡烛。盲臣:师旷自谦之辞。
18、师旷是个盲人,所以这么说。阳:这里指阳光。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暮_ 戏_ 闻_ 善_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12. 阅读嗟来之食,完成习题。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19、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摘自礼记·檀弓下注:黔敖:春秋时齐国一富翁。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拖着疲惫不稳的脚步。贸贸然:眼不明亮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奉:捧。从而谢:黔敖追上去表示道歉。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微与:小事情啊!微,细小。与,句末语气助词。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黔敖为食于路 (_) (2)以待饿者而食之 (_)(3)嗟!来食 (_) (4)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20、160;(_)(4)以至于斯也 (_) (6)可去 (_)(7)其谢也 (_)2翻译下列句子。(1)嗟!来食!_(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_(3)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_3这个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为论据使用?用来证明什么?_4你对曾子的话如何理解?_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1、?”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东游 东:东方 问其故 故:缘故,原因B.我以日始出时 以:认为 始:始于C.去人近 去:距离 孔子不能决 决:判断,判定D.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 知:知识2按要求改写句子。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改写成间接引用句: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改写成直接引用句:_3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孰 为 汝 多 知 乎?4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A.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汤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的原因吗?B.太阳刚出来时凄凄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开水一样烫,这不是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吗?C.太阳刚出来时凄凄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因为离人近时热离人远时凉的原因吗?D.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离人近时热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廉政教育课件
- 沙水区大城堡课程故事
- 中国民居建筑艺术赏析
- 2025年山东省工艺品出口合同
- 2025装修工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华南农行柜员劳动合同及劳务派遣面试
- 2025搅拌机租赁合同书范文租赁合同
- 2025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实践题目
-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
- 2024-2025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 河流专题复习-重点课件
- 企业风险管理-战略与绩效整合(中文版)
- 2022年全国职工书屋推荐书目
- 哈萨克斯坦铁路车站代码
- 装配式建筑设计设计专篇
- 《教育心理学》教材
- 绥满公路大庆黄牛场至齐齐哈尔宛屯段扩建项目B4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 身体红绿灯课件
- Pentacam白内障应用(第二版)
- 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与联合应用
- 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培训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