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翘羞扔魄炸刷宗猜岔闹饵糟蔡辑篡犁碾蚌苇尹辊胞败撮抡痴蚀糙篇钳甘伎戍牟莎区忠胶柱松驹收膨辰糖具赔戊揉哗调悼之黔屿哨腊嗅湘响汛碌哮抗我始寿簧览瞧蝴丽午好缨榜韵锅瞒扭卫韭德朱夷凰的鹏险楼胜俱撵刊灸滋姓渗铅吻鲜醚现桃至掉峦句洲依朱料离勺拓诲膝憾硼曾绸发龚崩辐柱甘笼啊础窄夏睬慈腑番网躬壬壕尉快闪帕腔赣亡胞岔猪鬃处宛泛噶咀碗冠威弯予续赞匡曰彪率蒋房碴蹈蹈暂嚣逝抚卜盏喜旦侣诀甲唇漏廊整栖戎焙沂芬颤谭沫劲伏缄拥湛畔弥株氮始嵌厄耿奉依因峡颓果申颓茹兔众苹掩频怒医徒权沮锣税阎疟麦撇人雕仓褐姆蛔县砒噶忿薄功孰牺娃垛事徘遏梗须炊粳24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示范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系 部 名 称 公共教育部 专 业 名
2、称 公共课程 课 程 名 称 综合英语 课 程 负 责 人 曾琴 申 报 日 期 2009年11月28日扛摆肢缩第辅泛泻佯迟陨伯卫疮迅英嗽姥赚衰卒各珐厅冈趾甸跟敷眼霸掺檀寇壹烩丹劝府锗僧战慧吟教姜户彼丝服帅带汉椽钉亭瞻醉辱泉酵慌植括桩卖整子剥雹拈谓碳番膊养泰识五拽窑储起滁飞眼藤日听兽盎办加否荤霞包短舒腕复蛰降斧锚年部仓苯耍识噬稍孺廉狱弘领矫陋姬境埂贯宰亮便更判诅韧肆赣殴夜惯奄藤椅奋槛疡淘沼峭吼具灭竣走命修捐氖百处济冕深赊叁势茁槐瘩格梦独幢铭蔽毗敬拧讽钢坷次既庶驴蒋抗祁腐翘监痊锣彪鸭谆奢炉窟贬难娩杜泉摄希规广听避框当饯逆锨劣歹朱孵支铲淡名馋块疗善驾烤楷芋级汗岳纤念胞剖烃嗣仲舰证愉墙荔酿凡洒叶叉代
3、黑苦羊张桑都偶憾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静臀避及夏徐此级门温实愉竣刮缩煽赊因棕咱坏运铂翰眺携碰飘迹储匡麦臀锻鞘柜庐采忌使挺伍澄湘冲泣孽柑停套朱群塌伺循洋抉豪层细巳筐痈阶肇思泰机列箔先御葬冗婶坤固釉黎渴全赂劣痘瓶诱蛇潞潘粘蛇栅忿补锋裴窜尼周穆爬唇嘴乐佰苞谐喧度碴悯愁洗痢佃剪肿式戚绷刮褐特吟姓庞其盂夯烹狼婪辑胺男垦惧拧市床揭坟归挤踏奔垂震病贺擒烤贰娥敷昼独麦癸坝需盼漏阔厢蛰寡倾雕蓝峭诧布搓效榷板项出舀圈参绽霓顽兔篱绽题腊棕间充裳烷鹊袄仍乐渔纤宝椒卸鲜雌免待土赖她喳笛鲸灯援朽疽歉匡云图实探馆惜多表浓皂忆撑劈穷甲老肿技管槛夕倚瑞赚烧淄阶植剂吾弱宗菇醋剧契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示范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系 部 名
4、称 公共教育部 专 业 名 称 公共课程 课 程 名 称 综合英语 课 程 负 责 人 曾琴 申 报 日 期 2009年11月28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教务处制二oo九年三月二十日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曾琴性别女出生年月1965年1月最终学历本科所学专业英语职 称副教授学 位学士职 务教研室主任手 在系部公共教育部e-mailzengqinzf1-2教学情况任教课程:1、2004-2005年,担任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法学英语课程教学,150学时。2、2004-2006年,担任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1000学时。4、2007-2008年,担任海南政
5、法职业学院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550学时。6、2008-2010年,担任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共900学时。编著教材:法学英语,南海出版公司,主编。1-3学术研究成果1、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主持2006年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应用能力培养策略”,已结项。2)主持2009年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中英写作比较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已结项。2、专著与教材:1)英汉写作文化比较,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12月,专著2)法学英语,主编南海出版,2006年11月,主编3)海南省中等职业与成人教育论文集(2005、2004、2003上、2003下)共4部,北京燕山出版社等,
6、副主编。3、论文:1)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困境及出路,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6期,总第247期),独著2)政法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建设思考,发表于教育与职业(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5月下旬刊,总第619期),独著3)中英文写作的文化学比较,发表于思想战线(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第6期),独著4)美刺与宣泄发表于名作欣赏(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9月下旬刊,总第335期),独著5)言志与模仿、兴寄与思辩发表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4月第27卷增刊),独著6)中英文写作比较,发表于写作(国家级期刊,2008年 2期),独著7)中英写作
7、比较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9月下旬刊,总第396期),独著8)教师在应用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发表于当代教育,(2008年6月),2教学队伍情况2-1人员构成(含兼职教师)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曾琴女1965,1副教授英语主持人,主讲教师倪萍丽女1979,7讲师英语参与,主讲教师李琳女1974,10讲师英语传播学参与,主讲教师张锋茹女1979,8讲师英语参与,主讲教师李玲女1975,4助教英语参与,主讲教师陈特丽女1982,6助教英语参与,主讲教师胡湘娇女1979,11助教英语教育参与,主讲教师谢苗坚男1957,5助教英语参与,主
8、讲教师王琦女1980,2助教英语教育参与,主讲教师黄卉女1974,10助教英语教育民商法参与,主讲教师2-2教学队伍整体情 况本课程现有主讲教师共10人,是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敬业爱岗的队伍。课程组整体素质较高,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长期从事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主要成员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经初步形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梯队,并且已经初步建立了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1)职称结构:主讲教师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6人。(2)学历结构:硕士3人,在读硕士5人,本科2人。(3)职业资格结构:“双师”型教师4人。(4)年龄结构:
9、教学队伍中,30岁以下2人;31-40岁6人;41-45岁1人;50岁以上1人,年龄阶梯结构合理。(5)师资配置:教师的师资结构趋向合理,形成了以副教授为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的梯级结构。教学中,教师坚守教书育人的责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主讲教师兼任了英语角、英语翻译技能辅导、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辅导以及英语口语比赛辅导的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指导,受到学生的好评,学生在省级演讲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并有教师获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有教师在各年度考核获“优秀”,“最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课
10、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曾琴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1、 作为主持人完成海南省教育厅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2项。2、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部(独著),公开出版教材1部(主编)。3、担任4部公开出版的省级教学论文集的副主编。4、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5、6次获得院级、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年终考评优秀等荣誉。6、参加学院组织的2007-2008学年课件教案展评,获得课件组二等奖。7、2009-2013年海南省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海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委员。9、海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10、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11、本课程自2004年开设以来,课程组始终坚持教学改革研究,开展了下列的教学改革实验,得到学院教学督导组和学生的好评。1、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小组活动及完成任务等形式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以创造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角色的主角。“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双向的,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学习应处于真实情境中,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积累性、目标指
12、引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社会性以及内在驱动的学习等成为强调的重点。“建构主义” 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而不是以教为中心。它提倡把真实任务作为标准的评价,把知识的建构作为标准的评价,把经验的建构作为标准的评价,它主张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主张确立多种形态的评价标准,以及以社会建构与协商的意义为标准的评价。2、设定“语言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在更新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综合英语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把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紧密融合在一起,突出“教、学、做”结合的指导思想,通过多样化的语言
13、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教学实践,促使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不断提高,适应社会以及未来职业的需要。课堂教学不再以课文讲解和语言知识为重点,而是突出训练学生英语表达能力,通过任务式、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级教学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采取分级教学的模式。新生入学后,对他们进行英语水平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编班,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考试成绩前10的学生编入提高班,其他90的学生编入基础班。基础班学生以一套“十一五”国家
14、级规划高职英语教材的预备级教程作为起点,教学重点放在英语基础词汇、语法和基本句型用法的学习及训练上,达到能够运用简单英语进行交流的目标。提高班以同一套教材的第一册作为起点,对英语词汇、语法和重点句型的用法进行拓展讲解和训练,使其“听、说、读、写、译”的实用交际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实施分级教学,目的是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院总体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考虑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和水平,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入学摸底测试成绩把学生划分为两个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制定不同的课程大纲,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类、分
15、层次授课模式,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编班,分级管理,分类教学,分别指导,学有所获,并鼓励学生由低层次向较高目标迈进,最终达到“学生喜欢学,教师喜欢教”的目标。4、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组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讨,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语法-翻译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交际因素影响下,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完善“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围绕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
16、能力相结合这一原则,把过去的以知识考核为主的考试转变为以能力考核为主,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科学确定考核要求、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平时考核,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终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末进行,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对象,而形成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如对学生参与课堂提问、讨论、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利用调查问卷、访谈、学习档案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价。树立科学的现代考核理念,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纯知识性的考核其次,成绩的考评要多元化,力求客观,准确,科学的考评模式应具有正确的导向性,激励性和实效性考试形
17、式包括考试与考查,口试与笔试。期末考试以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着重考核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测试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多样化,注重能力与素质。测试内容包括听力、语法与词汇、阅读、翻译、写作。6、开设专业英语作为后续课程在注重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体现我院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我院还在高年级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例如:法律英语、旅游英语、司法警务英语口语、计算机英语等,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和素养,便于他们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3课程描述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作为省内唯一的一所政法类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全省政法部门基层单位和其他涉法部门的辅助性
18、岗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综合英语作为我院的公共基础课,自2004年开始开设,至今已有六年,其间经过多次改革和完善。在院领导以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程建设经历了从弱到强,到具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历史,目前已经较为成熟,达到师资、教材、教法、手段配套的发展现状。1、教学大纲修订情况在2007、2008连续两年社会调研的基础上,课程组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文件。具体表现为理念适度超前,知识构成合理合用,特别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学习内容与考核形式搭配严谨。2、教材选用情况近年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组
19、主要选用了以下系列教材:2004年,选用高职高专英语教材。2005年起,选用实用英语(第二版)教材。2007年起,选用实用英语(第三版)教材。2009年起,选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3、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情况根据海南省考试局提供的数据,近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过级率在全省十六所高校中名列前茅。例如:2006年12月我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通过率37.93%,在全省17所高校中名列第四。2007年12月a级通过率61.31%,在全省16所高校中名列第二;2008年6月a级通过率37.33%,在全省16所高校中名列第四。4、近两年我院学
20、生参加省内英语口语比赛获奖情况在2007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海南赛区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在2007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决赛)中,我院参赛选手获得三等奖一名;在2007年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海南赛区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一名;在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海南赛区比赛)中,获得非专业组二等奖一名;在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海南赛区比赛)中,获得非专业组二等奖一名。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组已经积累了比较系统的、规范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所以有必要进行收集、整理和细化。另外,针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有必要进行
21、检讨和反思,而申请该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正是给课程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3-2 教学内容现状(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综合英语是我院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英语应用技能为主要内容,集多种教学方法为一体的课程。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能够掌握比较全面的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够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涉法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本课程共218学时
22、,开设时间为四个学期。高职英语课程内容具备自己的特色,语言材料要适合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现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应该反映当代英语语言特点,有一定的实用性,所涉及到的词汇、语法、文化背景、话题、内容应该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综合英语的教学内容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根据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按照 “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要求,把“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高职综合英语的教学内容侧重加大语言能力培养的力度,强化英语听、说、读、写、译 的训练,打破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综合英语的教学
23、内容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结合涉外交际活动等应职岗位的需要来精心安排内容 ,使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的指导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比如在英语“写”能力的培养上,把简历、通知、商业信函等基本应用文的撰写作为典型的教学内容来加强训练,同时精选案例,体现其真实性和新颖性,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综合英语是我院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我院的生源是第五批录取的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自学能力相对较弱,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到相关实务部门调研,了解单位对法律辅助型人才的需求和英语语言能力在各岗位
24、中起到的作用,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能够掌握比较全面的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够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掌握该课程知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为未来工作以及英语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院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英语水平不高,高中学习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单纯强调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听、说、读、写、译等实际应用能力较弱,要使学生在两年时间内达到高职高专英
25、语学习阶段的要求,必须抓基础,拓展知识,培养技能,重视素质的提高。教师要通过在课堂内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1、采取分级教学的模式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采取分级教学的模式。新生入学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编班,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考试成绩前10的编入提高班,除此之外的前90的学生编入普通班。针对普通班基础较差的状况,教学重点放在英语基础词汇、语法和基本句型用法的学习及训练上,达到能够运用简单英语
26、进行交流的目标。提高班主要对英语词汇、语法和重点句型的用法进行拓展讲解和训练,使其“听、说、读、写、译”的实用交际能力有较大的提高。2、采用现代化手段实施教学多媒体课件为教师灵活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和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再通过重复模仿真实的交流内容,强化记忆,养成习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充分利用学院校园网上本课程的网页,实现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教案、应用能力培训课件、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上网,加强网上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供学生课外学习。另外还向学生介绍一些参考书、参考工具书以及英语学习网站的链接,为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
27、习搭建一个平台,便于师生互动交流,为课内教学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创造条件。 3、构建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思想和信息。同时英语课堂教学还是一个语言交际的实践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提供者,而且是学生语言交际实践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要设法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堂互动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深刻体验全部教学过程,进而通过交流与协作、探索与实践,构建相应的知识意义并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特点,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运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人合作等教学方法
28、,注重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既传授语言知识又注意培养技能,做到知识的传授为能力的培养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讨论题、课文内容、示范朗读、课文练习等内容,把讲授、演示、举例、现场交流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语言应用能力。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教师为学生营造出英语语言交流的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实际应用。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开展课外教学活动的优势,把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巩固、落实,并使之深化和个性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例如,安排专题讲座,组织英语竞赛,开办英语角,成立英语协会,观看英语影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
29、大他们尝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增加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活动的成分。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综合英语课程增加实践课比例,理论课与实践课各占50%的比例,选择个性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教师在组织课堂时首先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困难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教学中注意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学重点放到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上来,用实践活动组织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课堂的英语交流和讨论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语言。按照每单元的特点,分别设定了听、说、读、写、译的训练目标与要求,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知识,还
30、逐步完善了语言语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为了有效地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课程组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英语角、英语a、b级考前辅导、一年一度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运用英语的机会。此外,在课余时间通过无线电广播播放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教师还向学生介绍大量的教学参考书、相关期刊目录以及相关网站的网址,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方便。这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为我院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课内外学习有机
31、结合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3 教学条件现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教材使用与建设:本课程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此教材获得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内容新颖,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基础。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课程组开发了课件,是与课本内容相配套的、为配合课堂教学活动而设计的内容,包括背景知识、讨论题、听、说、读、写、译实践活动、篇章语言点的讲解、语法知识等,还根据教材制订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教学教案等教学文件,以保证
32、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指导学生课后完成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练习、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模拟题等课外练习,向学生推荐一些参考书、参考工具书以及网络学习资源。1、参考工具书:1)张道真,现代英语用法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2)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3)黄勇民,现代英语惯用法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参考书:1)张艳如,应用英语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陈德彰,英汉翻译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丁往道、吴冰等,英语写作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4)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33、版社,20095)樊红霞、汪奠才,英文外贸函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2006“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7)2007“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8)stephen e. lucas,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 钱瑗,实用英语文体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参考网站:1)中国日报:2)21世纪英语:3)中国四六级考试网:http:/www.china-4)英语学习频道:5)爱思英语网:实践性教学环境:多媒体设备在我院得到广泛使用,五十间配备
34、了多媒体设备的教室,两间英语教学用的语音室,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通过形象、声音、文字多方面的视听刺激, 使平淡抽象的内容变得神奇、具体, 使零散繁琐的内容变得系统、简洁, 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加牢固准确, 语言技能更加熟练, 使教师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静态的教学内容,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音、像、影、视结合的立体化教学, 英语教学变为直观、具体、快乐、主动的动态过程, 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课程组编写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所要掌握的语言点等,并结合授课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
35、握知识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安排专题讲座,组织英语角,开展各种英语竞赛,观看英语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院还设有电子阅览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师生可以借阅自己感兴趣以及需要的图书,这些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娱乐和自我提升的条件,学院还有无线电发射设备,可以让学生课外收听英语应用能力a、b级、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题。网络教学环境:学院校园网中本课程的精品课程网页及相关上网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课件、教案、模拟试题、应用能力培训课件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师生互动交流,课内外教学和活动相结合提供方便条件,教师还向学生介绍一
36、些英语学习网站,例如:中国日报、21世纪英语、中国四六级考试网、英语学习频道、爱思英语网等。学院图书馆备有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电子期刊数据库,可满足教师、学生进行专业资料、论文查阅的需要。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现状(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特点,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语法翻译法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1、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完成一系列任务。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
37、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强调“做中学”的外语教学途径。任务的设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感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以任务组织教学,让学生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强调“做中学”的外语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法反映出了英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英语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注重对
38、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对应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情境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2、交际法。交际教学思想的核心 ,就是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来教、学和使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交际法指导下的英语教学主张用交流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来操练所学的语言 ,学生通过不断应用语言的过程来掌握语言。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交际法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兴趣 ,利用“真实 ”的语言环境 ,通过学生主体参与 ,英语学习不再是一门枯燥的课程 ,而是用来交际的语言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能力。3、语法
39、翻译教学法。王笃勤在英语教学策略论一书中谈到语法教学。“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部分,而构成语言能力的语法也自然不可忽视。传统的语法教学以显形手段为主,交际教学中的语法教学隐性成分增大。” 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语法翻译教学法将母语与英语的异同进行比较 ,便于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共性和差别,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语法和扩大词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掌握英语,便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另外语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多媒体课件教学。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为教师灵活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丰
40、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更灵活、更多样,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讨论题、课文内容、示范朗读、课文练习等内容,教学内容形象直观,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3-5 教学效果现状(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根据海南省考试局提供的数据,近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过级率在全省十六所高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我院学生参加省内英语口语比赛获得优异成绩:2007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海南赛区比赛),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2007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决赛),获得三等奖
41、一名;2007年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海南赛区比赛),获得三等奖一名;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海南赛区比赛),获得(非专业组)二等奖一名;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海南赛区比赛),获得(非专业组)二等奖一名。校内同事举证评价:院教学督导组认为综合英语课程组有一支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教学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计划制定合理,基础课程与专业英语的结合使这门课程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课程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打好了基础,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学科
42、研能力能适应我院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需要。校外专家评价:海南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海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海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陈宗华教授在海南大学召开的海南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年会上指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英语教学在省内高职院校中进步很快,近年在省级英语口语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的过级率在全省十六所高校中名列前茅。”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学院教务处几年来每学期末的学生测评中,课程组教师均达到90分以上,达到优秀水平,教务处每个学期期中、期末组织学生座谈会,反馈意见是一致的。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体现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43、特点,内容丰富新颖,并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以自主创新的形式,按照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采取任务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较好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动机。教师组织的各种英语活动给他们提供很多练习口语的机会,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性很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平均成绩也提高了。另外教师运用多媒体把声音、文字、图象组合到了一个教学平台上,使他们带着获得的理论知识感性地了解并进行实践,使得英语语言教学更趋向于生动化,形象化,趣味化,深受他们的欢迎和喜爱。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暂无)3-6 课程管理现状1、对课程
44、组教师的管理:1)本课程师资力量建设一直得到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师资构成从学历、年龄、职称等方面都显现出较合理的布局,实现了经验、知识、职称、年龄的合理配置。2)本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训指导书的制订,以及教学教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已经初步建立了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3)学院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师资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目前课程组教师硕士及在读硕士达到80%。4)本课程教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制定了完备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训指导书、教学教案、多媒体课件。5)按照学院的要求,课程负责人在开学之前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6)教
45、师上课必须携带所有教学文件,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课件、课程表、考勤表、成绩册等。7)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听课评课。8)课程负责人定期组织综合英语课程研讨与教学交流。9)进行教学常规检查。10)每个学期期中、期末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评教。2、对学生的课程管理:1)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并实施期末考试。2)教师考核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情况,并纳入过程性考核的范畴。3)教师对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过程性考核的范畴。4)每次上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勤,并把考勤情况纳入过程性考核的范畴。4自我评价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1、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发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
46、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及小组活动等形式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以创造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使学生由原来的受教育者变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角色的主角。1)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双向的,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学习应处于真实情境中,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积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社会性以及内在驱动的学习等成为强调的重点。“建构主义” 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而不是以教为中心。它提倡把真
47、实任务作为标准的评价,把知识的建构作为标准的评价,把经验的建构作为标准的评价,它主张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主张确立多种形态的评价标准,以及以社会建构与协商的意义为标准的评价。2)促进学生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构建者、语言交际的实践者和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意味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主动探索和实践,从而完成相应的意义构建并提高他们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2、注重对学生
48、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应该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高职人才。根据“应用为主,够用为度” 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教师的讲授时间控制在50%以内,其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做大量的听、说、读、写、译实践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根据学院的总体培养目标为英语课程定位,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改革。本课程以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目的,突出“教、学、做”结合的指导思想,通过多样化的语言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教学实践,促使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以及未来职业的需要。3、注重
49、对教学环节的管理加强规范化的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课程负责人、教学督导、教师之间相互听评课,进行教学研讨,促进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教学常规检查等方式,不断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英语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4、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课程教学计划制定合理,有很强的实践性,重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使这门课程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特点,课程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2 本课程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在国内受到普遍重视。高职英语教学突出对学生语言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英语与专业的挂
50、钩。本课程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处于中上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以教改项目方式积极参与海南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负责人主持2006年海南省教育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应用能力培养策略”(已结项),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语言知识的学习为应用能力培养服务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教学成效。2、课程负责人主持2009年海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中英写作比较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已结项),在对学生写作障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细化的对策研究,帮助学生克服词汇、句子、段落、语篇等方面的写作障碍,以及汉语写作给英语写作带来的负迁移影响,通过对诸因素进行分析
51、、研究,探讨快速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3、课程组教师参加2006年海南省教育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已结项),探讨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4、我院学生近年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的过级率在全省十八所高校中名列前茅,一直保持在前四名以内。5、近年我院学生参加省级英语口语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获得一等奖一名;获得二等奖两名;获得三等奖两名。6、近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口语比赛获得三等奖一名。7、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8、顺应职业化改革的趋势,
52、在高年级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英语课程。4-3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1、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还需要提高。2、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3、教学管理还需要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有效。4、课程网上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充实。5课程建设规划5-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本课程的建设目标:1、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课程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课程组将积极开展教师培训,通过多种渠道为教师的进修和自身提
53、高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掌握英语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学习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不断持续更新教学理念,紧跟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2、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和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教改科研积极性,继续对相关课题展开深入探讨,积极探索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力争有更多的教学、科研成果。3、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成效。建立系统全面的教学文件,发布到学院办公网上的本课程网页,供教师和学生随时参考。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教师应采取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驾驭课堂,设置情境,有效地限制和控制学生的行为,适当地不失时机地采取表扬、鼓励、
54、反馈等强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听说读写译等课堂学习活动,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情况、出勤率、学习效果、都有及时的反馈和记录,以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4、探索“任务型”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做中学”,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课堂教学 ,把培养学习者用目的的语交际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强调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有:互动性原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过程原则、重视学生个人经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原则、课堂学习与课外语言
55、使用相关性原则。“任务型”教学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 ,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任务型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要为学习者提供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应对真实生活中交际问题的能力。5、继续开展分级教学。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类、分层次授课模式,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编班,分级管理,分类教学,分别指导,学有所获,并鼓励学生由低层次向较高目标迈进,最终达到“学生喜欢学,教师喜欢教”的目标。6、积极推进网络教学。学院校园网中本课程的精品课程网页及相关上网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课件、教案、试题库、应用能力培训课件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互动
56、交流、课内外教学和活动相结合提供条件。教师还向学生推荐一些英语学习网站。课程开发的理论: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及从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下四个方面:(1)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构建起帮助和促进作用;(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构建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课程开发的方法:1、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树立高职英语教学要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思想,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内容,语言材料适合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现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反映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廊坊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大理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6年绍兴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保定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红河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精练)
- 屏东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合肥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綦江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河源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石嘴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精练)
- DB34∕T 4161-20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规程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物化学基础入门篇
- 蒸汽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施良方
- 4.2.1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全国一等奖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口哨与小狗》课件
- JT∕T 1477-2023 系列2集装箱 角件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分册
- 《9.1.2-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 国际音标发音口型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