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材料: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_第1页
教师培训材料: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_第2页
教师培训材料: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_第3页
教师培训材料: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源于儿童生活 服务儿童生活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坚持“以人为本”的课改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时代对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新要求。教材编写贯彻课程标准精神,坚持生活逻辑与科学逻辑相统一,以生活逻辑为主导;品德培养与知识学习相统一,尤其注重品德培养;体验形式与认知形式相统一,强调学生体验,力图在生活化、情感性、探究式和面向农村等方面形成特色。确立生活主题,营造儿童文化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是我们教材编写的重要追求。根据课程的综合性要求,我们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构建了主题引领、层级衔接的包括 “单元主题板块主题主要内容”的教材体系

2、结构。每册教材分设五个单元,根据不同层面的互相联系和合乎生活逻辑的延展,各单元一般下设3-5个板块主题。这些主题都是以儿童为主体的一个个话题,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关注儿童的所感、所思、所悟,使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非常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课程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遂心而有意义的,是有助于他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的。如,三年级上册“我爱我们的学校”这一单元下设五个主题,这些主题均以“我”为主体,是孩子们熟悉和愿意参与的话题:说说我们的学校引导学生交流校园生活的感受;校园里的发现启发他们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组织机构、人文环境等;给学校画张“地图”帮助他们进一步熟悉校园环境;在学校工作的人们引导他们关

3、注老师和工友的劳动,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则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热爱。这些话题的探讨激活了多角度的综合性学习:简单图例等知识的学习成为一种兴趣和需要,尊重他人劳动等品德的培养是在体验中完成的自主建构。随着话题的展开,学生一步步加深了对学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使校园生活变得更为愉快和有意义。可以说,这样的话题就是源于儿童生活、服务儿童生活的。教材内容的编排以充满生活气息的儿童文化为特征。首先,我们坚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包括大量的学生作品(手写体)、日记、情境对话等,让孩子们感觉到像是在读自己的书,讨论自己身边的问题,愿意参与对话,思考和尝试解决自己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

4、,儿童直接参与的、饶有趣味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是教材的主要呈现形态,“我的明星卡”“我们给老师发奖状”“家乡物品博览会”“我们也来做小吃”等充满童真的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参与体验的乐园。另外,教材中的语言也富有童趣,如“我喜欢林老师,她和我一样喜欢吃爆米花”“困难是个娇气包”等,常常让孩子们会心一笑,而编排形式多样的童话、寓言、儿歌、名言等等,也让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同时,教材图文并茂,插图包括情境插图、旁白插图、背景插图和资料性插图等,文字则分为标题文、主题文、旁白文、情境对话文、旁白对话文、提示文、活动说明文和资料(学生作品)文等。教材版面形式活泼,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

5、力。注重品德培养,强调情感教育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是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初衷。我们的教材编写遵循“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课程目标,以切实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着力点,旨在为学生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打下基础。教材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德性的培养,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强调品德教育主题活动与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与社区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重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将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以及自信心、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规则与秩序、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关系的处理,关心人类、保

6、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感等等作为教材编写的重要内容。教材寓品德教育于生活(社会生活)常识教育之中,在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行品德教育。为了加强品德培养的有效性,教材致力于情感教育特色的创造,重视淡化教育痕迹,启发道德自觉,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境界。首先,我们重视以现实性的、情境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案例和生活细节去感染人、感化人。比如,在三年级上册“温暖的家”单元中,解读“名字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人爱的期望,观察“妈妈的手”让孩子们体会到父母爱的付出,“爱心留言条”活动引导孩子们和家人互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在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案例引领下,抽象的“爱”变得真实可感,使孩子

7、们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于是,他们自然不再对生活中的爱熟视无睹,不再感觉爱是那么空洞而遥不可及。这样的教育便充满着打动人的情感力量。其次,教材的活动设计也注意引发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牵动学生的情感波澜,让学生自觉地、适时地用大家共同达成的价值标准去反省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由此及彼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材通过呈现一些范例性的内省过程及积极的应对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以更好地促进道德的内化。如三年级下册对自己说不要紧这一主题中,小美与同学发生冲突后,在爸爸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她的四个心灵独白实际上就是在启发孩子们从不同角度自省,站在他人的立场换位思考。同时,我们重视通过富含生活

8、智慧与浅显人生哲理的对话语言、主题文字、主题故事等,不动声色地进行价值观的渗透与情感的陶冶。如:标题语言:“爱越多,快乐越多”“1+12”对白文字:“你只跑了第二名,为什么还这么高兴?”“这已经是我最好的成绩了!”主题文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希望别人怎样对你,就不要这样对别人。”提示文字:“有时候,成功就是再坚持一下。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这些耐人咀嚼的文字,再加上大量寓意丰富的主题故事,有助于学生自悟、自得,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这也是本套教材情感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预留创造空间,倡导体验探究为突破传统德育教材单一、封闭和静止的特性,教材重视采用引发问题、解决问题等形式对教学活动进行提

9、示和预设,既体现课程目标对活动的指引,又为师生操作活动预留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有利于“开放性”“实践性”教学方式的采用,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负责的主体性素质。从主题来看,教材中的许多主题本身就是一个活动,鼓励学生走进广阔的生活世界,去充分地体验与探究。如三年级上册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这一主题,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尊敬老师,我们以范例导入,引发了“采访老师”或“观察老师的一天”等调查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关注到了老师平凡的付出,体验到了老师的辛劳,尊敬与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教育过程无需说教,唯有体验。教材中的类似设计非常多,如一年级下册我设计的午餐打扮我的小天地,三年级上册我和爸爸妈妈去上班校

10、园里的发现一起采风去等主题,仅从标题语言来看,其活动性就非常明显。 从具体内容来看,教材中更是到处都有生长点,可供师生自主选择、自由生发,从而开展符合实际情况的、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教材预留伏笔,设计了大量带“?”和“”的句式,为达到“培养乐于探究的儿童”的课程目标,从形式到内容都提供了具体的指引。如:“什么地方的草不能踩?什么地方的花不能摘?”“相同的是爱,不同的是什么呢?”“爸爸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车多了,桥多了,灯多了”等等。这些设计有助于落实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表现,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发现的眼光、探索的兴趣,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目标。()教材内容的编排设计

11、,注重提示和引导儿童去进行观察、操作、游戏、调查、探究等具体实践活动。如:“比比谁的手儿巧(自我服务劳动竞赛)”“我们把这些特别的日子记下来(了解父母的生日)”“找找看,还有谁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不一样( 观察小动物的生长变化情况)”“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吧(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在教材中,我们用“活动”“交流”“调查”等图标或提示语、旁白等来引出这些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亲身体验、相互交流以及形成个性化的领悟。我们不仅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寻求多种答案,同时还鼓励学生提升、表达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于是,教材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空白作品,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的空间,使教材成为他们自己参与创造的作

12、品。当然,教材中也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性知识,以小资料等形式呈现,使体验式、探究式学习能与知识性学习有机结合。面向广大农村,和谐城乡文化我国地域辽阔,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尽管我国农村人口占有率为70%左右,但处于弱势的农村文化、农村儿童生活仍然很容易被人忽视。过去的小学德育教材长期存在城市化倾向,这对广大农村儿童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因此,我们试图有效地改变这一非正常现象,旗帜鲜明地在教材适用范围上提出:面向农村,兼顾城市。 首先,教材重视选取富有代表性的农村生活素材,全部图文资料优先考虑并体现农村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关注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学会认识、处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

13、的实际问题。比如,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这一主题中,在“行人要走人行道”的儿歌旁,配有农村孩子靠右行走在简易的乡村公路上的画面,在学习红绿灯等交通标志后,又提出了“我们村口没有红绿灯,我怎么过马路呢”等话题,充分尊重农村儿童的现实需求;二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等主题均由农村生活场景切入,再辅以相关城市生活场景,四年级下册流过家乡的小河马路修到家门口等主题更是主要例举农村生活素材,做到了城乡皆宜,兼容性强。 其次,教材充分尊重农村文化、农村生活的现实存在,注意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表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中国农民勤劳淳朴、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和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是城乡儿童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本套教材农村特色的基本内容之一。比如,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打工族、五年级上册农民、牧民、渔民等主题以农村儿童的眼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社会,感受现代农民的美好追求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五年级上册“乡村新发现”单元更是通过喜迎院士到田头人人有本致富经斤斤计较选村官热闹的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