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进口资源加工区(钦南片区)铁路专用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1页
钦州市进口资源加工区(钦南片区)铁路专用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2页
钦州市进口资源加工区(钦南片区)铁路专用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3页
钦州市进口资源加工区(钦南片区)铁路专用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钦州市进口资源加工区(钦南片区)铁路专用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1 建设项目概述1.1 工程概况进口资源加工区 (钦南片区)位于钦州市钦南区的南北高速与在建的六景至钦州港高速公路和钦州至犀牛脚公路交汇的区域内, 西北方向距钦州市区约 15.0km,南距钦州港港区约 14.0km。专用线拟在钦州港至大榄坪支线的大榄坪车站接轨, 延伸至资源加工区, 线路长约10km。专用线从大榄坪车站 K7+070.62 引出,向东转向北, 在高速公路西侧与其并行,至 CIIK9+000 设置资源加工区站,终点 CIIK9+801.59 ,专用线全长 9.802km。本线包括大榄坪、资源加工区两站,均为办理

2、货运业务的中间站。其中大榄坪站进行改建,新建资源加工区站。工程建设必要性:( 1)进口资源加工区(钦南片区)发展的需要。(2)是促进钦州港临海工业园开发的需要。( 3)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保护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总投资为43489.55 万元。2 沿线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工程所在地为丘陵地貌。 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海拔高程 0.558.5m,地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 1030m,丘包低矮,山体自然坡度 15° 25°,丘坡上植被较发育,为松林及少量果林;丘间洼地窄长,多呈沟

3、槽状,多开垦为水田,局部有鱼塘分布;主要河流为大风江支流思令江,在测区冶金工业园站东南侧距冶金工业园站约1.6km 自西南向北东呈蛇形蜿蜒流动,河水流速较大,冬夏季水量变化较大。工程所在区域位于南华准地台华夏褶断带的粤西隆起西南端与学习参考.右江褶断区越北隆起北缘褶断束南端的接壤地区, 相当于南岭纬向构造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西南端的复合地带。 测区位于北东南西向的那丽复背斜南东翼,在冶金工业园站东南侧约 1km 为北东南西向的那丁正断层通过,测区范围内构造较简单,岩层以单斜构造为主,局部发育小褶曲,岩层产状稍有变化。总的来说,构造对工程地质条件影响不大。工程所在区域地表水不发育, 仅见少量沟水

4、及鱼塘, 由于大气降雨补给,随地表沟槽流走。 地下水的分布受地貌、 岩性及构造的控制,一般沟谷中地下水埋藏浅,山坡上一般无地下水。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2.2 社会环境铁路专用线位于钦州市,地处祖国西南沿海,广西南部,钦州北邻广西首府南宁,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地区相连,西与防城港市毗邻,现辖二县四区,面积 1.08 万平方公里,人口 356 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330 人;实现 GDP 总量 303.9 亿元;人均 GDP13150 元。钦州港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目前,己建有万吨级码头3 个,正在建 3000 吨至万吨级码头11 个;己建成仓储(库)11 个,总投资

5、 24.25 亿元。2.3 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为钦州市进口资源加工区铁路专用线,根据钦州市进口资源加工区(钦南片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可知该区域环境质量为:环境空气状况该区域空气质量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水平。水环境状况本铁路项目没有跨越河流,与本项目距离最近的河流为烟通河、思令江及大风江。烟通河及思令江:铁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学习参考.中饮用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制。 其余监测项目均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的类标准。大风江调水工程水闸断面: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监测值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6、2002) 类标准,铁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制,其它各项指标值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声环境状况根据监测结果,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 3 处声环境敏感点, 现状监测值昼间为 47.349.3dB(A),夜间为 39.741.2dB(A)。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声环境现状达标。3 环境影响分析及预测3.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对土地资源、植物资源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影响。( 1)本工程建设共占用土地 95.66hm2,其中永久占地 74.98hm2,临时占地 20

7、.68hm2。工程建设占用土地类型以草地、 荒地、林地为主,分别占总占地面积的 40.65、 15.16、和 15.04;而占用梯地、坡耕地、水田、园地面积相对较少,分别占总占地面积的10.61、7.47、 3.63和 2.15;还占用少量的河流、坑塘水面、公路用地和农村道路,合计占总占地面积的5.28。路线不占用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土石方开挖总量为145.23 万 m3(含表土),回填总量为90.86 万 m3,外借总量为 26.40 万 m3,永久弃渣为 71.55 万 m3,共利用 73.68 万 m3(含表土),土石方利用率达 50.73%,土石方利用调配基本合理。( 2)工程建设扰动原

8、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为 95.66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 70.84hm2,弃渣量为 80.77 万 m3(永久弃渣 71.55 万 m3,临时堆土 9.22 万 m3)。工程建设期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为 11426t,其中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 10200t。工程施工期水土学习参考.流失量远大于自然恢复期, 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护时段; 新增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路基工程和弃碴场、 取土场工程等, 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路基工程和弃碴场、取土场区水土流失的控制和防治。( 3)桥涵设计中已考虑了工程对沿线沟渠排洪、灌溉的影响,不会对沿线排洪、灌溉产生不良影响,对水体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如果加强

9、施工期管理,这种影响是有限和短暂的。( 4)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均设置了生态防护和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总投资为 2173.73 万元。3.2 声环境影响分析现状评价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 3 处声环境敏感点, 共设置 3 个监测点,现状监测值昼间为 47.349.3dB(A),夜间为 39.741.2dB(A)。昼夜监测声级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预测结果与评价( 1)铁路边界本项目专用线3 处敏感点中,近期昼间等效声级为50.659.2dB( A),由于项目夜间无列车运行,对夜间等效声级不作评价分析。根据预测,昼间铁路边界处噪声预测值能满足 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

10、量方法 (修正方案)昼间 70dB 的标准要求。( 2)居民住宅沿线 1 类区内 3 个敏感目标,共设预测点 9 个,近期昼间等效声级为 48.254.4dB(A),较现状增加 0.35.5dB(A),所有预测点均能满足声功能区1 类区要求。总体来看,工程实施后,由于新建了铁路,各预测点设计近期预测等效声级较现状均有所增加,但均能达标。“报告书” 认为施工期施工机械、 运输车辆和大型施工设施等产生的施工噪声对近距离居民产生影响。提出的施工期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布置在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的一侧;合理安排学习参考.作业时间,噪

11、声大的作业尽量白天进行, 并加强施工期环境噪声管理与监测。3.3 环境振动影响分析现状评价沿线 3 个敏感保护目标设置3 个监测点位,昼夜监测值均小于50dB,满足“居民、文教区”标准。预测结果与评价本线 3 个敏感目标距铁路外轨中心线均大于 60m,共设 6 个预测点。近期昼间 Z 振级为 58.278.5dB。由于本线夜间无列车运行,对夜间不进行预测评价。根据预测结果,昼间能满足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居住、文教区”的标准。振动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 3 个敏感目标均能达标。 振动污染主要措施为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措施、降低铁路振动源强、加强运营管理措施等。在这些方面采取改进

12、措施,可根本上减轻铁路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的作业振动, 如大型挖掘(土)机、空压机、钻孔机、打桩机、夯实机械、运输车辆等,除强振动机械外,其他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一般在离振源 2530m 处即可达到“混合区”的环境振动标准。3.4 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新建 1 个车站资源加工区站, 改建大榄坪站。 因职工人数增加,污水排放量较改建前增加 26572t/a。车站污水经化粪池简易处理后纳入既有污水管网, 最终进入钦州港大揽坪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总排放情况为:CODCr9.68t/a,BOD 53.49t/a, SS3.96t/a,动植物油 0.51t/a,石

13、油类0.05t/a,氨氮 1.31t/a。3.6 大气环境( 1)本工程范围内无锅炉等大气污染源,本专用线仅设1 台内燃调机运行,其产生的燃油废气对环境影响微小。学习参考.( 2)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流动性较大,且大部分工点远离城市,居民较少,空气环境容量较大,通过采取系列的环保措施,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会降低到最小程度。4 环境保护措施4.1 生态环境体工程设计对路基边坡、 站场绿化等进行了防护设计, 这些措施将会减少水土流失,同时美化了沿线景观环境。主要采用土工格栅、复合土工膜、浆砌片石、干砌片石、撒草籽、种植灌木、乔木等措施进行加固防护。本次评价补充了装土草袋档护、临时截排

14、水沟、临时堆土覆盖彩条布、防尘网等临时措施。4.2 声环境根据环境噪声预测结果, 结合敏感点规模以及周围地形条件等现场情况,本次评价采取的噪声治理方案为:( 1)规划和建筑物合理布局建议沿线规划部门参照本报告书噪声预测结果, 合理规划铁路两侧土地功能,距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 30m 以内区域,严禁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加强建筑布局和隔声的降噪设计,临铁路第一侧规划为非噪声敏感建筑。( 2)绿色通道建设规划建议结合工程和环境条件, 尽可能在有绿化条件的路段, 扩大绿化林带的宽度,力求体现工程降噪措施的绿色理念。4.3 环境振动( 1)评价建议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线路两侧区域进行

15、合理规划与利用,结合噪声防护距离要求,新建线路两侧 30m 以内区域,严禁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养老院等振动敏感建筑,既有敏感建筑不宜进行改扩建;达标距离范围内土地,农村地区尽量保留农业用地,发展经济林用途等;城市区段可规划为对振动不敏感的仓储、物流、加工等用途。( 2)根据铁路振动产生机理,铁路车辆、轨道条件、路基等因学习参考.素直接关系到铁路振动源强大小,在这些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可根本上减轻铁路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线路和车辆的轮轨条件直接关系到铁路振动的大小,运营期要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轨道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旋轮工作,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减少附加振动。4.4 水环境

16、车站污水经化粪池简易处理后纳入既有污水管网, 最终进入钦州港大揽坪污水处理厂处理。4.5 大气环境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期间。( 1)开挖干燥土面时,应适当喷水降尘,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并及时清扫重点路段的积尘。( 2)运输车辆要求完好无损、无泄漏,运输泥土、砂石等散装物品时,车厢应进行必要的覆盖,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物料散落;有条件时,在各施工场地的出入口应设置车辆过水池, 以避免车轮和底盘的泥土洒落到干线道路上,防止二次扬尘污染的发生。( 3)合理筹划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尽量缩短在居民集中区等敏感地区的行驶路程和时间。( 4)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文明施工。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钦州市进口资源加工区 (钦南片区)铁路专用线工程对加速区域内资源开发建设, 促进地区经济繁荣, 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带动沿线经济快速增长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节约能源,环境污染少,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将对沿线地区的生态、声、振动、水等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但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将使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综合平衡社会、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