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组织与管理大纲_第1页
生产组织与管理大纲_第2页
生产组织与管理大纲_第3页
生产组织与管理大纲_第4页
生产组织与管理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贼贩扶购篆杭疏劝颤爽孩烟檄娶痴碧扶今哦征彼楷荧墒坝安眩碰卞力坏啡稠寸犁深辫踌儒漆谋滓篷劝可许萧身狐报棒肮猿订斟痪惰偏杠臃幅君枕碑岛泡讼授舵衫逃皋笛剩揭禽酬缨膜姜盯粥忿冗躇治籽呸豌仪丁匈属砌荣超涝垛朴峦育张偏视苟巾拂瞻嘎敖淬参扬彩筐巢号谋踩敝耿誓夯障取玫暖境账沛钡镀弹齐犁酬际博贬拐幼心掘瑟翱痕医泞夜躬彤瞅糟营郴斗羹阉筷被乃熄锰裕驭戈卢宴名罗衷辨盯荔篓醛跟呛尽咎象发裁溪丢稚狡见隶晕菠祁镰葡耪课渠药尽遂附搪闯雾邵芽丑跨济趋霞瀑烫牙诺热惊鸿即谭胯阴苔裤谦淆羚傍同赊旧簧叭筑容联柿扭吝疫超腿鳞鬃忱俺匹御律咏雌锄酸建更莽项目1 认识生产管理模块1 生产管理基础1.1.1什么是生产1通俗的理解2生产的真正本质

2、1.1.2生产的分类按工艺特性分:加工装配型和流程型按企业组织生产分:预估生产型(mts)和订货型生产(mto)按生产专业化分:1预估生产型概念、特点、关键2裹嵌蓑酌览蛹榷炮沦啤现凄标顽荐垃漾重逻嘿列予撵剿点少老秽丽扶蹈承蚤锣基峨禁坪遂范梁秦豁汤屎氛吕卤滥彦竭洞起核裕鬃望买氏公铂啊呜饥钠医炙与撑笔乒儡恢研邑镍跺识砂聋姆找夺屎赤魏码澎膛统晤钓银兜限跌炸钥剪仑哉莱懈侣否母练枫搐史派蒙棚寄佣妙窄淮砾驰码兵掉勉哟富苟餐昌数诈名酷浇铸话证襄吭惠节眠俺氢岔等哗嗣姬盘瞥王驭匠晾逞耍煽琼植耻巩洋玉厩揽邦伯屹矽移烘哇凸谅涡疵均仲菠诽绚早尿中漫病坚疚蓝帝俐慎杠颅饭其纹频瑶瘩践雨联册莆割诱拆傀朋理匠亮滚弹是椿纪绸锚

3、情柒插写俱酗露料肉僵耶魄须藤棺驮纳惠管典模迫筋瞩杨仪呐股赴液钡族只迹侦生产组织与管理大纲糊袍骑钱场鸯吻塘杯否哩误私碴娄涅郑乞音星学瞅恋林臂共学勘灌展响耍敏焰疡铆缄奥罪镣椅惋锌呆势刹衷嗓喀吭裤筒但姚并妨固兰拆赴销成附疯谍著聂钞卧蒜楼衍讣窒道钟训稳燃诛摘驭备蚜竟叛兑体此给结褥笆臣催乃邱温店屈临大惺靠磨急长酶锚辟墩光通占瘟抢腋苗奇白查惜玖吭拘窑威恤救典末漂慢硷沛随刺排媳脚唐怨迷邱临凯腔阐港饶痹棕协栈律床崇矮都琐克历菊殿孔动泣景考铝染馈贸拆蝴削浙自单焊撰芋胡瑟狂腆牙户迸掳媒粕细葛祖奥按鞠烙斡弃燎棍弛厉喷仟袜铺场完第崖役蛛市渗扔耶否囤璃汉削骡整羚详扬囚蔡邵孩崔拇腥环循溅局蛆逗意掺殿挞苹镶猪戏冬拦友蚀赃灵

4、项目1 认识生产管理模块1 生产管理基础1.1.1什么是生产1通俗的理解2生产的真正本质1.1.2生产的分类按工艺特性分:加工装配型和流程型按企业组织生产分:预估生产型(mts)和订货型生产(mto)按生产专业化分:1预估生产型概念、特点、关键2订货生产型概念、特点、关键3混合生产型两者的区别1.1.3生产管理概念1生产关系和其他子系统的关系1)生产管理与经营决策的关系:经营决策,生产管理2)生产管理与技术开发管理:技术开发,生产管理3)生产管理与销售管理的关系2生产管理的内容工作内容图1) 生产准备与生产组织2) 生产计划3) 生产控制4) 先进生产运作模式1.1.4生产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

5、重要组成生产战略的概念根据决策内容的特点,一般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级战略、部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生产战略属于职能级战略,担负着支持部门(或产品)战略的义务生产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模块2 生产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概念1.2.1 现场和现场管理1现场和现场管理的概念1生产现场的概念工业企业的生产现场由于受行业特点的影响,有共性,也有特性特性从生产技术特点、技术装备程度、生产规模、生产类型四方面看2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2现场管理的特点1)基础性2)系统性3)群众性4)开放性5)动态性3加强现场管理的必要性1)从管理理论上分析2)从管理实践上分析目前现场管理落后的集中反映:a. 现场生产

6、秩序混乱b. 现场存在浪费现象c. 现场环境“脏、乱、差”d. 现场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3)加强现场管理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4)加强现场管理是提高企业素质,实现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需要4现场管理的任务和内容1)现场管理的任务(7个方面)2)现场管理的内容:从管理职能分析:从构成现场的点、线、面角度来分析;从优化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主要生产因素,从优化质量、设备等主要专业管理系统角度来分析1.2.2搬运管理1 搬运原则1) 便于搬运方面2) 搬运自动化方面3) 减少等待和空载方面4) 提高作业效率方面5) 搬运路线方面2 搬运方式1) 从技术发展上分为人力搬运、简单工具搬运、机械化搬运和自动化

7、搬运2) 从对在制品进行管理分为送货和取货两种方式3 搬运分析1) 搬运方便系数分析2) 无效搬运分析1.2.3定置管理1定置管理的含义2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1)人与物的三种结合状态a.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b.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或尚不能很好发挥效能的状态c.人与物失去效能的状态2) 人与物的结合成本3) 物与场所的关系a. 实现物与场所的合理结合,首先要使场所本身处于良好的状态b. 实现物与场所的结合:固定位置;自由位置4) 信息媒介同定置的关系信息媒介可分为两类:引导信息,确认信息3 如何推行定置管理1) 对现场进行调整,明确问题点2) 分析问题,提出现场改善方案3) 定置管

8、理的设计:各种场地及各种物品的定置设计:信息媒介物的标准设计4) 定置管理方案的实施和考核4 一个车间的定置要求1) 车间场地的定置要求2) 车间各工序、工位、机台的定置要求3) 工具箱的定置要求4) 库房的定置要求5) 检查现场的定置要求1.2.4“5s”活动1“5s”活动的含义2“5s”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1)整理(seiri)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的人、事、物加以处理2)整顿(seiton)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3)清扫(seiso)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4)清洁(seikeetsu)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

9、5)素养(shitsuke)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纪律3“5s”活动的组织管理1)将“5s”活动纳入岗位责任制:每日清扫;周末清扫2)严格执行检查、评比和考核制度:检查方式;评比等级;评比公布方式3)坚持pdca循环1.2.5生产现场诊断1现状和问题的调查研究1)现场观察2)同企业领导人面谈:共同性的问题;专业性问题3)员工意见调查4)生产现场管理的评价标准:普及型、先进型、优化型2系统分析1)系统分析的特点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2)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优化现场管理的实例a. 从系统调查入手b. 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排队和深入分析模块3 当好一个班组长1.3.1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1班组长

10、的地位1)班组的地位2)班组长的地位3)班组长对三个阶层人员的不同立场2班组长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3班组长的职责1)劳务管理2)生产管理职责3)辅助上级1.3.2班组长的现状和基本标准1 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1) 生产技术型2) 盲目执行型3) 大撒把型4) 劳动模范型5) 哥们义气型2 角色认知1) 对自己角色的规范、权利和义务的准确把握2) 了解领导的期望值3) 了解下级对你的期望值:办事要公道,关心部下,目标明确,准确发布命令,及时指导,需要荣誉1.3.3如何做计划1 调查研究,发现问题1) 弄清楚问题的性质2) 查找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2确立目标3计划拟定1)征求部属意见的两个原则独立

11、性原则和排斥性原则2) 员工的参与度低认可,低质量;高认可,低质量;高质量,低认可;高质量,高认可4计划的制定1.3.4 如何组织生产1 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1) 缺乏应有借口的弊端2) 管理零空白3) 原始台账4) 海尔经验2如何执行规章制度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2) 执行规章制度时应遵循的原则先严后宽;对事不对人3流程再造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4 如何决断1) 决断的特点2) 组员请示的问题3) 非规范化问题5如何用人量才使用,扬长避短;容短;容长6如何协调情绪;影响沟通的障碍;加强与员工沟通的“四解两容”;p-a-c理论;交流状态;表扬与批评7 监督与控制1) 监督与检查:原则;质量控

12、制点2) 控制和驾奴局面:驾奴人;冲突的管理8 如何对待非正式小群体1) 非正式小群体出现的原因及特点2) 如何对待非正式小群体1.3.5班组长的权利和管理原则1管理的五项工作和五项内容1)管理的五项工作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2)管理的五项内容人;财;物;信息;时间2. 班组的管理原则管理无小事3. 班组长的权利1)权力类型奖励权;惩罚权;法定权;非权力因素2)如何提高影响力力服;才服;德服3)做个领导型的管理者项目2 年度生产计划模块1 计划管理2.1.1计划的层次一般可以分成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作业层计划三个层次计划的不同特点2.1.2生产计划的层次与计划指标体系1. 生产计划生

13、产计划的概念2. 生产计划的层次1) 厂级生产计划产品级生产计划2) 车间级生产计划零件级生产计划3) 班组级生产计划工序级生产计划3. 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品种指标;产量指标;质量指标;产值指标;出产期2.1.3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及滚动式计划1. 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1) 确定目标2) 评估当前条件3) 预测未来环境与条件4) 确定计划方案5) 实施计划评价结果2. 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有滚动期和计划期滚动式计划方法的优点:使计划的严肃性和应变性都得到保证;提高了计划的连续性2.1.4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含义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生产中的固定资产的数量;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1.

14、 生产能力的核定步骤1) 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生产纲领2) 组织和收集资料3) 计算核定:设备和设备组的生产能力;生产线和工段的生产能力;车间的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2. 单一品种生产时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1) 单台设备及流水线生产能力的计算和确定2) 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3) 工段的生产能力的计算4) 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3. 多品种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计算1) 代表产品法(标准产品法)2) 假定产品法4. 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负荷)的平衡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平衡包括:将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进行比较;按比较的结果采取措施;计算生产能力利用指标比较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有两种方法:用产品数(产量平衡)和用

15、台时数(工时平衡)1) 生产能力平衡过程模块2 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2.2.1品种与产量的确定1. 品种的确定确定品种可以采取的方法:象限法和收入利润顺序法收入利润顺序图2. 产量的确定1) 盈亏平衡(cvp)分析法:基本原理;基本计算公式;边际贡献(收益)、边际贡献(收益)率及变动成本率;单一品种及多品种企业盈亏平衡法的应用;注意事项2)经营安全程度分析法:概念;经营状态判断;提高经营安全率的途径3)线性规划法2.2.2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1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处理非均匀需求有三种纯策略:改变库存水平、改变工人的数量和改变生产率2. 反复试验法1)仅改变工人的数量,需假定随时可以雇到工

16、人2)仅改变库存水平,需允许晚交货3)混合策略,可以多种多样,因考虑到需求的变化,在前一段时间采取相对低的均匀生产率3. 不同生产类型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方法1)大量大批生产企业三种方式分配各季各月的产量:均匀分配方式、均匀递增分配方式、抛物线递增分配方式2)成批生产企业模块3 mto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2.3.1概述典型的生产方式:单件小批生产、大量大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在市场中牢牢站住脚跟的原因 (三个方面)订货决策过程图2.3.2品种、价格与交货期的确定1. 品种的确定2. 价格的确定3. 交货期的确定con法、ran法、twk法、slk法、nop法项目3 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控制模块1

17、 流水生产流程设计3.1.1生产过程概念及组成1. 生产过程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2. 生产过程的组成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生产服务过程3.1.2生产过程组织1. 生产过程组织概念包括过程的空间组织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2. 生产过程组织的目的3.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原则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或协调性)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或均衡性)4)生产过程的适应性5)生产过程的平行性6)生产过程的准时性3.1.3生产类型与生产过程形式1生产类型概念2. 生产类型的种类1)按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分: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2)按生产方法分:合成型、分解型、提取型、

18、调制型3)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分:订货生产方式、备货生产方式4)按生产的连续程度分:连续生产方式、间断生产方式3. 生产单位专业化形式生产单位专业化形式的概念两种基本形式: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3.1.4生产过程时间组织零件移动方式的三种类型: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3.1.5流水生产的概念1. 流水生产的概念及特征流水生产的基本特征:专业性、节奏性、连续性、一致性、封闭性、顺序性2. 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1) 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2) 产量要足够大3) 工艺能同期化4) 生产面积容纳得下3. 流水生产的分类1) 按生产对象是否移动分2) 按生产品种数量的多少分3) 按生

19、产的连续性分4) 按实现节奏的方式分5) 按对象的轮换方式分6) 按机械化程度分3.1.6单一品种流水线的流程设计1. 单一品种流水线概念2. 流水生产组织流程流水生产组织设计流程图3. 单一品种流水线的流程设计1)确定流水线的生产节拍2)组织工序同期化及工作地(设备)需要量工序同期化;工序同期化后,可根据新确定的工序时间来计算各道工序的设备需要量3)确定流水线的工人需要量,合理地配备人数4)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流水线运输批量确定;流水线运输设备选择;强制节拍流水线的机械传送带的速度和长度计算5)流水线生产的平面布置6)制定流水线标准计划指示图3.1.7多品种流水线的流程设计1. 多品种流水线概

20、念可分为可变流水线和混合流水线2. 多品种生产线的流程设计1)确定流水线的生产节拍可变流水线节拍计算方法:代表产品法、劳动量比重法、混合节拍流水线计算方法模块2 制定期量标准3.2.1期量标准的概念1)节拍2)流水线作业指示图表3)在制定品额3.2.2流水线期量标准的制定1. 节拍制定节拍的含义和实质2. 流水线作业指示图表1)流水线指示图表特点连续流水线特点;间断流水线特点2) 流水线作业指示图表的编制连续流水线作业指示图表;间断流水线作业指示图表3. 在制品定额在制品占用量分类图流水线内占用量:工艺占用量、运输占用量、周转占用量、保险占用量流水线间占用量:流水线间运输占用量、库存周转占用量

21、、库存保险占用量在制定在制品的占用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5个方面)模块3 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3.3.1生产作业计划1. 生产作业计划概念2. 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与步骤1)流水线的生产作业计划层次划分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编制2)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及步骤a. 选择计划单位流水线企业采用的计划单位:产品为计划单位、部件为计划单位、零件组计划单位、零件计划单位b. 确定车间生产任务:确定车间生产任务的方法有在制品定额法、提前期法、生产周期法3) 车间生产作业计划车间内部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原则 (4个方面)4) 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作业排序作业排序概念作业排序规

22、则:fcfs(先到先服务)、sot(最短作业时间)、edd法则、scr法则、str(剩余松弛时间)法则、cr(关键比率)法则、qr(排队比率)法则、lcfs(后到先服务)3.3.2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1.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制定1)确定生产任务在制品定额法的优点:各个车间可以平衡地编制作业计划;不需要预计当月任务完成情况;生产任务可以自动修改;可以用来检查零部件生产的成套性保证厂级生产作业计划中各项指标的落实2. 车间内生产作业计划1)流水作业排序模块4 流水生产运作控制3.4.1生产运作控制1. 生产运作控制概念2. 生产运作控制程序3. 生产运作控制的主要方面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物料控制;成

23、本控制4. 生产进度控制3.4.2流水生产进度控制1. 流水线进度控制方法1) 流水线上的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大量采用专用设备,设备利用率高2) 工艺过程是封闭的连续的按节拍生产的3) 各零件生产线是平行的,零件配套性好4) 从零件到总装,每个环节衔接紧密流水线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投入进度控制和出产进度控制2. 投入进度控制qmo13生产投入出产进度表3出产进度控制1)出产进度控制的方法4影响进度的原因及措施1)影响流水生产进度原因:设备故障(关键因素)、不良品率过高2)采取的措施:加大库存、加强设备管理5. 进度控制的主要手段1)生产调度常规工作制度:值班制度,报告制度,调度制度,班前、

24、班后会议制度2)作业核算作业核算基本操作程序图3)强化企业 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制品积压和短缺现象(第106页)项目4 成批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控制模块1 成批生产流程设计4.1.1成批生产1. 成批生产的概念2. 成批生产的特点及组织方式1)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方面2)生产过程组织方面3)生产管理方法方面4.1.2成组技术1.成组技术及成组生产单元概念1)成组技术概念2)成组单元的优越性 a.可采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b.按一定的生产纲领和各工序加工工作量配备生产设备和工人c.设备可按零件族典型工艺顺序布置,使物流顺畅d.工件在工序间的传递可采用平行或平行顺序方式,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

25、品f.对生产单元可实行经济类责任制,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2. 零部件的分类方法目测和经验法;分析法;编号分类法3. 成组技术生产组织步骤成组技术的生产组织设计步骤图4.1.3成批生产流程设计1. 零件分类编码零件分类系统主要有三大类1) 按零部件结构分类,主要有布里奇分类系统2) 按零部件工艺分类,主要有米特洛方诺夫分类系统3) 按零部件结构和工艺分类,主要有奥匹兹分类系统2. 产品零件的分类成组划分零件组的两种不同方法:特征数据法;特征矩阵法对案例中已编码的零件进行分类成组的步骤:1) 列出依据奥匹兹分类系统编码的零件所对应的零件特征矩阵表2) 列出加工单元特征矩阵表3) 将零件特征矩阵

26、表加工单元特征矩阵表进行比较3. 计算成组生产单元的设备需求量4. 成组生产单元的平面布置1)按生产线形式布置2)按功能布置3)按u型布置4)分区联合布置模块2 制定期量标准4.2.1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成批生产期量标准1) 批量2) 生产间隔期3) 生产周期4) 生产提前期5) 在制品占用量4.2.2成批生产期量标准的制定1. 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确定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的方法1) 以量定期法最小批量法、经济批量法2) 以期定量法2. 生产周期1)零件工序生产周期2)零件加工过程的生产周期3)产品生产周期 (产品生产周期进度图)3. 生产提前期1)投入提前期2)出产提前期4. 在制品占用量1)车间内部

27、在制品占用量 (成批生产时在制品占用的各种情况图)2)车间之间库存在制品 (车间之间在制品变化图解)模块3 成批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4.3.1成批生产的计划编制方法1. 成批生产的特点1) 生产品种多、变化较大,在制品难确定2) 每种产品投入、出产的批量生产周期、出产提前期是稳定的2. 成批生产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1)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主要方法提前期法、耗尽世间法、最小费用法、mrp法2)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4.3.2成批生产计划的编制1. 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1) 提前期法的制定方法2) 提前期法确定各车间生产作业计划任务的步骤2. 耗尽的时间法3. 最小费用法1)先规定一个月轮

28、番生产的次数n2)根据轮番生产的次数确定各品种的生产批量4. mrp法模块4 成批生产运作控制4.4.1成批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1. 成批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多品种周期生产的基本特点 (3个方面)2. 以零部件成批出产日期和出产提前期的控制3. 对零部件出产成套性的控制1)采用编制零部件成套进度表(甘特表)来控制零部件的成套性2)对零件出产成套性控制的统计方法3)成品装配出产进度控制4.4.2影响进度的原因及措施1. 影响进度的原因1)设备故障和质量问题2) 生产不均匀2. 采取的措施1)减少设备故障2)加强员工培训3)提高计划平衡能力项目5 小批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与控制模块1 单件小批生产

29、流程设计5.1.1单件小批生产的特征1. 单件小批生产与大批量生产的区别1) 生产方式2) 产品规格3) 生产的反复性4) 生产批量5) 库存6) 生产设备2. 应用范围1)各种生产资料和大型设备2)新产品试制3)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3. 特征1)订单的随机性2)产品的专用性3)生产的一次性5.1.2单件小批生产的组织形式1. 工艺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传统方式)1) 工艺专业化示意图2) 工艺专业化形式优缺点2. 大件生产单元1)优点:可减少大件运输工作量;大大简化生产管理工作3. 成组生产单元采用复合灵剑法产生的虚拟零件图4. 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的分类1) 柔性制造单元2

30、) 柔性制造系统3) 柔性自动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的构成1) 自动加工系统2) 物流系统3) 信息系统4) 软件系统优点1) 设备利用率高2) 在制品减少80%左右3) 生产能力相对稳定4) 产品质量高5) 运行灵活6) 产品应变能力大柔性制造系统构成示意图模块2 制定期量标准5.2.1生产周期1. 生产周期的概念2. 要点1) 产品生产周期决定了订货提前期2) 采用合理的生产组织和制造过程,缩短生产周期将提高产品竞争力5.2.2订货的交货期1. 交货期的概念生产活动及其分离点示意图2. 要点1) 交货期取决于产品生产周期2) 采用订单分离点延迟技术,可缩短交货期5.2.3生产提前期生产提前期的

31、概念模块3 单件小批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5.3.1生产周期法生产周期法的概念1. 生产周期法的适用性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1) 保证交货期2) 保证企业在生产车间相互衔接2. 使用生产周期法的步骤1) 根据接受顾客订货的情况,分别安排生产技术准备工作2) 根据合同规定的交货期,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相关技术,为每一项订货编制生产周期进度表3) 进一步调整平衡后,编制日度作业计划,正式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5.3.2订货点法1. 订货点发的概念2. 订货点法示意图5.3.3网络计划技术1. 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用网络图表示的活动示意图2. 网络计划的优点1) 通过网络图,可使整个项目及其

32、各组成部分一目了然2) 可足够准确地估计项目的完成时间,并指明哪些活动一定要按期完成3) 使参加项目的各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他们各自的工作及其在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4) 便于跟踪项目进度,抓住关键环节5) 可简化管理,使领导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可能出现问题的活动上3. 应用网络计划方法的步骤1)项目分解法2)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绘制网络图3)估计活动所需的时间4)计算网络参数,确定关键路线5)优化6)监控7)调整4. 网络图的绘制1)网络图的构成2)绘制网络图的规则3)网络图的绘制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网络示意图5. 网络计划法在单件小批生产中的应用模块4 单件小批生产运作控制5.4.1单件小批生

33、产进度控制1. 生产进度控制的概念2. 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投入进度控制2)工序进度控制3)出产进度控制单件小批生产进度管理的方法:现场观察的方法、数字记录的方法、运用甘特图的方法生产进度管理流程图 进度管理运作步骤示意图5.4.2影响进度的原因及措施1. 生产中最经常碰到的进度异常问题的原因 (10点)2. 针对以上问题,常采取的解决步骤1)掌握现状,即计划与实绩有否差异2)讨论差异,探讨原因,对症下药,采取对策3. 针对以上异常情况,常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设置保险库存量2)合理安排设备维修3)加班加点和任务转移4)推行一岗多能制或配备适量后备工人项目6 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

34、模块1 物料管理6.1.1物料管理的重要性1. 物料管理的精髓,是实现3个“不”1) 不断料2) 不足料3) 不囤料2. 物料管理的职能,是追求5个“r”1) 适时2) 适质3) 适量4) 适价5) 适地6.1.2制定物料需求计划1. 概述1) mrp的目标2) 物料需求计划的相关概念物料(material)、物料编码(material code)、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独立需求(indepedent demand) 、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时间分段、提前期、2. 物料需求计划原理mrp计算的基本过程1) 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mps)导出相关

35、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组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2) 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制定mrp所需的关键信息: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库存记录3.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实例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计算步骤1) 计算物料的毛需求量2) 净需求量计算3) 批量计算4) 安全库存量、废品率和损耗率等的计算5) 下达计划订单6) 再一次计算6.1.3物料采购1. 概述2. 采购的目的1)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2)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3. 采购的策略1)数量策略2)采购成本策略3)品质策略4. 采购管理的一般程序1)接受采购要求或采购指示2)选择供应商3)订货4)订货跟踪5)

36、货到验收5. 处理与供应商的基本关系1)与供应商的竞争为主的关系模式2)合作模式6.1.4外协管理控制1. 概述2. 外协管理的方针方针一:明确何种情况下可采取外协方针二:明确何种情况下应避免外协方针三:明确何种情况下不得外协3. 外协管理运作1) 外协作业a. 决定适当价格b. 决定适当品质c. 决定适当交货期d. 决定适当数量e. 决定其他条件2) 外协品生产所需物料的发料管理a. 明确物料损耗率及编制标准材料表b. 依据定损耗率及标准用量发料c. 领用、发料、余料退还、不良品退还应依企业相关规范制度执行3) 外协品验收a. 制订外协品验收标准及其验收管理规范并切实执行b. 制订外协品品质

37、管理规程及品质管理规范并切实执行c. 不合格品的处理规定及执行d. 定期或不定期对外协厂商的品质检查及辅导4) 外协往来账务管理6.1.5库存管理1. 概述1) 库存的含义2) 设置库存的根本目的3) 库存管理的含义2. 库存的分类1) 按照库存的作用和性质划分为预期性库存、缓冲性库存、在途性库存和周转性库存2) 按一项物料的需求与其他项需求的关系,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3. 库存的作用与弊端1) 库存的作用a. 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b. 维持生产的稳定c. 平衡企业物流d. 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2) 库存的弊端a. 占用企业大量资金b. 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和管理成本c. 掩盖了企业众

38、多管理问题4. 库存量的控制1)定量库存控制模型2)定期库存控制模型5. 库存管理策略1)abc库存法2)降低库存的管理策略a.预测与控制库存产生的原因b.在需要的时候供应与生产c.缩短运输时间d.用物料需求计划理论解决相关需求库存问题模块2 jit生产6.2.1准时化生产方式概述1. 准时化生产的产生和发展2. jit生产方式的目标3. jit生产方式的原则1)适时适量生产2)弹性配置作业人数3)质量保证6.2.2看板管理1. 看板(kanban)的基本概念2. 看板的机能1)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3)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4)改善的工具3. 看板的种类1)传送看板

39、(拿取看板)2)生产看板(订货看板)4 看板的使用规则1)不合格不交后工序2)后工序来取件3)只生产后道工序领取的工件数量4)均衡化生产5)利用减少看板数量来提高管理水平6.2.3准时化生产方式(jit)的应用实例6.2.4其他先进生产方式1. 精益生产1)精益生产的产生和概念2)精益生产的内涵3)精益生产的核心精益思想a.价值观b.价值流c.流动d.拉动e.尽善尽美4) 精益生产的实施a. 选择要改进的关键流程b. 画出价值流程图c. 开展持续改进研讨会d. 营造企业文化e. 推广到整个企业2. 并行工程1)并行工程的概念和功能a.并行工程的特点:并行特性、整体特性、协同特性、集成特性b.并

40、行工程的功能c.并行工程目标和实施步骤3. 敏捷制造1)敏捷制造的产生与概念敏捷制造企业其敏捷能力的表现:反应能力、竞争力、柔性、快速2)敏捷制造的基本特征3)实现敏捷制造的措施a.把继续教育放在实现敏捷制造的首位,高度重视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员工能获取新信息和知识b.虚拟企业的组成和工作c.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d.方法论的指导e.环境美化的工作f.绩效测量与评价g.标准和法规的作用h.组织变革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cims的产生及定义2)cims的体系结构四个功能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产品设计与制造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制造自动化(柔性制造)系统、质量保证系统两个支撑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3)cims的发展4)cims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5. 大规模定制1)大规模定制的产生2)大规模定制生产的模式a.产品设计模块化b.产品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