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_第1页
浅析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_第2页
浅析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摘要: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 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急性腹泻是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 全世界仍然有超过150万的5岁以下儿童死于急性腹泻,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 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次,其病死率为。因此,对儿童 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关键词:小儿腹泻治疗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儿,男24例,女11例;年龄9天 11岁,其中01岁24例,12岁5 例, 23岁3 例, >3岁3例;发病季节:1 3月份6例,46月份

2、11例,79月份15例,1012月份3例。住院114 天,平均天。诊断为急性小儿腹泻18例,合并脱水4例,合并呼吸道感染11 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轻度营养缺铁性贫血1例。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食欲不振、呕吐、大便次数增多,4 10次/d,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奶瓣及泡沫。其中 12例病人伴发 热,体温38C,精神不振伴烦躁,皮肤弹性略差。2 药物治疗根据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和部分细菌性腹泻有自愈倾向的特点, WHO!出90%的腹泻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国内专家提出大约70%的腹泻病不需要也不应该用抗生素,抗生素仅适用于侵袭性细菌感染的患儿(约30%)。喹诺酮类药是治疗腹泻抗生素的首选

3、药物,由于动物实验发现此类药物可致胚胎关 节软骨损伤,因此建议对儿童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 (一般不超过1周)o 腹泻的病原菌普遍对第三代头抱菌素及氧头抱烯类抗生素敏感,包括治疗最为困难的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及志贺菌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但价格贵,需注射给药。氨基糖苷类临床疗效仅次于第三代头抱菌素与环丙沙星,但对儿童不良反应大,主要为肾及耳神经损害,庆大霉素已很少应用。6岁以下患儿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空肠弯曲菌肠炎,红霉素是治疗的首选药。隐抱子虫肠炎应 口服大蒜素片。真菌性肠炎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或克霉唑。假膜性肠炎停原用 抗生素,选用甲硝唑、万古霉素和利福平口服。3 讨论有多种病

4、因、多种因素所致,分内在因素、感染因素和非感染 因素三类。内在因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时期,胃酸及消化酶 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较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 不易适应食物 的质和量,且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 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婴幼儿时期 免疫功能相对不够成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 SlgA均较低,胃肠屏障 功能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肠排空较快,对感染因素防御能力差。另外,新生 儿出生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拮抗能力弱, 人工喂养者食物中缺乏母乳含有的大量免疫物质,且食

5、物和食具污染机会较多, 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体液分布特点,婴儿细胞间质液较多, 且水代谢旺盛,肾功能调节差,易发生体液紊乱。感染因素,肠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轮状病毒是引 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肠道外感染,儿童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 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腹泻, 这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 毒素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所致。非感染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多、过 早喂哺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 气 候的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一些吸

6、收 不良综合征,如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先天性氯化物性腹泻、遗传性果糖 不耐受症、胰腺囊性纤维性变和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泻。对牛奶蛋白过敏者, 吃牛乳后48 h发生水样泻。目前对轮状病毒研究较多。轮状病毒侵犯小肠上部,严重者累 及整个小肠。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细胞变性,微绒毛肿胀、 不规则,从而使受累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很快脱落。 小肠隐窝部立方上皮细胞(分 泌细胞)不受损害,增殖上移修复受损的黏膜上皮,但新生的上皮细胞不够成熟, 其酶活性和转运功能较差。由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造成吸收面积减少,使水 和电解质吸收减少,而且绒毛裸露,造成水、电解质回渗,导致腹泻;微绒毛上 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降低,造成双糖(乳糖)吸收障碍,不能分解的营养物 质在肠腔内滞留,被肠道细菌分解,增加肠内渗透压,使水进入肠腔,导致腹泻 加重。钠-葡萄糖偶联转运机制发生障碍,进一步造成水、电解质吸收减少,成 水样便。近来国外研究发现,轮状病毒上的非结构蛋白NSP4引起类似于细菌毒 素的作用,导致分泌性腹泻。参考文献.中国实方鹤松,段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