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前注意事项:一些常用表格的整理。1. 砌体结构中,对于小砌块砌体,灌孔时,未灌孔时(同一道题可能第一问和第二问不一样)。2. 砌体结构中求稳定系数时的高厚比要乘以(只与砌体材料种类有关);而高厚比验算时则不必乘以。3. 容许高厚比只与砌体类别(墙或柱)、砂浆强度等级有关。4. 不论是房屋的第几层确定计算高度时,都要根据间距和层高来确定计算高度,只不过,对于同一栋楼静力计算方案都可一样。5. 壁柱间墙都按刚性方案计算高厚比6. 计算灌孔砌块砌体时其中的要考虑面积等调整,网状配筋砖砌体中的也要考虑面积调整等。7. 钢结构中,注意型钢表示的含义。如T型钢:T147200812表示腹板高翼缘宽腹板厚
2、翼缘厚; H型钢:H2002041212表示腹板高翼缘宽腹板厚翼缘厚。即腹板高在前,然后是翼缘宽。而且表示的是绕平行于翼缘的形心轴的惯性矩(不管H型钢是否横着放,只不过注意其平面内、外计算长度的区别),则为绕平行于腹板的形心轴的惯性矩。8. 计算长细比或稳定系数时要注意当钢材强度等级不同时要乘以或或。9. 别想当然的以为普通螺栓的抗拉强度(170Mpa)等于Q235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215Mpa);也别以为其抗剪强度(140Mpa)等于Q235钢材的抗剪强度(125Mpa)。10. 有侧移框架的而不是.11. 压弯构件平面内稳定系数与中间侧向支撑点个数没有关系,只与两支座的弯矩有关而与侧向
3、支撑点处的弯矩无关,当然与框架的有无侧移有关。 压弯构件平面外稳定计算时用的是和而不是和,切记!12. 受弯构件只有整体稳定,公式中并不包含。13. Q345钢材长细比查表时别忘记了采用。14. 稳定承载力计算时,要注意板件的厚度,当超过16mm时,强度值也不一样。15. 计算梁的弯曲应力时别忘记了可能要考虑塑性发展系数即:;但在计算折算应力即时其中的的计算式则不能考虑塑性发展系数(不知道什么原因)即此处而不是;而且一定要注意计算折算应力时用的数据必须是同一截面的各应力。16. 区别,弯矩作用平面内、弯矩作用平面外、绕x轴弯矩、绕y轴弯矩等 作用于最大主刚度平面内即y-y平面内,绕x轴的弯矩,
4、17. 区别型钢的几种高度,什么计算高度(即腹板净高)型材和非型材不一样(关键是型材有内弧)p23、p27、p33。18. 计算突缘加劲肋稳定性时,其中为腹板高度(不包括两侧翼缘的厚度),为考虑了(两侧或一侧)(即型钢腹板的一部分长度)的绕平行于腹板轴(即对称轴而不是非对称轴)的平面外的旋转半径。钢结构设计规范p32第4.3.7条和p85。19. 设置封头肋板p3520. 横向加劲肋的设置和纵向加劲肋的设置钢结构设计规范p31第4.3.6条。21. 钢结构设计规范4.1.3条: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且该荷载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5、 (4.1.3-1) 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按下式计算: (4.1.3-2) 集中荷载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对钢轨上的轮压可取50mm; 自梁顶面至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距离;(翼缘厚度加上内弧) 轨道的高度,对梁顶无轨道的梁=0;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在梁的支座处,当不设置支承加劲肋时,也应按公式(4.1.3-1)计算腹板计算高度下边缘的局部压应力,但取。支座集中反力的假定分布长度应根据支座具体尺寸参照公式(4.1.3-2)计算。 注:腹板的计算高度:对轧制型钢梁为腹板与上、下翼缘相接处两内弧起点间的距离;对焊接组合梁为腹板高度;对铆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组合梁为上
6、、下翼缘与腹板连接的铆钉(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线间最近距离(见图4.3.2)。 另附4.3.8条注: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的取值为:对焊接构件取腹板边至翼缘(肢)边缘的距离;对轧制构件取内圆弧起点至翼缘(肢)边缘的距离。 再附4.3.2条:(p27)。此处为腹板的计算高度(对单轴对称梁,当确定是否要配置纵向加劲时,应取为腹板受压区高度的2倍),。22. 钢结构设计规范4.3.1条:。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计算腹板的稳定性时,吊车轮压设计值可乘以折减系数0.9。应该是在计算梁的腹板局部稳定时计算局部压应力用的。即钢结构设计规范4.3.3条中的。23. 钢结构设计规范4.3.3条中的计算时取; 钢结构设计
7、规范4.3.4条中取4.3.3条中(即也取)24. 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应该是针对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焊接组合梁。a 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b 焊接组合梁 塑性设计和承受动力荷载(疲劳)时不得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 。不得考虑塑性发展系数,钢结构设计规范4.1.1条: (4.1.1)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对工字型截面:=1.05,=1.20; 对 箱 形截面:=1.05; 对其他截面:可按表5.2.1采用。 当梁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大于而不超过时(即),应取,为钢材牌号所指屈服点。 对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宜取=1.0。20钢结构设计规范4.4.1条:腹板仅配置支
8、承加劲肋(或尚有中间横向加劲肋)而考虑屈曲后强度的工字形截面焊接组合梁(图4.3.2a),应按下式验算抗弯和抗剪承载力: (4.4.1-1) (4.4.1-2) 式中: 、 、 、 、 1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4.4.1-3) (4.4.1-4) 式中: 按梁截面全部有效算得的腹板受压区高度; 梁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腹板受压区有效高度系数。 2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当组合梁仅配置支座加劲肋时,取公式(4.3.3-3e)中的。25. 钢结构设计规范4.3.6条:加劲肋宜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也可单侧布置,但支承加劲肋、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的加劲肋不应单侧布置。 横向加劲肋的最小间距应为,最大间距为(
9、对无局部压应力的梁,当时可采用)。 纵向加劲肋至腹板计算高度受压边缘的距离应在范围内。(为梁腹板弯曲受压区高度,对双轴对称截面) 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的钢板横向加劲肋,其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外伸宽度: (4.3.6-1) 厚 度: (4.3.6-2) 在腹板一侧布置的钢板横向加劲肋,其外伸宽度应大于按公式(4.3.6-1)的1.2倍,厚度不应小于其外伸宽度的。 。26. 钢结构设计规范4.3.7条:梁的支承加劲肋,应按承受梁支座反力或固定集中荷载的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其在腹板平面外的稳定性。此受压构件的截面应包括加劲肋和加劲肋两侧范围内的腹板面积,计算长度取腹板高度。 当梁支承加劲肋的端部
10、为刨平顶紧时,应按其所承受的支座反力或固定集中荷载计算其断面承压应力(对突缘支座尚应符合本规范第8.4.12条的要求);当端部为焊接时应按传力情况计算其焊缝应力。支承加劲肋与腹板的连接焊缝应按传力需要进行计算。 关于此条的做题心得体会:未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时加劲肋设置的计算1. 支承加劲肋一般设置于跨中有集中荷载作用的位置或梁的支座处。2. 支承加劲肋与腹板的连接关系有两种方法:(二者选一) a支承加劲肋与集中力作用处翼缘刨平顶紧;感觉此种情况一般用于支座处。 b支承加劲肋与腹板通过角焊缝连接。 3. 支承加劲肋的设置与是否利用腹板的屈曲后强度也有关系。一般说来当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时不设置纵向
11、支承加劲肋(本来就放任腹板屈曲,再设置纵向加劲肋就没什么意义了)。 4. 支承加劲肋的宽度不应超出支座处翼缘板的宽度(即:) 5.注意加劲肋切角导致其承压面积的减小。即: 式中:跨中集中力或支座处反力; 端面承压面积(刨平顶紧) 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腹板一侧加劲肋的宽度; 加劲肋钢板的厚度; 加劲肋水平切角宽度。 6.注意加劲肋切角导致支承加劲肋与腹板通过角焊缝连接时角焊缝长度的减少。即: 式中:跨中集中力或支座处反力; 焊缝计算长度; 腹板高度;(与有啥区别?) 加劲肋竖向切角尺寸; 上式中一定要注意系数1.3的含义:1.3是考虑加劲肋截面端部传来的力对焊缝的偏心影响系数。 在施兰清旧教材p3
12、25提供的是另一种解法即不考虑1.3的系数而分开计算角焊缝的和, 、(其中)然后利用下式进行判断: 用后一种方法关键是偏心距的确定(由于有切角,所以算起来耐烦一点,经常取40mm)。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角焊缝尽管受剪但由于均匀受力其长度无需满足,即超过也行。 但是:2007年真题认为此处受力是均匀分布的,即不受所限,同时也未考虑1.3的偏心系数。到底按谁的来呢? 7.计算支承加劲肋的稳定系数时,确定其截面类型(a、b、c)挺头痛。一般说来十字形截面为b类截面;而T形截面(支座处)为c类截面;不完整的十字形也可以取为b类,也有的书取为c类。 8. 钢结构设计规范8.4.11条:焊接梁的横向加劲肋与
13、翼缘板相接处应切角,当切成斜角时,其宽度约为(但不大于40mm)即:;高度约为(但不大于60mm) 即,见图8.4.11,为加劲肋一侧的宽度。27. 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时加劲肋的设置的计算一般说来,为了保证腹板的稳定性,除了需设置横向加劲肋外,还需设置纵向加劲肋。但现在考虑到利用腹板屈曲后的强度即容许腹板局部屈曲,于是可以不设纵向加劲肋。考虑梁腹板屈曲后强度后,腹板中间加劲肋(跨中部的加劲肋)需要承受拉力场斜向拉力的竖向分力;梁端支座加劲肋除了承受支座反力外,还需承受拉力场的水平分力,这与前面不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时是有所不同的。下面分别讨论: a中间横向加劲肋设计 i加劲肋截面尺寸的确定: 外
14、伸宽度: (4.3.6-1) 厚 度: (4.3.6-2) ii验算加劲肋在梁腹板平面外的稳定性: 横向加劲肋中的轴心压力: 式中:是作用于加劲肋上端的集中压力。(其上为均布荷载时则) 然后就是计算加劲肋面积A(注意要包含加劲肋每侧范围内的腹板面积)求惯性矩回转半径长细比(截面类型咋确定?到底是b类还是c类)最后判断公式是否成立。 iii加劲肋与腹板的连接角焊缝(计算同上即: ) b支座处支承加劲肋设计 在和的作用下,一般用单根支座加劲肋由于不能满足验算要求,通常采用封头肋板。即假定水平力由封头肋板承受,而竖向力则由支承加劲肋承受。 i由张力场引起的水平力(或称为锚固力) 梁端支座加劲肋除了承
15、受支座反力外,还需承受拉力场的水平分力, 规范规定该水平力的作用点距计算高度上边缘处。(参见夏志斌书p143) ii确定支承加劲肋和封头肋板的间距 把支承加劲肋和封头肋板及两者之间的板梁腹板看成为一竖向放置的工字形截面小梁,两端简支于板梁的上、下翼缘,水平力作用在此竖直小梁的处,因而得到该小梁顶截面(即工字钢腹板的上翼缘)处的水平反力为(此处剪力最大,底截面(即工字钢腹板的下翼缘)处剪力为);再按竖直小梁腹板的抗剪强度确定支承加劲肋和封头肋板的间距,即: iii选用封头肋板截面尺寸 竖直小梁中的最大弯矩为; 假定此弯矩完全由该小梁的翼缘承受,并按小梁截面为双轴对称考虑,由抗弯强度条件得需要的封
16、头肋板截面面积为:; 取封头肋板截面宽度(两侧总宽度)与板梁翼缘板(两侧总宽)同宽,即取,则由局部稳定要求封头肋板的厚度为:再看由此算得的是否大于大于,若大于大于即可以。 iv支承加劲肋的设计 按支承加劲肋端面承压强度试选其外伸宽度和厚度支承加劲肋的宽度不应超出翼缘板宽度一般取;一般取加劲肋水平切角尺寸为(即加劲肋切角宽度)(还需满足局部稳定要求) 判断上式求得的能否满足此式关于局部稳定的要求。 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支承加劲肋在梁腹板平面外的稳定性 计算加劲肋面积A(注意要包含加劲肋每侧范围内的腹板面积) 求惯性矩回转半径长细比(截面类型咋确定?到底是b类还是c类)最后判断公式是否成立。 注意:
17、若则加劲肋靠近封头肋板一侧取宽另一侧仍然取,若则取加劲肋靠近封头肋板一侧和另一侧均取。 加劲肋与梁腹板角焊缝的连接计算 (一般双面加劲肋时为) 一般取加劲肋竖向切角尺寸为(即加劲肋切角高度) 注意:勿忘系数1.328. 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的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首先要确定截面类型(a、b、c),其次要搞清楚计算长度,然后就是学会查表(只有轴心受压时才查表,当然压弯构件中的、也是)。象受弯构件、压弯构件中的平面内、外稳定系数则是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A 双轴对称截面 B 单轴对称截面尤其是双角钢截面,对y轴一定要用换算长细比。29. 受弯构件的计算A强度计算 弯曲正应力计算 钢结构设计规范4.1.1条:
18、 (4.1.1)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对工字型截面:=1.05,=1.20; 对 箱 形截面:=1.05; 对其他截面:可按表5.2.1采用。 当梁受压天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大于而不超过时(即),应取,为钢材牌号所指屈服点。 对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宜取=1.0。 剪应力计算 钢结构设计规范4.1.2条: (4.1.2) 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 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毛截面惯性矩; 腹板厚度。千万不要误写为 局部压应力的计算 钢结构设计规范4.1.3条: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且该荷载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应
19、按下式计算: (4.1.3-1) 式中: 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按下式计算: (4.1.3-2) 集中荷载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对钢轨上的轮压可取50mm; 自梁顶面至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距离; 轨道的高度,对梁顶无轨道的梁=0;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在梁的支座处,当不设置支承加劲肋时,也应按公式(4.1.3-1)计算腹板计算高度下边缘的局部压应力,但取。支座集中反力的假定分布长度应根据支座具体尺寸参照公式(4.1.3-2)计算。 注:腹板的计算高度:对轧制型钢梁为腹板与上、下翼缘相接处两内弧起点间的距离;对焊接组合梁为腹板高度;对铆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组合梁为上
20、、下翼缘与腹板连接的铆钉(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线间最近距离(见图4.3.2)。 另附4.3.8条注: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的取值为:对焊接构件取腹板边至翼缘(肢)边缘的距离;对轧制构件取内圆弧起点至翼缘(肢)边缘的距离。 再附4.3.2条:(p27)。此处为腹板的计算高度(对单轴对称梁,当确定是否要配置纵向加劲时,应取为腹板受压区高度的2倍),。折算应力计算钢结构设计规范.4.1.4条; (4.1.4-1) (4.1.4-2) 式中:所计算点至梁中和轴的距离;计算折算应力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当与异号时取;当 与同号或时取。 B平面内稳定计算 钢结构设计规范4.2.1条:可不计算梁的整体稳定的情形:
21、。 钢结构设计规范4.2.2条:除4.2.1条所指情况外,在最大刚度主平面内受弯的构件,其整体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4.2.2) 式中:绕强轴作用的最大弯矩; 按受压纤维确定的梁毛截面模量; 梁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应按附录B确定。指的是大于0.6就要重新修正而不是大于1.0。通过公式计算确定! 钢结构设计规范4.2.3条:除4.2.1条所指情况外,在两个主平面受弯的H型钢截面或工字型截面构件,其整体稳定性应能下式计算: (4.2.3) 式中:、按受压纤维确定的对x轴和对y轴毛截面模量; 梁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应按附录B确定; 塑性发展系数。 C平面外稳定计算 D局部稳定计算 E变形验算30. 压
22、弯构件的计算A.强度计算钢结构设计规范5.2.1条:弯矩作用在主平面内的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5.2.1) 、见规范表5.2.1(受弯构件也是) 当压弯构件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大于而不超过时(即),应取,为钢材牌号所指屈服点。 对需要计算疲劳的拉弯、压弯构件,宜取=1.0。B.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计算 钢结构设计规范5.2.2条: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内(绕x轴)的实腹公式压弯构件,其平面内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2.2-1) 式中: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轴心压力; 参数,;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最大弯矩; 在弯
23、矩作用平面内对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模量; 平面内等效弯矩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框架柱和两端支承的构件 无横向荷载作用时:,同向曲率取同号,异向曲率取异号,且 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取;使构件产生异向曲率时取; 无端弯矩但有横向荷载作用时: 2)悬臂构件和分析内力未考虑二阶效应的无支撑纯框架和弱支撑框架柱,。 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即:对于表5.2.1的3、4项中的单轴对称截面压弯构件当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内且使翼缘受压时,除应按公式(5.2.2-1)计算外,尚应按下式计算: (5.2.2-2) 式中:对无翼缘端的毛截面模量 闲话:感觉到此公式更像是验算无翼缘端的拉
24、应力。而且感觉此处应该换成更合适。而当为单轴对称且使翼缘受压时(5.2.2-1)式中的应换为更合适。而相互配套的和别搞错。C.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 (5.2.2-3) 式中:弯矩作用平面外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5.1.2条确定;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附录B计算。其中工字形(含H型钢)和T形截面的非悬臂(悬伸)构件可按附录B第B.5节确定;对闭口截面取; 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最大弯矩; 截面影响系数,闭口截面取,其他截面取; 平面外等效弯矩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在弯矩作用平面外有支承的构件,应根据两相邻支承点间构件段内的荷载和内力情况确定: 所考虑构件段内无横向荷载作
25、用时:,同向曲率取同号,异向曲率取异号,且 所考虑构件段内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时取;使构件产生异向曲率时取; 所考虑构件段内无端弯矩但有横向荷载作用时: 2)弯矩作用平面外为悬臂的构件,。D.局部稳定计算 E.变形验算31. 柱头计算项目轴心受压受弯构件压弯构件拉弯构件强度计算 、平面内稳定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不分面内、面外稳定,稳定系数取截面两主轴稳定系数中的较小者。 对于受弯构件而言书上没有区分面内、面外稳定,而是按整体稳定来计算的:由于的存在感觉也像是平面外稳定的计算(因为就是按来算的) 拉弯构件不考虑稳定问题(包括局部稳定也不用考虑)平面外稳定 局部稳定计算翼
26、缘板:腹板:。受弯构件的局部稳定并没有单独考虑翼缘板、腹板等的宽厚比,而是通过综合考虑、或曰综合考虑、的关系来考虑局部稳定问题。相对来说比压弯构件局部稳定的计算更麻烦,的确不可思议!翼缘板:腹板:。刚度计算32. 柱脚计算33. 桁架节点的计算34. 疲劳计算35. 梁柱节点的计算36. 塑性设计关于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B B.1等截面焊接工字形和轧制H型钢简支梁 (B.1-1) 当按公式(B.1-1)算得的值大于0.6时,应用下式计算的代替值: (B.1-2) B.2轧制普通工字钢简支梁 此种情况的通过查表B.2得到,当所得到的值大于0.6时,仍应按上式即(B.1-2)算得的代替值。 B.3轧
27、制槽钢简支梁 不论荷载的形式和荷载作用点在截面高度上的位置,均可按下式计算: (B.3) 按公式(B.3)算得的值大于0.6时,应用(B.1-2)式算得的代替值。 B.4双轴对称工字形等截面(含H型钢)悬臂梁 按公式(B.1-1)计算,但公式中系数按表B.4查得。即: (B.1-1) B.5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近似计算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当时,其整体稳定系数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1工字形截面(含H型钢): 双轴对称时: (B.5-1) 单轴对称时: (B.5-2) 2T形截面(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绕x轴): 1)弯矩使翼缘受压时: 双角钢T形截面: (B.5-3) (巴山夜语:注意是而
28、不是!但求时用的是。对于T形截面求 时一定要用而不能用) 部分T形钢和两板组合T形截面: (B.5-4) 2)弯矩使翼缘受拉且腹板宽厚比不大于时: (B.5-5) 按公式(B.5-1)至公式(B.5-5)算得的值大于0.6时,不需按公式(B.1-2)换算成;当按公式(B.5-1)和公式(B.5-2)算得的值大于1.0时取。37. 注意单轴对称时所用的、的选用原则。斜平面。 单轴对称截面如T形截面和双角钢截面计算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压弯构件的平面外稳定时,其 的计算所用到的是而不是;的计算用的则是。38. 受弯构件不需要计算整体稳定的中的指的是整个翼缘宽度而不是宽度。39. 单角钢的一些知识汇总
29、: A钢结构设计规范5.3.1条:确定桁架弦杆和单系腹杆(用节点板与弦杆连接)的长细比,其计算长度应按表5.3.1采用。 桁架弦杆和单系腹杆的计算长度 表5.3.1项次弯曲方向弦杆腹杆支座斜杆和支座竖杆其他腹杆1在桁架平面内2在桁架平面外3斜平面 注:1. 为构件的几何长度(节点中心间的距离);为桁架弦杆侧向点之间的距离。 2.斜平面系指与桁架平面斜交的平面,适用于构件截面两主轴均不在桁架平面内的单角钢腹杆和双角钢十字形截面腹杆。 3.无节点板的腹杆计算长度在任意平面内均取其等于几何长度(钢管结构除外)。 当桁架弦杆侧向支承点之间的距离为节间长度的2倍(图5.3.1)且两节间的弦杆轴心压力不相
30、同时,则该弦杆在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确定(但不应小于): (5.3.1) 式中:较大的压力,计算时取正值; 较小的压力或拉力,计算时压力取正值,拉力取负值。 桁架再分式腹杆体系的受压主斜杆及K形腹杆体系的竖杆等,在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应按公式(5.3.1)确定(受拉主斜杆仍取);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取节点中心间的距离。 B钢结构设计规范5.3.8条: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5.3.8的容许值。 受压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表5.3.8项次构件名称容许长细比1柱、桁架和天窗架中的杆件150柱的缀条、吊车梁或吊车桁架以下的柱间支撑2支撑(吊车梁或吊车桁架以下的柱间支撑除外)200用以减小受
31、压构件长细比的杆件 注意:1.桁架(包括空间桁架)的受压腹杆,当其内力等于或小于存在能力的50%时,容许长细比可取200。 2.计算单角钢受压构件的长细比时,应采用角钢的最小回转半径,但计算在交叉点相互连接的交叉杆件平面外的长细比时,可采用与角钢肢边平行轴的回转半径。 3.跨度等于或大于60m的桁架:其受压弦杆和端压杆的容许长细比宜取100,其他受压腹杆可取150(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20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4.由容许长细比控制截面的杆件,在计算其长细比时可不考虑扭转效应。C钢结构设计规范5.3.9条: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5.3.9的容许值。 受拉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表
32、5.3.9项次构件名称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一般建筑结构有重级工作制吊车的厂房1桁架的杆件3502502502吊车梁或吊车桁架以下的柱间支撑3002003其他拉杆、支撑、系杆等(张紧的圆钢除外)400350注:1. 承受静力荷载的结构中,可仅计算受拉构件在竖向平面内的长细比。 2. 在直接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单角钢受拉构件长细比的计算方法与表5.3.8注2相同。 3. 中、重级工作制吊车桁架下弦杆的的长细比不宜超过200。 4. 在设有夹钳或刚性料耙等硬钩吊车的厂房中,支撑(表中第二项除外)的长细比不宜超过300。 5. 受拉构件在永久荷载与风荷载组
33、合作用下受压时,其长细比不宜超过250. 6. 跨度等于或大于60m的桁架,其受拉弦杆和腹杆的长细比宜取300(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2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D钢结构设计规范5.3.2条:确定在交叉点相互连接的桁架交叉腹杆的长细比时,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应取节点中心到交叉点间的距离;在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当两交叉杆长度相等时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压杆 1)相交另一杆受压,两杆截面相同并在交叉点均不中断,则: 2)相交另一杆受压,此另一杆在交叉点中断但以节点板搭接,则: 3)相交另一杆受拉,两杆截面相同并在交叉点均不中断,则: 4)相交另一杆受拉,此拉杆在交叉点中断但以节点
34、板搭接,则: 当此拉杆连续而压杆在交叉点中断但以节点板搭接,若或拉杆在桁架平面外的抗弯刚度时,取。 式中为桁架节点中心间距离(交叉点不作为节点考虑);为所计算杆的内力;为相交另一杆的内力,均为绝对值。两杆均受压时,取,两杆截面应相同。 2.拉杆,应取 当确定交叉腹杆中单角钢杆件斜平面内的长细比时,计算长度应取节点中心至交叉点的距离。 桁架交叉腹杆在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项次杆件类别杆件的交叉情况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1压杆相交的另一杆受压,两杆在交叉点均不中断2相交的另一杆受拉,两杆中有一杆在交叉点中断但以节点板搭接3相交的另一杆受拉,两杆在交叉点均不中断4相交的另一杆受拉,此拉杆在交叉点中断但以
35、节点板搭接5拉杆 我的理解:1. 桁架杆件分弦杆和腹杆,弦杆又分为上弦杆和下弦杆,显然弦杆不可能在竖向平面内不对称即不可能是单角钢只能是双角钢、T形钢或双轴对称的工字钢或H形钢。而腹杆则可以是单系腹杆也可以是交叉腹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管是单系腹杆还是交叉腹杆都既可以是单角钢也可以是关于y轴对称的截面形式。2. 对于单系腹杆只有斜平面一种情况即只有一种计算长度(或),相应的回转半径则用最小回转半径;显然其长细比为: 当腹杆为支座斜杆和支座竖杆时; 当腹杆为非支座处的斜杆和竖杆即为其他腹杆时 巴山夜语:单角钢的斜平面也就是桁架的平面。3. 而对于交叉腹杆则分平面内和平面外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平面
36、内的计算长度为为节点至交叉点之间的距离(如);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则为节点之间的距离(如)。4. 当交叉腹杆有单角钢截面时其平面内的回转半径为最小回转半径,而其平面外的回转半径则为(即一肢平行于y轴)。即:平面内长细比为: 平面外长细比为: 2、3、4款即钢结构设计规范5.3.8条注2的具体解释。5. 关于压杆和拉杆容许长细比的讨论: 屋架中受压支撑构件的容许长细比为; 屋架中受拉支撑构件的容许长细比为或350,前者即用于一般建筑结构;后者即用于重级工作制吊车的厂房。6. 关于弦杆的讨论: 上弦杆: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一般取节点中心的距离; 在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一般取上弦横向水平支撑的节间长度
37、。在有檩屋盖中如檩条与横向水平支撑的交叉点用节点板焊牢则此檩条可视为屋架弦杆的支承点。在无檩屋盖中考虑大型屋面板能起一定的支撑作用,故一般取两块屋面板的宽度但不大于3m。下弦杆:则视有无纵向水平支撑,取纵向水平支撑节点与系杆或系杆与系杆间的距离。 33.屋盖支撑 一般分为:横向水平支撑、纵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系杆。 横向水平支撑又可分为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和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一般布置于房屋两端或纵向温度区段两端。 下弦横向水平支撑当屋架间距小于12m时一般要设置;当屋架间距大于12m时一般不设置(施工不方便)但上弦支撑要加强。 纵向水平支撑单跨厂房一般沿两纵向列柱设置,多跨厂房
38、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沿全部或部分纵向柱列布置。当屋架间距小于12m时通常布置在屋架下弦平面,但三角形屋架及端斜杆为下降式且主要支座设在上弦处的梯形屋架和人字形屋架也可以布置在上弦平面内。 当屋架间距大于12m时,纵向水平支撑宜布置在屋架的上弦平面内。 垂直支撑无论有来屋盖或无檩屋盖,通常均应设置垂直支撑。屋架的垂直支撑应与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设置在同一柱间(即不是沿厂房通长布置)。屋架跨度小于等于18m可只在跨中布置一道;屋架跨度大于18m时宜在跨度的地方布置两道。 系杆应在横向支撑或垂直支撑节点处沿房屋通长设置系杆。系杆分为刚性系杆和柔性系杆。34.计算框架柱的长细比时,所用的横梁和柱子的线刚度
39、分别为和,并没有考虑什么刚接或铰接的影响(即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唯一要注意的是: 无侧移框架:梁远端为固接(即嵌固)时横梁线刚度要乘以2.0; 梁远端为铰接时横梁线刚度乘以1.5; 而当梁远端为刚接时则不乘(或曰乘以1.0)。 这就有点不可思议,刚接应该介于1.5和2.0之间才对呀,why! 有侧移框架:梁远端为固接(即嵌固)时横梁线刚度要乘以; 梁远端为铰接时横梁线刚度乘以0.5; 而当梁远端为刚接时则不乘(或曰乘以1.0)。 这就有点不可思议,刚接应该介于和0.5之间才对呀,why! 其次:当横梁与柱铰接时横梁线刚度取为0;底层柱与基础刚接时取,底层柱与基础铰接时取。 再次:注意摇摆柱!柱
40、顶一定要有轴力作用否则无法求出具体的摇摆柱的影响有多大。35.梁与柱的焊缝连接问题 A若梁的翼缘和腹板与柱的翼缘均为二级以上对接焊缝,则强度能够保证(即无需验算)。 B.若梁翼缘处为二级以上对接焊缝,但梁的腹板与柱的翼缘为角焊缝时则要计算角焊缝的强度。此时腹板的角焊缝既要承担剪力还要分担一部分弯矩,腹板弯矩按下式承担: 然后分别计算、 再按36.吊车梁计算的相关知识点 吊车台数的问题 计算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按两台吊车考虑; 计算吊车梁的疲劳和变形(刚度)时按作用在跨间内起重量最大的一台吊车考虑。 多台吊车的折减问题 按照荷载规范5.2.1条和5.2.2条的说法折减只是针对排架的计算,吊车梁计算时并不考虑两台及两台以上吊车的折减;而当计算排架且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吊车时不管是纵向水平荷载还是横向水平荷载都要乘以折减系数。 动力系数的考虑问题 首先,动力系数的考虑只是针对计算吊车梁及其连接的强度 其次,疲劳和变形的计算采用吊车荷载的标准值,且不考虑动力系数; 再次, 标准值、设计值问题 疲劳和变形的计算采用吊车荷载的标准值,且不考虑动力系数,且是一台最大的吊车; 强度和稳定计算时用的是设计值,且要考虑动力系数。(计算水平向的不考虑动力系数) 吊车梁自重问题的考虑 通常采用考虑吊车梁永久荷载影响的内力增大系数 吊车梁永久荷载影响的内力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科技战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VB编程的常见题型及试题与答案
- 未来社会经济趋势对战略影响试题及答案
- 变频技术及应用(三菱 第二版)课件:变频器的外部运行操作
- 2025年新变革的软件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实力提升全方位解析2025年计算机二级VB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让考试更简单软件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动力与目标设定方法试题及答案
- VB语言中的数据传输加密案例题及答案
- 机场运营效率提升策略与创新模式-洞察阐释
-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2025版)
- 共情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当前状况分析
- 《拥抱健康拒绝烟草》课件
- 《绿色建筑评价》课件 - 迈向可持续建筑的未来
- 2025年湖南九年级物理(BEST湘西州联考)(含答案)
-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及答案(临沂二模)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聘真题2024
-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教融合模式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 制氢技术与工艺课件:液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