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自考365中国权威专_第1页
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自考365中国权威专_第2页
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自考365中国权威专_第3页
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自考365中国权威专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语文(本)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闻一多一句话中的“霹雳”隐喻A. 蕴藏巨大力量的民众B. 革命的火种C.民众革命的声威与力量D.民众的革命2.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写的是A. 他家乡的景象B. 他生活过的地方的景象C.解放区的景象D.江南水乡的景象3. 屠格涅夫的门槛中的“门槛”象征A. 革命征途的艰难1/33B. 囚禁革命者的监狱C.革命者的秘密组织D.敌人设下的陷阱4. 曹操的短歌行借用“周公吐哺”表达的心情是A. 思慕贤才B. 礼贤下士C.求贤不得的苦闷D.贤才云集的兴奋5. 李清照的声声慢,作者自喻的事物是A. 过雁B. 晚风C.黄花D.梧桐6.

2、 杜陵叟为了突出急征暴敛的罪行,先写灾情之重,这运用的是A. 铺垫手法2/33B. 对比手法C.侧写手法D.象征手法7.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的秋天黄昏旅行图的中心画面是A. 枯藤老树昏鸦B. 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夕阳西下8. 西厢记 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表现手法是A. 融情入景B. 因情造景C.移情于景D.以景托情9. 上邪运用的抒情方法主要是A. 直抒胸臆3/33B. 间接抒情C.寓情于景D.反讽10. 表达了“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A. 江城子B. 虞美人C.八声甘州D.声声慢11. 与高适齐名的盛唐边塞诗人的是A. 李商隐B. 岑参C.王昌龄D.王维

3、12.报刘一丈书中的“报”是指4/33A. 报答B. 回复C.报复D.报告13.不属于北京的秋的特点是A. 清B. 静C.悲凉D.淡14.张中丞传后序最大的特点是A. 描写叙事并重B. 叙事抒情并重C.描写抒情并重D.议论叙事并重5/3315.爱尔克的灯光的中心思想是A. 抒写对故居的留念B. 悼念亡姐的不幸C.否定封建家庭和礼教D.展现作者的理想16.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A. “长宜子孙”B. 灯光C.石狮子D.姐姐17.往事描写的是A. 风6/33B. 山C.树D.海18.背影一文主要描写了A. 父亲送儿子乘火车北上B. 家中生活惨淡C.父亲给儿子找工作D.父亲脾气的变化19.灯下漫笔写到

4、“罗素见轿夫含笑”一段属于A. 反语B. 讽刺C.暗示D.反诘20.7/33五四时期,展开“问题与主义”论战的代表人物是A. 李大钊B. 陈独秀C.成仿吾D.郭沫若21.寡人之于国也阐述的政治主张是A. 民本思想B. 王道思想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D.认识有限22.选择与安排, 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来证明A. 选择材料的重要B. 安排材料的重要8/33C.轻重分明的重要D.结构严谨的重要23.论学问培根认为读书为学主要目的是A. 娱乐B. 装饰C.增长才干D.权衡轻重,审察事理24.“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属于论据。A. 名人名言论据B. 日常生活论据C.客观现象事实

5、论据D.历史事实论据25.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9/33A. 狂人日记B. 阿正传C.祝福D.伤逝26.现代文学史以描写北京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郁京味色彩的作家是A. 郁达夫B. 老舍C.孙犁D.赵树理27.屠格涅夫成名之作是A. 罗亭B. 父与子C.猎人日记D.散文诗选10/3328.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是属于A. 行动描写B. 肖像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29.世说新语是一部A. 讽刺小说集B. 志怪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传奇小说集30.嘱咐主要人物描写的方法是A. 肖像描写B. 对话描写11/33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31.风波开头描绘田家乐景象主要用意是A. 暴露

6、农民的愚昧落后B. 嘲讽文豪诗兴的和合时宜C.衬托后文的风波动感D.展现江南的风土人情32.米龙老爹所写故事的时代背景是A. 年巴黎大革命B. 年普法战争C.年苏联卫国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33.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12/33A. 同情丫环B. 同戏子交游C.贾环的挑唆D.宝玉的反封建礼教的性格与贾政的封建礼教卫道士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往事通过涵的话,把海神当作人来描写,是为了A. 赋予大海以象征意味B. 突出海的特征C.渲染大海的美D.与杰的话形成对比2.通过宝玉挨打可以看出A. 封建势力对判逆者的镇压B. 统治者内部矛盾激烈C.宝玉的不孝13/33D.众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7、3.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有A. 茅盾B. 朱自清C.冰心D.鲁迅4.报刘一丈书讽刺的人物有A. 干谒者B. 刘一丈C.门者D.权要者E. 师爷5.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阐发的文艺思想有14/33A. 胸有成竹B. 心手相应C.托物言志D.疱丁解牛6.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始得”二字含义有A. 才知西山怪特之象B. 永州八记第一篇C.“始得”即“使得”D.一种文体7.史记包括A. 本纪B. 表C.书D.列传15/338.前赤壁赋中借以抒情、说理的景物有A. 明月B. 白露C.清风D.江水9.石崇与王恺争豪表现与揭露东晋门阀豪族的A. 穷奢极侈B. 重物轻人C.飞扬跋扈D.骄横暴戾10.属于直接抒情的

8、有A. 唯见长江天际流16/33B. 不破楼兰终不还C.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D不忍登高临远E.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11.采用象征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有A. 往事B. 香市C.鹰之歌D.门槛E. 炉中煤12.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表现方法与修辞手法是A. 象征B. 排比17/33C.谐音D.对偶E. 对比13.关于氓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选自诗经卫风B. 叙事诗C.采用比兴手法D.弃妇诗E. 四言为主14.下列散文中属于驳论文的有A. 季氏将伐颛臾B. 寡人之于国也C.答司马谏议书D.论毅力18/33E.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5.下列文章属于书信体的有A

9、. 答李翊书B. 谏逐客书C.答司马谏议书D.报刘一丈书E. 论毅力16.先秦散文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有A. 论语B. 孟子C.庄子D.墨子E. 韩非子17.19/33下列成语出自季氏将伐颛臾的有A. 望洋兴叹B. 满招损,歉得益C.既来之,则安之D.祸起萧墙E. 分崩离析18.属于体现孔子政治主张的是A. 昔者以为东蒙主B. 均无贫C.为社稷之臣D.修文德以来之E. 安无倾19.谏逐客书指出秦王重物轻人而喜欢别国的A. 武器20/33B. 珍宝C.美人D.书籍E. 音乐20.麦琪的礼物的艺术特点有A.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特点B. 善于运用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人物C.一虚一实,双线并行,强烈的悬

10、念D.结尾出乎意料之外;三、简答题。1. 今京不度。不度:2.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二于己。鄙:二:3. 不义不昵,厚将崩。厚:4. 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负:数:21/335. 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所:6. 先死单于。先死:7. 士卒亦多乐从广而苦程不识。苦:8. 爱其母,施及庄公。施:9.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10.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佛从。之:11.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莳:12. 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13.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完聚:14. 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兵燹:15.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荑之义者。22/3316. 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用

11、:17. 祸莫大于杀已降。18.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19.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讲:20. 橐驮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四、综合题。1.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 这四句陈述了什么道理?作者要强调什么?( , ) 如何理解“心远”之意?2. 门槛姑娘踏进了门槛一幅厚门脸放下来掩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 , ) “姑娘踏进了门槛”说明了什么?( , ) “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 , ) “圣人”的赞叹象征什么?23/333.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不至于百姓者,独

12、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 ) 写出体现本段的中心论点的句子。( , ) 这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 ) 这段话的修辞方法是什么?4. 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着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爱他贵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劫,究竟哪一刹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惜?( , ) 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 这段话分为几层?(

13、, )找出反问句。5. 追求写作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 600 字。24/33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C2.【正确答案 】C3.【正确答案 】A4.【正确答案 】B5.【正确答案 】C6.【正确答案 】A7.【正确答案 】D8.【正确答案 】A9.【正确答案 】A10.【正确答案 】B11.25/33【正确答案 】B12.【正确答案 】B13.【正确答案 】D14.【正确答案 】D15.【正确答案 】C16.【正确答案 】B17.【正确答案 】D18.【正确答案 】A19.【正确答案 】C20.【正确答案 】A21.【正确答案 】B22.【正确答案 】A26/

14、3323.【正确答案 】D24.【正确答案 】C25.【正确答案 】A26.【正确答案 】B27.【正确答案 】C28.【正确答案 】B29.【正确答案 】C30.【正确答案 】B31.【正确答案 】C32.【正确答案 】B33.【正确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27/331.【正确答案 】ABC2.【正确答案 】ABD3.【正确答案 】ABC4.【正确答案 】ACD5.【正确答案 】AB6.【正确答案 】BC7.【正确答案 】ABCD8.【正确答案 】ACD9.【正确答案 】ACD10.【正确答案 】BE11.【正确答案 】ACDE12.28/33【正确答案 】ACD13.【正确答案 】ABC

15、DE14.【正确答案 】AC15.【正确答案 】ACD16.【正确答案 】AB17.【正确答案 】CDE18.【正确答案 】BDE19.【正确答案 】BCE20.【正确答案 】ABCD三、简答题。1.【正确答案 】今京不度。不度:不符合制度;2.【正确答案 】既而大叔命西鄙、 北鄙貮于己。鄙:边邑貮:两属29/333.【正确答案 】不义不昵,厚将崩。厚:土地扩大;4.【正确答案 】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负:倚恃数:多次;5.【正确答案 】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所:左右6.【正确答案 】先死单于。先死:先于单于死;7.【正确答案 】士卒亦多乐从广而苦程不识。苦:以 -为苦;8.【正确答案 】不能

16、通知二父志。通知:理解9.【正确答案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日滋:日益增多;10.【正确答案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佛从。之:(动词)去的地方;11.【正确答案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莳:栽培12.【正确答案 】爱其母,施及庄公。施:推及;30/3313.【正确答案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完聚:修治,聚集;14.【正确答案 】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兵燹:战火;15.【正确答案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荑之义者。少:轻视;16.【正确答案 】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用:因为;17.【正确答案 】祸莫大于杀已降。灾祸没有比杀死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了。18.【正确答案 】闻

17、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知道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19.【正确答案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讲:考虑;20.【正确答案 】橐驮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我没有办法使树木寿命长,果实结得多,我只是能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四、综合题。1.【正确答案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1/33( , ) 这四句陈述了什么道理?作者要强调什么。归隐在于心志,而不在形迹;( , ) 如何理解“心远”之意?只要心远离尘世,即使身子在世俗的社会里,心也会像在边远的地方一样;2.【正确答案 】门槛姑娘踏进了门槛一幅厚门脸放下来掩住了她。“傻瓜。

18、”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 , ) “姑娘踏进了门槛”说明了什么?姑娘坚定不移地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 , ) “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市侩对革命者的不理解与诬蔑。( , ) “圣人”的赞叹象征什么?人民对革命者的赞美。3.【正确答案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选自齐桓晋文之事章( , ) 写出体现本段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32/33( , ) 这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类比论证方法。( , ) 这段话的修辞方法是什么?比喻修辞方法。4.【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