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 计(或论文)课题名称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分析及维护院/专业机械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班级机 电 0531学号0501101313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8年 5月 25日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分析及维护机电 0531 高于成摘要在现代地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控车床得到了大量地运用,而我国也在这个领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 .数控车床主要包括电气系统、液压系统以及机械部分.因此对数控车床地维护也是生产过程中地重要组成部分.液压系统地维护,由定期维护与日常维护组成.为了在维护地过程尽量地解决问题,对液压系统应有充足地了解,而本课题则是主要介绍了典型地液压系统以及维修维护地主要方向以及办法,应此本课题地研究具
2、有重要地现实意义.关键词: 数控机床;液压系统;维护AbstractIn the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obtained the massive utilization, but our country also obtained th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domain.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mainly includes the electrical system, the hydraulic sys
3、tem as well as the machine part.Therefore to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maintenance also i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mportant constituent.The hydraulic system maintenance, is composed by the maintenance routine and the routine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as far as possible solves the problem in the
4、maintenance process, should have the 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to the hydraulic system, but this topic was mainly introduced the model hydraulic system as well as the service maintenance main direction as well as the means, should this topic research have the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N
5、umerical control engine bed ;Hydraulic system ; Maintenance目录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分析及维护1第 1章概述 21.1数控技术地发展趋势21.2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地基本估计5第 2 章常见数控机床地类型、原理及结构72.1 按数控机床地加工功能72.2按所用进给伺服系统地类型分类82.2按所用进给伺服系统地类型分类9第三章数控机床工作过程分析、主要元件介绍以及主要液压系统原理93.1 液压传动系统地组成93.2. 液压基本回路10第 4 章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34.1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地一般原则134.2 一些常见故障地检测
6、14第 5 章正确使用和维护液压系统205.1正确选择使用液压油、确保液压油和液压系统地清洁205.2防止油温过高 215.3防止液压系统进入空气225.4正确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操作粗暴和随意操作作业225.5加强液压系统地日常维护和保养22第 6章总结 23答谢词 23参考资料23第1章概述1.1数控技术地发展趋势数控技术地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地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地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地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地扩大,他对国计民生地一些重要行业(IT 、汽车、轻工、医疗等)地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地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地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地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
7、发展地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地新趋势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地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地质量和档次 ,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 ,国际生产工程学会( CIRP )将其确定为21 世纪地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在轿车工业领域 ,年产 30万辆地生产节拍是40 秒 /辆 ,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地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地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 ,材料为铝或铝合金 ,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地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
8、整体铝合金坯料 " 掏空 " 地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地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地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地要求 .从 EMO2001展会情况来看 ,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min, 甚至更高 ,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min 左右 .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地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地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美国 CINCINNATI公司地 HyperMach 机床进给速度最大达 60m/min, 快速为 100m/min, 加速度达 2g,主轴转速已达
9、60 000r/min. 加工一薄壁飞机零件,只用 30min, 而同样地零件在一般高速铣床加工需3h,在普通铣床加工需8h;德国 DMG 公司地双主轴车床地主轴速度及加速度分别达12*!000r/mm 和 1g.数控 ,机床 ,模具设计 ,数控车床 ,数控技术在加工精度方面 ,近 10 年来 ,普通级数控机床地加工精度已由10m提高到5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 3 5m,提高到 1 1.5 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M级( 0.01 m) .在可靠性方面 ,国外数控装置地 MTBF 值已达6 000h 以上 ,伺服系统地 MTBF 值达到 30000h 以上 ,表现出非常高地可靠性 .
10、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之配套地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地发展 ,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1.1.2 5 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采用 5 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地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 ,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一般认为 ,1 台 5轴联动机床地效率可以等于2 台 3 轴联动机床 ,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 轴联动加工可比3 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地效益 .但过去因 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 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 ,制约了 5轴联动机床地发展.当前由于电主轴地出现,
11、使得实现5 轴联动加工地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地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 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 面加工机床)地发展.在 EMO2001 展会上 ,新日本工机地5面加工机床采用复合主轴头,可实现4 个垂直平面地加工和任意角度地加工,使得5 面加工和5 轴加工可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还可实现倾斜面和倒锥孔地加工.德国 DMG公司展出 DMUV oution 系列加工中心 ,可在一次装夹下5 面加工和5 轴联动加工 ,可由 CNC 系统控制或CAD/CAM 直接或间接控制 .数控 ,机床 ,模具设计 ,数控车床 ,数控技术 .智能化、开放
12、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地主要趋势21 世纪地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地系统,智能化地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地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地智能化,如加工过程地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地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地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地智能化,如智能化地自动编程、智能化地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地内容、方便系统地诊断及维修等.为解决传统地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地产业化生产存在地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如美国地 NGC (The Next Generati
13、on Work-Station/Machine Control )、欧共体地 OSACA (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Control within Automation Systems) 、 日 本 地 OSEC ( Open System Environment for Controller ) ,中国地 ONC ( Open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等 .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地未来之路 .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地开发可以在统一地运行平台上 ,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
14、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地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地开放式数控系统 ,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地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地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地核心.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地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地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地需求,也是实现新地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地基础单元.国内外一些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两年推出了相关地新概念和样机,如在 EMO2001 展中 ,日本山崎马扎克(Mazak )公司展出地 &q
15、uot;CyberProductionCenter" (智能生产控制中心,简称 CPC);日本大隈( Okuma )机床公司展出 "IT plaza" (信息技术广场 ,简称 IT 广场);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展出地Open ManufacturingEnvironment(开放制造环境 ,简称 OME )等 ,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地趋势.1.1.4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地建立关于数控系统设计开发规范如前所述,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地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纷纷实施战略发展计划,并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规范(O
16、MAC 、 OSACA、 OSEC)地研究和制定,世界3 个最大地经济体在短期内进行了几乎相同地科学计划和规范地制定,预示了数控技术地一个新地变革时期地来临.我国在2000年也开始进行中国地ONC数控系统地规范框架地研究和制定.关于数控标准数控标准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地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地50年间地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 ,即采用G,M代码描述如何(how)加工,其本质特征是面向加工过程,显然 ,他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数控技术高速发展地需要.为此 , 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地CNC 系统标准ISO14649 ( STEPNC ) ,其目地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地中性机制
17、 ,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地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地标准化.STEP-NC 地出现可能是数控技术领域地一次革命,对于数控技术地发展乃至整个制造业 ,将产生深远地影响.首先 ,STEP-NC提出一种崭新地制造理念,传统地制造理念中,NC 加工程序都集中在单个计算机上.而在新标准下,NC 程序可以分散在互联网上, 这正是数控技术开放式、网络化发展地方向 .其次 ,STEP-NC 数控系统还可大大减少加工图纸(约75)、加工程序编制时间(约 35)和加工时间(约 50) .目前 ,欧美国家非常重视STEP-NC 地研究 ,欧洲发起了 STEP-NC 地 IM
18、S 计划( 1999.1.1 2001.12.31).参加这项计划地有来自欧洲和日本地20 个CAD/CAM/CAPP/CNC用户、厂商和学术机构.美国地 STEP Tools 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数据交换软件地开发者,他已经开发了用作数控机床加工信息交换地超级模型(Super Model ) ,其目标是用统一地规范描述所有加工过程.目前这种新地数据交换格式已经在配备了SIEMENS 、 FIDIA以及欧洲OSACA-NC 数控系统地原型样机上进行了验证.1.2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地基本估计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 1958年 ,近 50 年地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
19、 年到 1979 年 ,即封闭式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 ,由于国外地技术封锁和我国地基础条件地限制,数控技术地发展较为缓慢 .第二阶段是在国家地" 六五 "、 " 七五 " 期间以及 " 八五 " 地前期 ,即引进技术 ,消化吸收 ,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 ,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地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地改善 ,我国数控技术地研究、开发以及在产品地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地进步.第三阶段是在国家地 " 八五 "地后期和 " 九五 "期间 ,即实施产业化地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 .
20、在此阶段 ,我国国产数控装备地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 " 九五 "末期 ,国产数控机床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 ,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10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 年地发展历程 ,特别是经过 4 个5 年计划地攻关 ,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1)奠定了数控技术发展地基础,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地基础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地基础,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2)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在攻关成果和部分技术商品化地基础上,建立了诸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有批量生产能力地数控系统生产厂
21、.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基本形成了我国地数控产业基地.3)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开发、管理人才地基本队伍虽然在数控技术地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地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端数控技术地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地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地现实需求还有较大地差距 .虽然从纵向看我国地发展速度很快,但横向比(与国外对比)不仅技术水平有差距,在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差距,即一些高精尖地数控装备地技术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从国际上来看,对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估计大致如下.1)技术水平上,与国外
22、先进水平大约落后10 15 年 ,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则更大.2)产业化水平上,市场占有率低,品种覆盖率小 , 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及成套能力较低;外观质量相对差;可靠性不高 ,商品化程度不足;国产数控系统尚未建立自己地品牌效应,用户信心不足.3)可持续发展地能力上 ,对竞争前数控技术地研究开发、工程化能力较弱;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力度不强;相关标准规范地研究、制定滞后.分析存在上述差距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方面 .对国产数控产业进程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地特点认识不足;对市场地不规范、国外地封锁加扼杀、体制等困难估计不足;对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水平及能力分析不够.2
23、)体系方面.从技术地角度关注数控产业化问题地时候多,从系统地、产业链地角度综合考虑数控产业化问题地时候少;没有建立完整地高质量地配套体系、完善地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 .3)机制方面 .不良机制造成人才流失 ,又制约了技术及技术路线创新、产品创新 ,且制约了规划地有效实施 ,往往规划理想 ,实施困难 .4)技术方面 .企业在技术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地工程化能力不强.机床标准落后,水平较低 ,数控系统新标准研究不够.1.3对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地战略思考战略考虑我国是制造大国 ,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地转移,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 ,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
24、整中,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 空芯 ".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 ,交换得到地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地国际" 加工中心 "和 " 组装中心 ",而非掌握核心技术地制造中心地地位 ,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地发展进程.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地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地行业,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地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地压力 ,保障社会地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地战略物质,1.3.2发展策略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东
25、芝事件 "和 "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地例证.从我国基本国情地角度出发,以国家地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地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用系统地方法 ,选择能够主导 21世纪初期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升级地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地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地内容,实现制造装备业地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 ,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 ,以整机(如量大面广地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典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带动数控产业地发展 .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
26、地附件等)地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地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地产品;当然,没有规模中国地数控装备最终难以有出头之日.在高精尖装备研发方面 ,要强调产、学、研以及最终用户地紧密结合,以 "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为目标 ,按国家意志实施攻关 ,以解决国家之急需.在竞争前数控技术方面,强调创新 ,强调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地技术和产品,为我国数控产业、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科学技术地发展, 数控机床由于具有优越地加工特点, 在机械制造业中地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代工人必须掌握好数控技术装备地发展趋势和对策.第
27、 2 章 常见数控机床地类型、原理及结构2.1 按数控机床地加工功能点位控制( positioning control)数控机床控制特点:在加工平面内,从一个位置快速移动到下一个位置,并有高地定位精度.移动时不加工 ,到位后 ,第三轴进行加工 .用于加工孔系(钻、镗、冲) ,这类数控机床有:数控钻床、镗床、冲床、三坐标测量机等 .直线控制(line motion control)数控机床控制特点:控制刀具或工作台,以适当地速度,沿平行坐标轴地方向直线移动和加工.速度在一定范围可调.用于加工台阶轴,铣削平面,这类机床有:简易数控车床、直线控制地数控铣床.还有数控组合机床.轮廓控制(contour
28、ing control)数控机床控制特点:连续、按一定联系、协调控制(联动)两个以上坐标轴任何时刻地运动位置、速度和方向 ,使刀具相对工件按要求地轮廓轨迹运动.也称连续控制或多坐标联动数控机床.1)平面轮廓加工地数控机床控制两个坐标轴联动,使刀具相对工件在某一坐标平面做平面曲线运动,从而加工由平面曲线组成地轮廓地零件.常用于车削回转曲面、铣削平面曲线轮廓零件(平面凸轮).亦称两坐标联动数控机床 .加工平面轮廓时,无论轮廓是什么曲线组成,常用小段直线来逼近曲线:以铣削平面轮廓为例,设当前铣刀回转中心在I/ 点 ,轮廓上地切削点为I,在单位时间内,数控系统控制刀具相对工件在X 、 Y 两个坐标轴方
29、向同时进给xI和yi产生合成直线位移Li, 移到 J 点,从而在工件上加工出一小段直线IJ,逼近弧段IJ,如此连续控制X 、 Y 轴地进给运动,便可加工出多段小直线组成地折线来逼近曲线轮廓. 这里 ,控制地关键是确定每个单位时间内地进给位移分量xI和yI,这是由插补运算和刀具半径补偿运算来完成地.运算条件:合成进给速度、单位时间长短、轮廓曲线方程、由刀具半径和加工裕量所决定地刀具中心偏移量.2)空间轮廓加工地数控机床加工空间轮廓,根据空间曲面形状、所用刀具、加工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等地不同,使用不同地加工方法:两轴半联动、三轴联动、四轴联动、五轴联动.两轴半联动加工对任何曲面以平行于某坐标平面地平
30、面连续剖分,得到一系列平面曲线.加工曲面时 ,采用球头铣刀,刀具中心,在剖分坐标平面(X、Y、Z中地任意两轴)内作平面曲线地插补运动 ,第三轴作周期进给.就可加工出该曲面 .称行切法 .三坐标联动加工三坐标联动 ,刀具作空间曲线插补运动.可加工空间曲线轮廓(回珠器滚道).还可加工曲面轮廓.加工曲面时 ,也采用行切法.与两轴半不同地是 ,刀具作空间曲线插补运动,从而 ,使刀具在工件上切出地轨迹是平面曲线,切痕规则 ,容易得到低地表面粗糙度.四坐标联动加工从理论上 ,有三轴联动 ,使用球头铣刀 ,可加工任意空间轮廓 .但从加工效率和加工表面粗糙度考虑,对很多曲面 ,采用三坐标联动加工是不合适地,
31、需要采用更多地坐标联动来加工 .飞机大梁是一个直纹扭曲面.若采用圆柱铣刀周边切削方式,因是直纹 ,在加工中 ,使刀具与加工型面始终保持贴合,不仅加工表面光洁 ,而且效率高 .为了实现这种加工方式,不仅要 X、Y、Z 三坐标联动控制刀具刀位点在空间地位置,而且要同时控制刀具绕刀位点地摆角,使刀具始终贴合工件,且还要补偿因摆角所引起地刀位点地改变.这就是四坐标联动加工 .五坐标联动加工对大型曲面轮廓 ,零件尺寸和曲率半径比较大,可用端面铣刀进行加工,以提高生产率和减少加工残留量.加工时 ,使铣刀端面与切削点地切平面重合(凸面)或与切平面成某一夹角(凹面,避免产生刀刃干涉) .这时 ,切削点地坐标和
32、法线方向时不断变化地,那么 ,刀具地刀位点和轴线也要相应变化 .故需要 X 、 Y 、 Z 和绕两个坐标地角度联动控制,即五坐标联动控制 .三坐标以上联动地编程很复杂 ,需要使用自动编程系统来编制 .2.2按所用进给伺服系统地类型分类2.2.1 开环( open loop )数控机床开环数控机床采用开环进给伺服系统.典型地开环伺服系统是有功率步进电机和驱动电源组成地伺服系统.控制原理:数控装置根据所要求地进给速度和进给位移,输出一定频率和数量地进给指令脉冲 ,经驱动电路放大后 ,每个进给脉冲驱动功率步进电机旋转一个步距角 ,在经减速齿轮、丝杠螺母副,驱动工作台移动一个当量直线位移(称为脉冲当量
33、).从理论上 ,对应一个进给脉冲,步进电机转过一个步距角,工作台移动一个当量位移, 进给脉冲数量控制工作台地位移量,脉冲频率控制运动速度.无须对实际位移进行检测.所以开环数控机床没有位移检测装置.实际上 ,由于存在步距角误差、转动间隙和误差,实际位移与指令位移之间有误差.又由于没有检测装置检测实际位移,实际位移误差不能被补偿,所以 ,开环数控机床地精度较低,速度也较低 .开环伺服系统多用于经济型数控机床或对旧机床进行改造.闭环(closed loop)数控机床闭环伺服系统按闭环原理工作.由安装在进给执行部件上地位移检测装置直接检测地实际位移,经反馈回路反馈给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将位移指令与实际位
34、移进行比较,根据其差值与指令进给速度,.,转速,作为速度反馈信号, 它与速度指令信号相比较后,其速度误差,对伺服电机地速度进行调节校正 .从而控制工作台准确地按指令位移和速度运动.位置反馈回路、速度反馈回路与主控回路构成两个封闭环,所以称闭环控制.由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构成地双闭环控制,可以获得比开环进给系统精度更高、速度更快、驱动功率更大地特性指标.半闭环(semi-closed loop)数控机床若将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伺服电机或传动丝杠地端部,间接测量执行部件地实际位移,按闭环原理控制 .则构成半闭环控制. 因为控制环路不包含实际需要被控制地执行部件,所以 ,是半闭环.由于不是直接检测实际位
35、移进行控制,所以 ,精度低于闭环控制,但仍比开环地精度高.而且 ,控制系统地稳定性比闭环系统容易获得.现在 ,大多数数控机床都采用半闭环进给伺服系统.2.2按所用进给伺服系统地类型分类硬线数控( NC )机床使用硬线数控系统.它地输入处理、插补运算和控制功能,都是由专用地固定组合逻辑电路来实现.不同功能地数控机床,组合逻辑电路也不同.因而改变或增减控制和运算功能时,需要改变硬件电路.故通用性、灵活性差,制造周期长,成本高.计算机数控(CNC)机床使用计算机数控装置(软线数控装置).硬件电路由小型或微型计算机、加上通用或专用地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输入处理、插补运算等主要数控功能几乎全部由系统软件
36、来实现.不同功能地机床只是系统软件不同.修改或增减功能,不需变动硬件电路,只需改变系统软件.因此 ,具有较高地灵活性,而且 ,由于硬件基本上通用,有利于大量生产提高质量和可靠性,缩短制造周期和降低成本 .第三章 数控机床工作过程分析、主要元件介绍以及主要液压系统原理3.1 液压传动系统地组成液压传动地基本原理是在密闭地容器内 ,利用有压力地油液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地 .其中地液体称为工作介质 ,一般为矿物油 ,它地作用和机械传动中地皮带、链条和齿轮等传动元件相类似 .液压系统主要由:动力元件(油泵)、执行元件(油缸或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阀)、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等五部分组成
37、.1)动力元件(油泵)它地作用是把液体利用原动机地机械能转换成液压力能;是液压传动中地动力部分.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它是将液体地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其中 ,油缸做直线运动,马达做旋转运动.3)控制元件包括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等.它们地作用是根据需要无级调节液动机地速度,并对液压系统中工作液体地压力、流量和流向进行调节控制.4)辅助元件除上述三部分以外地其它元件,包括压力表、滤油器、蓄能装置、冷却器、管件及油箱等,它们同样十分重要.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是指各类液压传动中地液压油或乳化液,它经过油泵和液动机实现能量转换 .3.2. 液压基本回路所谓液压基本回路就是由有关地液压元件组成用
38、来完成某种特定功能地典型回路.一些液压设备地液压系统虽然很复杂,但它通常都由一些基本回路组成,所以掌握一些基本回路地组成、原理和特点将有助于认识分析一个完成地液压系统.压力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是利用压力控制阀来控制系统整体或某一部分地压力,以满足液压执行元件对力或转矩要求地回路,这类回路包括调压、减压、增压、保压、卸荷和平衡等多种回路.如 1单级调压回路如图3-1 所示 ,在液压泵出口处设置并联溢流阀2 即可组成单级调压回路,从而控制了液压系统地工作压力.图 3-1 溢流阀地作用速度控制回路快速运动回路又称增速回路,其功用在于使液压执行元件在空载时获得所需地高速,以提高系统地工作效率或充分利用
39、功率.实现快速运动地方法不同有多种方案,下面介绍一种常用地快速运动回路.差动回路:图3-2 所示 .其特点为当液压缸前进时,活塞从液压缸右侧排出地油再从左侧进入液压缸,增加进油处地一些油量,即和泵同时供应液压缸进口处地液压油,可使液压缸快速前进,但使液压缸推力变小.在液压系统中,如果由一个油源给多个液压缸输送压力油,这些液压缸会因压力和流量地彼此影响而在动作上相互牵制,必须使用一些特殊地回路才能实现预定地动作要求.图 3-2 差动回路图 3-3 所示地同步回路在液压装置中常需使两个以上地液压缸作用步运动,理论上依靠流量控制即可达到 ,但若要作到精密地同步,则可采用比例式阀门或伺服阀配合电子感测
40、元件、计算机来达成 .图 3-3 使用调速阀地同步回路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液压动力滑台液压动力滑台是组合机床上用以实现进给运动地一种通用部件,其运动是靠液压缸驱动地.滑台与其他一些通用部件可组成各种不同机床,并能按多种进给方式实现半自动工作循环.液压动力滑台虽有不同地规格,但其液压系统地组成与工作原理却基本相同,如图 3-4 所示:1- 过滤器 2-变量泵 3,7,13-单向阀 4-电液换向阀5-背压阀 6-液控顺序阀8,9-调速阀 10-电磁换向阀11-行程阀 12-压力继电器图 3-4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原理图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地工作原理1)快进按下启动按钮,电磁铁1YA 通电 ,电磁换向阀B 左
41、位接入系统 ,液动换向阀A 在控制压力油作用下也将左位接入系统工作,其油路为:控制油路 进油路:过滤器1 泵 2 阀 B (左) I1 阀 A 左端出油路:阀A 右端 L2 阀 B(左)油箱 .于是液动换向阀A 地阀芯右移 ,使其左位接入系统(换向时间由L2 调节) .主油路 进油路:过滤器1 泵 2 单向阀 3 阀 A (左)行程阀11 缸左端出油路:缸右腔阀A (左)单向阀7 行程阀 11 缸左端此时由于负载较少,液压系统地工作压力较少,所以液控顺序阀7 关闭 ,液压缸左右腔形成差动连接 ,泵在低压下输出最大流量,滑台快进 .2)第一次工作进给当滑台块进终了时 ,滑台上地挡块压下行程阀 1
42、1,切断了快进油路 .电液换向阀变 ,控制油路因此没有变化 .而主油路中 ,压力油只能通过调速阀 8 和电磁换向阀液压缸左端 .由于油液流经调速阀而使液压系统压力升高 ,液控顺序阀开启 ,单向阀4 地工作状态不10(右位)进入7 关闭 ,液压缸右侧地油液经液控顺序阀6 和背压阀5 流回油箱 .同时 ,泵 2 地流量也自动减少.滑台实现有调速阀8 调速地第一次工作进给.主油路 进油路:过滤器1 泵 2 阀 3 阀 A (左)阀8 阀 10(右)缸左侧回油路:缸右腔阀A(左)阀 6背压阀 5油箱.3)第二次工作进给第二次工作进给地控制油路和第一次工作进给是时地相同,其主油路地回油路也与第一次工作进
43、给时地相同,不同之处是主油路地进油路.当第一次工作进给终了,挡块压下形程开关,使电磁铁 3YA 通电 ,阀 10 左位接入系统使其油路关闭,压力有需要通过调速阀8,9 进入液压缸左腔.由于调速阀9 地通流截面积比调速阀8 地通流截面积小,所以进给速度进一步降低,因而滑台实现由阀9 调速地第二次工作进给.其猪油陆地进油路与第一次进给地不同也不仅仅是由阀9 代替阀 10.4)死挡铁停留当滑台第二次工作进给完毕,碰上死挡铁后停止前进,停留在死挡铁处.这时液压缸左腔油液地压力升高 ,当达到压力继电器12 地开启压力时 ,压力继电器动作,发出信号给时间继电器,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停留时间.系统内地油液基本停
44、止流动.设置死挡铁可提高滑台工作进给终点地位置精度.5)快退滑台停留时间结束时,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发出信号,使电磁铁2YA 通电 ,1YA,3YA 断电 .这时地磁换向阀B 地右位接通 ,控制油液使液动换向阀A 接入系统工作.滑台返回时负载小,系统压力低 ,泵 2 地流量自动开到最大,所以动力滑台快速退回.控制油路 进油路:过滤器1 泵 2 阀 B(右) I2 阀 A 右端回油路:阀A 左端 L1 阀 B(油)油箱 .液动换向阀A 有控制油路使其换为右位(换向时间由L1 调节)主油路 进油路:过滤器 1 泵 2 阀 B (右) I2 阀 A 右端回油路:缸左腔阀 13 阀 A(右)油箱 .第
45、4 章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4.1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地一般原则正确分析故障是排除故障地前提 ,系统故障大部分并非突然发生 ,发生前总有预兆 ,当预兆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产生故障 .引起故障地原因是多种多样地 ,并无固定规律可寻 .统计表明 ,液压系统发生地故障约 90%是由于使用管理不善所致为了快速、准确、方便地诊断故障 ,必须充分认识液压故障地特征和规律 ,这是故障诊断地基础 .以下原则在故障诊断中值得遵循:( 1)首先判明液压系统地工作条件和外围环境是否正常需首先搞清是设备机械部分或电器控制部分故障 ,还是液压系统本身地故障,同时查清液压系统地各种条件是否符合正常运行地要求.( 2)区域判断根据故障现象和特征确定与该故障有关地区域,逐步缩小发生故障地范围,检测此区域内地元件情况,分析发生原因,最终找出故障地具体所在.( 3)掌握故障种类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故障最终地现象 ,逐步深入找出多种直接地或间接地可能原因 ,为避免盲目性 ,必须根据系统基本原理 ,进行综合分析、逻辑判断 ,减少怀疑对象逐步逼近 ,最终找出故障部位 .( 4)故障诊断是建立在运行记录及某些系统参数基础之上地.建立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交替传译(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仪器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土壤肥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产品参数化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产品展示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保险职业学院《中国古代文学A(I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医用植入材料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保安个人思想汇报
- 2024年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服务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信息安全管理员-初级工练习题(附答案)
- 2025全国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登记代理实务》考试真题(附完整解析)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专题一应用文写作课件
- 2023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真题带解析
- 2025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综合监测与预警装置
- 2025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 培训学校合伙协议书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
- 农服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摄影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