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土地条件调查的概念与目的二、土地条件调查的内容三、土地条件调查的方法四、土地条件调查的主要成果一、土地条件调查的概念与目的 土地条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land Characteristics Inventory) 是指对土地的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对土地的投入、产出、收益、交通、区位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就是土地的质量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就是土地的数量调查。土地的质量与性状 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于特定用途表现(或可能表现)出效果的优良程度。土地质量总是与土地用途相关联的 ,其适宜的用途受土地本身的性状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土地性状是指土地在自然、社会和
2、经济等方面的性质与状态,是判断土地质量水平的依据。 土地性状指标,通常是土地的一些可度量或可测定的属性。 自然属性包括土壤、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气候等因素; 社会属性包括土地利用的现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单位面积产量、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等因素。土地等级是反映土地质量与价值的重要标志。 土地等级评价,又叫土地分等定级,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工作。 土地分等定级是以土地质量状况为具体工作对象的。因此,它是衡量土地质量好坏的必要手段,也是土地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为城
3、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靠资料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城市土地城市土地(城市规划、繁华程度、区位、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繁华程度、区位、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条件、公建设施状况、人口状况)条件、环境条件、公建设施状况、人口状况)农用土地农用土地(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耕作制度、土地经济效(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耕作制度、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果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气候气候(太阳辐射、降水、温度)(太阳辐射、降水、温度)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山地、丘陵、平原、高原
4、、盆地)(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土壤土壤(类型、剖面、(类型、剖面、pHpH值、养分、盐碱土)值、养分、盐碱土)水资源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植被植被(植被类型、森林覆盖率、产草量、载畜量)(植被类型、森林覆盖率、产草量、载畜量)(一)气候条件调查 太阳温度很高,放射出大量能量。地球一年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约为5.461024焦耳,仅相当于太阳放出总能量的22亿分之一。 1.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概念:是指地面从大气获得的水汽凝结物的统称。表示方法: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等。 2.2.降水降水水 灾(2004年7月10日下午的北京城区)旱 灾3.3.温度温
5、度 土温 气温 作物三基点温度 农业界限温度 积温20:热带作物积极生长农业界限温度5:早春作物播种,多数树木开始生长10:喜温作物开始播种、生长15:作物积极生长0:耐寒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不同积温数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不同积温数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一年三熟:甘蔗一年三熟:甘蔗-水稻水稻-水稻水稻7000700080008000一年三熟:小麦一年三熟:小麦-水稻水稻-水稻水稻550055005700-61005700-6100一年二熟:小麦一年二熟:小麦-水稻水稻500050004500-55004500-5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花生、甘薯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花生、甘薯4200
6、42004700-48004700-4800两年三熟:冬麦两年三熟:冬麦-玉米玉米4000400045004500一年一熟:春麦、莜麦、杏子、洋芋一年一熟:春麦、莜麦、杏子、洋芋280028002500-30002500-3000适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适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1010积温积温00积温积温(二)地形、地貌条件调查类类 型型构构 造造外力作用特征外力作用特征地面特征地面特征平原平原沉降沉降沉积沉积平坦偶有浅丘,孤山平坦偶有浅丘,孤山盆地盆地上升上升 下降下降内:沉积为主内:沉积为主外:沉积或侵外:沉积或侵蚀蚀内:地势平坦内:地势平坦外:分割为丘陵外:分割为丘陵高原高原沉积面抬升沉积面
7、抬升古侵蚀面上升古侵蚀面上升剥蚀为主剥蚀为主古侵蚀面或沉积面部古侵蚀面或沉积面部分保持平坦,其余部分保持平坦,其余部分崎岖分崎岖丘陵丘陵轻度上升轻度上升流水侵蚀为主流水侵蚀为主宽谷低岭,或聚或散宽谷低岭,或聚或散山山地地低山低山成山较早成山较早流水侵蚀和化流水侵蚀和化学风化为主学风化为主有山脉形态,但分割有山脉形态,但分割较碎较碎中山中山高山高山成山较晚,上成山较晚,上升量大升量大冻裂作用强烈,冻裂作用强烈,最高山上有冰最高山上有冰川作用川作用尖峰峭壁,山形高峻尖峰峭壁,山形高峻高 山平原和丘陵低 山高 原土壤剖面及描述(三)土壤条件调查(四)水资源条件调查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地表水河流湖泊冰川沼
8、泽雨水补给型冰雪补给型地下水补给型淡水湖咸水湖盐湖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泥炭沼泽潜育沼泽地表水类型地表水类型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五)植被条件调查植被植被 是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是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植被对土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植被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类型、植物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类型、植物生产力和生态调节等方面。生产力和生态调节等方面。赤道雨林、热带雨林、季风林、温带雨林、针林、硬叶林、草地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苔原生物群落。供水与排水供电、供气与供暖电信商服中心位置、数量和范围商服中心商店总数、零售额道路状况公共交通
9、条件对外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条件交通条件城市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繁华程度人口状况农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内容 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耕作制度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一)土地条件调查的方法土地条件调查的方法1.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调查的方法2.直接观察法3.收集法4.采访法(自填法、派员法)5.通讯法 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各方法进行选择或有机结合地运用。资料和基础图件的整理1.基础资料的整理2.基础成果图件的编制 准备工作1.确定调查对象、 目的与范围2.制定技术规程3.收集、分析有 关资料4.组织专业调查 队伍 外业调查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提交成果1
10、.成果图件2.调查报告土地分等定级概述土地分等定级概述 (一)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概述 1.城镇土地等级体系 为正确反映土地质量的差异,土地分等定级采用“等”和“级”两个层次的划分体系。 城镇土地等城镇土地等反映城镇之间土地的地域差异。 城镇土地级城镇土地级反映城镇内部土地的区位条件和利用效益的差异。 大城市 510级 中等城市 47级 小城市以下 35级2.2.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体系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体系 主要有三种 :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级差收益测定法级差收益测定法 地价分区定级方法地价分区定级方法 (1 1)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是通过对城市土
11、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考虑,揭示市地的使用价值或价值及其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划分土地级别的方法。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的指导思想是从影响市地使用价值或质量的原因着眼,采用由原因到结果,由投入到产出的思维方法。 即通过系统地、综合地分析各类因素和因子对土地的作用强度,推论土地在空间分布上的优劣差异。 (2 2) 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 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是通过级差收益确定土地级别的方法。 其指导思想是从土地的产出(企业利润)入手,认为土地级别由土地的级差收益体现,级差收益又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所以由土地的区位差异所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完全可以通过企业利润反映出来。
12、级差收益测算方法主要对发挥土地最大使用效益的商业企业利润进行分析,从中剔除非土地因素如资金、劳力等带来的影响,建立适合的经济模型,测算土地的级差收益,从而划分土地级别。 (3 3) 地价分区定级方法地价分区定级方法 地价分区定级方法的指导思想是直接从土地收益的还原量地价出发,根据地价水平高低在地域空间上划分地价区块,制定地价区间,从而划分土地级别。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概述(二)农用地分等定级概述 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工作对象为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和宜农未利用地,不包括自然保护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永久性林地、牧草地和水域。1.1.农用地等级体系农用地等级体系
13、我国对农用地质量也是采用“等”和“级”两个层次划分体系。农用地等别的划分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农用地的等农用地的等别反映农用地潜在的(或理论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的不同所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农用地级农用地级别反映因农用土地现实的(或实际可能的)区域自然质量、利用水平和效益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 (二二) ) 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方法体系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方法体系农用地分等的方法主要有因素法和样地法。农用地定级的方法主要有因素法、样地法和修正法。因素法因
14、素法是通过对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因素因子体系及其影响权重,计算单元因素总分值,以此为依据客观评定农用地等级的方法。样地法样地法是以选定的标准样地为参考,建立特征属性计分规则,通过比较计算分等定级单元特征属性分值,评定土地等级的方法。修正法修正法是在农用地分等指数的基础上,根据定级目的,选择区位条件、耕作便利度等因素修正系数,对分等成果进行修正,评定出农用地级别的方法。目前,我国农用地分等中采用较多的是因素法,农用地定级工作往往采用修正法。 阶段复习阶段复习1.1.地籍的概念地籍的概念2.2.地籍的功能地籍的功能3.3.地籍的分类地籍的分类4.4.地籍测量的含义地
15、籍测量的含义5.5.地籍测量的内容地籍测量的内容6.6.地籍调查的含义与分类地籍调查的含义与分类7.7.现代技术在地籍调查与测量中现代技术在地籍调查与测量中的应用的应用阶段复习阶段复习8 8. .土地权属的含义及内容土地权属的含义及内容9.9.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10.10.农村与城镇土地的权属确认方法农村与城镇土地的权属确认方法11.11.城镇土地的划分方法城镇土地的划分方法12.12.农村土地的划分方法农村土地的划分方法13.13.什么是宗地?什么是地块?什么是土什么是宗地?什么是地块?什么是土地权属界址?地权属界址?14.14.宗地有哪些类型?宗地有哪些类型?15.15.
16、什么是争议地?什么是间隙地?什么什么是争议地?什么是间隙地?什么是飞地?是飞地?16.16.什么是土地权属调查?什么是土地权属调查?17.17.土地权属调查的程序是什么?土地权属调查的程序是什么?18.18.在进行界址调查时如何指界?在进行界址调查时如何指界?19.19.宗地草图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标注?宗地草图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标注?20.20.什么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什么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1.2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22.2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成果包括哪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成果包括哪些?23.23.我国有哪些土地分类系统?是如何分类我国有哪些土地分类系统?是如何分类的?使用情况如何?注意分类中容易混的?使用情况如何?注意分类中容易混淆的土地类别淆的土地类别阶段复习阶段复习242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流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流程?25.25.什么是零星地类?如何处理?什么是零星地类?如何处理?26.26.什么是飞地?如何处理?什么是飞地?如何处理?27.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造纸黑液碱回收成套装置项目建议书
- 2025福建福州市长乐区卫健系统招聘7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出纳盘点工作总结
- 2025辽宁鞍山市千山区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皖信人力招聘管内客运站12名安检工作人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西南州交通建设发展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医院护士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事业单位已发布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百色市平果市道路运输发展中心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长河镇人民政府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抗骨质疏松药物市场调研及未来增长预测报告
- 房屋安全性鉴定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南宁上林县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火锅店引流截流回流方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档案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仓库内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专用)原卷
- 国自然培训课件
- 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安徽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统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