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副本_第1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副本_第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副本_第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副本_第4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plastic Anemia,AAAA) v一、概述v二、流行病学v三、病因及发病机制v四、临床表现及诊断v五、实验室检查v六、护理诊断及措施一、概述一、概述(一)定义(一)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征,征,病因不明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贫血、感染和出血。免疫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贫血、感染和出血。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抑制治疗有效。 (二)分型(二)分型1 1、国际分型(根据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国际分

2、型(根据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重型再障重型再障(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 非重型再障非重型再障(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二)分型(二)分型2 2、国内分型:、国内分型:(1)急性再障()急性再障(acute aplastic anemia,AAA),), 后称重型再障后称重型再障I型(型(SAAI););(2)慢性再障()慢性再障(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 慢性再障进展为急性型称重型再障慢性再障进展为急性型称重型再障II型(型(SAAII)。)。3 3、病因分型:、病因分型: 先天性

3、(遗传性)再障:先天性(遗传性)再障: FanconiFanconi贫血贫血 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 胰腺功能不全性胰腺功能不全性AAAA 后天性(获得性):后天性(获得性):继发性、原发性继发性、原发性(二)分型(二)分型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全球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全球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发病率:发病率: 国内国内7.4/1007.4/100万万日本日本 14.7-24.0/10014.7-24.0/100万万 西方西方 4.7-13.7/1004.7-13.7/100万万 国内以国内以原发性原发性者居多,者居多,占占67%67%三、病因及发病机制三、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

4、一)病因一、原发性多见,无原因可查一、原发性多见,无原因可查二、继发性:确切病因不明,可能病因有:二、继发性:确切病因不明,可能病因有:1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微小病毒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B192 2、化学及药物因素:、化学及药物因素:氯霉素类、磺胺类药物及抗氯霉素类、磺胺类药物及抗肿瘤药物、苯、杀虫剂等。肿瘤药物、苯、杀虫剂等。 3 3、物理因素:各种电离辐射,影响、物理因素:各种电离辐射,影响DNADNA的合成,其的合成,其生物效应是抑制或延缓细胞增殖,导致骨髓衰竭。生物效应是抑制或延缓细胞增殖,导致骨髓衰竭。v4、遗传因素: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v5、阵

5、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v6、其他因素:长期未治疗的贫血,慢性肾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种子种子”缺陷:造血干缺陷:造血干/ /祖细胞量和质的异常祖细胞量和质的异常 “土壤土壤”异常:造血微环境异常异常:造血微环境异常 “害虫害虫”学说:免疫异常学说:免疫异常 即三即三“S S”学说。学说。(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1 1、造血干造血干/祖细胞缺陷祖细胞缺陷 种子(种子(seed) 缺陷,包括量和质的异常。缺陷,包括量和质的异常。 患者患者CD34+细胞较减少且与病情相关;细胞较减少且与病情相关; GMCFU、GCFU、CFUE、CFUMix均减少,对造血生长因子反均减少,对造

6、血生长因子反应差;应差; 免疫治疗恢复后造血恢复不完整。免疫治疗恢复后造血恢复不完整。 部分呈单克隆造血并可向部分呈单克隆造血并可向PNH、MDS、白血病转化。、白血病转化。2 2、造血微环境异常造血微环境异常 土壤(土壤(soil)异常)异常 骨髓骨髓“脂肪化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血管坏死; 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 分泌的造血调控因子异常。分泌的造血调控因子异常。3、免疫异常、免疫异常 虫子(虫子(insect)学说)学说 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亚群失衡,细胞

7、亚群失衡,T辅助细胞辅助细胞I型(型(Th1)、)、CD8+T抑制细胞、抑制细胞、CD25+T细胞和细胞和TCR+T细胞增高,细胞增高,T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TNF)增多,髓系细胞凋亡亢进。)增多,髓系细胞凋亡亢进。发病机制总结发病机制总结AA的主要发病机制系免疫异常。的主要发病机制系免疫异常。 T细胞功能亢进,细胞毒性细胞功能亢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直接杀伤和细胞的直接杀伤和淋巴因子介导的造血干细胞过度凋亡引起的骨髓衰淋巴因子介导的造血干细胞过度凋亡引起的骨髓衰竭是竭是AA发病的主要机制。发病的主要机制。 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干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干/祖

8、细胞量的改变是异常免祖细胞量的改变是异常免疫损伤所致。疫损伤所致。 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 贫血、感染、出血贫血、感染、出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典型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的临床表现。(一)重型再障(一)重型再障(SAASAA)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为非重型进展而来。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为非重型进展而来。1 1、贫血:、贫血:进行加重,面色苍白、头昏乏力、心悸等;进行加重,面色苍白、头昏乏力、心悸等; 2、感染:、感染:呼吸、消化、泌尿、皮肤粘膜,可并败血症呼吸、消化、泌尿、皮肤粘膜,可并败血症 3、出血:、出血:不同程度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不同程度皮肤、粘膜及内脏出

9、血; 皮肤瘀癍、口腔血泡、鼻衄、齿龈及球结膜皮肤瘀癍、口腔血泡、鼻衄、齿龈及球结膜出血;出血;消化道、泌尿道、眼底、颅内出血等消化道、泌尿道、眼底、颅内出血等(二)非重型再障(二)非重型再障(NSAANSAA) 起病与进展较慢,贫血、感染及出血程度较重起病与进展较慢,贫血、感染及出血程度较重型轻并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型轻并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六、诊断六、诊断1 1、AAAA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全血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0.01,淋巴,淋巴 细胞比例增高;细胞比例增高;(2)一般无肝、脾肿大;一般无肝、脾肿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骨

10、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造血细胞减少,非造 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 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诊断诊断(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如PNH、 MDS、Fanconi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 纤维化、某些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免纤维化、某些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免 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五、实验室检查五、实验室检查(一)血象(一)血象1 1、SA

11、ASAA呈重度全血细胞减少呈重度全血细胞减少 贫血:贫血: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网织红细胞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网织红细胞0.5%0.5%, 绝对值绝对值151510109 9/L/L; 白细胞:白细胞:2210109 9/L/L,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0.50.510109 9/L/L,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血小板:血小板:202010109 9/L/L。2 2、NSAANSAA也呈全血细胞减少,但达不到也呈全血细胞减少,但达不到SAASAA程度。程度。六、治疗六、治疗 一、支持治疗一、支持治疗 1、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做好保护性隔离的各项措施,(探视、做好保护性隔离的各项措施,(探

12、视、消毒、适当活动)消毒、适当活动) 2、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1)控制感染控制感染:高热患者,用抗生素(早期、足量、:高热患者,用抗生素(早期、足量、联合用药)联合用药) 2)控制出血控制出血:常用止血敏、氨基乙酸,女性常用丙:常用止血敏、氨基乙酸,女性常用丙酸睾酮,给予血制品。酸睾酮,给予血制品。 3)纠正贫血纠正贫血:重度贫血者输血和吸氧。:重度贫血者输血和吸氧。 4)护肝治疗护肝治疗七、护理护理诊断护理诊断v1、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 与成熟粒细胞减少有关与成熟粒细胞减少有关 v2、活动无耐力、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有关与贫血有关v3、有损伤的危险:出血、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

13、有关与血小板减少有关v4、自我形象紊乱、自我形象紊乱 与雄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关与雄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关 v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v一、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一、急性发作期的护理v 1、病情监测、病情监测v 2、感染的控制及预防、感染的控制及预防:1)病情观察:体温变化)病情观察:体温变化 2)高)高热护理:病房通风、空气清新,补充营养及液体。给予物理热护理:病房通风、空气清新,补充营养及液体。给予物理降温,禁用乙醇擦浴,防止局部血管扩张加重出血。必要时降温,禁用乙醇擦浴,防止局部血管扩张加重出血。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给予药物降温。3)预防外源性感染:粒细胞,保护性隔离。)预防外源性感染:粒细胞,保护性隔离。

14、4)口腔护理)口腔护理 5)肛周护理)肛周护理 (病室保持清洁,紫外线消毒(病室保持清洁,紫外线消毒1次次/日,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注日,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口腔卫生,便后给予意口腔卫生,便后给予1:5000的高锰酸钾坐浴。)的高锰酸钾坐浴。)3、出血的控制及预防、出血的控制及预防 1)皮肤出血的护理)皮肤出血的护理 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受摩擦、挤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受摩擦、挤压及外伤。压及外伤。v2)鼻出血的护理)鼻出血的护理 少量鼻腔出血者,可用干棉球或少量鼻腔出血者,可用干棉球或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和局部冷敷肾上腺素棉

15、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和局部冷敷. v3)口腔、牙龈出血的护理)口腔、牙龈出血的护理 v6) 眼底出血的护理眼底出血的护理 应嘱病人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应嘱病人卧床休息,限制活动v7)颅内出血的护理)颅内出血的护理 (全脑征(全脑征+瞳孔的变化)瞳孔的变化)v5、用药护理、用药护理 1)雄激素治疗的护理)雄激素治疗的护理 (男性化男性化) 2)造血生长因子治疗的护理:()造血生长因子治疗的护理:(发热,关节痛发热,关节痛) 3)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处均应注意严密消毒及加强压迫,)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处均应注意严密消毒及加强压迫,以免感染及出血。以免感染及出血。 4)输血时严格)输血时严格“三查八对三查八

16、对” 5)高热的护理:)高热的护理: 6)排便不畅的护理)排便不畅的护理 7)化疗的护理:)化疗的护理: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特点,化疗药,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特点,化疗药,激素药的作用、副作用,寻求家属的感情支持和经济素药的作用、副作用,寻求家属的感情支持和经济支持,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我们及时把握患者的支持,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我们及时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抓住时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心理活动,抓住时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患者悲观情绪除患者悲观情绪. 八、健康宣教八、健康宣教v向病人及家属讲述有关疾病的知识和治疗的原则以向病人及家属讲述有关疾病的知识和治疗的原则以及激素药,化疗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