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化学探究能力_第1页
从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化学探究能力_第2页
从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化学探究能力_第3页
从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化学探究能力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从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化学探究能力    朱小飞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学校化学实验是基础,让家庭小实验作为有益的补充,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巩固所学的书本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化学探究的能力。关键词:家庭;小实验;激趣:g632 :b :1002-7661(2014)16-380-0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所以,“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保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

2、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学生实验的指导,学生重知识的被动接受而轻主动探究。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其实,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将所学基础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很多老师会说:学生实验。老师的回答没错。其实在乡镇初级中学里的实验设备很有限,要让所有的学生做完学生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开发各种教学资

3、源,其中家庭小实验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化学实验这个基础,让家庭小实验作为有益的补充。一、利用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各种实验都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有的颜色改变、有点生成气体、有的生成絮状沉淀、有的还有温度变化、发光发热等现象;这些都比空洞的口头演说形象生动,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家庭小实验是探究身边环境问题,解决疑难的有效途径。它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惑,但却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手段。比如:学生在家用小苏打做大白馒头、用食醋清除保暖瓶的水垢、学生野炊时

4、将柴火蓬松要比成堆柴火燃烧得更旺了。通过这些小实验,让学生用身边的物质作实验药品,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成功喜悦,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去做了,才能印象深刻,才能真正领会到其中的奥秘和乐趣之所在。由此他们明白:实验并不陌生、并不神秘,实验就在我们身边。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二、利用家庭小实验及时巩固课堂中所学知识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结合教材的内容对学生做意向性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加工,将其书本知识真正整合为个体的认知结构,然后在课后做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家庭小实验。这样可以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比如:学了分子的性质分

5、子是不断运动的,学生可以在山花烂漫时节回到家,远远的品味花香;又如学生学了净水的方法,让学生按照人教社课标实验化学教材第75页“图4-22简易净水器”的要求,自制一个简易的净水装置:塑料瓶、纱布、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活性炭都好找。这一家庭小实验既使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净水过程:沉淀、过滤和吸附,又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获得生活的益处和乐趣。三、创设家庭“实验室”,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学校实验时懂得了一些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但学校实验室规则多,学生思维、行动有很多禁忌,束手束脚。家庭小实验材料易得,操作方便,学生初涉家庭小实验时就要引导学生敢于动手,积极探究,独立完成实验。实验是进

6、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质性过程,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药品和器材,如食醋、蔗糖、植物油、食盐、石灰水、小苏打、淀粉等来做实验。就地取材,原料易得的家庭小实验不受时间限制,没有明确给出实验所需药品、用具、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要完成家庭小实验,学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想方设法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试剂,创设自己的“实验室”。比如:用矿泉水做集气瓶,用玻璃杯做反应容器,用饮料吸管做导管,用眼药水瓶做滴管,用汤勺当钥匙,用紫菜当酸碱指示剂等。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实验设计是一个动手动脑并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既

7、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在探究自己爱吃的小食品“上好佳”、“薯片”包装袋里的填充气体的主要成分时,学生作了如下猜想:该气体是氮气,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为了证明猜想,学生先在书本或网上查找有关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还设计了收集气体装置和气体反应装置:即用尖刀在食品袋上戳一个小口,然后插入吸管,将导管的另一端与集气瓶或气体反应装置相连;为了证明气体成分,有的同学还可能设计了灭火实验,有的学生可能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做灭火实验的同学遇到了不能鉴别区分的难题,还好家里的实验材料简单易得,学生只能再做实验;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同学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了问题提出、猜想假设、查询资料、设计实验、探究实验、获得结论等整个过程。因此,学生在家庭小实验中动脑、动手,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他们感受了实验中出现的焦急、艰辛,承受着实验失败的挫折,分享着成功的快乐与喜悦,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和体验化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理解科学概念及科学的本质,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必要技能。由上可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