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共15页)_第1页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共15页)_第2页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共15页)_第3页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共15页)_第4页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共1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姓名: 朱泽强班级: 学号: 322013年11月16日实验一 系统时域响应分析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系统参数对时域响应的影响,理解系统参数与时域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2. 实验内容完成一阶、二阶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响应,求取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记录试验结果并对此进行分析。3. 实验的具体内容及步骤(1)一阶系统(选用不同的时间常数)在典型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单位阶跃、正弦信号)作用下的响应。单位阶跃for T=1:1:5t=0:0.01:10;num=1;den=T 1;G=t

2、f(num,den)y1,tt=step(G,t);plot(tt,y1,'-')legend('不同时间参数T下的单位阶跃响应')xlabel('t(sec)'),ylabel('x(t)');grid on;hold onend单位脉冲for T=1:1:5t=0:0.01:10;num=1;den=T 1;G=tf(num,den);y1,tt=impulse(G,t);result(T,:)=y1;plot(tt,y1,'-')legend('不同时间参数T下的单位脉冲响应')xlabel(

3、't(sec)'),ylabel('x(t)');grid on;hold onEnd通过图形,得出结论:1) 分析T对输出响应的影响 系统达到稳态所需时间和T值有关,T值越大达到稳态所需时间越长。 2)分析不同时间点处输出的大小 单位阶跃: 单位阶跃t=6st=7st=8st=9st=10sT=60.63210.68860.73640.77690.8111T=70.57560.63210.68110.72350.7603T=80.52760.58310.63210.67530.7135T=90.48660.54060.58890.63210.6708T=100

4、.45120.50340.55070.59340.6321单位脉冲t=5st=6st=7st=8st=9st=10sT=50.0.0.0.0.033060.T=60.0.0.0.0.0.T=70.0.0.0.0.0.T=80.0.0.0.0.0.T=90.063750.0.0.0.0.T=100.0.0.0.0.0. (2) 二阶系统(选择不同的阻尼比和无阻尼振荡频率,阻尼比要有欠阻、临界阻尼和过阻尼三种情况)在典型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单位阶跃)作用下作用下的响应t=0:0.01:5;i=1for wn=1:2:7;num=wn2;znb=0; den=1 2*znb*wn wn2; G1=t

5、f(num,den);znb=0.2; den=1 2*znb*wn wn2; G2=tf(num,den);znb=0.5; den=1 2*znb*wn wn2; G3=tf(num,den);znb=1; den=1 2*znb*wn wn2; G4=tf(num,den);znb=1.5; den=1 2*znb*wn wn2; G5=tf(num,den);%5种不同阻尼比系统y1,T=impulse(G1,t);y1a,T=step(G1,t);y2,T=impulse(G2,t);y2a,T=step(G2,t);y3,T=impulse(G3,t);y3a,T=step(G3,

6、t);y4,T=impulse(G4,t);y4a,T=step(G4,t);y5,T=impulse(G5,t);y5a,T=step(G5,t);figure(i)plot(T,y1,'-',T,y2,'-.',T,y3,'-',T,y4,'*' ,T,y5,'o')legend('不同阻尼比下的二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xlabel('t(sec)'),ylabel('x(t)');grid on;figure(i+1)plot(T,y1a,'-'

7、,T,y2a,'-.',T,y3a,'-',T,y4a,'*' ,T,y5a,'o')legend('不同阻尼比下的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grid on;xlabel('t(sec)'),ylabel('x(t)'); i=i+2end 不同无阻尼振荡频率t=0:0.01:3;i=1for znb=0,0.2,0.5,1,1.5;num=wn2;wn=1; den=1 2*znb*wn wn2; G1=tf(num,den);wn=3; den=1 2*znb*wn wn2; G2

8、=tf(num,den);wn=5; den=1 2*znb*wn wn2; G3=tf(num,den);wn=7; den=1 2*znb*wn wn2; G4=tf(num,den); %4种不同wn系统 y1,T=impulse(G1,t);y1a,T=step(G1,t);y2,T=impulse(G2,t);y2a,T=step(G2,t);y3,T=impulse(G3,t);y3a,T=step(G3,t);y4,T=impulse(G4,t);y4a,T=step(G4,t);figure(i)plot(T,y1,'-',T,y2,'-.',T

9、,y3,'-',T,y4,'*')legend('不同wn下的二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xlabel('t(sec)'),ylabel('x(t)');grid on;figure(i+1)plot(T,y1a,'-',T,y2a,'-.',T,y3a,'-',T,y4a,'*')legend('不同wn下的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grid on;xlabel('t(sec)'),ylabel('x(t)'

10、); i=i+2end (3)完成欠阻尼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求取t=0:0.001:50;yss=1; %稳态输出值1dta=0.02; %误差范围为2%wn=30;s=0.1:0.05:0.95;num=wn2;for i=1:18den=1 2*s(i)*wn wn2;G=tf(num,den);y=step(G,t);r=1;while y(r)<yssr=r+1;endtr(i)=(r-1)*0.001;ymax,p=max(y);tp(i)=(p-1)*0.001;mp(i)=(ymax-yss)/yss;m=50001;while y(m)>1-dta & y(m

11、)<1+dtam=m-1;endts(i)=(m-1)*0.001;end plot(s,tr)legend('阻尼比与上升时间的关系曲线')xlabel('阻尼比'),ylabel('上升时间');grid on;figure(2)plot(s,tp)legend('阻尼比与峰值时间的关系曲线')xlabel('阻尼比'),ylabel('峰值时间');grid on;figure(3)plot(s,mp)legend('阻尼比与超调量的关系曲线')xlabel('阻

12、尼比'),ylabel('超调量');grid on;figure(4)plot(s,ts)legend('阻尼比与调整时间的关系曲线')xlabel('阻尼比'),ylabel('调整时间');grid on; 4.实验分析内容(1)分析时间常数对一阶系统时间响应的影响;时间常数T越大,一阶系统输出响应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越长.(2)分析系统稳定性与系统特征值的关系; T值越大,则wn越大,sigma也越大,系统的响应和相对稳定性好。 (3)分析参数对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的影响; 上升时间tr:固定时,wn越大,

13、tr越小; 峰值时间tp:固定时,wn越大,tp越小;wn固定时,越大,tp越大。超调量Mp:越大,Mp越小。调整时间ts:当阻尼比一定时wn越大调整时间ts越短。 实验二 系统频率特性分析1. 实验目的本实验针对教材第四章、第五章中频率特性分析和系统稳定性分析的相关内容,通过实验过程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加强对频率特性分析、稳定判据及相对稳定性分析的学习效果。2. 实验内容应用用Matlab相应功能,实现几种典型环节(要求改变环节的特征参数)及指定系统的奈氏图和伯德图的绘制;用Bode函数求取系统的频域特征量;在Matlab下求取高阶系统的特征根,由此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系统的相对稳定性。3. 实验过程一、绘制给定系统的奈氏图和伯德图k=1;num=k;den=conv(1 1 0, 0 2 1);G=tf(num,den)%w= 0.4,5;%设定分析频段re,im=nyquist(G);%记录曲线上各点的实部与虚部nyquist(G)二、 给定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 利用pzmap绘制系统的零极点图专心-专注-专业num=3,2,5,4,6;den=1,3,4,2,7,2;pzmap(num,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