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克禄采油井百例_第1页
石克禄采油井百例_第2页
石克禄采油井百例_第3页
石克禄采油井百例_第4页
石克禄采油井百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克录动态分析采油井、注水井措施效果实例分析采油井、注水井措施效果实例分析采油井、注水井采取的措施一般包含两种:一种是改变油、水井产出、注水状况的增产、增注措施;另一种是日常生产需要的维护性措施。增产、增注措施主要包括:采油井、注水井压裂、抽油机井换大小泵、抽转电泵、油层补孔、高含水井堵水等。维护性措施主要有机采井检泵、分层注水井的重配。当采油井、注水井采取某种措施后,一般都要对其效果进行系统地分析。主要是通过措施效果的分析,总结好效果的经验,查找效果差的原因。尤其针对效果差的要逐井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效果的原因或问题所在,以便今后在采取措施时尽量避免重复问题的出现,取得更好的效果。压裂效果实例

2、分析压裂是指在生产井的井筒中形成高压,迫使地层产生裂缝并保持这个裂缝的施工过程称为压裂。我们通常所说的压裂是水力压裂,就是应用水力传压的原理,从地面泵入携带支撑剂的高压工作液,使油层形成并保持裂缝。目前,压裂工艺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限流法压裂、高能气体压裂、复合法压裂。压裂形成的裂缝被支撑剂充填相当于扩大了井筒并径,提高了导流能力,增加泄油面积,降低了渗流阻力。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油井的产量和注水井的注入量。压裂作为油田最有效的增产、增注手段,早已在油井、水井上广泛使用,为油田的高产稳产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实施措施时,人员除了现场监督外,还要认真录取压裂过程的各项资料。而且在施工完开井后

3、,要及时录取、核实措施后的生产数据,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通过一系列工作,一方面要总结压裂见效井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查找压裂无效井的原因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压裂效果的内容:自喷井压裂效果分析的主要内容:产油量、采油指数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要求达到设计增油量以上);含水率是否下降或稳定;流动压力上升、生产压差缩小。机采井压裂效果分析的主要内容:产油量、含水率的变化与自喷井琹机采蟛动液面要有合理的上升,示功图是否正常,机泵参数是否合理。注水井压裂分析的主要内容:注水量是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或注水压力是否明显下降,所压裂层段的注水量是否达到增注的要求以上。分析压裂效果所需的生产数据:采油井需惧的生

4、产数据包括: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静压、流压(或沉没度)、示功图和机采井的生产参数等。注水井需惧的生产数据包括:注水量、泵压、油压、分层注水量等。油田上,有很多生产井都进行过压裂增产、增注措施。尤其是采油井几乎百分之百的井都进行过压裂增产,有的井甚至重复压裂过二到三次,有的多达四次/从采取过压裂措施的生产井看,绝大部分都取得了增油、增注的效果。但也有一部分井压裂后因各种问题没有增油,采取措施后没有效果。多年来,现场的工人、技术人员在对每一口井的压裂效果分析基础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并且为措施后能准确评价、判断、分析压裂效果的好坏并查找生产中的存在问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和模式。一、 

5、         压裂见效井实例分析实例一   自喷采油井压裂效果分析为了提高采油井的产量,提高油田水平,对自喷采油阶段的采油井采取压裂增产措施。表1-1是一口自喷采油井的压裂后生产数据对比。表中的总压差表示的目前地层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之差,生产压差表示的是目前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之差.时间油嘴产液产油含水油压回压静压流压总压差生产压差压裂前105224540.850.4512.057.770.44.28压裂后107437501.2.6511.59.7-0.151.8压后三个月10763652.9

6、1.210.6511.479.76-0.181.71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该井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对比来看,压裂效果是好的。压裂初期产液量由52t/d上升到74t/d,增加了22t/d;产油由24t/d上升到37t/d,增加了13t/d;含水率由54%下降到50%,下降了4个百分点。经过三个月的生产后产液量仍然增加24t/d,日产油增加12t/d,含水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地层压力基本保持稳定,流动压力上升,生产压差缩小。压裂产生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产油量大幅度增加压裂后,日产油增加了12t/d,比压裂前增加了50%,增幅较大

7、。2)提高了油层导流能力,降低了渗流阻力。压裂后,生产压差由4.28MPa缩小到1.8 MPa,说明流体从油层流到井筒的导流能力增加,渗流阻力减小,相当于增大了泄流面积。3)油层压力稳定压裂后,油层静压为11.5MPa,仍然较高,说明压裂层段的能量是很充足的。4)含水率稳定压裂初期含水率有所下降,说明压裂的油层是中低含水层,含油饱和度比较高。这样才能使油井在压裂后的日产油量有较大幅度提高。2.      存在问题从压裂后的生产数据可以看出,该井还有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主要反映在油嘴小,地面的油、回压差过大,生产压差的缩小,限制了压裂效果

8、进一步的发挥。3.      下步措施1)放大油嘴,放大生产压差,降低油压,充分发挥压裂增产的效果。2)加强生产管理,加强压裂层段的注水量,延长压裂效果有效期。 实例二   抽油井压裂效果分析这是一口油、水过渡带的机械采油井。由于油层物性差,自投产后一直是在低产液、低产油、低流压的三低水平下生产,抽油泵的工作状态反映为供液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在该井采取压裂改造措施使其增产,措施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情况见表。时间产液产油含水沉没度示功图泵效冲程冲次泵径压裂前827539.53供液不足21.13644压裂后2686

9、9.2483.64正常69.33644压后两个月9968.920.51正常51.53944压后四个月28873.1151.57正常50.73 44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表中的数据对比来看,压裂效果是好的。产液量由压裂前8t/d上升到26t/d,增加了18t/d;产油由2t/d上升到8t/d,增加了6t/d;含水率由75%下降到69.2%,下降了5.8个百分点。泵的沉没度由39.53 m上升到483.64,上升了444.11;泵效由21.1%上升到69.3%;泵的工作状况由供液不足转为正常。技术人员根据井的生产情况,在压裂后二个月又及时调整参数,增大了该井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其压裂的效果

10、。压裂产生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  产量上升压裂后,产液量、产油量大幅度增加,含水率稳定。2)  油层得到改善、渗流能力提高压裂后油层得到改善,井筒附近的渗流阻力减小,供液能力增加,生产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3)  有好的泵况,才有好的效果压裂后,泵的抽吸效果一直比较好,产液量得到提高,泵效上升。4)  生产参数调整及时及时调整抽油机的参数,放大生产压差,充分发挥生产潜力,长时期保持压裂效2.存在问题从压裂开井后的四个月生产数据分析,主要问题是液面下降速度较快,油层能量补充不足。3.下步措施1)根据存在的问题,下步主要做好注水井的水量调整工作。主要是

11、加强、提高压裂层段的注水量,用来补充压裂井的能量,保持、延长压裂效果。2)加强生产管理,认真录取油井生产资料,观察生产动态变化。  实例四   注水井压裂效果分析这是一口注水量较低的注水井。由于长期注水关,使周围与其相连通的油井一直受不到注水效果。为了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补充能量,对这口注水井进行了压裂改造,提高注水量。具体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见表。时间油压配注实注分层数据偏1偏2配注实注配注实注压裂前13.5802620 60 压裂后12.5808720 60 压后两个月13.31201290398090压后六个月1

12、3.512013840438095注:破裂压力为14.03MPa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表中的数据对比来看,压裂效果是好的。压裂前后注水压力为13.5 MPa,全井注水量仅23m3/d,没有达到配注要求。由于全井注水量特低,无法进行分层测试和批分各层段水量。压裂开井后,初期在注水压力下降1MPa的情况下,全井实注水量由26 m3/d上升到87m3/d,达到了全井配注要求,比压裂前上升了61 m3/d。压裂二个月后,又对全井的配水量进行调整,由80 m3/d提高到120m3/d,实注水量由87 m3/d提高到129m3/d,而且还进行分层测试,注水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层注水。从时效

13、看,压裂后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增注效果。压裂产生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水量增加压裂后在注水压力下降的情况下,注水量有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小层注水量也达到配注要求,改善了注水状况。2)压裂提高了油层渗透性通过这口井的压裂效果,我们认为压裂使该井的油层得到改造,提高了渗流能力使这口井的压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3)通过压裂给生产管理带来了方便,为这口井能分层测试、正常分水提供先决条件。2下步措施1)加强生产管理,认真录取注水井的每一项资料数据。2)提高分层测试质量,保证小层注好水、注够水。以上所列举的例子,不论是油井还是注水井,通过压措施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增产增注效果。我们认为,对措施效果好的评价

14、、分析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无非是压裂使油层得到改善,起到了解堵,提高渗流能力降低渗流阻力的作用,油、水井的产量、注水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在作业质量、后续管理上各方面都是比较好的,为取得好的措施效果提供了保障。在评价压裂效果时,主要是通过油井增油量、注水井增注量来评价措施效果的好坏,在分析压裂效果时,通过油井含水率的变化可以分析出压开的油层是含油饱和度高还是含水饱和度高;通过流压(沉没度)、生产压差的变化可以分析出油层条件是否得到了改善,油层渗流阻力是否减小以及供液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地层压力,总压差的变化可以分析出压裂井的能量能否得到补充。  二、压裂无效井实例分析压

15、裂无效井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有作业质量问题、有油层本身因素、有注水问题、有地面流程问题、有泵况问题、有机泵井的参数不合理问题、还有后续管理问题等。压裂后只要有一个问题的影响,都会造成效果不好或无效井的出现。自喷井生产数据录取的比较全面,原因分析相对比较容易。而机采井录取的井下压力资料少,分析仅局限在本井的生产数据上,有时就很难分析清楚是什么问题导致的效果不好。因此在机采井的压裂效果分析上,不但需要了解本井的生产情况,还要了解相连通注水井的注水状况,还要了解机泵井的参数是否合理、机泵的工况是否正常。所以对无效果的压裂井要具体地、全面地了解生产情况,再进行系统地分析,才能准确地分析影响效果的因素。下

16、面逐一举例分析造成压裂无效井的原因。第一类问题:井、层选择不准造成压裂无效。在挑选压裂井、层时,一般都要选择油层发育相对较差,剩余油多、高压低产能的;油井压裂选择还要考虑相连通注水井的注水效果要好,地层能量能够得到充分补充,这样才能使采油井压裂后取得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有的井数据不全或不准,有的分层资料少或没有等一些问题,在压裂井、层选择上不是全都准确,致使有些个别井采取了压裂措施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实例五   含水率上升导致压裂无效这里有一口自喷采油井。在自喷生产阶段时为提高生产能力采取了压裂增产措施。但是,压裂后开井生产没有见到增油效果。具体数据见表。时间 油嘴 产液产

17、油含水油压回压静压流压总压差生产压差压裂前8381171.10.60.4511.187.550.613.63压裂后87197.31.020.610.569.07-0.011.49压后三个月875790.21.010.610.679.160.11.51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该井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可以看出,压裂效果不好,没有达到增油的目的。压裂前后的生产变化情况:压裂前后油嘴都是8mm;产液量由38t/d上升到71t/d,增加了33t/d;产油却由11t/d下降到9t/d,下降了2t/d ;含水率由71.1%上升到87.3%,上升了16.

18、2个百分点。由于含水率的大幅度上升,造成这几口井压裂后产油量下降。压裂效果不好,有以下几点:1)压裂提高了油层的渗流能力压裂后,生产压差由3.63MPa缩小到1.49MPa,说明流体从油层流到井筒的阻力减小,产液量增加。通过压裂,油层的渗流能力增加,泄油面积增加。2)油层压力稳定压裂后全井静压虽然由11.18MPa下降到10.56MPa,下降了0.62MPa,但地层仍然保持在原始压力附近,说明压裂的油层能量充足。3)压裂层段选择不当从上面两点说明压裂工艺措施应该是有效的,该井的是产液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压裂后由于含水率大幅度上升,造成日产油量下降,从这个指标上说压裂效果不好

19、。从流压数据上看,该井压开的层段是高压、高含水层。因为,压裂后从高压、高含水层的能量得到释放,层间矛盾加剧,含水率上升,产油量下降。这口井在压裂层段选择上是有问题的。2.      存在问题从这口井压裂后的生产数据看,该井的层间矛盾大。压裂层段是高压、高含水,干扰了其他低压、低含水层段的出油作用。3.      下步措施1)根据该井存在的问题,下步首要工作是堵水。堵掉高压、高含水层段、发挥中、低含水层段的作用,提高该井的生产能力。2)与压裂层段相连通的注水层段的注水量应该减少或停注,降低压裂层段

20、的压力,减小层间矛盾。实例六   地层压力低使压裂无效在20世纪80年代初,各单位为完成原油生产计划,想方设法采取增产措施来提高油井产油量。当时还是自喷开采阶段。为提高单井产量对油井普遍采取了压裂增产措施。而有一些地层压力比较低,注水受效差的井也进行了压裂,开井生产后没有见到效果。例如,当时有一口自喷井压裂后没有见到增油效果,在检查压裂工艺时也没有发现问题,压裂工艺完全是成功的。具体生产数据变化见表。时间 油嘴 产液产油含水油压回压静压流压总压差生产压差压裂前10733256.30.650.39.588.57-1.951.01压裂后10763356.80.7.359.588

21、.60-1.950.98压后三个月1075327.50.630.339.639.611.91.02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该井压裂前后徕数据可以看出,压裂效果不好。该井的日产液量、日产油、含水率、总压差、生产压差等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基本没变。就是说,根本没有见到压裂效果。其主要原因是油层压力低,无能量补充。压裂效果不好主要有以下因素:1)地层能量补充不足。压裂前,该井地层压力水平就比较低,总压差为-1.95MPa。说明与其连通的注水井注水效果不好,地层能量得不到足够的补充。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一代石油工人就对注水效果不好造成压裂无

22、效的井给予了非常形象的总结,就是“压裂不注水,等于干张嘴”。也就是说地层中没有足够的压力,压裂也不会有好的效果。2)生产压差低,渗流能力提高不大压前,这口井的生产压差仅为1.01MPa,说明油层压力水平低。压裂后地层的渗流能力没有有效提高,对地层条件改善不大。所以,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没有多大变化,效果不好。3)选井、选层不当。选择压裂井、层时,最好不选择油层完善程度好的,油层渗流能力较高的,油层压力较低的井和层。该井压裂无效正好说明了在压裂选井、选层上违背了这些条件,是有一定问题的。2.      存在问题地层压力低,能量补充不足。3.

23、0;     下步措施1)加强与其连通注水井的注水量,提高该井的地层压力,补充能量。2)提高注水井的注水质量,保证注好水。尤其要搞好分层测试工作,加强中、低渗透层的注水,充分发挥这些层段的作用,减缓含水率上升速度。3)转为机械举升采油,放大生产压差。第二类问题:压裂工艺不成功导致压裂无效压裂时,井、层选择不当导致无效,施工不到位也会造成压裂后不增产。实例七   压裂工艺没完成,油井不增产这里有一口纯油区里的低产能抽油机采油井。压裂前,我们调查了与该井相连通的三口注水井的注水情况,三口注水井的注水状况是比较好的,全井配注分别是200 m

24、3/d、280 m3/d、230 m3/d,实际注水为213 m3/d、300 m3/d、245 m3/d,分层注水合格率达到100%。说明压裂层的能量补充是充足的,小层符合压裂条件。但是,压裂开井后并没有见到增油效果,具体生产数据见表所示。时间产液产油含水液面示功图泵效冲程冲次泵径压裂前0368.5853.2供液不足26.63644压裂后3373.5766.3供液不足21.13656压后两个月11369.3795.5供液不足18365压后四个月9367.1873.4供液不足14.93 56注:泵下入深度983.7m1.     &#

25、160;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该井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可以看出,这是一口压裂不增产的无效井。该井压裂前产液量10t/d、产油3t/d、含水率68.5%、液面深度853.2m、示功图反映为供液不足。压裂后,初期产液量仅为13t/d,比压前增加了3t/d;产油3t/d,与压前一样;含水率上升到73.5%,上升了5个百分点;液面深度是766.3m,增加了86.9m。压裂生产四个月后,产液量就降到了9t/d,产油3t/d,含水率降到了67.1%,液面下降到873.4m,与压前基本一样。通过生产数据对比,压裂后产量、沉没度没有增加,供液能力没能得到改善,抽油泵工作状况始终是供液不足。为查清压裂不增

26、产的原因,经专业部门查看压裂曲线,发现该井压裂时泵压达到峰值后没有出现陡降,边疆几次打压都是如此,而后就放弃了压裂。说明该井的油层没有压开。压裂无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油层没有得到改善从压裂曲线和压后生产数据变化分析,该井的油层并没有压开,所以,虽然注水井有较好的能量补充,但压裂后油层没有得到改善,泄流面积没有增加,渗流阻力仍然较大,从而影响了压裂效果。因此,压后该井的产液量、产油量、沉没度等生产数据,与压裂前一样没有增加。2)  沉没度低,供液能力没有提高由于油层没有压开,渗流阻力大,压后的沉没度仍然较低。压裂前后对比,仅在压裂开井初期,沉没坟稍有增加,随后就恢复

27、到原来的水平上。抽油泵的工作状况始终是供液不足。压裂没有达到增加供液能力的目的。3)  换大泵抽吸,产液量没有提高。由于油层的供液能力没有提高,尽管在压裂时更换了大泵,终因沉没度低,抽油泵总是供液不足,产液量没能得到有效的提高。2.        存在问题由于压裂没有达到增产的目的,抽油泵仍然处在低产量,低沉没度、低泵效下生产,对机泵的寿命影响会增大。3.        下步措施根据该井的生产情况,应该分析本次压裂施工的各种因素,找出原因,进行二

28、次压裂,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 第三类问题:抽油泵的抽吸能力小制约了压裂作用的发挥实例八   抽油机井参数小影响压裂效果为提高油井生产能力,会经常对一些低产能、低泵效井进行压裂改造。而有些机采井在压裂后产液量得到提高,但由于没有及时调整生产参数,放大生产压差影响压裂层作用的发挥,使含水率上升过快、效果变差。生产参数主要指:抽油机井的冲程、冲次、泵径;螺杆泵的泵径、转速。如表。时间产液产油含水液面示功图泵效冲程冲次泵径压裂前15568.5853.2供液不足40.13644压裂后381365.2井口抽喷101.83644压后两个月37878.3井口抽喷97.23644压

29、后三个月35584.5井口抽喷90.93644注:泵下入深度926.6m 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这口抽油井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可以看出,压裂效果初期较好,但有效时间短。压裂初期,该井产液量由15 t/d上升到38 t/d,增加了23 t/d;产油由5 t/d上升到13 t/d,增加了8 t/d;含水率由68.5%下降到65.2%,下降了3.3个百分点;液面从853.2m上升到井口,沉没度上升了853.2m。生产三个月后,产液量35 t/d,下降了3 t/d,基本稳定;产油量降至5 t/d,比初期下降了8 t/d;

30、含水率升至84.5%,比初期上升了19.3个百分点,由于含水率上升使压裂失去增油效果;液面在井口没有下降,供液能力比较强。产油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压差没有能够及时放大,层间矛盾加剧,含水率上升,影响了压裂层作用的发挥。压裂效果及影响因素:1)  油层得到改善,供液能力提高。这口井压裂后供液能力增强,压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液面从853.2m上升到井口,沉没度增加了853.2m。从这一点我们认为压裂是有效果的,油层得到改善,渗流阻力减小,泄流面积增大,供液能力明显增强。2)  抽吸能力过小,不能真正反映压裂效果。由于 这口井在压裂后下入了较小的抽油泵,再加上抽油机的参数小又没有

31、及时放大,抽油机井的抽吸能力过低,限制了压裂层段作用的发挥。这口井在压裂后能量得不到释放,造成供液能力的远远大于抽吸能力。3)  井筒压力上升,层间矛盾加剧。压裂后,由于泵的排液能力小,油层能量得不到释放,生产压差不能放大,导致井筒内压力上升、沉没度上升,层间矛盾加剧。高压、高含水层制约了压裂层发挥作用,使该井的含水率上升快,影响了压裂效果。2.        存在问题1)  抽油机井的动液面过高,潜力很大,没能有效发挥。2)  抽油机的泵径小,参数小,与油井的供液能力不相匹配。3) 

32、 由于排液效率低,层间干扰大,含水率上升速度快。4)  压前泵效已达40%以上。压后,下泵设计没考虑增加液量后设计换大泵。3.        下步措施1)  首先进行调参。调大抽油机冲程、冲次参数,提高抽油机的抽吸能力,增加油井的产液量。2)  应采取换大泵措施,提高油井的排液能力,降低油井的动液面3)  搞好与其连通注水井的分层注水工作,提高压裂层注水量,保证压裂层的能量得到补充。 实例九   抽油井泵漏导致压裂效果没发挥出来机采井泵的好坏直接影响油井的

33、正常生产、措施效果。因为,泵况差,排液能力就差,压裂措施的作用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泵况差主要是指抽油机井的抽油泵漏失、上下凡尔漏失、油管漏失、抽油杆断脱、油管断脱,脱节器断脱;电泵井卡泵、泵烧、泵轴断、泵漏失、测压阀漏失;螺杆泵井卡泵、漏失、抽油杆断脱等。如果压裂后泵况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机采井的排液能力下降,影响措施效果。如表所示的是一口抽油机井压裂后的生产数据,初期效果非常好,后来就是因为泵况变差使压裂失效。时间产液产油含水液面示功图泵效冲程冲次泵径压裂前8872.3653.2气体影响45.9366压裂后82173.1228.5正常81.63670压后两个月35778.9井口漏失36.23

34、670压后三个月33779.6井口漏失34.23670注:泵下入深度886.8m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该抽油机井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可以看出,压裂初期效果是非常好,因泵漏使压裂措施失效。压裂初期,该井产液量由28 t/d上升到78 t/d,增加了50 t/d;产油由8 t/d上升到21 t/d,增加了13 t/d;含水率由72.3%上升到73.1%,仅增加了0.8个百分点,稳定;液面从653.2m上升到228.5m,沉没度上升了424.7m,供液能力明显增强;泵工作状况由气体影响变为正常,泵效由45.9%提高到8

35、1.6%,提高了35.7个百分点。但是,在压裂开井后生产时间不长,泵工作状况出现漏失使产液量明显下降。与压裂初期对比,产液量下降了43t/d,产油量下降了14 t/d,含水率上升了6.8个百分点,液面上升到井口,泵效下降了47.4%。压裂效果由些变差。压裂效果及影响因素:1)油层得到改善,生产能力提高。这口井压裂起到增加生产能力的作用,从压裂井开初期的增产效果证实了这一点。我们认为压裂使油层得到改善,渗流阻力减小,泄流面积增大,油井的沉没度增加,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更换大泵提高排液能力这口井在压裂后直接下入比较大的泵,增大了抽油泵的排液能力。这口井压裂初期产液量、产油量、沉没度增加说明该井换

36、大泵的措施是合理的。3)泵况变差,排液能力下降,影响了压裂增产效果。产量下降是主要原因是抽油泵漏失,排液能力降低。产量下降,液面大幅度上升,井筒内压力上升,导致层间矛盾加剧,含水率上升,压裂措施由有效变为无效。2.      存在问题:1)抽油泵生产不正常造成油井的液面大幅度上升,含水率大幅度上升,产液量下降,产油量下降。2)从压裂开井初期的效果观察,液面较高,泵效较高,仍然潜力可挖。3.      下步措施1)立即进行作业检泵,恢复泵的排液能力。2)在液面较高的情况下,调整抽油机的冲次,进一步

37、提高抽油泵的排液能力,增加油井的产液量。3)调整与其连通注水井的注水量,保证油井的能量补充。  第四类问题: 地面流程因素影响了压裂作用的发挥实例十   出油管线堵塞限制了压裂效果地面因素也会影响压裂效果。如出油管线直径小、堵、结垢、阀门坏或没开大等都会加大液体流动的阻力,使压裂后油井出液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增产效果。由于抽油机井井口不安装油嘴,液体流动阻力大小就直接反映在井口的油压上。因此,油压一方面反映抽油泵做功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油管线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所以,油压高,液体流动阻力就大;油压低液体流动阻力就小。有一口抽油井压裂后虽见效,但增油效果

38、不明显。压裂效果见表。时间产液产油含水油压液面示功图泵效冲程冲次泵径压裂前481471.30.7535.1气影响52.53956压裂后561769.81.0井口正常39.33970压后两个月601870.31.1井口正常42.13970压后三个月571573.11.2井口正常39.73970注:泵下入深度896.5m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这口抽油机井压裂前后的产油量来看,增油效果没达到方案设计要求方案要求增油量9),属压裂效果不好。压裂初期产液量由48 t/d增加到56 t/d,增加了8 t/d;产油量由14 t/d增加到17 t/d

39、,增加了3 t/d;含水率由71.3%下降到69.8%,下降了1.5个百分点;油压由0.7MPa上升到1.0MPa,上升了0.3 MPa;液面深度由535.1m上升到井口,沉没度增加了535.1m,供液能力明显增强。生产了四个月,井口产液量稳定在57 t/d,产油量为15 t/d,含水率上升到73.1%,油压上升到1.2MPa,产油量增加的幅度与方案设计要求相差较大。这口井在压裂前就反映出油压高,干线油流阻力大。压裂后油压又上升了0.5 MPa,说明因液量增加,油流阻力进一步增大,使井下层间干扰加剧对压裂效果的影响。压裂效果及影响因素:1)压裂使油层得到改善,供液能力提高。从沉没度增加的情况看

40、,这口井压裂起到了改善油层的作用渗流阻力减小,泄流面积增大,油层的供液能力明显增强。2)抽油泵的排液能力加大,参数合理。压裂后这口井直接下入70mm的大泵生产,增大了抽油泵的排液能力。从供液能力上看,该井的参数是合理的。3)流动不畅造成排液效率低,不能发挥压裂增油效果。由于这口井的干线回压高(油压高),压裂后油井产液量的增加,更增大了油流在管道里的运动阻力,使排液效率受到了限制。压裂后液量增幅不大,增油效果不明显。2.      存在问题1)该井的油压过高,液体流动阻力大,产液量不能有效地提高。2)抽油机井的动液面高,供液能力远远大于抽油泵的排

41、液能力,没能有效地发挥压裂增产的作用。3.      下步措施1)逐段检查出油管线的堵塞或结垢情况,改造地面不合理的流程,减小管线的流动阻力,提高油井的产液量,增加产油量。2)观察流程改造后的油井生产数据的变化,根据生产矛盾再进一步提出措施。3)如果地面参数允许,可以调大参数;如果不允许,可以采取换大泵。  第五类问题:注水井压裂无效分析注水井压裂主要针对低注井、完不成配注的井。目的就是增加注水井注水量,提高注水效果。压裂无效主要是指措施后不增注或增注达不到方案设计的。注水井压裂无效的主要原因有:油层条件差、地层压力高、注入

42、压力低、注入的水质差、地层未压开等。注水井的压裂无效分析与采油井的不同。因为采油井的压裂无效可以通过很多生产参数变化分析出造成无效的具体原因。而注水井的生产参数少(主要是日注水量和注水压力),如果仅仅利用一两个生产参数的变化就可以分析出压裂无效的具体原因是比较困难的。实例十一   地层条件差,增注效果不好这里有一口注水量特低的注水井,冬季由于气温低,使这样的低注水井经常出现冻井的情况,给注水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另外长期注水效果不好,使周围的油井一直受不到注水效果。为了提高注水量解决冬季管理困难的问题,对该注水井采m3/d取了压裂增注措施。其前后的生产数据如表所示。时间注水方式

43、注水泵压油压日配注实注压裂前正注13.913.9808压裂后正注1448025压裂后二个月正注13.813.88017压裂后四个月正注3.913.98013注:破裂压力15.1MPa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压裂前是一口特低注的笼统注水井,压裂后效果不好。为改善该井的注水状况,便于冬季管理,对其进行了压裂,压裂前,油压与注水泵压相同为13.9 MPa,全井配注为80 m3/d,实际注水仅8 m3/d,因注水量特低到冬季就关井停注。为提高注水效果,在入冬前进行了压裂增注,初期注水泵压、油压同为14 MPa,配注量不变,实

44、际注水量上升到25 m3/d;与压前相比,油压上升0.1 MPa,实注水量仅增加了17 m3/d。但时间不长,注水压力与压前一样,注水量又下降至13 m3/d,与压前比仅增加5 m3/d,仍然属特低注水井。由于这口井长期注水不好,周围的油井一直受不到注水效果,产量低、地层压力低、沉没度低。压裂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油层发育不好、渗透性太差该井射开的油层发育不好,地层条件差,渗透率低。压裂后地层虽有所改善,增加了注入面积,但注水量增幅不大。2)裂缝闭合,压裂失效。通过这口井的压裂效果分析,在压裂初期见到一点效果,但随着压后注水时间的延长,注水量逐步减少。说明压裂产生的裂缝在很短时

45、间就闭合,恢复到压前状态,增注效果失效。2.      存在问题1)压裂后注水量仍然比较低,还是特低注水井。2)冬季管理难度大,易冻井。3.      下步措施1)  加强冬季生产管理,做到尽量多注水,但要防止冻井。2)  提高注水泵压,在破裂压力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注水压力,提高注水量。 实例十二   压裂有效其短,增注效果差这是一口二次加密注水井。由于注水量低、效果差,连通的油井一直见不到注水效果。根据这一情况,决定对其采取压裂增注措施,提高

46、该井的注水量。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见表。时间注水方式注水泵压油压日配注实注压裂前正注14.214.28022压裂后正注14148069压裂后一个月正注14.314.38035压裂后二个月正注14.214.28021压裂后四个月正注14.314.38025注:破裂压力15.3MPa。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这口井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来看,压裂初期效果较好,但有效期短,注水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属无效井。压裂前,该井放大注水,泵压、油压都是14.2MPa,全井配注水量为80 m3/d,实际注水仅为22 m3/d。压裂后开井初期,注水压力为14

47、MPa,配注量不变,实注水量上升到69 m3/d,增加了47 m3/d,压裂有效果。但时间不长注水量逐渐下降,一个月后注水量降到35 m3/d,与压裂初期相比下降了34 m3/d;二个月后降到21 m3/d,与压前注水量一样,压裂失效。压裂有效期仅为一个月,没有达到提高注水效果的目的。分析压裂有效期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油层条件差,压裂增注期短。由于该井开采的是差油层,地层发育、连通不好,渗透率低。压裂,虽然改善了近井地带渗流能力增加了渗流面积,短时间内增加注水量,但由于整个油层发育差,不能保持长期有效。2)注大大量不合格的水,使压裂失效。如果注入水水质差,大量的杂质、乳化油就会随注水一起进

48、入油层造成堵塞,压裂井又不能进行洗井,同样会使注水量大幅下降,造成压裂失效。2.      存在问题这口井正常注水时的注水压力与破裂压力相差较大,油压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3.      下步措施1)如果地层条件差,可以用提高注水泵压的方法提高注水量在泵压允许的情况下)。2)对注入水化验,检查水质是否合格,对注入不合格水,应选择适当电动机对该井进行洗井,排出堵塞物,恢复压裂效果。  实例十三  注水泵压低制约了压裂后的增注量这是一口油水过渡带最边缘的注水井,注水量特

49、低,又在注水干线的端点。由于压力低,每到冬季为保注水干线,防止冻井都对其进行边注水边放溢流,给注水井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为解决冬季管理难的问题,对该井采取了压裂增注措施。压裂前后的生产数据见表。 时间注水方式注水泵压油压日配注实注压裂前正注10.110.1606压裂后正注10106014压裂后二个月正注10.110.16015压裂后四个月正注10.110.16016注:破裂压力15.8MPa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井的注水泵压、油压、注水量都比较低,经过压裂后见效,但效果不好。压裂前,注水泵压、油压同为10

50、.1 MPa,全井配注为60 m3/d,实际注水仅6 m3/d,在冬季要保干线就要边放溢流边注水。2005年,在入冬前对其进行压裂增注,初期注水泵压、油压同为10.0 MPa,配注量不变,实际注水量上升到14 m3/d;与压前相比,油压下降了0.1 MPa,实注水量增加了8 m3/d。并在以后几个月里,注水泵压、油压与压前一样为10.1 MPa,注水量保持在15 m3/d。压裂有效但效果不好,仍然属特低注水井。冬季仍然要边注边放溢流来保注水干线。分析造成压裂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油层发育差,地层条件不好。该井是一口过渡带边缘井,射开的油层发

51、育差,地层条件不好,渗透率低。压裂后虽有所改善,但注水量增幅不大。2)  注水压力低制约这口井压裂效果的另一原因是注水压力低。由于是边缘端点井,距注水泵站远,泵压损失大。该井的来水压力低,注水压力也低,没有压力就无法进一步提高注水量。2.      存在问题1)压裂后仍然属特低注水井2)注水泵压低、注水量少、管理难度大,易冻井。3.下步措施1)加强冬季生产管理,尽量多注水,但要防止冻井。2)提高注水泵压,提高注水压力,提高注水量。第二节  机采井换泵效果实例分析采油井、注水井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采取措施解决矛

52、盾的变化过程。当地层压力升得较高时,就应适当降低注水井的注水量;当层间矛盾大时,就应该及时调整层段注水量减缓矛盾。当采油井的供液能力大于泵的排液能力或供液能力小于泵的排液能力时,应采取调整参数的相应措施等等。不然对机采井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正如老一代石油工人总结的那样“要不失时机地调整采油井的生产压差,才能保证油井取得好生产形势和开发效果”。自喷采油阶段是这样,机械采油阶段是更应该是这样。在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机械采油井的生产数据变化,并根据数据变化及时地做好抽油泵排液能力的参数调整工作。机采井换泵是机械采油阶段是经常性的、是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机采井换泵包括:抽油机换大泵、换小泵、

53、抽油井转电泵(抽转电);电泵井更换大排量泵或更换小排量泵;螺杆泵井更换大排量泵。换泵措施也像压措施一样,对其措施效果也要进行评价和分析。机采井换泵效果分析的主要内容:产液量是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含水率下降或稳定,动液面(沉没度)是否下降,示功图是否正常,机采井的生产参数是否合理等。分析换泵效果所需的生产数据: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沉没度或液面、示功图和机采井的各项生产参数等。一、换泵措施见效井的实例分析换泵措施见效井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个方面是从机泵的工作方面去分析,包括机泵井的工作状况、工作参数、泵的排液能力;另一方面从地质状况去分析,包括注水效果的好坏、供液能力的大小、层间矛盾的变化

54、等。实例十四  换大泵见效井分析针对供液能力大,液面比较高的机械采油井,我们采取了换大泵的增产措施。这里例举一口抽油泵井换泵效果比较好的井,措施前后的具体生产数据见表。时间产液产油含水液面示功图泵效冲程冲次泵径换泵前59788.5165.7正常62.83956换泵后761185.3536.3正常523970换泵后三个月751284.7485.6正常51.43970换泵后六个月781186.1431.2正常53.33970注:下泵深度956.8m1.  效果评价及分析从这口井换泵措施效果对比表中可以看出,效果是比较好的。换泵初期产液量由59t/d增加到76t/d,增加了17t

55、/d;产油由7t/d增加到11t/d,增加了4t/d;含水率由88.5%下降到84.7%,下降了3.8百分点;液面深度由165.7m下降到536.3m,下降了370.6m,是比较合理的沉没度;换泵后泵效有所下降,由62.8%下降到52%;泵的工作状况为正常。经过六个月的生产,换泵效果仍然比较好,产液量78t/d,产油量11t/d,含水率是86.1%,沉没度为525.6m,泵效是53.3%,各项生产参数和工作状况都比较好。换泵使该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水效果好,供液能力强,是换大泵生产的基础。与该井相连通的注水井注水效果好,使该井的供液能力较强,沉没度高,有换大泵的基础。

56、措施后产液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提高了油井的产油量。2)加大抽油泵的排液能力,提高油井产量。换大泵的目的就是通过增加抽油机井的排液能力来提高产油量。该井措施后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得到提高,收到了好的效果。3)换大泵就是放大油井的生产压差,减小层间矛盾。油井排液能力的加大,降低了油井的沉没度,降低了井底的流压,使一些压力相对较低的油层能够发挥作用,减小了层间矛盾。通过换泵措施,该井的含水率稳定就说明了这一点。4)换泵使抽油井的参数更加合理。抽油井的沉没度高,泵效高,说明油井潜力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换大泵就是调整机采井的生产参数,使油井的供液能力和抽油泵的排液能力相匹配,既保证油井产量的最大、效率

57、最高,又要使抽油机的损耗降到最小,使抽油机井的参数在相对合理的情况下生产。2.      存在问题从换泵措施后的六个月生产数据看,沉没度在逐步回升,说明供液能力还是大于抽油泵的排液能力。3.      下步措施1)根据存在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进行调参,进一步加大泵的抽吸能力提高排液量。2)随着液面的逐步恢复,在适当的电动机可以再一次换大泵,提高油井的产液量。3)做好注水井的管理,测试调整工作,做到真正的注好水,保证油井含水率稳定,产油量稳定。4)加强油井的生产管理,认真录取每项原始资料,

58、观察生产动态变化,做好生产井的动态分析。 实例十五   转电泵见效井分析转电泵生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喷井转抽(直接转为电泵);另一种是抽油井转电泵。油田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面转抽,到现在绝大多数的油井都采用机械采油的方式,自喷井已经非常少了。所以,这里转电泵措施主要是指抽油机井转电泵井。针对一部分液面特高,供液能力特强,含水率比较适中的抽油井,可以直接采取转电泵生产,这样可以获取更好的增产效果。如表所示就是一口抽油泵转电泵前后的生产数据。时间产液产油含水液面示功图泵效冲程冲次泵径排液效率排量换电泵前1452185.7井口抽带喷70.63983换电泵后2094080.6521.6 86.2  250换电泵后二个月2053881.3535.3 84.5  250换电泵后四个月207782.2519.6 85.2  250注:泵下入深度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